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6679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docx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

(一)开车前准备

1.开机运行前,检查各夹紧螺栓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应均匀拧紧,拧紧时保证压紧板平行。

2.使用前按1.25倍的工作压力分到进行水压试验,保压20分钟无泄漏。

第一次使用必须测压,以后可以间隔测压。

3.在管路系统中应设有放气阀,以排尽设备中的空气,以防止空气停在设备中,影响传热。

4.冷热介质按规定方向进入,不可任意更改接管方向,否则影响传热。

5.使用前应对换热器进行严格清洗消毒,清洗时可用热水进行,以除去设备中油污和杂物。

(二)操作程序

1.打开设备接管处的各介质出口阀门,在流量,压力均低于正常操作的情况,缓缓开关冷侧的进口阀观察设备有无异常,调整各进出口阀门,使流量、压力均满足工艺要求,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2.换热器运行时,为防止一侧超压,进换热器冷热介质的进口阀应同时打开,或者是先缓缓地注入低侧流体,然后再缓缓的注入高压流体。

3.冷热介质如含有大颗料泥砂或其它杂物应先进行过滤,防止污水进行水压试验和运转使用,以防影响寿命。

4.停车运行时应缓慢切断高压侧流体,再切断低压流体。

5.设备操作允许最大使用压力0.4~2Mpa,允许最大使用温度120~160℃。

(三)定期清洗

1.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解体清洗,用水以与介质反方向冲洗,可冲出杂物,对于难于清洗的也可以用无腐蚀的化学清洗剂清洗。

2.长时间未清洗的,沉积物结垢很多用水清洗不了,须定期拆洗,可以用棕刷洗刷板面污垢也可以用无腐蚀的清洗剂洗刷。

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标准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管壳式换热器

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

设备性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达到设计能力90%以上;管束等内件无泄漏,无严重结垢和振动。

2、各部构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

各零部件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配合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壳体管束的冲蚀、腐蚀在允许范围内,同一管程内被堵塞管数不超过总数的10%,隔板无严重扭曲变形。

3、主体整洁,零部件齐全完好

主体整洁,保温、油漆完整美观,基础、支座完整牢固,各部螺栓齐全、牢固,符合抗震要求;壳体及各部阀门、法兰等无渗漏现象;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附件应定期校验,确保准确可靠。

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设备档案要符合公司设备管理制度的要求;属于压力容器设备应取得压力容器使用许可证;应有设备结构图及易损配件图。

3管壳式换热器的维护

序号

维护周期

维护内容

维护标准

备注

1

每个月

检查管束与管板的胀接应无腐蚀

无腐蚀

检查挡板与管束接触是否紧密,壳侧流体有无短路现象

挡板与管束接触应紧密,壳侧流体无短路现象

检查换热管内外结垢现象

应无严重结垢现象

检查水室与管板封闭是否严密、有无泄漏,管束是否有穿孔或破裂

水室与管板封闭严密、无泄漏,管束无穿孔或破裂

检查温度和压力指示表

完好

2

每年

清洗换热器列

无结垢现象

4管壳式换热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序号

故障

原因

处理方法

1

进出口差压大

换热器列管若干结垢严重

清洗换热器列

2

低压侧压力上升较快,甚至超压

列管泄露

解体检修或堵管

3

换热管振动

提压或加负荷较快

降低负荷

阀门井操作与维护规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阀门井

1阀井操作规范

1.1操作前应准备好移动井盖、开启阀门以及抽取污水所需的工具。

1.2首先检查阀井盖、井边盖板完好程度,然后单独由1或2人用专用工具拉出井盖,操作时用力要沉稳,切忌急躁,以免碰撞出火花或拉伤肌肉。

1.3打开井盖后,下井作业前,必须让阀井通风换气,时间不得短于5分钟。

1.4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井内,若仪器无报警,则可穿水鞋、戴棉质手套后,系好安全带,直接进入井内检查情况。

