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56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月考试卷(四)

化 学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化学备课组组稿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Fe~56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光导纤维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布、羊毛和涤纶燃烧后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航天飞机上的陶瓷防护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解析】A选项中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故A错;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错;D选项中聚氯乙烯是对人体有害,不能盛放食物,故D错。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

A.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是·

H

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C.芳香烃的组成通式是CnH2n-6(n≥6)

D.12C和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均可表示为

【解析】A选项中是羟基的电子式,故A错;B选项中碳的原子半径应该大于氧的,故B错;C中是苯及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故C错。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C4H8O2的酯有4种结构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醇和葡萄糖均能发生酯化反应D.漂粉精和医用酒精均可用作消毒剂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4.下列离子或分子能够在指定的分散系中大量共存的是(A)

A.c(H+)=10-13mol/L的溶液中:

NO

、SO

、K+、Na+

B.澄清石灰水中:

Na+、K+、CH3COO-、HCO

C.铁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

NH

、Cl-、CO

D.空气中:

SO2、NO、N2、NH3

【解析】B选项中Ca(OH)2与HCO

不能共存;C选项中Fe2+与CO

不能共存;D选项中NO与O2不能共存。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①NaOH、②CH3COOH、③NH3、④NaHCO3、⑤Cl2,不能溶解CaCO3的是(A)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④D.②⑤

【解析】①NaOH与CaCO3不反应;②CH3COOH与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③NH3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与CaCO3不反应;④NaHCO3与CaCO3不反应;⑤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与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故不能溶解CaCO3的是①③④。

6.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D)

A.铝热法冶炼难熔金属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

C.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

【解析】D选项中涉及的是复分解反应。

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0.1mol甲烷含有的电子数为NA

B.1L0.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

数目为0.1NA

C.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5NA

【解析】A选项中1mol甲烷含有10NA电子,故0.1mol甲烷含有NA电子,A正确;B选项中Na2CO3溶液中的CO

会水解,故CO

数目略小于0.1NA,B错误;C选项中含有的H+数为0.1NA,C错误;D选项中CO、CO2的含量不确定,故氧原子数无法确定,D错误。

8.下列除杂方案不正确的是(B)

被提纯的物质

[括号内物质是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CO(g)[CO2(g)]

NaOH溶液、浓H2SO4

洗气

B

NH4Cl(aq)[Fe3+(aq)]

NaOH溶液

过滤

C

Cl2(g)[HCl(g)]

饱和食盐水、浓H2SO4

洗气

D

Na2CO3(s)[NaHCO3(s)]

加热

【解析】B选项中用NaOH除杂,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故应该用氨水除杂,B错误。

9.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两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B.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C.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肯定不能发生反应

【解析】从题给信息可知A是氢,B是碳,C是钠,D是镁或铝,E是氯。

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中H和C组成的化合物有气态、液态、固态,B错。

C中HCl是共价键,NaCl中是离子键,C错。

D选项中若D是Mg,则不能反应,若D是Al,则可反应,D错。

10.下列推测或结论不合理的是(B)

A.X2-和Y+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序数:

X<Y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Br,还原性:

Cl->Br-

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用途:

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

D.铷(37Rb)和锶(38Sr)分别位于第五周期ⅠA和ⅡA族,碱性:

RbOH>Sr(OH)2

【解析】B选项,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对应的元素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B错。

1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C)

A.鉴别甲苯与己烷

B.研究浓度对Fe3++3SCN-Fe(SCN)3的影响

C.检验CH3CH2OH与浓H2SO4

加热至170℃的产物乙烯

D.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解析】A选项中加入高锰酸钾无明显变化的是己烷,褪色的是甲苯,A对;B选项中加入的NaOH与Fe3+反应生成红褐色浑浊,使平衡Fe3++3SCN-Fe(SCN)3逆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B对;C选项中,制备乙烯的同时会有SO2生成,干扰乙烯的检验,C错;D选项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加热NaHCO3,所以能比较,D对。

