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6648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docx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

教学大纲(试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字[2003]6号文件)和辽宁省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辽政发[2003]26号文件)中关于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的有关规定,我校从2003年开始,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公共限选课,20学时且1学分,正式纳入学校正常教学计划,在大三、大四学生中开设。

目的是通过系统教学活动,使毕业生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法规,具有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就业知识和技能,即通过择业指导、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帮助大学毕业生了解社会需求的信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择业意识,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不断提高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做好就业准备,顺利实现就业。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就业和就业指导的基本知识,深刻认识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介绍就业指导课讲授的内容,重点分析掌握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从而增强学好这门课程的自觉性。

学时安排:

3学时

内容提要

第一节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及其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含义和历史沿革

1、就业指导的含义

2、就业指导的历史沿革

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内容、主要任务与指导方式

三、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形势

一、就业的基本含义

1、就业的基本含义

2、就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3、择业与就业的区别

二、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三、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1、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2、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与分析

第三节我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介绍我校总体的就业情况

二、介绍我校各专业具体的就业情况

1

思考题:

1、什么是就业指导,

2、什么是就业,

3、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第二章就业心理指导与调适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心理素质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懂得如何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学会预防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时排除心理障碍,矫正心理误区,掌握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做到自觉的进行自我调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

学时安排:

2学时

内容提要

第一节毕业生就业与心理素质

一、心理素质概述

二、心理素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三、大学生如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二节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

二、常见的心理障碍

三、常见的心理误区

四、毕业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一、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自觉性

二、学习运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三、提供必要的社会关怀

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

思考题:

1、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2、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择业心态,

第三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新时期的就业观念,掌握职业生涯的设计和规划,重点掌握职业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决策。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树立现代的竞争观,树立自强自立、多元、多形式的就业观;指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步骤,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的因素,职业生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坚持正确的择业原则,科学地把握择业决策

2

的程序,设计好自己的生活道路。

学时安排:

3学时

内容提要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一、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树立现代的竞争观

三、树立自强自立的就业观

四、树立多元、多形式的就业观

第二节职业生涯的设计和规划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步骤

二、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的因素

三、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第三节职业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决策一、实事求是地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二、坚持正确的择业原则

三、科学择业的自我决策

思考题:

1、大学生应从哪些方面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念,

2、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是什么,

3、大学生应坚持的正确择业原则有哪些,

第四章求职材料准备及求职方法、技巧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求职材料准备的基本要求,了解就业信息的特性、内容和作用,

掌握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和渠道,懂得就业信息的整理和使用,自荐的方式和技

巧,精通面试的形式和技巧,笔试的方式与技巧。

从而帮助学生及时获取就业信

息,及时整理、分析和处理来自各种渠道的就业信息,学会如何推销自己,达到

顺利就业的目的。

学时安排:

3学时

内容提要

第一节材料准备

一、自荐信准备

二、其他材料准备

第二节求职方法一、就业信息及其作用

二、就业信息的获取

三、就业信息的整理与使用

3

第三节自荐的方式和技巧一、自荐方式种类

二、自荐的技巧和禁忌

第四节面试的形式与技巧一、面试的种类

二、面试的技巧和原则

三、面试中常见的问题

第五节笔试的方式与技巧一、笔试的种类

二、笔试的内容

三、笔试的技巧

思考题:

1、如何收集和处理就业信息,

2、如何准备自荐材料,

3、如何参加面试,

第五章大学生自主创业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主创业的含义,了解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

策,了解自主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能力和条件,重点使学生明确大学生自主创

业的作用和意义,注重自主创业意识的树立和培养,掌握自主创业的程序、创办

企业所需条件、创办企业程序等。

学时安排:

3学时

内容提要

第一节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必备的基本素质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作用与意义

二、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和培养

三、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

第二节大学生自主创业准备一、创业基本思路

二、创业准备的程序与要求

第三节大学生自主创业实务一、创办企业所需条件及创办程序

二、大学生创业中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题

1、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何作用与意义,

2、简述创办企业所需条件及创办企业的程序,

4

第六章就业政策、程序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法规,了解就业的一般程序,重点掌握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相关规定、就业的优惠政策、各地接收毕业生的有关规定等,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方式,实现顺利就业。

学时安排:

2学时

内容提要

第一节国家的就业政策

一、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概述

二、毕业生就业的一般性政策与规定

三、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若干规定

第二节各地及行业接收毕业生的有关规定

一、北京、上海等地接收非当地生源毕业生的有关规定

二、毕业生参军的有关规定

第三节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

一、服务国家西部计划的相关规定

二、服务辽西北的相关规定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规定

第四节就业程序

一、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一般工作程序

二、毕业生自身的择业程序

思考题

1、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2、毕业生就业的一般程序,

第七章就业协议及就业权益与保护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就业协议的内容,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作用,就业协议签订的原则、步骤、程序,以及无效协议、就业协议解除等常识性知识,明确签订就业协议应注意的事项,懂得运用有关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掌握就业过程中权益保护的途径,以便大学毕业生明确在就业中自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而自觉地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学时安排:

2学时

内容提要

第一节就业协议概述

一、就业协议的内容

二、协议书的签订

三、签订就业协议的注意事项

5

四、就业协议争议的解决办法

第二节保护权益的法律武器一、民法与权益保护

二、劳动法与权益保护

三、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权益保护知识

第三节毕业生就业权益及保护一、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权利

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义务

三、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权益保护的途径

思考题

1、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大学毕业生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3、毕业生就业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八章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教学目的要求

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是一个人真正迈向成熟的开始,是人生

过程中最重要的转折。

通过对社会、职业和自己的认知,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

和谐人际关系,积极适应职业角色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时安排:

2学时

内容提要

第一节毕业生就业后社会角色的转换一、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转换

二、积极适应职业角色

第二节适应工作新环境一、尽快地了解社会和自己

二、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积极适应新的环境

第三节毕业生就业后的再择业一、“先就业、再择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再择业的基本原则

三、大学生就业与再择业的技巧

四、“先就业、再择业”,实践成才路

思考题:

1、大学毕业生如何做好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的,

6

说明:

1、就业指导课分两段安排教学计划,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上学期开设。

2、三年级下学期安排第一、二、三、四、五章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学期安排第六、七、八章教学内容。

沈阳农业大学学生处(德育教研室)

2004年12月3日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