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9438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读出带“?

”“!

”句子的语气、情感。

  2.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尝试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读准“崛”等16个生字及其词语,会写“县”等9个生字,巩固查字词典等多种识字方法。

  4.讨论并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5.通过潜心读书,细心品味,使少年周恩来的形象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走进的心灵,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读出带“?

”“!

”句子的语气、情感。

  2.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尝试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读准“崛”等16个生字及其词语,会写“县”等9个生字,巩固查字词典等多种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

  1.读准“崛”等16个生字及其词语,会写“县”等9个生字,巩固查字词典等多种识字方法。

  2.讨论并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崛”等16个生字及其词语,会写“县”“索”“其”“恩”等四个生字,巩固查字词典等多种方法识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读出带“?

”“!

”句子的语气、情感。

  教学程序:

  一、课前谈话,立志向。

  1.围绕“我为什么要来读书呢?

”自由发言,老师注意倾听,及时鼓励。

  2.小结点题:

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读书,也是为自己确立了一个志向(板书“立志”)。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个人,看看他小时候确立了怎样的读书志向。

  3.板书课题: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要求认真观察老师的书写,并用手书空。

  4.指导朗读课题,注意停顿和重音,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二、初读,读正确,注意读准生字词和长句子。

  1.检查预习情况,看孩子是否在家里朗读过课文,并做过记号,如划出生字词、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等,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2.自由开声朗读课文,老师注意提醒读书姿势等。

  3.认读生字词。

  ①用小黑板(或生字卡片、投影等)出示16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帮助。

(注:

A、生字注上拼音;B、要求写的9个生字,用不同颜色来强调字的结构或容易写错的部分,如“县”上面的“且”与下面的“厶”用不同的颜色,给孩子一个强烈的视觉刺激,强化正确的“第一印象”)。

②指名读与跟读相结合。

如请某某同学读,大家注意听,他读正确了,大家就跟读一遍,如果不正确,请同桌指出,同桌也读不正确的,请所在小组的同学指出。

这样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③难读的字词,老师教读,如“崛”“略”“沈”“振”“龄”“钦”等,并指出三个多音字“模范”的“模”、“期待”的“待”、“要求”的“要”。

  ④擦去小黑板上的拼音,巩固读。

  ⑤任意“点”读:

点学生、点生词,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⑥选择部分带生字词的长句子,朗读,如:

  “1910年秋天,一座新的学校——东关模范学校在沈阳市落成。

  “这一年,学校从江苏省淮安县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年龄才刚满13岁。

  “他环顾四周,看到一位浓眉大眼的小同学正在若有所思,就走过去,亲切地问道:

‘小同学,你也来说说。

’”

  “很快,‘周恩来’这个名字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全校师生中传播开来。

”等等,凸显这些句子,一是为了强化句子的概念;二是为了朗读课文做铺垫,因为长句子、难读的句子,读好了,朗读课文就顺了。

(这些句子,可以用黑板条出示;可以用投影仪或电脑屏幕显示;也可以就用教材——减轻老师负担。

  三、再读,力争读流利,读好人物对话。

  1.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教学的效果。

  ①同桌之间分自然段朗读,互相倾听、互相帮助。

  ②指名多个同桌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倾听,老师及时指导。

  2.读好人物对话的,注意带“?

”和“!

”句子的语气、情感。

  ①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划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注意把提示语也要划出来,建立完整的句子概念)。

  ②同桌之间对读。

  ③师生合作,逻辑引读。

如:

  师:

请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来读书呢?

一位同学说——

  (生:

为了家父而读书。

  师:

又一位同学说——

  (生:

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

  师:

小同学,你也来说说——(可以走到一位同学身边。

  (生: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师:

好!

好!

这话讲得好!

你叫什么名字?

