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64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docx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哼鸣摇篮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通过字卡和游戏等初步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唱衬词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3、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

活动准备:

1.字卡一套(月亮婆婆、喜欢我、洒、摸、走和停各三张)星星卡片七张,每张两个小星星。

2.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哼鸣摇篮曲,,感受傣族风格歌曲的旋律。

1、我想做你们的妈妈,你们愿意做我的宝宝吗?

(愿意)妈妈的手就是摇篮,摇篮摇,宝宝要随着妈妈的摇篮怎样啊?

(摇)妈妈的手摇到哪里你的身体就要晃到哪边。

2、睡在妈妈摇篮里舒服吗?

可是妈妈看到宝宝的眼睛还睁着呢,妈妈的手摸到谁,谁就要睡着。

3、妈妈摇摇篮时,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请宝宝们也来唱摇篮曲哄妈妈睡觉。

二、用字卡引出歌曲,学唱歌曲。

1、刚才我们睡着了,想想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睡觉呢?

我们假装睡着,听听是谁来看我们?

(老师清唱)

2、提问:

(1)谁来看我们了呢?

为什么要来看我们?

出示字卡“月亮婆婆”、“喜欢我”。

(2)怎么喜欢我的呢?

唱第二句,幼儿回答,出示“洒”、“摸”,并做动作帮助理解和掌握。

(3)月亮婆婆这么喜欢我们,还和我们做游戏了,做了什么游戏?

仔细听,唱歌曲后半部分,问:

玩什么游戏了?

走和停算一次,玩了几次呢?

边唱边贴。

3、我们来唱一唱,用歌声表达月亮婆婆对我们的喜欢。

4、月亮婆婆说你们真能干,现在晚上要用什么声音唱?

5、真好!

一点也没影响到别人,那白天用什么声音唱呢?

6、月亮婆婆说谁唱的好听,她就去摸摸谁?

7、小朋友唱得真动听,月亮婆婆想要和我们做游戏了,交代游戏规则:

被月亮婆婆摸到的小朋友,在我的后面排队,月亮婆婆做什么动作你就跟着做什么动作。

三、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1、刚才声音大了点,把谁吵醒了?

出示卡片“星星”,问:

星星会干吗?

2、你听听星星会在歌里的什么地方眨眼睛?

老师的手会在相应的地方做眨眼的动作。

3、你听到星星在什么地方眨眼睛了,就把星星送到哪里?

错误时再听一遍,问:

有没有发现问题?

4、我们遇到小星星的地方做什么动作?

(眨眼)每一次连续眨几次眼?

5、刚才小星星眨眼睛的时候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你喜欢用什么声音?

6、月亮婆婆的地方我来唱,小星星眨眼的地方你们唱。

7、非常棒!

声音唱得很整齐,还可以用什么声音唱?

8、真好听!

可月亮婆婆有想法了,月亮婆婆就一个人声音太小,小星星那么多人,声音不均衡,怎样就可以均衡了呢?

老师来做指挥,你们都是小小歌唱家这一半唱月亮婆婆,那一半唱星星。

9、这遍的声音均衡多了,月亮婆婆没意见了。

四、夜深了,小朋友也累了要睡觉了,让我们静静的听着音乐做个好梦吧!

老师边唱边抚摸每一个孩子的头。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并用连贯和断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根据教师的手势暗示,表现歌曲前后的不同情感。

3、表达与月亮婆婆的亲密情感以及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观察自己行走时月亮移动的规律。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月亮主题

——教师:

又是弯弯像条船,又是圆圆像银盆,我走它也跟着我走,我停它也跟着停。

猜一猜这是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朗诵诗歌《月亮》。

2、学唱新歌。

——教师范唱歌曲。

——教师:

歌曲里唱了些神恶魔?

——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注意唱准第三句,第四句句末的休止。

3、引导幼儿有表情的地演唱歌曲。

——教师边唱歌曲的前两句,边用手势表现月亮婆婆爱护、抚慰小朋友的温柔之情。

——教师边唱歌曲的后半句,边表现月亮婆婆与小朋友做游戏的欢乐情景。

——带领幼儿学习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歌曲前两句的连贯与优美,表现歌曲后半部分的活泼与调皮

——教师用即兴动作表演歌曲中前后不同的情绪,幼儿边看边唱歌。

——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表演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4、音乐舞蹈《苹果丰收》。

——教师:

月亮回家啦,太阳升起来啦!

