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5495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9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docx

学习情境三推测地下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情况

 

教考分离成果材料

钻探地质习题册

 

姓名:

学号:

班级:

 

资源勘查学院

2016年12月2日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学习情境一钻探地质常识及基础

项目一钻探地质基础知识

1、名此解释

1.将今论古

2.以古论今

3.地温梯度

4.地壳

5.岩石圈

6.莫霍面

7.矿物

8.地质作用

9.地质营力

10.克拉克值

11.解理

12.岩石

13.条痕

2、填空题

1.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其中,大气圈对地球起到防弹、遮阳、保温的作用。

2.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地球表面的重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4.地球内部的重力值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在2891km达到最大,随后重力值急剧减小,到达地心处为零。

5.根据地表以下的温度的变化特征可分为变温层、常温层、和增温层,其中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层为增温层,温度主要来自太阳,随季节、昼夜变化而变化的层为变温层。

6.地温梯度的单位通常是℃/100m。

7.利用重力异常、地磁异常寻找地下矿产和了解地质构造情况的方法称为重力勘探和地磁勘探。

8.地表在日月引力下发生固体潮的现象说明地球具有弹性。

地壳岩石中大量存在褶皱变形而没有完全断开,这说明地球具有塑形。

9.地球的压力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

10.地球的密度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

11.自然界中最硬的矿物是金刚石。

12.写出下列矿物相对硬度:

金刚石10石英为7;刚玉为9;方解石为3;白云母为2.5。

13.地壳物质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氧、硅和铝。

14.根据矿物在三维空间的发育情况,矿物的单体形态可分为一向伸长型,二向延展型、三向等长型等。

15.根据矿物反光程度的不同可将光泽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等。

16.内力地质作用包括 地壳运动 作用、 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 作用和地震作用。

17.来自地球外部的能量有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生物能等。

18.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有热能、旋转能、重力能等。

19.根据能量来源不同,可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20.外力地质作用一般是按照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顺序进行。

21.内力地质作用主要是在地下深处进行,它控制着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轮廓。

2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是在地表或靠近地表进行,总的趋势是降低地面起伏,即削高填低,同时局部地表形态。

23.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由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

三、选择题

1.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值最大的是(B)

A、赤道B、南极C、伦敦D、昆明

2.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的夹角为(A)

A、磁偏角B、磁倾角C、倾伏角D、侧伏角

3.一般把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B)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质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A、50B、100C、130D、150

4.地球的(C)物理性质不是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的。

A、密度B、压力C、内部的重力D、地热

5.下列(D)的存在可出现重力正异常。

A、水B、石膏C、天然气D、方铅矿

6.下列(D)的存在可出现重力负异常。

A、黄铁矿B、黄铜矿C、方铅矿D、石油

7.下列(A)的存在可出现地磁异常。

A、磁铁矿B、黄铜矿C、黄铁矿D、水

8.地球的形状是(D)

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9.地球内部圈层中,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成为(C)

A、地壳B、地核C、地幔D、岩石圈

10.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

1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时所用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是(C)

A、古地磁法B、地电法C、地震波法D、重力法

12.地震波中,只能通过固体的波是(C)

A、面波B、纵波C、横波D、体波

13.连续完整地包围地表外部的圈层是(B)。

A、水圈B、大气圈C、生物圈D、地壳

14.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C)

A、康拉德界面B、莫霍面C、古登堡面D、雷波蒂面

15.岩石圈是指(C)

A、地壳表层人类能直接观测的部分B、地壳

C、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和地壳的总和D、莫霍面以上的全部地壳

16.下列不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是(D)

A、岩浆作用B、地震作用C、地壳运动D、沉积作用

17.地球内部热能的主要来源有(A)

A、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的热能B、太阳辐射

C、日月引力能D、生物能

18.由于地震波的传播引起的地面快速颤动的作用称为(A)

A、地震作用B、地壳运动C、火山爆发D、沉积作用

19.许多原来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今天已成为高山上岩层中的化石,这是由于(B)引起的。

