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611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docx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

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用户饲养水平与条件来选择恰当,适量的添加剂原料;另一方面要考虑加工需要,对大部分.故习惯上均按饲养标准中的需要量添加,而把基础日粮中的含量作为“安全余量“.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第14章家兔预混料配方设计预混料可分为单项预混料和综合预混料两类:

单项预混料,即同类添加剂预混料,是由同一种类饲料添加剂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如微量元素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等。

复合预混料是由不同种类的多种饲料添添加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目前我国兔用添加剂较少,有的当地不易买到,许多养兔场、户用其他畜禽(如鸡、猪等)添加剂来代替兔用添加剂。

由于家兔与其他畜禽相比在消化、代谢等生理方面有许多独特之处,所以使用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研制开发以提高家兔生产性能、降低发病率、死亡率为目的的兔用添加剂十分必要。

第1节预混料生产技术要点预混合饲料是同一类的多种添加剂或不同类型的多种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匀质混合物。

虽然预混合饲料在全价饲料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其对全价饲料的饲养效果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预混合饲料配方是预混料生产的关键。

要生产出优质预混料,不仅需要科学的配方,还需要优质的原料、精细的设备工艺及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

预混料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技术,是原料质量检测、营养配方设计、畜禽饲养管理等技术的综合体现。

1预混合饲料的生产目的、特点及作用预混料生产目的是使微量组分添加剂经过稀释扩大后,其中的有效成分均匀分散在配合饲料中。

预混料可由专门制作这类产品的厂家生产,也可在配合饲料厂附设专门生产车间生产。

预混料有以下特点:

①组成复杂。

优质预混料一般包括6、7种微量元素,12种以上的维生素,2种氨基酸,1~2种药物及其他添加剂(抗氧化剂和防霉剂等),且各种饲料添加剂的性质和作用各不相同,配伍关系复杂;②用量少、作用大。

一般预混料占配合饲料的比例为0.5%~5%,用量虽少,但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饲料转化率及饲料保存都有很大作用;③不能直接饲喂。

预混料中添加剂的活性成分浓度很高,一般为动物需要量的几十至几百倍,如果直接饲喂易造成动物中毒。

预混料的作用主要有4点:

①可使添加剂的微量成分在配合饲料中分布均匀;②通过预混合工艺处理,补偿和改善微量成分的不理想特性,如不稳定性、吸水性、静电吸附现象等;③使添加剂的添加水平标准化;④可简化一般饲料加工厂的生产工序并减少投资。

2预混合饲料的生产技术要点2.1采用先进配方预混料配方是生产技术的核心,是根据动物生长及生产各阶段的营养需要特点,按国内饲料原料的基本营养含量,以缺什么补什么、经济合理、低值高效为原则,同时考虑外界环境及加工工艺等诸多影响因素,精心设计而成。

一方面结合营养需要、用户饲养水平与条件来选择恰当、适量的添加剂原料;另一方面要考虑加工需要,对大部分不影响安全的组分,如营养性添加剂等,掌握适量是配方技术的关键。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及某些敏感成分(如硒、铜等)的用量和用法,要有足够的科学根据和必要的实践经验,否则,极易出现差错且后果严重。

原料配比是影响预混料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预混料中有效成分与稀释剂的比例、各种微量元素间的比例、相关活性成分间的比例等均应恰到好处。

配方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应不断根据市场反馈、当地条件、季节变化、最新技术和产品信息,有把握地调整配方,做到严谨而不失灵活,永远使预混料产品贴近国情和生产实际。

2.2选用优质原料原料品质对预混料的实效影响很大,优质原料的最基本要求是纯度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活性成分含量,尤其是易被破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应经过实测再决定其配合量。

微量元素化合物原料必须具备生物学效价高、物理性质稳定和有毒有害物质少等特点。

另外有些添加剂,它本身的品质和剂型容易影响其他添加剂,也应特别注意。

如七水硫酸亚铁吸湿性很强,对维生素A的破坏性也很大,而一水硫酸亚铁对维生素A的影响则较小,若加了保护剂,则影响更小,且本身活性很好。

生产预混料的厂家应选用优质原料,对原料品质、效价等都要进行精确测定。

在选用维生素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选生物学价值高的;②按气候特点选择不同的维生素,如湿热夏季选择单硝酸硫胺比盐酸硫胺效果好。