仪器如有反应或闻到有燃气味,应作抽风处理。

1.5当井内有大量燃气泄漏或井内空气严重污浊时,应用风力灭火机进行强制通风后方可下井作业。

风力灭火机应在远处发动,然后逐步接近阀井。

1.6如有积水浸至管道及阀门底部,应用抽水机及时抽出(雨季除外),发现漏水的阀井及未防腐的阀体,应及时记录并上报。

1.7测试井内含氧量低于8%时或听到井内有漏气的响声,应佩戴呼吸器、氧气瓶、安全绳后才能下井检查情况,佩戴呼吸器前应检查其是否完好。

1.8操作人员不得单独作业,下井检查之前至少留1人在井上监控。

1.9井下有燃气场合作业时必须使用铜制防爆工具,使用铁制工具必须涂抹黄油,防止因碰撞而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1.10工作人员下井作业时必须穿戴工作服,不得穿着化纤衣物和带铁钉的鞋下阀井,严禁将手机、打火机等物品带入阀井内。

1.11井附近如果行人、行车比较多应加警示标志。

1.12夜间作业必须穿上反光衣。

1.13作业完毕后,阀井盖必须盖好,防止行人坠落。

发现井盖破坏、缺损、失盗应及时报告并更换。

2.阀井维护规范

序号

维护周期

维护内容

维护标准

备注

1

每个月

清洁

干净无杂物,积水

检查井圈、井盖

完好

检查阀井内设备泄漏情况

无泄漏

阀门启闭

启闭灵活

阀门启闭

启闭灵活

检查阀门井内的管段必须绝缘防腐

绝缘防腐完好

2

每半年

校验压力表

校验合格

3

每一年

阀门、法兰之间应静电跨接完好,跨接电阻每年最少应检测不少于一次

跨接电阻不得大于4Ω

校验安全阀

校验合格

3.阀井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序号

故障

原因

处理方法

1

填料处泄漏

1、填料超期使用,已老化;

2、操作时用力过大;

3、填料压兰螺栓没有拧紧。

1、应及时更换损坏/老化的压料,逐圈安放,接头成30度--40角;

2、应按正常力量操作,不许加套管或使用其他方法加长力臂;

3、均匀拧紧压住压料螺栓。

2

密封面泄漏

1、阀门安装方向与介质流向不符;

2、关闭不到位;

3、久闭的阀门在密封面上积垢;

4、密封面轻微擦伤;

5、密封面损伤严重;

1、注意安装检查;

2、重新调整执行机构上的调整螺栓,关严到位;

3、将阀门打开一条小缝,让高速流体把污垢冲走;

4、调整垫片进行补偿;

5、重新研磨,调整垫片进行补偿;

3

法兰接处漏

1、螺柱拧紧力不均匀;

2、垫片老化损伤;

3、垫片选用材料与工况要求不符

1、重新均匀拧紧螺栓;

2、更换垫片;

3、按照工况要求正确选用材料,必要时联系厂家,进行材料选择;

4

手柄/手轮的损坏处泄漏

1、使用不正确;

2、紧固件松脱;

3、手柄、手轮与阀杆连接受损;

1、禁止使用管嵌、长杠杆、撞击工具;

2、随时修配;

3、随时修复;

5

蜗杆蜗轮传动咬卡

1、不清洁嵌如脏物,影响润滑;

2、操作不善;

1、清楚脏物、保持清洁、定期加油;

2、若操作时发现咬卡,阻力过大时,不能继续操作,就应该立即停止,彻底检查;

仪表操作与维护规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压力表、温度表、差压表、液位计、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液位变送器