我们帮果园的叔叔阿姨们摘果子吧!

——师生共同随着音乐,快乐的表演唱《苹果丰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歌。

2、会看懂图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受歌曲内容带给我们的快乐。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月亮婆婆头饰。

2、幼儿用书:

《月亮婆婆喜欢我》。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头戴月亮婆婆头饰,与幼儿共同做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和歌词)

1、教师:

晚上,天上有什么呀?

2、教师:

月亮婆婆会洒下月光,和小朋友玩游戏。

现在,我来当月亮婆婆,我们一起来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吧!

3、教师:

这个好玩的游戏老师还把它变成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吧!

4、教师:

好听的儿歌如果能唱出来就更好听了,你们听!

(教师清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5、教师:

歌曲里的月亮婆婆喜欢谁呀?

她是怎么喜欢小朋友的?

6、教师一边带幼儿学唱前两句歌词,一边带幼儿做与歌词相应的动作。

7、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幼儿欣赏,再一次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歌词内容。

(二)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1、教师带领幼儿随歌曲伴奏唱歌。

教师:

演唱歌曲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听前奏。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脚印图谱。

根据图谱的暗示,选择不同的演唱方法。

教师:

小朋友看,图谱上有什么?

这些脚印一样吗?

代表什么意思?

3、在教师帮助下,个别幼儿指图,集体演唱。

4、学习用连贯和跳跃两种方法学唱歌曲。

5、游戏:

月亮走我也走。

(三)幼儿欣赏视频傣族舞。

教师: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月亮婆婆喜欢我》,是一首有着傣族风格的歌曲。

傣族人能歌善舞。

现在请小朋友欣赏傣族舞。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与幼儿共同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即家长跟着音乐的节奏向某个方向走,幼儿向同一个方向走,前后左右都可以,步伐也可以变化。

2、日常渗透:

迁移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观察图示、标志的经验,提高幼儿理解、应用图示和标志的能力。

在健康活动中,可以带幼儿玩“踩影子”体育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情境教学。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引出了月亮婆婆哄我们睡觉的情景,听音乐旋律摸孩子的头和做哄孩子睡觉的动作提升孩子进入活动的兴趣。

我启发孩子们认真听,通过出示字卡,激发幼儿记忆歌词,从而激起他们想学下去的强烈愿望。

小百科: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月亮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学会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以及学习儿歌,感知月亮的变化规律。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过程。

活动难点:

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半个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这半个月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活动前幼儿会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3、初一到十五月亮变化的PPT。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月亮婆婆喜欢我》引出主题。

师:

小朋友,刚才歌曲里唱的是谁呀?

(月亮婆婆)你看见过月亮婆婆吗?

(看见过)你看见的月亮婆婆是什么样子的呢?

(弯弯的、圆圆的)

师:

你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画下来呢?

(能)

请部分幼儿上来画自己看到的月亮。

师:

你们看,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圆圆的月亮,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弯弯的月亮,你画的月亮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呢?

(我画的月亮妈妈告诉我是初五的月亮,我画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圆圆的)

师:

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月初的月亮像一条线,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十五圆圆的月亮。

二、通过PPT课件,让幼儿观察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并说出他们的变化,以及做好记录。

1、播放PPT课件

提问:

小朋友,你刚才看到的月亮有变化吗?

(有)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呢?

(月初的月亮是细细的,后来越来越圆,到月半的时候,月亮就像盘子一样圆。

2、你们看,初一的时候月亮像什么?

初二的时候月亮像什么?