A、地震作用B、地壳运动C、火山爆发D、沉积作用

20.外力地质作用的对地表形态的主要影响是(B)。

A、增高降低B、削高填低C、不高不低D、没有作用

四、判断题

1.地球是个磁化球体,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是吻合的。

(×)

2.我国罗盘上,绕有铜丝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

(√)

3.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是不吻合的。

(√)

4.地球表面的重力的分布是两极重力最小,赤道最大。

(×)

5.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密度与深度呈正比关系。

(√)

6.地球是个具有弹性的球体,地震波的传播就是最好的证据。

(√)

7.地心的重力和压力为零。

(×)

8.一般把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地温梯度。

(√)

9.地球上任何点的重力大小都相等。

( × )

10.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任意方向裂开的面,称为解理。

( ×)

1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有岩石圈、生物圈、水圈。

(×)

12.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

(×)

13.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负荷地质作用。

(√ )

14.地球表面形态是由外力和内力两大地质作用造成的。

(√)

15.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称为构造运动。

(√)

16.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

(√)

17.主要在地表或近地表进行的地质作用是内力地质作用。

(×)

18.塑造局部地表形态,降低地面起伏,起着“削高填低”作用的是内力地质作用。

(×)

19.主要在地下深处进行,控制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的是内力地质作用。

(√)

20.沙漠是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

21.岩石发生变质作用是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

22.地震作用是一种内力地质作用。

(√)

23.弯曲的河流是由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

五、简答题

1.地质与钻探有什么关系?

 

2.钻探专业学习地质学有什么意义?

 

3.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

外部有哪几个圈层?

 

4.矿物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5.熟记摩氏硬度计中的10种矿物。

 

6.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之间的关系?

 

项目二地下水基础知识

1、名词解释

1.地下水

2.含水层

3.隔水层

4.承压水

5.潜水

6.透水层

7.泉

8.喀斯特(岩溶)作用

2、填空题

1.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2.地下水的剥蚀作用集中反映在可溶性岩类岩石发育地区。

3.地下水的剥蚀作用,通过化学溶蚀和机械潜蚀方式破坏岩石,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

4.承压水是指位于两个隔水层中间的水。

5.喀斯特地貌常见有溶沟和石芽、落水洞、峰林、溶洞、

溶斗等。

6.地下水容易透过的岩层叫透水层;不易透过的岩层叫隔水层,含有相当数量水的岩层叫含水层。

7.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三种类型。

其中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水叫潜水;处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叫承压水;地下热水出露地表的地方叫温泉。

三、选择题

1.云南石林是属于(A)地貌。

A、喀斯特B、砂岩C、花岗岩D、红层

2.地下水的剥蚀作用主要以(B)

A、冲蚀作用为主B、溶解作用为主C、冲蚀、溶蚀并重

3.下列岩石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是(B)。

A、粉砂岩B、页岩C、砾岩D、灰岩

4.地下水的剥蚀作用主要发生在(C)。

A、砂岩地区B、岩浆岩地区C、可溶性岩石地区

5.下列岩石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是(D)。

A、粉砂岩B、灰岩C、砾岩D、页岩

6.上升泉由(A)补给,水流在压力作用下呈上升运动。

A、承压水B、潜水C、上层滞水

四、判断题

1.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

2.岩层的孔隙度越大,其透水性越好。

(√)

3.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

4.潜水面是水平的和固定不变的。

(×)

5.云南石林是属于喀斯特地貌。

(√)

6.只要有可溶性岩石存在的地区就会产生喀斯特作用。

(×)

7.喀斯特地形的形成除了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外,风化作用和地面流水的侵蚀作用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

8.位于潜水面之上的水称为潜水。

(×)

9.地下水的剥蚀作用以冲蚀作用为主。

(×)

10.多层溶洞的出现是新构造运动上升的标志。

(√)

五、简单题

1.影响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项目三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一、名词解释