一、仪表的操作规程

1、检查仪表各阀门开启位置是否正常。

2、开启仪表的电源开关(流量计结算仪、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液位变送器)。

3、开关上下游阀门时,应缓慢平稳,避免冲击损坏仪表的零部件,应观察仪表有无卡住现象。

4、不能随意敲击仪表,应检查、验漏仪表的接头和法兰是否泄漏。

5、对仪表的选择应准确(测量范围、精度等级、一次元件)。

6、定期对各种仪表进行鉴定,确保计量及测量准确。

7、若仪表不用时,应放空仪表内的管存气、关闭仪表阀门及电源。

2、仪表维护规程

序号

维护周期

设备类型

维护内容

维护标准

备注

1

每个月

所有仪表

周围环境

无不安全因数

所有仪表

卫生

整洁

所有仪表

仪表本体和连接件损坏和腐蚀情况

无损坏和腐蚀情况

所有仪表

泄露检查

无泄露

所有仪表

检查运行压力、温度和实际管道压力

在正常范围内

2

每半年

变送器

信号线

整齐无损坏

变送器

电源电压

规定的范围内

差压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定期排污无污渍排出压力表

定期检定

合格

3

每一年

变送器

定期检定

合格

2、温度变送器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

原因

处理方法

1

显示值比实际值低或不稳定

1.保护管内有金属屑、灰尘

2.接线柱间脏污及热电阻短路(水滴等)

1.除去金属屑,清扫灰尘、水滴等

2.找到短路处清理干净或吹干;加强绝缘

2

显示仪表指示无穷大

1.热电阻或引出线断路

2.接线端子松开

1.更换热电阻

2.拧紧接线螺丝

3

阻值随温度关系有变化

热电阻丝材料受腐蚀变质

更换热电阻

4

仪表指示负值

1.仪表与热电阻接线有错,

2.热电阻有短路现象

1.改正接线;

2.找出短路处,加强绝缘

3、压力表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

原因

处理方法

1

压力表无指示

1.导压管上的切断阀为打开

2.导压管堵塞

3.弹簧管接头内污物淤积过多而堵塞

4.弹簧管裂开

1.打开切断阀

2.拆下导压管,用钢丝疏通,用气吹干净;

3.取下指针和刻度盘,拆下机芯,将弹簧管放到清洗盘清洗,并用细钢丝疏通;

4.更换新压力表

2

指针抖动大

1.被测介质压力波动大

2.压力表的安装位置震动大

3.高压、低压和平衡阀连接漏气(双波纹管差压计)

1.关小阀门开度

2.固定压力表或取压点;或把压力表移到震动小的地方;也可装减震器。

3.检查出漏气点并排除

3

压力表指针有跳动或呆滞现象

指针与表面玻璃或刻度盘相碰有摩擦

矫正指针,加厚玻璃下面的垫圈

4

压力取掉后,指针不能恢复到零点负值

1.指针打弯

2.指针松动

1.用镊子矫直

2.校验后敲紧

5

指示偏低

1.导压管线有泄漏

2.弹簧管有渗漏

1.找出泄漏点排除

2.补焊或更换

4、压力变送器(差压液位变送器)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

原因

处理方法

1

压力信号不稳

1.压力源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压力

2.仪表或压力传感器抗干扰能力不强

3.传感器接线不牢

4.传感器本身振动很厉害

5.变送器敏感部件隔离膜片变形、破损和漏油现象发生

6.补偿板对壳体的绝缘电阻大

7.变送器有泄漏

8.引压管泄漏或堵塞

1.稳定压力源

2.紧固接地线

3.紧固传感器接线

4.固定变送器

5.更换传感器

6.减小绝缘电阻

7.检查出泄露部位并排除

8.清洗疏通引压管.排除漏点

2

变送器接电无输出

1.接错线(仪表和传感器都要检查)