在选择微量元素原料时,应考虑其成份含量、粒度、结晶水及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诸多因素。

药物饲料添加剂,还要注意安全性问题,使用时一定要根据说明书和厂家提供的试验材料,对其使用期、停药期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充分了解。

2.3使用最佳载体和稀释剂载体是承载或吸附微量活性成份的微粒,它是预混料中的非活性物质。

对载体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化学稳定性强,不损害吸附物;粒度适中,与全价饲料有良好的混合性;价格低廉。

载体粒度应在0.177~0.59mm之间;密度要与其所承载的微量组分密度相近,复合预混料中载体密度应为各微量组分密度的平均值;在混合载体和添加剂时,加入1.5%的植物油,可提高载体的粘着性;载体含水量应控制在8%~10%以下,载体不能损害所承载活性成分的活性;载体的酸碱度接近中性为好。

常用载体有:

贝壳粉、小麦麸、玉米、糠粉、脱脂米糠、石粉、沸石粉、食盐等。

稀释剂是将预混料中的活性物质浓度降低,并将微量颗粒彼此分开的成份,它和载体一样属非活性物质,起着减少活性成分之间的反应、有利于活性成分稳定的作用。

对稀释剂的要求是:

稀释剂的含水量应低于10%,不吸潮、不结块;粒度要求在0.05~0.6mm之间;表面光滑,有较好的流动性;pH值要求在5.5~7.5之间,不带静电荷;动物可食,无害且稳定性好。

2.4原料预处理维生素易受氧、潮湿、热、光照、金属离子等因素影响而降低活性。

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所有维生素添加剂都须经过特殊的预处理,以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

可采用乳化技术,使之形成微粒,均匀分散于基质中,再采用包被技术,形成被明胶包被的微粒,制成微型胶囊。

这样处理过的微粒,能够抗机械操作、抗氧化性能好、混合性能好。

微量元素添加剂主要指铜、铁、锰、锌等的矿物质盐与氧化物。

这些化合物中有的水溶性差,有的易吸湿返潮,在应用前必须进行适当预处理,以改变它们的某些物理特性,使之既符合加工工艺要求又能确保产品质量。

采用的预处理技术主要有干燥处理、添加防结块剂、涂层包被、细粒化、预粉碎等。

2.5使用高精度生产设备科学的配方要靠精确的计量配料来实现,要保证严格按照配方要求准确配料,就要有先进的计量设备和合理的工艺,预混料生产对各类计量配料设备的准确度、稳定性均有很高要求,因此,对有关设备要加强管理、定期校准。

对于添加量小又会影响安全的药物,如硒、高铜等添加物,在计量和稀释上要特别小心。

混合机是制作预混料最重要的设备,不同预混料品种需要选择不同的混合机设备,如无重力粒子机、锥形混合机、双螺旋环带式混合机、双轴浆叶式混合机和快速无残留混合机等。

一般情况下,对混合机的要求是:

①混合效率高,最佳搅拌时间短;②混合均匀度高;③结构合理,机内残留低且易被清除;④装出料方便;⑤密闭性能好、漏料少;⑥防静电。

2.6混合均匀混合虽然仅是物理过程,但由于原料密度等特性差异明显,必须科学地选定设备、混合时间和合适的载体或稀释剂,工艺流程尽量简洁,力求混合均匀。

优质的预混料,其所有组分应是均匀分布的,任意采取一份样品化验,它的多个组分间的比例应与配方一致。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取样间、不同批次间也会存在差异。

预混料的均匀性差就意味着动物的实际摄入量与配方规定的供给量不符,从而直接影响到添加效果和配合饲料的饲喂效果,特别是对一些安全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差不大的微量成分来说,均匀性差可能造成使用不安全的后果,所以均匀性是预混料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

衡量均匀性的指标为混合均匀度,以变异系数表示,我国部颁标准规定变异系数应小于7%。

2.7引入HACCP管理系统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计划,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食品安全质量保护体系—HACCP体系的核心,是用来保护食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免受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危害,保证食品安全的系统操作指南。

其宗旨是把这些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靠事后的检验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是以预防为主、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动物性食品安全越来越受重视,预混料生产中引入HACCP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应分析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因素,据此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制订控制标准,然后施行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建立检测方法和程序,及时发现控制措施与所定标准是否有偏差,采取得力的纠正措施,及时调整生产加工和控制方法,并要对HACCP系统进行全面验证。

