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8186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8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心理学内容.docx

学前心理学内容

二、名词解释:

l)学前儿童心理学:

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观察法:

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等,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3).作品分析法:

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的方法。

4).测验法:

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

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5).调查访问法:

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心理的表现。

6).心理: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体现在:

(l)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l.年龄特征

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2.儿童年龄特征

指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4.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儿童心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5.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指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6.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最佳期

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7.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指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时期。

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

8.最近发展区:

是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最近发展区大小是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又不断变化,因人而异。

9.手眼协调动作:

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10.五指分工:

指大拇指和其他四肢的动作逐渐分开,活动时采取对立方向,坐爬动作有利于它的发展。

l.注意:

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能动的状态,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2.定向性注意:

由婴儿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消失。

3.选择性注意:

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4.无意注意:

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

5.有意注意:

指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

6.注意的选择:

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选择性的反映,使儿童在一定时刻选择重要的或符合需要的对象,并作出清晰的反映,它的发展依赖于生理的成熟,与后天的学习、训练,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兴趣、情绪有关。

7.注意的范围:

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性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

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有一定的生理制约性,还取决于对象的特点以及注意者本人的知识经验.8.注意的稳定性:

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是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的状态都有关系。

9.注意的分配:

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即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时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

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是非常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

l.感觉:

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

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觉等。

2.知觉:

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3.视觉敏度:

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4.颜色视觉:

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

5.色盲一般是先天遗传的,男性多,女性少,是颜色视觉异常表现。

大体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红绿色弱4种。

6.弱视:

是视觉发育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弱视者视力达不到正常水平,分不清物体离自已的远近高低,定位不准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

7.触觉:

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和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8.对比现象: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

.记忆: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恢复三个环节,其中恢复又分再认和再现两种形式。

2.幼年健忘:

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和幼小儿童大脑皮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也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连接——突触的功能成熟水平有关。

3.记忆广度:

单位时间内能够识记的材料的数量,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一般为7士2个信息单位,其增长受生理发展水平的局限。

4.工作记忆:

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人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在幼儿期随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高。

5.表象:

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据加工创造的程度,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两种,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两种。

6.延迟模仿:

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

儿童的延时模仿和表象发展有关。

7.机械记忆:

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应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记忆,即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

8.意义记忆:

指根据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进行的记忆,因此又称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

9.保持:

是巳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即把感知过的事物,练习过的动作,体验过的情绪情感,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在头脑中的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的中间环节。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是德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的揭示遗忘规律的图象表示方法基本内容是:

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ll.干扰说:

是揭示遗忘原因的一种理论学说,内容是:

遗忘是因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排除干扰,记忆就能恢复,干扰因素很多,主要是学习材料的、疲劳和紧张情绪等的干扰。

l.想象:

对头脑中巳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两大基本特征;主要处理图形倦鼠,是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不是词或符号;形成的新形象,可以是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无意记忆:

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它是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梦和幻觉都是特例。

3.有意想象:

是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4.再造想象:

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

5.创造想象:

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l.思维:

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基本特点就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客体永久性:

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倍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

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

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

3.类比推理:

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4.展开式:

儿童的推理是一步步进行的,进行缓慢,主要通过外部语言和动作表现。

l.语言:

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

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言语:

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的和自已运用语言的过程。

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交流思想。

儿童言语发展,首先表现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能够越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来和别人交往。

3.内部言语:

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

4.语音意识:

对语音的意识,指对语音的自觉态度,儿童语音意识的发生,使儿童把语言活动作为自觉'的活动,能够有意地控制自已的发音活动,对于幼儿学习正确发音、普通话以至于外语,都有重要作用。

1、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提出的情绪分化论由她通过对一百多个婴儿的观察,提出的关于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的模式。

她认为,初剩婴儿只有皱眉和哭泣的反应。

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

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

6个月后,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

比如,眼睛睁大、肌肉紧张,是恐惧的表现。

12个月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

18个月以后,分化出喜悦和妒忌。

2.情绪丰富化:

包括两种含义。

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情绪的分化主要发生在2岁之前,但在幼儿期也继续出现一些高级情感,如尊敬、怜惜等等。

其二,是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绪体验。

3.情绪的深刻化;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内在的特点。

例如,被成人抱起来,婴儿和较小的幼儿感到亲切之情,较大的幼儿则会感到不好意思;年幼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是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来源,年长儿童则已包括对父母劳动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

4..道德感:

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5.美感:

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

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

6.理智感:

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

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l.从整体到局部规律: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叫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首尾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眼的动作和嘴的动作。

