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7076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docx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

教者:

阳翊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上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已学到了一些生物学基础知识,动手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的制作。

本期仍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我将竭尽所能开设实验课、开展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使同学们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能力上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但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期生物学学习内容兴趣比较浓厚,但农村学生生性较害羞,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性知识。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学案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学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

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五、课时安排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5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1课时

    第二节  人的生殖                            2课时

   第三节  青春期                              1课时  

   第四节  计划生育                            1课时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6课时)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课时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2课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课时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4课时)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课时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课时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1课时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6课时)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2课时

   第二节流动的管道                           1课时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                         2课时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课时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课时)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除                       1课时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1课时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3课时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2课时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课时

   第四节激素调节                             2课时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3课时)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课时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课时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课时

 

2011年2月18日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案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资料分析法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

阅读郭沫若的《女神》,谈谈你的感想。

地球,我的母亲,

我的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

我要怎样才能

报答你的深恩?

一、人类的起源

【问题抢答】

1.你听说过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或观点?

你认为它们正确吗?

2.你知道达尔文吗?

他最出名的著作是什么?

3.“人猿同祖”的观点是谁提出的?

常见的类人猿有哪些?

【合作讨论】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地球的哪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在日益减少,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与人在哪些方面有根本区别?

有着共同祖先的类人猿和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区别?

 

二、古猿进化为现代人类的过程

【资料分析】

1、东非大裂谷的出现,使大量的热带丛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2、为什么在东非大裂谷地带会有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

【观察讨论】

1、“露西”少女的上下肢是否有区别?

根据骨盆和四肢的形态,想像一下其运动方式?

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

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3、科学家研究发现,“东非人”的头骨与森林古猿和现代人类均有所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4、阅读下图,从体形、使用工具和穿着三方面简述森林古猿进化成现代人类的过程。

①体形:

②使用工具:

③穿着:

【知识整理】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__。

2、在森林古猿进化成现代人类的过程中,由于地球环境发生变化,部分下地生活的逐渐进化成__________,其它仍生活在森林中的则进化成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大猩猩    B.长臂猿   C.黑猩猩    D.金丝猴

2、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化石特征的是()

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能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样的

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

D."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黑猩猩  D.长臂猿

4、森林古猿在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A.用语言交流 B.用大脑思考 C.能直立行走 D.能使用简单的工具

【课后作业】本节基训1—4题(主备人:

洪仁溪)

第二节《人的生殖》学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难点:

胚胎的发育过程

学习过程

【考一考】

人体内有两种细胞:

一种外形像蝌蚪,头大,尾长,能够游动。

另一种细胞呈球形,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直径在0.1毫米以上,几乎用肉眼就可看到。

你知道它们是什么细胞吗?

一、生殖系统

【观察思考】

根据课本9页图Ⅳ-⒊Ⅳ-⒋,思考:

1、观察图Ⅳ-⒊Ⅳ-⒋,在图Ⅳ-⒌、Ⅳ-⒍中填上相应的生殖器官名称。

2、男性和女性体内的生殖细胞是什么?

3、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什么?

男性:

女性:

4、精子的产生、贮存、输送、排出分别是通过什么生殖器官?

5、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和产出的器官是什么?

二、生殖过程

【合作共商】

阅读教材9-11页,小组合作商讨下列问题:

1、人类新个体的产生以受精卵的形成开始,你知道受精卵是如何形成的吗?

受精的部位在哪里?

 

2.受精卵形成后,要发生什么变化?

 

3.胚泡要植入什么部位后表示怀孕的开始?

4.胚胎发育到第几周开始出现人的形态?

5、怀孕多长时间胎儿发育成熟?

6、胚胎通过什么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什么?

 

7、简单描述发育的过程

细胞分裂分裂、分化八周左右

受精卵─———─()———──()─——─胎儿

【知识整理】

1、精子和卵细胞的产生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输送精子和卵细胞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生殖过程:

①受精:

精子与卵细胞在__________相结合形成________。

②怀孕开始:

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________并植入__________。

③形成胎儿:

胚泡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________,____周左右呈现人的形态,发育成______。

④分娩:

怀孕到_____周左右时,胎儿发育成熟,从阴道排出,叫做分娩,新生儿诞生。

4、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   )

  A.卵巢   B.子宫   C.输卵管   D.阴道

2.新的生命是从何时开始的?

(   )

  A卵细胞和精子 B.受精卵 C.胚胎 D.婴儿出生时

3.胎儿是指( )

  A受精卵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 

  B.受精卵分裂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

  C.胚胎发育的第一个月末,到出生以前的胚胎

  D.胚胎发育的第二个月末,到出生以前的胚胎.

4.下列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

  ①精子②卵细胞③精液④卵巢⑤睾丸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5.胎儿是指( )

  A受精卵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 

  B.受精卵分裂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

  C.胚胎发育的第一个月末,到出生以前的胚胎

  D.胚胎发育的第二个月末,到出生以前的胚胎.

6.判断题:

①人们常说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就是说胎儿必须在母体内怀孕十个月。

②子宫是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7.完成课后习题1、2题

【课后作业】

预习下节内容,完成基础训练3-4页1、2、3、4题。

第三节《青春期》学案

  学习目标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

  1、描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2、描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3、关注自己的身心变化,获取青春期的卫生常识,与同学们一起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学习重点

  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

学习难点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学习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复习展示】

1、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__________。

2、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___________。

3、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___________。

【思考抢答】

什么是青春期?

为什么说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合作讨论】

1、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没有差别?

2、.你和本组同学的身高变化与图中数据完全一致吗?

如果有出入,请分析因。

3、男孩与女孩体形的变化与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有关吗?