实施HACCP,可以提高预混料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意识和质量控制水平,必将推动预混料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

3生产中注意的问题饲养标准是不同饲养目的下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可作为制作预混料配方的依据,在具体应用时,还有赖于动物营养学的广泛知识。

①饲养标准上的营养需要量,应是各种组分提供的同种营养素的总和,而不是要添加的量;②最好使用直接测定成分后的预混料原料,同时应考虑各种营养物质之间存在的协同和颉抗作用;③饲养标准中的营养需要量只是满足动物所需的最低需要量,在制作配方时应根据实际条件再加上适当安全余量,以保证动物在不同条件下对某营养物质的真正需要。

第2节复合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设计1复合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设计步骤设计不同复合预混料配方的方法、步骤不同,但一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根据使用对象和目的,确定有效成分的种类和添加量。

②选择适宜的原料包括载体和稀释剂,并根据原料纯度、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出各种原料的添加量;③根据预混料在日粮中的配比,计算出载体或稀释剂用量;④列出配方。

2微量元素的添加标准微量元素添加量极少,而基础饲料中含微量元素量变化较大,又不易分析,故习惯上均按饲养标准中的需要量添加,而把基础日粮中的含量作为“安全余量”。

但当基础日粮中某种微量元素含量超过饲养标准中规定量时,则在配制添加剂时不应再添加此种微量元素,否则不仅浪费而且会引起中毒。

所以有条件时尽可能对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直接测定,然后再根据饲料中的实际含量来设计添加剂配方。

在饲料内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剂时,不仅要考虑各元素的需要量及各元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还要考查各地区元素分布特点和所用饲料中各元素的含量。

3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的选择最好使用硫酸盐作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因为硫酸盐可使蛋氨酸增效10%左右,而蛋氨酸价钱贵。

(1)在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选择上要注意:

一是微量元素化合物中该元素含量;二是化合物中该元素的可利用性;三是用作微量元素化合物的规格要求。

见表1。

(2)要注意限制含多个结晶水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用量。

由于矿物质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生物学利用率高,所以广泛应用。

随着这些化合物添加比例增大,应重视与之有关的相互反应问题。

例如,虽然带结晶水的硫酸镁在一般环境中稳定,但在需要水而形成更稳定的带结晶水化合物存在时就不稳定了。

这种需水化合物之一就是一水硫酸亚铁(FeSO4.H2O),它可使带结晶水的硫酸镁失去结晶水。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可以看到正常清澈透明的硫酸镁晶体失水后,变成白色不透明的晶体。

因此,理论上说,预混料中所用的所有硫酸盐,都应选用带最稳定的结晶水形式的硫酸盐。

预混料中的各矿物质原料的相互反应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首先,人们认为这些盐类是导致维生素效价降低的主要原因;其次,预混料中的化学反应可导制结块和颜色改变。

为减少这类反应的发生,许多人认为在预混料应限制使用硫酸盐和氯化物,用在自然界比较稳定的矿物质,如碳酸盐和氧化物代替。

(3)自然界中存在的矿物质通常均以其最稳定形式存在,它们一般为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盐等。