边说边播放相应的PPT。

3、利用儿歌,让幼儿更容易掌握月亮的变化。

有一首儿歌说得很好,它把月亮的变化说得很好听。

初一看,一条线,初二看,眉毛弯,初五六,挂眼镰,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圆,十五六,像玉盘。

老师边说边配上相应的PPT,让幼儿对前半个月的月亮加深印象,幼儿也可跟着PPT跟说儿歌几遍。

三、幼儿记录观察记录表

今天,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份观察记录表,想请我们的聪明宝宝把这前半个月的月亮变化记录下来,小朋友也可以边念儿歌边做记录。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让幼儿看记录表念儿歌。

五、幼儿表《月亮婆婆喜欢我》走出活动室结束课堂。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月亮的变化》摘要:

小朋友,刚才歌曲里唱的是谁呀?

月亮婆婆你看见过月亮婆婆吗?

看见过你看见的月亮婆婆是什么样子的呢?

弯弯的、圆圆的师:

你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画下来呢?

能请部分幼儿上来画自己看到的月亮。

师:

你们看,有...

目标:

1、通过哼鸣摇篮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通过字卡和游戏等初步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唱衬词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3、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

准备:

字卡一套(月亮婆婆、喜欢我、洒、摸、走和停各三张)

星星卡片七张,每张两个小星星。

磁带、录音机、钢琴

过程:

一、哼鸣摇篮曲,,感受傣族风格歌曲的旋律。

1、我想做你们的妈妈,你们愿意做我的宝宝吗?

(愿意)妈妈的手就是摇篮,摇篮摇,宝宝要随着妈妈的摇篮怎样啊?

(摇)妈妈的手摇到哪里你的身体就要晃到哪边。

2、睡在妈妈摇篮里舒服吗?

可是妈妈看到宝宝的眼睛还睁着呢,妈妈的手摸到谁,谁就要睡着。

3、妈妈摇摇篮时,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请宝宝们也来唱摇篮曲哄妈妈睡觉。

二、用字卡引出歌曲,学唱歌曲。

1、刚才我们睡着了,想想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睡觉呢?

我们假装睡着,听听是谁来看我们?

(老师清唱)

2、提问:

(1)谁来看我们了呢?

为什么要来看我们?

出示字卡“月亮婆婆”、“喜欢我”。

(2)怎么喜欢我的呢?

唱第二句,幼儿回答,出示“洒”、“摸”,并做动作帮助理解和掌握。

(3)月亮婆婆这么喜欢我们,还和我们做游戏了,做了什么游戏?

仔细听,唱歌曲后半部分,问:

玩什么游戏了?

走和停算一次,玩了几次呢?

边唱边贴。

3、我们来唱一唱,用歌声表达月亮婆婆对我们的喜欢。

4、月亮婆婆说你们真能干,现在晚上要用什么声音唱?

5、真好!

一点也没影响到别人,那白天用什么声音唱呢?

6、月亮婆婆说谁唱的好听,她就去摸摸谁?

7、小朋友唱得真动听,月亮婆婆想要和我们做游戏了,交代游戏规则:

被月亮婆婆摸到的小朋友,在我的后面排队,月亮婆婆做什么动作你就跟着做什么动作。

三、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1、刚才声音大了点,把谁吵醒了?

出示卡片“星星”,问:

星星会干吗?

2、你听听星星会在歌里的什么地方眨眼睛?

老师的手会在相应的地方做眨眼的动作。

3、你听到星星在什么地方眨眼睛了,就把星星送到哪里?

错误时再听一遍,问:

有没有发现问题?

4、我们遇到小星星的地方做什么动作?

(眨眼)每一次连续眨几次眼?

5、刚才小星星眨眼睛的时候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你喜欢用什么声音?

6、月亮婆婆的地方我来唱,小星星眨眼的地方你们唱。

7、非常棒!

声音唱得很整齐,还可以用什么声音唱?

8、真好听!

可月亮婆婆有想法了,月亮婆婆就一个人声音太小,小星星那么多人,声音不均衡,怎样就可以均衡了呢?

老师来做指挥,你们都是小小歌唱家这一半唱月亮婆婆,那一半唱星星。

9、这遍的声音均衡多了,月亮婆婆没意见了。

四、夜深了,小朋友也累了要睡觉了,让我们静静的听着音乐做个好梦吧!