你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4、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还有哪些?

5、什么是遗精?

为什么会遗精?

6、什么是月经?

有人认为来月经是“倒霉”,你认为呢?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6-17页,思考:

1、青春期有哪些心理变化特点?

2、有人说青春期是“叛逆期”,谈谈你该如何处理好与父母、老师的关系。

【合作分析】

小丽和王东都是学习非常优异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相互认识了,并且相互产生了好感。

于是王东就经常以各种名义找小丽去逛街或去玩。

一个学期过去了,小丽和王东的学习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明显下降了。

老师多次找他们谈心,他们仍然不为所动。

1、在我们同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发生呢?

你对这种现象有何看法?

2、针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你认为应如何注意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知识整理】

1、_________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__________以及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2、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________,女孩会来__________。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

①有强烈的_________,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

②__________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与家长交流。

③_________开始萌动。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B.青春期是人身体发育最快的阶段

C.青春期的开始年龄女孩要比男孩早D.青春期是性器官迅速发育的时期

2、人步入青春期的信号是()

A.身高迅速增加B.脑的重量迅速增加

C.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快速增加D.肌肉迅速增加

3、下列关于性知识的认识,哪一项是正确的()

A.性知识是很羞耻的,不能公开谈论

B.学不学性知识,对自己的身体都无所谓

C.学习性知识是不道德的,会影响身体健康

D.掌握必要的性知识,可以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变化

4、进入青春期后,身体会发生许多变化,与这些变化直接有关的物质是()

A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B.睾丸和卵巢

C.输精管和输卵管D.精子和卵细胞

5、下列关于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确对待身体变化、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等

B.将自己性知识中的疑惑埋藏在心里

C.树立远大理想,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培养高尚情操上

D.正常开展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

课后作业:

本节基训1-4题

第四节《计划生育》学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1.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方法,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育的意义。

2.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3.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学习重点和难点

1、了解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2、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学习过程

【自我展示】

你知道现今全世界共有多少人吗?

看看下面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受?

【资料分析】

分析课本18页相关数据以及下图,思考:

1.公元2年我国人口数为多少,到翻一倍时大概是多少年?

2、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

你推测明显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3、想想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有什么影响呢?

【自主学习】

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5446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25位;1996年,我国钢产量为1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00位以后;1995年,我国煤产量为12.4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75位;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为4900亿公斤,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80位。

1、阅读、思考上面这段资料,反应了我国人口情况如何?

2、我国采取了计划生育的措施,并把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什么?

 

3、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_________——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____周岁,女不得早于___周岁)晚________年结婚。

_________——提倡婚后推迟_______年生育。

_________——稳定_____生育水平。

_________——通过男女青年婚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措施,避免生出具有______疾病的孩子。

【合作探究】

探究:

晚育的意义(P20)

五年后

可育妇女人数

新生儿数

无晚育要求

有晚育要求

【拓展延伸】

计划生育不仅能控制人口数量,还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为什么?

【知识整理】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_______,我国把__________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课堂练习】

1、下列不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的一项是()

A、晚婚B、早育C、少生D、优生

2、优生有利于()

①、控制人口增长②、提高人口素质

③、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④、稳定低的生育水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当今我国人口状况是()

A、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平衡B、出生率略小于死亡率

C、急剧增长D、增速变缓

4、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A、晚婚B、晚育C、少生D、优生

5、下列能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是()

A、计划生育B、人口膨胀

C、随意开发资源D、限制人的创造能力

6、夫妻双方有一方做了绝育手术,就可以达到不孕的效果,其原因是:

()

A、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B、不能分泌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C、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D、受精卵不能进入子宫

课后作业

思考课后练习1、2、3题,完成基础训练本节1、2题

(主备人:

阳翊)

第2章人体的营养

第1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案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强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

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的观点。

学习重点

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学习难点

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学习方法

资料分析法、探究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资料分析】

稻米和猪肝是我们常吃的食物,请通过教材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查阅这些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食物

稻米

猪肝

营养物质

1、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

2、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有什么联系?

ABC

一、糖类、脂肪、蛋白质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2页,完成以下问题:

1、食物中含有哪六大类营养物质?

其中哪几类含有能量?

 

2、含糖类较多的食物是哪个图?

糖类有哪些种类?

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是哪个图?

脂肪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1、提出问题:

花生的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

2、制定计划:

①在空易拉罐顶部的中央,剪一个比锥形瓶略大的圆孔,圆孔周围剪些空洞,以便通风。

②取一只锥形瓶,注入30毫升水,并放入一支温度计。

③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为10℃。

④称出花生种子的重量为5g,并放到火焰上燃烧。

⑤将刚燃烧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

待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为50℃。

4、实施计划:

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

根据这句话测出花生种子的能量。

5、得出结论:

你获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讨论:

1、怎样才能尽量减少花生种子燃烧中能量的散失?

 

2、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

应当怎样做?

 

【知识整理】

1、食物中共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能量。

2、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______,一般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的是_________,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的是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功能物质的是()

A.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B.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D.蛋白质、水和维生素

2、平日我们所吃的米、面、甘薯和马铃薯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糖类B.脂肪C.维生素D.蛋白质

3、容易发胖的人应该少吃下列哪组富含脂肪的食物()

A.蛋黄、芝麻、硬果类B.甘薯、豆类、谷类

C.食糖、谷类、豆类D.大米、精白粉、蔬菜

4、测定某种食物是否含有能量,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

A.燃烧B.水浸C.挤压D.切割

5、既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又为组织更新提供原材料的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无机盐

课后作业:

预习本节后面内容。

(主备人:

洪仁溪)

第1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