12.某溶液中含有NH

、SO

、SiO

、Br-、CO

、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

、Na+ ②有胶状物质生成 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溶液中共发生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④⑤

【解析】某溶液中含有NH

、SO

、SiO

、Br-、CO

、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SO

可以被氯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SiO

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Br-被氯气氧化为溴单质;CO

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

、Na+,故①正确;②有胶状物质硅酸生成,故②正确;③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故③正确;④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由无色变化为橙红色,故④正确;⑤共发生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

氯气氧化SO

、Br-,以及氯气和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故⑤正确;故选B。

13.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H2(g)+I2(g)2HI(g) △H=-akJ/mol

已知:

     

          (a、b、c均大于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H2、I2和HI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

B.断开2molHI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约为(c+b+a)kJ

C.相同条件下,1molH2(g)和1molI2(g)总能量小于2molHI(g)的总能量

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H2(g)和2molI2(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2akJ

【解析】A选项中,HI分子中是极性共价键,A错;B选项中,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根据键能和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断开2molHI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约为(c+b+a)kJ,B正确;C选项中,由于H2(g)+I2(g)2HI(g) △H=-akJ/mol,反应放热,所以1molH2(g)和1molI2(g)总能量大于2molHI(g)的总能量,C错;D选项,反应H2(g)+I2(g)2HI(g) △H=-akJ/mol表示的是1molH2完全反应放出akJ的能量,但该反应是可逆反应,2molH2(g)和2molI2(g)无法完全反应,故放出的热量小于2akJ,D错。

14.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

实验室测定化合物X的组成实验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固体2是Fe2O3

B.溶液甲中可能含有Fe3+

C.X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Fe3C2

D.X与足量的热浓硝酸反应有NO2和CO2生成 

【解析】化合物X与足量的空气反应,经过煅烧后生成的固体为铁的氧化物,加入过量盐酸,形成铁的氯化物,可能有FeCl2、FeCl3,通入足量的氯气后,Fe2+完全被氧化为Fe3+,故溶液乙为FeCl3溶液,经过加热、蒸发、灼烧后固体2为Fe2O3,且质量为24.0g,那么铁的质量m(Fe)=24.0×

g=16.8g,n(Fe)=0.3mol,化合物为铁和碳的化合物,那么碳的质量为18g-16.8g=1.2g,n(C)=0.1mol,故n(Fe)∶n(C)=3∶1,则X的化学式为Fe3C,Fe3C与足量的热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2和CO2。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B

A

A

D

A

B

A

B

C

B

B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8分)

15.(7分)四氧化三铁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工作中常用的打印机、复印机使用的墨粉主要成分就是Fe3O4,下图是某企业用氧化沉淀法生产Fe3O4的工艺流程:

已知:

①绿矾即FeSO4·7H2O,工业绿矾中FeSO4的含量为52.5%,其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

②Fe(OH)2+2Fe(OH)3===Fe3O4·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的氧化物除Fe3O4外,还有__FeO、Fe2O3(1分)__;

(2)检验Fe3O4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含Fe2+的试剂是__K3[Fe(CN)6](1分)__;

(3)在工艺流程中,通入适量空气“氧化”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__4Fe(OH)2+2H2O+O2===4Fe(OH)3(2分)__;

(4)流程图中所示的副产品的化学式是__Na2SO4·10H2O(或Na2SO4)(2分)__,从过滤所得滤液中提取该副产品需要的操作依次是__bcad(1分)__(填写序号)。

a.过滤b.加热浓缩c.冷却结晶d.洗涤

16.(7分)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D同主族,B、C同周期。

它们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的三种,它们的元素组成如下表:

化合物

元素种类

A、B

A、C

C、D

通常情况下,甲为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乙为液体;丙为固体且为离子化合物。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乙的电子式为__