老师边唱边抚摸每一个孩子的头。

反思:

孩子们在静谧的氛围和游戏中愉悦的学会了这首歌曲。

大班音乐:

月亮婆婆喜欢我

活动背景:

我第一次参加市一课多上活动,就非常荣幸地获得了一等奖。

随之市教研室组织的市区互动的教研观摩活动,我也就有幸参加了。

其中一位市学科带头人上的一节音乐歌唱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她那优美动听的歌喉、丰富又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和简洁、巧妙的组织语言已深刻的印在我的记忆里,也常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

从这次活动中,我体会到好课是因人而精彩的。

现将当时听课过程的记录评析如下:

活动实录:

(一)感受音乐旋律:

1、教师亲切的自我介绍:

小朋友们好!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某老师,你们欢迎我吗?

(幼:

欢迎!

)怎么欢迎?

(幼儿自然开心的拍起了掌声)好!

今天我来做你们的妈妈,你们做我的宝宝,睡在我用臂弯做的摇篮里,我哼唱《摇篮曲》,你们就跟着我的摇篮,摇呀摇呀睡着了,好吗?

评析:

这种导入方式自然、亲切,直入主题,加上老师轻声细雨而有柔美的声调,给人甜甜的美感。

人的注意力和兴趣自然被激发调动起来了。

2、三次感受音乐旋律:

第一次:

教师边跟琴声哼唱边晃动手臂故作陶醉状,带领幼儿的身体随音乐左右晃动;

第二次:

“妈妈摇着摇着,宝宝就睡着了,现在妈妈摸谁的头,谁就轻轻趴下睡着了;”

第三次:

“妈妈真累呀,心疼妈妈的宝宝们快哼唱这首曲子,让妈妈没也睡觉吧!

评析:

学歌前,教师用了哼唱的方式,让幼儿三次整体感知歌曲旋律,为后面的歌唱教学做了有效的铺垫。

这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后,在设计上的巧妙;另一巧妙之处在于三次哼唱前,教师生动的过渡语言,让每个人不由自主地就沉浸在教师设计的“陷阱”里了。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清唱歌词。

师提问:

我们睡觉的时候,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呢?

(允许幼儿想像表达);那我们假装睡着,看看谁来了;

评析:

在这种甜美的意境中,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幼儿的兴趣和思维再次被激活,七嘴八舌地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和回答:

“小偷”“大灰狼”“太阳”“星星”。

教师却依然投入地倾听,不予回答,任凭幼儿的好奇心悬在那,为他们认真倾听歌曲的范唱又埋下了伏笔。

2、教师清唱后,师幼互动问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关字卡,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问:

谁来了?

(月亮婆婆)(出示)

问:

为什么来呀?

(喜欢我)

问:

做了什么动作?

(洒下月光把我摸)、(表现洒的动作,提示幼儿摸摸鼻子、耳朵等);

问:

玩了什么游戏,(走走停停)、(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

问:

玩了几次?

(三次)依次出示走、停的字卡

评析:

五次层层递进的提问,把歌词的句子和关键词进行了有效的提炼,而且“洒”“摸”两个字还配上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加深印象,让我再次佩服设计的巧妙。

而且,排列的方式也为后面的伴唱部分留有空白。

3、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学唱歌曲:

(1)看图完整唱第一遍:

(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示喜欢月亮婆婆吧;)

(2)边做动作边演唱:

(再来一次,做上动作吧;)

(3)用很美轻轻的声音唱:

(晚上用什么声音唱?

(4)用响亮好听的声音唱(白天唱这首歌用什么样的声音?

那我们试试)

评析:

集体教唱部分共四次练习,但每次的要求也不同。

既避免了学唱歌曲的枯燥,还保护了幼儿的声带不致疲劳。

这样的过渡语言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智慧。

(三)学习并掌握歌曲中的伴唱部分

1、听录音,感知伴唱的音乐部分。

师:

天空中的星星被我们吵醒了,朝着我们眨眼睛呢!