1.构造运动

2.新构造运动

3.地质构造

4.背斜

5.向斜

6.节理

7.断层

8.正断层

9.逆断层

10.平行不整合

11.角度不整合

12.岩层产状

13.地震作用

14.地震震级

15.地震烈度

16.构造地震

17.震源深度

18.震中

二、填空题

1.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不同,可将断层类型划分为正断层、

 逆断层 和 平移断层 三类。

2.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称构造运动。

晚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叫新构造运动,晚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叫古构造运动。

按构造运动的方向,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

升降运动两类。

3.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倾向、 倾角 和 走向 。

4.将褶皱核部两侧的岩层称为褶皱的 翼 部。

5.核部地层相对较老,外侧两翼地层相对较新的褶皱是背斜。

6.核部地层相对较新,外侧两翼地层相对较老的褶皱是向斜。

7.褶皱的基本类型有 背斜 和 向斜 。

8.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为 正断层 。

9.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上滑动的断层为 逆断层 。

10.施加给岩石的力超过其弹性极限时岩石会产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滑动者称为断层,无明显滑动者称为节理。

11.褶皱要素包括轴面、枢纽、轴迹、脊线、槽线、核、翼和转折端。

12.构造运动按其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 水平运动 和 升降 两类;前者为造山运动,后者为 造陆运动 。

13.地震对地面和房屋建筑物破坏程度常采用地震烈度表示。

14.地震裂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和房屋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15.量度地震释放能量大小常用地震震级表示。

16.节理按力学性质可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

17.按地震的成因,可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

和陷落地震,其中破坏性最强、规模最大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三、选择题

1.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正断层组合而成,中间岩块相对上移,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是(B)。

A、地堑构造B、地垒构造C、叠瓦断层D、阶梯状断层

2.在许多相互交切的断层中,被切断的断层时代(B)。

A、较新B、较老C、相同D、无法判断

3.在野外确定背斜关键是要确定核部和翼部地层的(A)。

A、新老关系B、倾向线C、走向D、倾向

4.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B)。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D、逆掩断层

5.某岩层走向330,倾向60,倾角30,该岩层产状可表示为(C.)。

A、3060B、33030C.、6030D、30330

6.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彼此平行,但两套地层之间缺失地层,这种地层接触关系为(B)

A、角度不整合B、平行不整合C、整合接触D、侵入接触

7.三叠系倾斜上覆于白垩系,此产状的岩层为(D)。

A、水平岩层B、倾斜岩层C、直立岩层D、倒转岩层

8.武定五孔桥的下伏辉绿岩与上覆的三叠舍资组(T3S)为()接触关系。

A、沉积B、侵入C、断层D、整合

9.按褶皱轴面及两翼产状分类,当轴面基本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的褶皱属于(C)。

A、斜歪褶皱B、平卧褶皱C、直立褶皱D、倒转褶皱

10.褶曲核部地层为C,两翼地层依次为P.T.J,此褶曲为(A)。

A、背斜B、向斜C、构造盆地D、褶皱

11.断层的上盘相对向下滑动的断层为(A)。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D、枢纽断层

12.上、下两套地层的层面在大范围内大致平行,其间缺失部份时代地层,这种接触关系称为(C)。

A、整合B、不整合C、假整合

13.二〇〇八年的汶川大地震是(D)。

A、诱发地震B、火山地震C、陷落地震D、构造地震

14.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正断层组合而成,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依次相对上升,是一个(A)。

A、地堑构造B、盆岭构造C、地垒构造

15.在同一位置的沉积剖面上,从下到上沉积物的粒度由粗变细,表明该地区在沉积这套沉积物时发生了地壳(B)。

A、上升运动B、下降运动C、水平运动

16.若角砾岩中角砾大小不一,棱角分明,无定向排列,胶结物多来自外源物质者,一般为张裂角砾岩,这种角砾岩常出现在(B)中。

A、逆断层B、正断层C、逆断层和平移断层中

17.断层的上盘是指(B)。

A、断层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C、相对向上滑动的一盘D、断层主动一盘

18.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破坏的的强烈程度称地震的(D)。

A、震级B、震源C、震中D、烈度

19.地震震源释放能量的大小用(A)表示。

A、震级B、裂度C、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20.地震的类型很多,修建大型水库最有可能产生的地震类型是(C)地震。