(1分)__,丙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为__1∶2(1分)__。

(2)已知甲是同系列中最简单的化合物,且在标准状况下,5.6L的甲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25kJ,试写出甲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C2H2(g)+

O2(g)===2CO2(g)+H2O(l)__△H=-1_300_kJ/mol(2分)__。

(3)研究表明,乙是一种二元弱酸,请写出乙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H2O2HO

+H+、HO

H++O

(2分,只写第一步算对)__。

(4)A、B、C、D所对应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Na>C>O>H(1分)__(用元素符号表示)。

17.(12分)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燃煤是产生SO2的主要原因。

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1)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过程中产生的SO2转化成硫酸钙。

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2CaCO3+2SO2+O2

2CaSO4+2CO2(2分)__。

(2)可用多种溶液做燃煤烟气中SO2的吸收液。

①分别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溶液和NaOH溶液做吸收液,当生成等物质的量NaHSO3时,两种吸收液体积比V(Na2SO3)∶V(NaOH)=__1∶2(2分)__。

②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O2后会失效,可将这种失效的溶液与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使NaOH溶液再生,再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__Ca2++OH-+HSO

===CaSO3↓+H2O(2分)__。

(3)甲同学认为BaCl2溶液可以做SO2的吸收液。

为此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中有白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B中白色沉淀是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3,所以BaCl2溶液可做SO2吸收液。

乙同学认为B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4,产生BaSO4的原因是:

①A中产生的白雾是浓硫酸的酸雾,进入B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②__A中产生的SO2与装置内空气中的O2进入B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2分,答出O2给1分)__。

为证明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做了如下改动并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外,未见其它现象;D中红色褪去。

③试管B中试剂是__饱和NaHSO3(1分)__溶液;滴加浓硫酸之前的操作是__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1分,“打开…关闭…”才给分)__。

④通过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做吸收SO2的吸收液(2分,各1分)__。

18.(每空2分,共8分)已知A、B、D、E、F、G、X、Y、Z满足下列转化关系。

其中A、B、E为固体化合物,D、G为固体单质,F、X、Z为可燃性气体,F和X的燃烧火焰分别为蓝色和淡蓝色。

(1)写出E的名称:

__碳化钙__;

(2)B的电子式为__

__;

(3)E生成Z的反应中用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__降低反应速率__;

(4)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SiO2+2C

Si+2CO__。

19.(每空2分,12分)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逐步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但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易溶于水、不稳定、呈黄绿色,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稀有气体进行稀释,同时需要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

(1)欧洲国家主要采用氯酸钠氧化浓盐酸制备ClO2,缺点主要是产率低,产品难以分离,还产生毒副产品。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H2O__。

科学家又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制备ClO2的方法,利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溶液还原氯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__。

此法提高了生产及储存、运输的安全性,原因是__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O2起到稀释作用__。

(2)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mg/L之间。

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

(已知:

2S2O

+I2===S4O

+2I-)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2ClO2+2I-===2ClO

+I2__。

②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ClO

+4I-+4H+===Cl-+2I2+2H2O__。

③若水样的体积为1.0L,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mol/L的Na2S2O3溶液10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__0.675__mg/L。

20.(每空2分,共12分)制作软质隐形眼镜高分子材料(M)和聚酯PET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酯与醇可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

RCOOR′+R″18OH

RCO18OR″+R′OH(R、R′、R″均代表有机基团)。

(1)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A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碳碳双键__。

(2)B的名称是__乙二醇__。

(3)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__a__(选填字母)。

a.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

(4)有关B、C、D的说法正确的是__b__(选填字母)。

a.1molB最多可以和1molC反应

b.C、D都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c.D与NaOH溶液共热后可以得到B和C

(5)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是合成纤维维尼纶的单体,该分子在酸性环境下水解得到两种产物,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__CH3COOCH===CH2__。

(6)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__COOCH2CH2OHCOOCH2CH2OH

HOCH2CH2OCOCOOCH2CH2OH+(n-1)HOCH2CH2OH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