上肢动作发展早于下肢动作。

儿童先学会抬头,然后能附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行走,也就是从从离头部最近的部位的动作开始先发展。

这种趋势也表现在一些动作本身的发展上。

3.近远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即脊椎)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

4.大小规律:

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

粗大的动作是指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也是大肌肉群的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踢、走平衡等等。

大肌肉动作常常伴随强有力的大肌肉的伸缩和全身运动神经的活动,以及肌肉活动的能量消耗。

精细动作是指小肌肉动作。

5.无有规律:

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

学前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有规律”。

6.坚持性:

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

在坚持性中,可以看到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又可以看到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状况。

7意志:

指成人按造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8.意志行动:

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仅在于自觉意识到行动的目的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因此儿童行动的自觉意识性的发展,要经过比较长的过程。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意志行动也只是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9.外部障碍:

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了外部条件的障碍,如生理上的疲劳,技巧上的不足,物质条件的缺乏等等。

遇到外部困难时,可能出现新的需要和动机,于是产生内部障碍。

因此,外部障碍可能成为产生内部障碍的原因。

10.内部障碍:

心理内部的困难,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需要和动机,与原有需要和动机发生了矛盾,构成了内部障碍。

1、个性:

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

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2.自我意识:

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3.需要:

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4.动机:

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5.兴趣;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

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6.气质:

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

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7.性格: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8.能力:

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能力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9.智力分化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起先是一般化的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

这种理论认为,将智力分成一般智力(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特殊智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必需的)的分法比较适合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

10.智力复合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巳经是复合的、多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

11.智力内容变化论:

这种理论认为,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

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其内容是感知动作性质的,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

.1、社会性发展:

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2.亲子关系:

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

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3.性别角色;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4.性别行为:

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5.男女双性化:

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他们的特征是:

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家庭和自巳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愿意献身(女性特征)。

这种双性文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而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

6.亲社会行为;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还是儿童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7.攻击性行为:

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分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和主动型攻击性行为。

8.社会性:

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人们为适应杜会生活所形成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

9.挫折:

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直接原因之一,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已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l.生理成熟:

又叫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结构和机能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

生理成熟和遗传关系密切,一方面,生理成熟是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遗传素质是每个人最初的解剖生理特征,后来的解剖生理特征是在遗传素质酌基础上发育起来的。

另一方面,生理成熟的过程服从于种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也就是遗传决定了生理成熟的规律。

2.早期隔离(剥夺)实验:

使幼小动物失去或部分失去正常的生活环境,然后对正常与非正常环境长大的动物的行为的差异作比较,从而发现环境对行为发展的影响。

3.遗传决定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

代表人物有:

高尔顿及其“遗传定律”;霍尔及其“复演说”;盖塞尔及其“成熟势力说”。

4.环境决定论:

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

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

代表人物有:

华生、斯金纳。

5.二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

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后被统称作“二因素论”。

代表人物有:

吴伟士、施太伦

6.相互作用论:

关于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的认识,不同的心理学家持不同的意见。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

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

三、简答题:

l.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这是因为:

(l)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它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于现实。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l)个体心理的发生;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3.学前儿童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是: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心理过程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4.学前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关系是:

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它多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即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也可以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除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外,还研究人类心理种系发展,即从动物进化到人类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5.学前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儿童的心理活动,服从人类心理活动的最一般规律。

学前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

学前心理学,不仅利用普通心理学知识,反过来?

A其研究资料和成果,又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6.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活动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7.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注意的问题。

(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

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

(2)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

(3)对学前儿童的观察应反复多次进行。

1.为什么在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往往和年龄相联系。

因为,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

而时间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

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为什么说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

(l)儿童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是有一个大致稳定的顺序和阶段的,在头脑中建立神经联系是有一定次序的;

(2)人类知识经验本身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

(3)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也要经过一个大体相同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3.简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

儿童心理发展客观上呈现一定的阶段性。

(l)理论上,有必要对客观存在的各个发展阶段有清醒认识,并作明确标志,即儿童心理学上所谓的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2)实践中,对在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及有关的儿童工作者,据划分标准,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

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复杂性:

心理发展阶段明显存在,但划分复杂。

(l)儿童心理是渐变式的、连续性的,各阶段间无明显界限;

(2)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阶段有一定可变性,给掌握科学划分阶段的标准带来困难。

4.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l)与生理发展的加速期有关;

(2)与儿童心理发展本身的状态有关;

(3)与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有关。

5.1~3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l)学会直立行走;

  

(2)学习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真正发生;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6.3~4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3一4岁)在幼儿园称小班,其特点突出表现在:

 (I)最初步生活自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