我们来听听,他们在歌曲的什么地方眨眼睛了(放音乐,教师在相应眨眼睛的地方做手势,帮助幼儿感知)

评析:

伴唱中的“啦啦”是每个执教老师认为很难处理的部分,但这位老师用星星眨眼睛的办法处理,首尾呼应,与整个教学设计融会贯通,真的是独具匠心。

2、请幼儿找星星,贴在相应的地方:

评析:

由于幼儿第一次听,有两处错误的地方,教师不急于纠正,而是又唱一次,让幼儿对应感知后,再纠正,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

3、集体练习一次:

我来做月亮婆婆,你们做星星,在眨眼的地方唱“啦!

啦!

4、分角色练习几次(教师和孩子商量怎么才能做到声音的均衡确定角色练习的方式)

评析:

这样教师和孩子商量怎么分角色,不仅体现了教学过程教师对孩子的尊重,更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结束活动。

师:

夜深了,小朋友在什么?

对,小朋友睡着了,做了个甜美的梦。

谁睡得香,谁睡得甜,月亮婆婆就来亲亲他的小脸蛋。

(循环放音乐,教师随音乐轻轻抚摩每位幼儿,让喧闹活跃的课堂逐渐安静,呈现了一幅教师轻抚每位幼儿的怡人感人画面。

活动目标:

1、感受傣族风格歌曲的温柔、优美。

2、学习用连贯、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月亮婆婆头饰。

2、歌曲录音带,录音机。

3、观察过月亮,体会过在月光下走的感觉。

活动过程:

一、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老师戴头饰带幼儿在游戏中初步熟悉歌词和旋律。

1、老师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月亮婆婆喜欢我……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带领幼儿走走、停停做游戏。

老师:

晚上月亮出来了,小朋友在月光下抬头看看月亮婆婆在干什么?

你边走边看月亮,感觉月亮婆婆怎么样?

如果你停下来看着它,月亮又会怎么样呢?

现在老师扮演月亮婆婆,我们一起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好不好?

(活动前,我让幼儿体验在月光下走的感觉,活动开始我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游戏的形式引入,当我问小朋友在月光下抬头看看月亮婆婆在干什么?

天昱眨着一双大眼睛说:

月亮总是照着我。

秋迪很甜蜜的说:

月亮对我笑呢!

我说:

月亮婆婆很喜欢你们,那你边走边看月亮,感觉月亮婆婆怎么样?

天一兴奋的告诉我:

月亮总是跟着我。

看她仰着头的样子,就象在看天上的月亮。

我又问:

如果你停下来看着它,月亮又会怎么样呢?

伊辰:

我停下来月亮也不走了。

看着他们回味正浓,我便说:

孩子们我们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吧。

这样,我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同幼儿玩了起来。

他们在游戏中对以有经验的感觉得到满足,同时,在动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对歌词有了初步的印象。

2、老师完整的有节奏的朗诵歌词,请幼儿座在椅子上,用小手在腿上做走走、停停的动作。

(接着我又带着幼儿做在小椅子上,用小手在腿上做走走停停的游戏,让幼儿静下来,进一步熟悉歌词。

在两次动、静游戏后,幼儿对歌词有了很深的印象,我又采用清唱的形式,让幼儿倾听欣赏,孩子们听得可认真啦!

并对歌曲有了初步的完整印象。

我问:

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

有的说,最喜欢“月亮婆婆喜欢我”;有的说最喜欢“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孩子们在回答过程中又一次巩固了对歌词的记忆。

3、老师清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幼儿倾听欣赏。

(在两次动、静游戏后,幼儿对歌词有了很深的印象,我又采用清唱的形式,让幼儿倾听欣赏,孩子们听得可认真啦!

并对歌曲有了初步的完整印象。

老师:

月亮婆婆是怎么喜欢小朋友的?