矿物质大多来源于自然界的岩石,人们也许以为这种矿物质是惰性的无机物质,不易被动物利用,但实际上也有一些矿物质表现出很好的生物学利用率。

碳酸钙和碳酸铁经加工(如烘干和研磨)后,具有较高生物学利用率。

其它化合物如氧化锌和氧化铜,则需要进一步加工除去杂质。

另一些矿物质为提高其生物利用率,还需转化为其它价态,如在减压加热炉中把二氧化锰转化为氧化锰。

硫化物一般生物生物学利用率很低,只能利用其部分氧和碳。

在预混料中由于添加抗氧化剂或碳酸盐而造成的某种元素利用率降低,可通过提高此元素的添加量来弥补。

表1常用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的元素含量和生物学效率化合物化学式元素含量(%)相对利用率1水硫酸亚铁FeSO4.H2OFe=32.91007水硫酸亚铁FeSO4·7H2OFe=20.1100碳酸亚铁FeSO4·H2OFe=41.72氯化亚铁Fecl2·4H2OFe=28.198氯化铁Fecl3·6H2OFe=20.744碱式氯化铜Cu2(OH)3ClCu=58105-130硫酸铜CuSO4·5H2OCu=25.5100氧化铜CuOCu=79.980硫酸锰MnSO4·H2OMn=31.8100硫酸锰MnSO4·5H2OMn=22.8100碳酸锰MnCO3Mn=47.870氧化锰MnOMn=77.496氯化锰MnCl2·4H2OMn=27.8116碳酸锌ZnCO3Zn=52.1100硫酸锌ZnSO4·7H2OZn=22.7100碘化钾KII=76.4100碘酸钙Ca(IO3)2I=65.1150亚硒酸钠Na2SeO3Se=46.0100氯化钴CoCl2•6H2OCo>24.3(4)避免在较热和湿度大的空气中保存。

预混料结块经常是由于混合物吸湿造成的,几乎所有的水溶性物料,都有能力使水成为它们化学结构的一部分。

这不是指游离水,而是指以化学键方式结合的结晶水。

混合物中添加结晶水多的硫酸盐和氯化物,可使其变得易结块和发硬。

如果硫酸盐和氯化物所带的结晶水数少于它们所含的最多结晶水数时,这类物质表现为极易吸潮。

其它物料中的自由水和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就容易被这些盐类吸收,造成结块。

以硫酸镁为例,当有足够的能量,即热量存在时,带结晶水的硫酸镁是不稳定的,水分子与硫酸镁分子间的化学键破裂,结合水变成自由水。

自由水能和一水硫酸亚铁结合发生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产生的能量,进一步促进带水硫酸镁的分解反应造成结块。

这就是在炎热和潮湿的夏季,预混料易发生结块变硬的原因。

当预混料变硬结块时,表明预混料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严重时导致变质。

(5)把物料存放在带塑料薄膜的纸袋或多层纸袋中。

这样可减弱从空气中吸潮的作用,如在预混料添加抗氧化剂或碳酸盐来减少这些反应,贮存期还能适当延长。

4稀释剂与载体的选择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载体应选择不能和矿物质元素起化学作用,并且性质较稳定、不易变质、比重与微量养分相近的物质,可选用二氧化硅含量高达60%的沸石粉、白陶土等,其次是磷酸氢钙、石粉(或碳酸钙)。

因为此类易搅拌均匀,搅拌摩擦不易发热,可避免上述化学反应,且价格低。

有不少小型预混料厂选用豆粕和鱼粉作载体,导致在搅拌过程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使预混料质量降低,影响畜禽生长。

这是因为豆粕粒度大,鱼粉滋生有害菌较多,且含水量均大于11%,在加工过程中,豆粕和鱼粉随剧烈搅拌开始发热至65~85℃,导致水分溢出,湿度增大。

在此环境中,微量元素中结晶水析出与游离酸接触发生放热反应,引起再次升温达100~2000℃。

此时配料中的赖氨酸开始脱羧,转化为戊二胺。

畜禽食用戊二胺,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危害极大。

选择稀释剂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含水量。

越低越好,最高不超过12%,如果水分过高,在配制预混料时,混合困难,而且活性成分容易在贮存过程中失活、失效。

(2)粒度。

预混料载体粒度要求在0.59~0.17毫米(30~80目)之间,不合格颗粒不应超过10%;稀释剂的粒度要求比载体均匀和细一些,在0.59~0.074毫米(30~200目)之间。

(3)密度。

载体与稀释剂的密度也是影响混合均匀度的重要因素,应考虑载体和稀释剂的密度尽量与活性成分接近,才能保证活性成分在混合过程中均匀混合,如果差别过大,贮存、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分级。

(4)表面特性。

载体表面要求粗糙或具有小孔,这样在与微量元素充分混合时,微量成分能进人载体表面小孔或被粗糙表面吸附。

稀释剂不具备承载性能,要求表面光滑,具有较好的流散性,才能使微量成分被均匀稀释分散。

(5)吸湿性、结块性。

吸湿性使载体在空气中吸附水分后,使其本身潮解和增加水分。

当载体或稀释剂的吸湿性强时,制成预混料后就容易结块,活性成分易于变质,所以在选择载体时应尽量选择吸湿性差的,如酒糟风干物、乳清粉等均不宜作载体或稀释剂,如果选择其作载体,应加入二氧化硅、疏水淀粉等抗结块剂,以减少结块。