2.导线本身的断路或短路

3.电源无输出或电源不匹配

4.仪表损坏或仪表不匹配

5.传感器损坏

1.检查仪表和传感器线路并排除

2.检查断路或短路点并排除

3.更换电源

4.更换仪表

5.更换传感器

柴油发电机操作规程

1发电机启动前检查

1.1检查高压配电柜,确定停电现象是否由市电断电引起,其他电器设备有无故障。

1.2检查冷却水是否加满。

1.3检查柴油油位,油路阀门是否打开。

检查柴油过滤器是否已超过规定的使用时间。

1.4检查润滑油及润滑油过滤器的工作时间是否已超过规定的更换时间。

润滑油油位应处于标尺“L”和“H”之间。

1.5检查水路、油路有无渗漏及破损现象。

1.6检查空气过滤器的工作时间是否已经规定时间,并检查整个进气系统有无破损及漏气状况。

1.7检查排气弯头、波纹管、排气管、消声器有无破损及漏烟现象。

1.8检查起动马达、蓄电池的接线头是否完好及有无松动,蓄电池的电源线有无破损,蓄电池的电解液液位是否处于正常工作液面。

1.9检查皮带轮传动皮带的张紧程度及皮带有无破损。

1.10检查发电机组的电源输出开关是否处于“OFF”的断开位置。

2发电机起动送电

2.1当完成发电机起动前的检查工作,并确认所检查的项目全部无误后,方可启动发电机。

2.2将城市门站配电房“5011”转换开关打到“发电”位置。

2.3人工起动发电机时,须将发电机控制器按钮设置在“MAN”位置(按住连续2秒以上)。

“MAN”键上侧的指示灯亮。

2.4按“START”按键起动发电机。

刚起动时,“START”键上侧的指示灯闪亮。

当机组正常运行后,指示灯常亮。

2.5机组起动后,要检查机组的转速、频率、电压、机油压力、水温、充电机的充电电压是否正常,发动机及发电机有无异响、异震,发动机的排烟烟色是否正常,并观察机组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运行5分钟并确认机组以上状况均正常。

