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纹样.docx
《装饰纹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饰纹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饰纹样
装饰纹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装饰纹样的技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以花卉、动物等为题材设计一幅或多幅装饰纹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3.激发学生设计纹样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装饰纹样是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进行艺术加工,使其造型、构图、色彩等都适合实际运用的要求。
它具有上下、左右、交叉或中心对称的特点,给人以节奏和谐、稳定、整齐和庄重的美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发现具有装饰纹样要素的事物,比如我们自身的五官、植物的叶子、蝴蝶等等都包含了装饰的意义。
让学生了解装饰纹样,初步学习设计简单的装饰纹样,是为了培养他们发现生活美并再创生活美的能力。
教材提供了陶瓷、屏风、服饰及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装饰纹样之美。
教科书还选取了毕加索的版画《公牛系列》的局部、形的装饰变化作品、色彩的装饰变化作品和学生作品,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创作。
2.重点、难点。
重点:
单幅纹样(花卉或动物)的装饰设计。
难点:
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多幅装饰纹样的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圆规、尺、绘画铅笔、纸。
(教师)范画、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实践操作导入
教师活动:
课件出示一种物体的实物照片.
教师:
请同学们根据这幅照片用线条简单的表示一下.
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简单的线描作画.
(用意:
学生用线条表现时,在无意之中会出现一种简单的纹样效果,这样为教师导入课题提供了一个直观条件.)
教育环节目的:
教师挑选几幅接近装饰纹样的线条画来讲解.顺势揭示课题------<<装饰纹样>>(1分钟)
2.游戏探究交流探讨
(一)游戏探究
教师活动
观察自己上个环节中的线描作品,尝试变化,看谁能抓住主题又能变化的最多.
教师组织比赛.
学生活动
自己随意的变化,按自己的喜好来组织画面.
(用意:
不做任何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展现的作品不会出现千片一律的现象.)
教育环节目的:
需要学生在做的时候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刻意的扩大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正确方法的理解.
(二)交流探讨
教师活动
让学生评比绘制的最好的几幅作品.
(肯定学生的成果,鼓励绘制有欠缺的学生.)
学生的活动
纷纷进行评价.
(用意:
在学生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的同时,无意间也会把他人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体验成功吸收优点.)
教育环节目的:
让学生脱离教师的管束,以自己的世界观来感觉事物.
3.欣赏感受
教师活动
播放课件
学生活动
欣赏
(用意:
课件中有许多的装饰纹样的图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
教育环节目的:
乘热打铁,让学生把自己的画和课件中的作品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4.观察讨论
教师活动
播放课件(毕加索的公牛系列作品)、范作(形的装饰变化作品).
提问:
从(毕加索的公牛系列作品)、(形的装饰变化作品)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巡回参与讨论
你们很聪明,回答的都很到位.
学生活动
回答
观察
小组讨论这两幅作品为什么会这样的,大师这样做的缘故又是什么?
(用意:
学生在进行上几个环节时,从潜意识中已经明了白装饰纹样的制作道理,只是还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育环节目的:
让学生能用语言正确的表达装饰纹样的制作道理并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
装饰纹样是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形,它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
人们称它为“经化装、打扮出来的图形”。
5.教师示范共同探究
教师活动
教师演示装饰纹样的绘制,在绘制时讲解绘制要点.
