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633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枯:

枯萎。

荣:

茂盛。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日积月累一(第27页)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解释:

1.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

2.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指平时自己乐于助人,等自己遇到急手的问题,也会有人乐意帮忙的。

3.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与其别人好的时候跑去贺喜,不如别人苦的时候送去帮助。

日积月累三(第39页)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日积月累四(第55页)轻诺必寡信。

——《老子》失信不立。

——《左传》小信成则大信立。

——《韩非子》

1.轻诺必寡信。

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

2.失信不立。

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

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

3.小信诚则大信立。

做小事情讲信用,就能够建立起很大的信用!

日积月累五(第69页)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弟子规》

1.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解释:

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

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放置衣服时,要有固定的位置;

衣物不要乱放,避免造成脏乱。

2.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唯有品德才学可以与人相比,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修养德才;

若是穿著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气。

第15课古诗二首(第71-72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

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

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

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

到底。

六月中:

六月的时候。

四时: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

相同。

接天:

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

无边无际。

无穷碧:

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

太阳映照。

别样:

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

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绝句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西岭:

西岭雪山。

千秋雪:

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

停泊。

东吴:

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

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日积月累六(第83页)悯农(其一)

[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

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

泛指谷类。

秋收:

一作“秋成”。

子:

指粮食颗粒。

四海:

指全国。

闲田:

没有耕种的田。

犹:

仍然。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日积月累七(第100页)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

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

夏季的开始。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

炎热的夏天来临。

太阳到了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北回归线)

小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

秋季的开始。

处暑: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

昼夜平分。

寒露:

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

冬季的开始。

小雪:

开始下雪。

大雪: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

寒冷的冬天来临。

太阳到了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南回归线)

小寒:

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日积月累八(第113页)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孤光:

孤零零的灯光。

簇:

拥起。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篱落:

篱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日积月累

第1课古诗词三首(第2-3页)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杂兴:

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

ng。

蛱蝶:

蝴蝶的一种。

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

款款飞舞。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新市:

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篱:

疏疏:

稀疏。

径:

小路。

阴:

树荫。

急走:

奔跑。

走,跑的意思。

稀稀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尚未形成树荫。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yuè

):

词牌名。

词题。

茅檐:

茅屋的屋檐。

吴音: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

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ǎo):

老翁、老妇。

锄豆:

锄掉豆田里的草。

织:

编织,指编织鸡笼。

亡(wú

)赖:

同“无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亡,通“无”。

卧:

趴。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

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日积月累(第14页)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冰:

形容极度寒冷。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丛中笑:

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还,仍然。

俏:

俊俏,美好的样子;

(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烂漫:

颜色鲜明而美丽。

(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

译文: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

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日积月累(第32页)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

指成都锦江之滨。

独步:

独自散步。

塔:

墓地。

一簇:

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山尖:

山峰。

日积月累(62页)蜂

[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无限风光:

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

占有,占据。

采:

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日积月累(第98页)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

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尽:

没有了。

孤云:

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独去闲:

独去,独自去。

闲:

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两不厌:

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

满足。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第21课古诗三首(第100-101页)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

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

润州》丹阳:

“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辛渐:

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

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

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

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

天刚亮。

客:

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

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

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

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玉壶:

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

没有月光。

单于(chá

nyú

):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扰唐朝的契丹等贵族

首领。

遁:

逃走。

将:

率领。

轻骑:

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

追赶。

满:

沾满。

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墨梅

[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

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

传说会稽蕺(jí

)山下有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

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王冕称他家有洗砚池,意思是自己也像王羲之那样勤奋。

池头:

池边。

头:

边上。

淡墨:

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

痕迹。

清气:

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

弥漫在天地间。

弥漫。

乾坤:

天地间。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第22课文言文二则(第102-103页)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本文选自《晋书·

车胤传》囊萤:

用袋子装萤火虫。

囊:

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恭:

谦逊有礼。

通:

通晓,明白。

练囊:

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练:

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

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世传:

世世代代相传。

成:

完成。

去:

离开。

是:

这。

逢:

碰上。

媪:

妇女的统称。

方:

正在。

铁杵;

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欲:

想要。

感:

被......感动。

感其意:

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

回去。

之:

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卒业:

完成学业。

今:

现在。

氏:

姓…的人。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

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

“我想把它磨

成针。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那老妇人自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日积月累(第118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易传》中的《象传》。

意思是:

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认识他人是理智,认识自己才算明智;

战胜他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才算坚强。

3.不怨天,不尤人。

是指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出自《论语·

宪问》。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享受安逸中衰亡,在忧愁祸患的环境中生存。

日积月累(第133页)少年不知勤学苦。

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少年不知勤学苦。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好好发奋读书学习,到年老无力再奋斗时才知道后悔当年没努力。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十天的读书的收获。

因为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

3.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迈步向前就不算晚。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

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里吸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则必须要“勤奋”、“潜心”才行。

古诗词课外拓展

古诗词分类大全之传统节令

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重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宵:

南宋.朱淑真(一说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寒食(清明前两天):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七夕: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