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

(我问:

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

有的说,最喜欢“月亮婆婆喜欢我”;有的说最喜欢“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孩子们在回答过程中又一次巩固了对歌词的记忆。

然后,我弹琴完整的范唱了歌曲,让幼儿再次欣赏、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有趣的歌词内容。

4、老师完整的范唱歌曲,让幼儿再次欣赏、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有趣的歌词内容。

二、幼儿学唱歌曲

1、老师放慢速度清唱,通过动作给幼儿以提示,鼓励幼儿小声跟唱。

(这时,我发现孩子们已经情不自禁的想和我一起唱了,于是,我开始教他们学唱歌曲。

我先放慢速度清唱,用动作给幼儿以提示,鼓励他们小声的跟我唱。

2、老师范唱歌曲,根据每句歌曲的演唱方法,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连贯和跳跃的图谱,让幼儿感受演唱方法。

(为了让幼儿体验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我又一次范唱时,根据每句歌曲的演唱方法,在黑板上画出连贯和跳跃的图谱,让幼儿感受演唱方法。

如老师唱“月亮婆婆喜欢我,洒下月光把我摸”时,老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连贯的波浪线jjj,表示温柔的演唱情绪。

在唱“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老师边唱边在黑板上画断开的短线––––,表示跳跃感的演唱情绪。

当我画图谱时,孩子们很奇怪我在画什么,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感受理解图谱与歌曲演唱方法的关系。

提示:

如老师唱“月亮婆婆喜欢我,洒下月光把我摸”时,老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连贯的波浪线,表示温柔的演唱情绪jjj。

在唱“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老师边唱边在黑板上画断开的短线,表示跳跃感的演唱情绪。

老师:

刚才老师边唱边画,你们感觉哪一段唱的是温柔的?

为什么?

哪一段好象做游戏很有趣呢?

为什么?

(奇奇边做着走走停停的动作边说:

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

我又问,老师画的哪种图谱是这种感觉呢?

孩子们用手指着––––,于是我带幼儿看着––––唱了所表现的乐段,让幼儿体验用跳跃方法演唱歌曲。

3、老师带领幼儿看图谱集体演唱,引导幼儿根据图示,用连贯和跳跃两种方法演唱歌曲。

(当我带着孩子们看图谱集体唱歌时,孩子们能根据图谱用连贯和跳跃两种方法演唱歌曲。

我又再次扮演月亮婆婆,让幼儿在空地上,边唱歌,边玩游戏“月亮走我也走”。

4、老师扮演月亮婆婆,幼儿离开座位到空地上,边唱歌边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

(当我带着孩子们看图谱集体唱歌时,孩子们能根据图谱用连贯和跳跃两种方法演唱歌曲。

我又再次扮演月亮婆婆,让幼儿在空地上,边唱歌,边玩游戏“月亮走我也走”。

三、老师伴随歌曲(录音)表演傣族舞,鼓励幼儿跟随老师模仿表演。

老师:

这首歌曲是傣族歌曲,听起来温柔优美。

傣族人民可喜欢唱歌跳舞了,她们的舞蹈跳起来象孔雀一样美丽,小朋友和我一起跳起来吧!

(教师以欣赏及模仿老师舞蹈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风格歌曲的温柔和优美。

教学目标:

1、学习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教师的提问和动作的帮助下记忆歌词。

3、初步感受合作演唱的效果及优美歌曲带来的听觉享受,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幼儿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用轻快弹跳的声音在结尾演唱"啦啦"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演唱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配套CD、钢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组织教学。

2、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欣赏乐曲:

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教师提问:

你觉得这段乐曲好听吗?

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段优美的歌曲,请小朋友为歌曲打节奏。

刚才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3、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4、教幼儿朗诵歌词,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5、学唱歌曲分句教幼儿唱歌,注意强调歌词的准确度。

6、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激发幼儿兴趣。

7、教师弹琴幼儿唱歌,注意强调歌词。

8、尝试伴唱,教师指导幼儿用"嗯"声轻轻伴唱。

9、幼儿演唱,教师伴唱。

10、教师演唱,幼儿伴唱。

11、欣赏合作演唱的效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总结课情教学效果分析:

1、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好,课堂效果明显。

2、在课堂中注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

3、个别幼儿有个别地方的歌词记得不太好,需强调。

活动反思:

整个教育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减少了“教”的痕迹促使幼儿主动的学习。

从节奏入手、难点前置、动静交替,有效的利用了图谱和游戏教学法,对歌曲中音乐元素的提炼(如连音、跳音、四分休止的重点感知)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理解。

使幼儿艺术活动能力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激发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