A、火山地震B、陷落地震C、诱发地震D、构造地震

四、判断题

1.褶皱的枢纽是同一岩层面与轴面的交线。

(√)

2.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是正断层。

( × )

3.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称为地质构造。

( √)

4.地垒是由两条或多条走向基本一致,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中央部分相对下降,两侧相对上升的构造。

(×)

5.岩层的原始产状都是水平的。

(×)

6.背斜与背形、向斜与向形是同意词。

( × )

7.断层中,上盘就是上升盘。

( × ) 

8.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有整合、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三种。

 (×)

9.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既记载了剥蚀作用发生的时间也记载了一次沉积间断。

(√)

10.褶皱与断层是岩石变形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它们总是相互独立产生的。

( × ) 

11.地壳中岩石所发生的所有断裂构造都是地壳运动引起的。

(×)

12.一般常把造成地质体变形和变位的地壳运动称为构造运动。

(√)

13.斜歪褶皱与倾伏褶皱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因此,一个褶皱不可能既是斜歪褶皱又是倾伏褶皱。

(×)

14.背斜是岩层向上弯曲,形成中心部分为较老地层,两侧岩层依次变新。

( √ )

15.地堑主要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是一个共同的下降。

(√)

16.在野外确定背斜关键是要确定核部和翼部地层的新老关系。

(√)

17.正常地层中,侏罗系下伏于二叠系。

(×)

18.角砾岩中角砾大小不一,棱角分明,无定向排列,胶结构多来自外源物质者,一般为张裂角砾岩,这种角砾岩多见于逆断层。

(×)

19.当侵入体与围岩为侵入接触关系时,则侵入体时代早于围岩时代。

(×)

五、简答题

1.何谓地层角度不整合?

它是如何形成的?

 

2.简述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

 

3.张节理具有哪些特征?

 

4.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确定的方法?

 

5.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

 

6.侵入体与围岩有哪几种接触关系?

 

7.剪节理的基本特征?

 

8.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确定的方法?

 

六、综合分析题

1.根据褶皱轴面和两翼产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写出图1中褶皱①、②、③、④的类型。

 

①为:

;②为:

③为:

;④为:

 

2.指出图2中花岗岩体γ与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并说明①为何物?

(6分)

(1)γ与K之间的接触关系为:

(2)γ与T之间的接触关系为:

(3)γ与P之间的接触关系为:

(4)图中代号为①的地质体是γ围岩的岩块,我们把它称之为。

项目四矿产资源

1、名词解释

1.矿石

2.品位

2、填空题

1.矿产资源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划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岩矿产、地下水资源。

2.被称为“有色金属王国”的省是云南。

3.衡量矿石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品位。

 

学习情境二钻探对象—岩石

项目五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一、名词解释

1.岩浆

2.岩浆作用

二、填空题

1.岩浆作用的方式包括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两种。

2.酸性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有:

石英、长石和云母。

3.岩浆喷发作用,根据喷发方式分为裂隙式式、中心式和融透式三种类型。

4.岩浆岩的构造常见有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

5.根据SiO2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

中性岩和酸性岩四大类。

6.岩浆喷出地表的地质过程称为 喷出 作用;岩浆在地表以下活动直至冷疑形成岩石的地质过程称为 侵入 作用。

7.火山喷发的产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

8.粘度大、流速小、凝固较快的岩浆为酸性岩浆;而粘度小,温度高,流速大,凝固较慢的岩浆为基性岩浆。

三、选择题

1.岩浆岩中,若SiO2的含量大于65%,则其属于( D )。

A.超基性岩浆岩 B.基性岩浆岩 C.中性岩浆岩 D.酸性岩浆岩

2.在岩浆岩中当SiO2含量>65%时,该岩石为(D)。

A、中性岩B、基性岩C、超基性岩D、酸性岩

3.花岗岩的基本矿物组合是(A)。

A、长石、石英、云母B、辉石、长石、角闪石

C、辉石、橄榄石、角闪石D、长石、黄铁矿、云母

4.基性喷出岩的代表岩石为(D)。

A、花岗岩B、辉长岩C、辉绿岩D、玄武岩

5.花岗岩是属于(C)类。

A、基性B、中性C、酸性D、超基性岩

6.下列不属于岩浆岩的岩石是(C)

A、花岗岩B、玄武岩C、白云岩D、辉长岩

7.(A)是岩浆岩中二氧化硅过饱和的指示矿物。

A、石英B、正长石C、辉石D、角闪石

8.含SiO2和挥发组分都少,粘度小,流动性大,冷却缓慢的是(D)熔浆。

A、酸性B、中性C、基性D、超基性

9.花岗岩具色彩艳丽和坚硬耐磨的特征,是上等的装饰板材,也是岩浆岩中较常见的岩石,它属于(C)侵入岩。

A、超基性B、中性C、酸性D、基性

10.岩浆岩中(A)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5%。

A、酸性岩B、中性岩C、基性岩D、超基性岩

11.与橄榄石不共生的矿物是(A)。

A、石英B、正长石C、辉石D、角闪石

12.火山气体喷发物最主要成分是下列哪一种?

(A)

A、水蒸气B、氨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四、判断题

1.玄武岩是典型的深成酸性岩浆岩。

(×)

2.含有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化石是岩浆岩最突出的特点。

( × )

3.岩浆的粘稠度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 × )

4.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岩石。

(√)

5.由侵入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

6.因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的,所以凡由上述三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必为花岗岩。

(×)

7.酸性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有橄榄石、辉石等。

(×)

8.熔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粘性。

而粘性于主要取决于熔岩的成分,基性熔岩含铁镁成分多,密度大故粘性大不易流动。

(×)

9.花岗岩是典型的超基性岩。

       ( × )

10.气孔状构造常见于喷出岩浆岩中。

(√)

11.石英的化学式为SiO2,超基性岩中SiO2<45%,因此超基性岩中含有石英。

(×)

12.火山有活火山和死火山,一旦火山停止喷发,它就变成了死火山,永远不会再喷发了。

(×)

13.枕状构造是海底基性熔浆喷发冷凝收缩而成。

(√)

14.岩盘、岩脉、岩盆是火山喷发物常见产状。

(×)

15.出露在地表的岩浆岩都是喷出岩。

(×)

16.岩浆穿过地壳喷溢出地表称岩浆的侵入作用。

(×)

17.由侵入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

四、简答题

1.岩浆岩产状有那些主要类型?

2.岩浆岩常见的构造有哪些?

 

项目六外力地质作用及沉积岩

一、名词解释

1.风化作用

2.球状风化

3.差异风化

 

4.风化壳

5.坡积物

6.冲积物

7.河流

8.侵蚀基准面

9.剥蚀作用

10.成岩作用

11.胶结作用

12.沉积岩

13.层理

14.分选作用

15.磨圆作用

二、填空题

1.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与性质,可将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

 化学 风化和 生物 风化。

2.影响风化作用速度主要因素有 气候、地形及岩石性质等。

3.物理风化作用的方式有卸载作用、剥离作用、根劈作用和岩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四种。

4.岩石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未改变的风化作用为物理风化作用;岩石在氧、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酸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的风化作用为化学风化作用;舌根把岩石胀裂开来的作用是

生物风化作用。

5.地形陡,地下水位低,生物缺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缓坡地下水面前,植被发育,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表现强烈。

6.在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正长石和石英中,抗风化能力最强的是石英。

7.风化壳由表向下依次分为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