2.6合上发电机的输出开关带负载运行,并重复上一步的所有检查项目。

2.7回到“5011”转换开关开关处,在储能指示灯亮后,按下合闸按钮。

完成发电机起动送电操作。

3发电机停机

3.1检查高压配电柜确认市电来电后,可停止发电机运行。

3.2断开发电机的输出开关,打到“OFF”位置。

让发电机空载运行5分钟,使其部件处于良好的润滑及冷却状态。

3.3按下“STOP”按键,键上侧的指示灯闪亮。

发电机停止运行。

3.4将城市门站配电房“5011”转换开关打到“市电”位置。

3.5在储能指示灯亮后,按下合闸按钮。

完成市电送电操作。

3.6按下发电机控制器“AUTO”按键,键上侧的指示灯常亮。

使发电机处于自动操作模式。

4发电机停机后的检查

4.1发电机停止运行后,应检查发电机的冷却系统、燃油系统、润滑系统有无渗漏现象。

4.2检查冷却水水位、柴油油位、润滑油油位,及时补水、补油。

4.3检查空气过滤器、柴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

4.4检查皮带轮传动皮带的张紧程度及皮带有无破损。

4.5确认发电机处于完好及随时可以起动的状态。

5发电机的维护保养

序号

维护周期

维护内容

维护标准

备注

1

每6个月

1.更换润滑油润滑油清澈无杂质

2.清洗或更换润滑油过滤器过滤器干净无污垢

3.清洗或更换柴油过滤器过滤器干净无污垢

4.清洗或更换冷却水及水过滤器过滤器干净无污垢

5.清洗或更换曲轴箱通风器风路畅通,无堵塞现

6.用压缩空气对发电机内部的线圈绕组进行清洁清洁干净,表面无灰尘油垢,绝缘无损伤,漆膜光滑,引线绝缘无损伤,无过热老化现象。

7.调整气门间隙气门间隙适当

8.调整喷油器行程喷油器行程适当

2

每一年

1检查发电机轴承滚动轴承转动灵活,无杂音、无卡涩,内外跑道无裂纹、凹坑、锈蚀、麻点。

2轴承加注黄油选择适当牌号的润滑脂,润滑脂的填充量应占轴承室的1/2~2/3。

3检查发电机的碳刷与整流子表面圆弧接触良好。

4检修、调校喷油器喷油器工作正常

5检修、调校燃油泵燃油泵工作正常

6检查、修理或更换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工作正常

7检查、修理或更换减震器减震器工作正常

8检查、修理或更换水泵水泵工作正常

9检查、修理或更换传动皮带无松动和老化现象

3

每二年

解体保养。

6发电机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序号

故障

原因

处理方法

1

按下起动按钮后,机组没有反映或转动很慢

1.电瓶电量不足

2.电瓶线及插头松动

3.中间继电器失效

4.起动机故障

1.检查电瓶充电量

2.检查和紧固电瓶线及插头松动

3.检查中间继电器动作是否正常

4.检修起动机

2

发动机能转到一定速度,但不能着火

1.喷油嘴无油喷出

2.燃油系统渗入了空气

3.喷油泵喷油时间不准确或喷油泵故障

1.检查从油箱到输油泵之间的油路有无漏气、堵塞

2.打开排气汽缸螺钉检查出油情况

3.重调喷油泵或更换喷油泵

3

起动后右自动停机

1.油路不畅、滤清器堵塞、输油泵故障

2.空滤器堵塞严重

3.喷油嘴故障

4.温度过低

1.检查油路畅通情况,必要时更换柴油滤芯

2.检查空滤器状况

3.更换喷油嘴

4

冒黑烟

1.空滤器严重堵塞

2.燃油牌号不对

3.排气背压太大

4.喷油泵故障

5.油咀咬死

6.发动机缸压缩力不足

1.检查空滤器是否失效

2.检查燃油质量

3.检查喷油泵供油量重新调整

4.检查喷油咀雾化状况

5.检查发动机缸压缩力是否正常

5

冒蓝烟或白烟

1.润滑油牌号选用不当,油位过高

2.启动时间短,发动机温度过低

3.活塞环磨损

1.核对机油是否过稀,检查油面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2.无需处理,机组运行时间稍长即可

3.检查活塞环与汽缸的间隙及活塞环槽间隙,增压器工作是否正常

6

运转不稳

1.油路不畅或有空气

2.喷油泵或喷油咀故障

3.空气滤清器部分堵塞

1.检查油路、接头是否松,滤清器是否堵塞

2.检查喷油泵喷油时,油泵齿条是否活动灵活,喷油咀雾化情况

3.检查空滤器的清洁状况

7

发动机内有异响

1.燃油选择不当或燃油差

2.喷油不正时

3.喷油咀故障

1.核对燃油牌号或重加可靠柴油再起动

2.检查喷油正时

3.检查喷油咀工作是否正常

8

发动机功率不足

1.油路供油不畅

2.高压油泵工作不正常

3.喷油咀工作不正常

4.空气系数阻塞

1.检查油路供油是否畅通、漏气

2.检查调整高压油泵

3.检查、更换喷油咀

4.检查清洁或更换空气滤芯

9

机油压力过低、过高

1.机油SAE值不正确

2.压力显示不准

3.机油滤清器阻塞

1.核对机油牌号是否正确

2.更换压力表重试

3.检查更换机油滤清器

10

水温过高

1.排风冷却系统失常

2.喷油时不准

3.长时间过负荷

1.检查水泵工作是否正常、节油器能否打开

2.检查水箱外部是否堵塞、风扇皮带松紧度

3.喷油正时校正

4.检查负荷是否合理

弹簧式安全阀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弹簧式安全阀

1弹簧式安全阀的清洗操作

1.1关闭安全阀上游阀门。

1.2打开安全阀(或其他放空处),使安全阀上流管段泄压放空。

1.3卸开阀顶护罩,松开固定螺母,然后松开调节螺丝,以卸去对弹簧的压力。

1.4卸开阀盖,对其各部分进行清洗。

1.5清洗时检查阀芯与阀座的光滑、洁净,以确保密封性能。

1.6清洗检查后,装好各部件,装上阀盖。

2弹簧式安全阀的重新调试操作

2.1安全阀的调试必须由资质的单位执行。

2.2关闭放空阀或其他放空处。

2.3缓开安全阀上流阀门

2.4旋转调节螺丝以压紧(或松开)弹簧,使阀瓣恰好在要求的放散压力时打开,放散压力设定在额定压力的1.05~1.15倍之间。

2.5设定好后,使安全阀放散三次,检查其放散压力和阀座密封情况,要求安全阀动作灵敏、准确。

2.6调试完后,固定好锁紧螺母,套上护罩。

3操作注意事项

3.1安全阀清洗完后,必须重新调试。

3.2应选用轻油类清洗安全阀。

3.3调试完后初运行阶段,应仔细观察安全阀的运行情况。

3.4要经常保持安全阀的清洁,防止阀体弹簧等被油垢脏物秸满或被腐蚀,防止安全阀排放管被油污或其他异物堵塞;经常检查铅封是否完好,防止杠杆式安全阀的重锤松动或被移动,防止弹簧式安全阀的调节螺丝被随意拧动。