(6)流动性。

载体或稀释剂要求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流动性太差,不易混匀,流动性太强,预混料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分离而影响质量。

(7)pH值。

要求预混料中的活性成分有合适的pH,否则会造成活性成分失活变性,而活性成分本身都有一个pH值,因此选择的载体和稀释剂要有一定缓冲能力,使预混料接近中性。

(8)静电荷。

由于载体和稀释剂以及微量养分都是非常细小的颗粒,而且非常干燥,所以很容易产生静电荷,混合时,这些带静电的微小颗粒就会相互排斥,造成粉尘,活性成分损失,物料流动性下降。

可以加植物油或糖蜜消除这些静电荷。

常用的载体或稀释剂有石粉,葡萄糖,沸石粉,膨润土等。

5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设计及举例矿物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设计。

要求在全价日粮中配比为0.2%。

其设计步骤如下:

(1)确定矿物元素的种类和添加量。

查育肥兔营养需要标准表,得知各种矿物元素需要量,并分析各种影响因素,调整各元素的需要量。

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含量常作为保险系数而忽略不计,由营养需要表中查得值经调整后的需要量即为设计标准。

还可参考可靠的研究成果进行权衡,修订微量元素的添加种类和数量。

(2)选择适宜的矿物质原料,并根据原料的含量计算出商品原料的添加量。

不同厂家生产的各种微量元素添加剂含量可能不同。

对原料的生物学效价、价格和加工工艺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后选择微量元素原料。

主要查明微量元素含量,同时查明杂质及其他元素含量,以备应用。

把有关数据列入表2,计算出有效成分含量,或直接将各商品原料有效成分测定值列入表2。

然后用有效成分添加量除以商品原料中有效成分含量即为商品原料添加量。

(3)根据预混料在日粮中的配比(0.2%)计算出所需载体量即每吨日粮中添加此预混料2Kg。

一般认为,预混料以占全价配合饲料的0.1%~0.5%为宜。

载体用量=预混料量一商品原料量(4)依2Kg中各原料的含量,计算出预混料中各原料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比或每吨预混料中的原料含量表示,并列入表2,即配方表。

计算原料用量是根据原料中微量元素含量和预混料中的需要量,计算在预混料中各微量元素所需商品原料量。

其计算方法是:

纯原料量=某微量元素需要量÷纯品中元素含全(%)商品原料需要量(毫克)=纯原料量÷商品原料纯度(%)(5)列出配方列出微量元素预混料的生产配方。

(6)生产加工。

对原料进行烘干、粉碎、搅拌,然后装袋备用。

表2.商品肉兔微量元素預混料配方设计原料产地纯度纯品含量%价格元/KG设计标准mg/kg安全系数%每吨全价料加克微量元素配方%1水硫酸亚铁北京91%33%180100%267.226.8碱式氯化铜长沙98%58%1820100%35.23.61水硫酸锌北京95%35%2.580100%240.624.11水硫酸锰北京98%33%2.620100%64.26.41%氯化钴西安1%45%30.15100%61.76.21%碘化钾北京1%76%30.14200%36.73.71%亚硒酸钠北京1%45%40.25100%54.35.5沸石粉承德100%100%0.12240.1100%240.123.7合计1000100成本核算2.22.2第2节维生素添加剂的使用大型饲料厂以自己设计复合维生素配方为好。

但小型饲料厂常购买复合维生素。

1购买复合维生素的技术在购买复合维生素时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

(1)复合维生素的组成。

复合维生素常由VA、D、E、K和VB1、B2、B6、B12、烟酸、泛酸、叶酸、肌醇、生物素等十几种单体维生素加上特殊载体均匀混合而成。

肉眼可以看到大量的象手表的秒针尖大小的球形颗粒,那就是经过包被的VA和VD。

还能观察到大量的象针尖大小白色的细小颗粒,那就是用量比较大的VE和烟酸、泛酸钙。

如果看到的这些细小颗粒越多,说明复合维生素的含量也就越高。

(2)复合维生素的颜色。

许多用户通常以复合维生素的颜色来判断品质的高低,认为颜色越黄,含量越高,这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复合维生素的颜色是由载体的颜色来决定的,单体维生素中除了VB2会增加复合维生素的黄色外,其它各种维生素的颜色均与黄色无关。

真正高品质的复合维生素即使添加了大量的VB2,也不可能呈现人们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