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6660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docx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

  高考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再次列入语文考试范围,使不少考生一时茫然,为减少大家备考的盲目性,笔者从命题设错的角度对“标点符号”考查的使用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相信能为同学们的备考填补一些漏洞。

一.顿号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

[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

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

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10.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

“去哪里?

”“操场!

”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点拨]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11.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04年山东)

[点拨]完整的直接引用(句号在引号内)前应该用冒号。

12.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04年江苏)

[点拨]“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

三、分号误用

13.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95年)

[点拨]“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分号改冒号。

误用原因同12,属未搞清前后关系。

14.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

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点拨]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如12。

15.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点拨]分号同句号换位,明确层次关系。

四、冒号误用

16.句中短暂停顿误用冒号

本省三位中年作家:

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17.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

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二是……

[点拨]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

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18.部分引用前误用冒号。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

“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点拨]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20.同一人话语未完误用冒号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

“‘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04天津)

[点拨]“二字”后用逗号,冒号应换为逗号,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

冒号管的应是一句独立完整的话。

五、问号误用

21.非疑问句用问号。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

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94全国)

[点拨]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才用。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用问号。

该句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

22.选择问句多用了问号。

今天去呢?

还是明天去呢?

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93全国)

[点拨]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

注意:

这里强调的句子是一个。

23.选择问句句群少用了问号。

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点拨]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

以上由三个问句构成。

24.倒装句之间误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93六省市)

[点拨]引号内属于成分倒置,是一个句子,因而只能有一个句末点号,否则会造成句子结构的不完整。

且只能用于句末。

改法:

问号改为逗号,“同志们”后用问号。

另外,感叹号、句号使用也存在这一错误,如:

①多美啊!

济南的冬天。

(主谓倒装)②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

没精打采的。

(定语和中心语倒装)都属误用。

特别提醒:

反问的语气强烈时,可以用叹号而不用问号。

如,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

六、省略号误用

25.与“等”并用。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点拨]表列举的省略号功能和“等”“等等”相同,只能保留其一。

七、破折号误用

26.与“即”“就是”等词并用。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点拨]此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就是”等意思,只能保留其一。

27.少用了破折号

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04年吉林)

[点拨]“秦山第二核电厂”是解释前面的,且属于句子的有机构成部分(否则用括号),前面应加“──”,去掉引号。

八、书名号误用

28.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95年)

[点拨]书名号表示书报、文章、剧作、歌曲等的名称,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却不属于此,乃机构名,可用引号表示强调。

2019年广西卷“《幸运52》节目”也含此错。

九、括号误用

29.非注释语误用括号。

出版社在2019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

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97年)

[点拨]括号里的话是用来注释前文的,判断其使用是否恰当,要看括号的文字是不是在注释前面的内容。

此处“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不是注解“详细地址”的,不应使用括号,应删去,在“地址”后面加逗号。

30.括号位置错误。

①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

(姜夔《白石诗说》)

②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点拨]括号里的文字如果是注释句中的一部分,括号应紧贴被注内容之后,如①句的句号应后移至括号完;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应放在句号外,②句的句号应提前到“成了路”后。

十、引号误用

31.滥用引号。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97全国)

[点拨]根据《标点符号引用法》引号的加引范围可知,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

32.非直接引用误用引号。

吴名早上跟我说:

“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点拨]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

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

”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33.加引范围不清。

耿大妈对儿子说:

“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

‘礼多人不怪嘛。

’”(94全国)

[点拨]此题有两处错误:

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

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

另一处是“俗话说”后冒号应删去。

34.引语末标点位置错误。

①陆游诗云: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②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点拨]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

故①②恰好用反。

特别注意:

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如,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

”;引号中还有需要引用的再用单引号,如32。

当然,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有较高的综合性,往往是多种标点的综合考查。

但只要对以上错误了然于胸,任你怎样岂奈我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