(一)对称与平衡对称:
有人认为对称是形式美规律的核心。
人体本身是对称的,人类在形式方面最先发现和运用的也是对称的美。
早在60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所打击制造的粗糙石器,其形状就都是大体对称的。
也就是说,人类在尚未开化的野蛮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对称的美学原理来美化装饰自己了。
平衡:
平衡是对称结构在形式上的发展,由形的对称转化为力的对称,体现为“异形等量”的外观。
在应用美术设计中,平衡格式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形式,它不像对称形式那样要求有一个对称轴,左右上下的造型,色彩分布必须对称。
平衡没有对称轴,它是靠正确处理视觉重心平稳度而取胜的。
平衡格式虽然容易使人感到活泼,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则会给人一种松散零乱的感觉。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在形式美感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永恒的对比与调和的运动之中,它们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
在应用美术的设计形式中,这种对比与调和的关系显得更为突出。
对比是在差异中倾向于“异”,即倾向于“对立”。
在图案设计中,对比就是把两种以上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构图方法或性质相异的东西并列在一起,并相互构成对照关系,以显示或突出各自的特性。
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于“同”,即倾向于“一致”。
是协调统一,使多样变化或构成强烈对比的各种因素趋向缓和,在外观上呈现协调与统一的艺术效果。
(三)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经常结合使用,即有节奏的变化才有韵律的美。
“韵律”较多地强调“韵”的变化,“节奏”则较多强调“律”的节拍,一般讲韵律感不够,是指变化缺乏条理规则,其重点不尽相同。
(四)比例与权衡
世界上任何一件整体的事物,都是由若干个部分配置、组合构成的。
在整体形或结构上,存在着各方面的比例和权衡的问题。
在艺术的形式美感中,同样存在着比例与权衡的关系问题。
比如:
事物的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一般称为比例。
设计中的权衡,是指根据人们的视觉、审美习惯对事物的美丑所进行的判断。
总之,黄金律、比例、权衡是形式美的一个重要法则。
应灵活运用在设计中,遵守法度而又不拘泥于法度,这是很重要的。
(五)条理与反复
条理与反复是应用美术中纹样组织的主要原则,它能使图案显示出整齐的美感。
概括地说,条理与反复是有条不紊地“往回重复”。
装饰纹样所组成的连续性构图最能说明这一特点。
这种构图是将一个基本单位纹进行上下、左右连续或四面重复的连续排列而形成的。
例如我国的彩陶图案,大多是有规律的几何形的连续排列;它以点、线、面做有条理的重叠、交叉、组合,有的像水的波动,有的像山的起伏,极尽意匠之美,淳厚而质朴。
(六)动感与静感
在静态的画面中表现运动,一般有两种主要手法:
动作的静态和静态的动感。
两者之间灵活运用的具象与抽象的融会贯通,是形与力的相辅相成,是动与静的对立统一。
是人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交融于自然的规律之中而创造的富于主观感的生动图案。
动作的静态是把形体在运动中呈现的状态或过程定格下来,在静的状态中夸张强调它的动作。
在少数民族图案艺术中,常将自然形体加以理想化的处理,这种能力令人赞叹不已。
(七)视错觉
视错觉是指我们的知觉判断与所观察的形态在现实的特征中具有矛盾的错误经验。
当观察者发觉自己主观上的把握与对象物之间的不均衡时,就会产生错觉作用的混乱。
例如,由于线、形的互相干扰以及明暗、空间和视角的关系,会产生对比的错觉、远近的错觉和方向的错觉。
在应用美术设计中,关于错觉的艺术运用,主要是要达到两种目的:
①利用错觉,“将错就错”,以错觉积极地创造出可以预测又能够诱导视觉美感作用的设计来达到预期的效果;②矫正错觉,即在设计之先就估计到错觉的发生,设计时有意避免。
学生活动
讨论七个要点
(用意:
直观形象的理解装饰纹样的要点.)
教育环节目的:
避免了知识的枯燥.
6.绘制实践
教师活动
主题:
为手帕、台布、花瓶等物设计装饰纹样。
提示:
设计时先用笔画出物品的外轮廓线(可用直尺、圆规等辅助工具),纹样可自主选择喜爱的花卉或动物形象,要适合物品特点,教师提示黑白色块的大小、节奏应掌握好。
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表扬,鼓励创新
学生活动
独立或合作创作
7.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自己评价,从形状、构图、运笔特点等方面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
8.课后延伸
把自己的装饰纹样裱成作品,用来装饰自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