3.5发现安全阀有泄漏迹象时,应及时更换或检修。

禁止用加大载荷(如过分拧紧弹簧式安全阀的调节螺丝或在杠杆式安全阀的杠杆上加挂重物等)的方法来消除泄漏。

为防止阀瓣和阀座被气体中的油垢等脏物粘住,致使安全阀不能正常开启,对用于空气、蒸汽或带有粘滞性脏物但排气不会造成危害的其他气体的安全阀,应定期作手提排气试验。

3.6定期检查运行中的安全阀是否泄漏、卡阻及弹簧锈蚀等不正常现象,并注意观察调节螺套及调节圈紧定螺钉的锁紧螺母是否有松动,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3.7发现安全阀有泄漏迹象时,应及时更换或检修。

禁止用加大载荷(如过分拧紧弹簧式安全阀的调节螺丝或在杠杆式安全阀的杠杆上加挂重物等)的方法来消除泄漏。

为防止阀瓣和阀座被气体中的油垢等脏物粘住,致使安全阀不能正常开启,对用于空气、蒸汽或带有粘滞性脏物但排气不会造成危害的其他气体的安全阀,应定期作手提排气试验。

3.8安装在室外的安全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止雨雾、尘埃、锈污等脏物侵入安全阀及排放管道,当环境低于摄氏零度时,还应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以保证安全阀动作的可靠性。

3.6对安全阀进行操作时除遵守本规程外,还应遵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1-2004)的相关规定。

4安全阀的维护

序号

维护周期

维护内容

维护标准

备注

1

每个月

清洁安全阀

干净无灰尘,安全阀排放管异物堵塞

检查安全阀泄漏情况

无泄露

手提排气试验

安全阀开启正常

2

每年

送检

检验合格

5安全阀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序号

故障

原因

处理方法

1

泄漏

1.阀瓣与阀座密封面之间有脏物

2.密封面损伤

3.阀杆弯曲、倾斜或杠杆与支点偏斜,使阀芯与阀瓣错位

4.弹簧弹性降低或失去弹性

1.提升扳手将阀开启几次,把脏物冲去

2.采用研磨或车削后研磨的方法加以修复

3.应重新装配或更换

4.更换弹簧、重新调整开启压力

2

到规定压力时不开启

1.定压不准

2.阀瓣与阀座粘住

3.杠杆式安全阀的杠杆被卡住或重锤被移动

1.应重新调整弹簧的压缩量或重锤的位置

2.定期对安全阀作手动放气或放水试验

3.重新调整重锤位置并使杠杆运动自如

3

不到规定压力开启

1.定压不准

2.弹簧老化弹力下降

1.适当旋紧调整螺杆

2.更换弹簧

4

排气后压力继续上升

1.安全阀排量小平设备的安全泄放量

2.阀杆中线不正或弹簧生锈

3.排气管截面不够

1.重新选用合适的安全阀

2.应重新装配阀杆或更换弹簧

3.采取符合安全排放面积的排气管

5

阀瓣频跳或振动

1.弹簧刚度太大

2.调节圈调整不当,使回座压力过高

3.排放管道阻力过大,造成过大的排放背压

1.改用刚度适当的弹簧

2.重新调整调节圈位置

3.减小排放管道阻力

6

排放后阀瓣不回座

1.弹簧弯曲阀杆、阀瓣安装位置不正或被卡住造成的

1.重新装配

7

灵敏度不高

1.弹簧疲劳

2.弹簧使用不当

1.更换弹簧

2.更换弹簧

过滤器安全操作维护规程

过滤器安全操作维护规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角式、直通式、交叉式等类型的过滤器.

1操作规程

1、检查过滤器进口、出口、排污阀门是否正常。

2、了解和掌握过滤器的性能、原理及作用。

3、先关闭排污阀门,开启过滤器出口阀门再开启进口阀门。

4、应随时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