  (生:

周恩来。

  师:

很快——

  (生:

很快,“周恩来”这个名字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全校师生中传播开来。

  ④同桌或小组间练习朗读。

  四、练习写字。

  1.复习生字读音,加深印象。

  2.教师提取出“县”“索”“其”“恩”四个字(这四个字与另外五个要求写的生字,在结构上区别很大,所以先选这四个)。

  3.问一问:

你怎样记住这四个字?

(注意力求用简单的方法记忆,如“恩”,上面是一个“因”字,下面是一个“心”字。

老师可以补充“‘感恩’、‘恩情’,是要用‘心’来体会和记住的。

”)

  4.示范提醒:

写这四个字要注意什么?

如特别强调“索”字的“幺”和“恩”的“心”字底的写法。

  5.学生练习书写,老师注意强调写字的姿势。

  7.评议。

重点围绕写正确、规范来说。

  五、作业。

1.把课文朗读给家长听。

  2.向家长了解周恩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练习读好人物对话,读出带“?

”“!

”句子的语气、情感。

  2.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尝试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讨论并交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受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教育。

  4.会写“龄”“待”“纷”“顾”“振”等5个生字,抄写“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练习模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认识周恩来。

  1.同桌交流,向家长了解到的关于周恩来的信息。

  2.指名交流,老师适当补充,并提示“向家长了解信息”(板书)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默读,尝试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

  1.请同学拿出笔,不出声地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尝试自己读懂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不懂的内容。

  3.请求同桌的帮助,尝试读懂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不懂的内容。

  4.向老师提出自己和同桌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师整理问题,向全班同学请教。

  在这个环节,老师要特别注意发挥同学互助的力量,注意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词语方面的,提示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比如“若有所思”,就可综合运用查字典(查“若”的意思)和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来理解。

如果是核心的问题,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什么意思?

则可以在精读课文时组织讨论。

  三、精读,探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朗读人物对话,特别是魏校长的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受到感染教育。

  1.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了解“光耀门楣”的意思,探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老师可以模拟魏校长组织教学,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在情境学习。

如师:

“请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来读书呢?

”一位同学说——

  (生:

为了家父而读书。

  师:

又一位同学说——

  (生:

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

  师:

什么是“光耀门楣”呀?

  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光耀门楣”的意思,老师做必要的讲解,如“光耀门楣”也叫“光宗耀祖”,就是当大官、赚大钱等等。

  老师继续走到某一位同学身边,亲切地问:

“小同学,你也来说说。

”——

  (生: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老师指导学生说好这句话:

如注意课文提示语的提示“站起身”“略加思索”“郑重”等词,想像周恩来说这句话时的样子、神态、语气等;然后,多请几位同学试读,必要的时候老师教读,全班朗读,读出味儿了。

继续——

  2.讨论交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师:

请问“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啊?

  学生说,老师做必要的提示,顺势简明扼要地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讲故事(可以改编陈沚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生朗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师:

好!

好!

这话讲得好!

(并问)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说?

  引导孩子理解“浑身一振”“大声”和“!

”的作用,学生练习读好这个句子。

继续——

  师:

你叫什么名字?

  (生:

周恩来。

  3.同桌练习朗读人物对话。

(提醒孩子注意人物对话的提示语)

  4.指名同桌展示朗读人物对话。

(可以组织评价,评价时,重点要求孩子听出有没有根据提示语的提示来读。

如“笑了笑”“环顾四周”“亲切”“浑身一振”等,还有标点符号的提示。

  5.练习,模仿写句子(见《语文天地》),朗读自己的句子。

  例句: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为而。

  为而!

  四、写字,练习书写“龄”“待”“纷”“顾”“振”等5个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巩固生字词读音。

  2.抽出“龄”“顾”“待”“纷”“振”,读一读,记一记。

  3.指导书写,这五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又有细微差别,如“龄”和“顾”左右一样宽,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

老师示范,强调“顾”的左边、“振”的右边的写法等。

  4.学生练习,注意提醒写字的姿势等。

  5.评价,重点在写正确、规范。

  五、作业

  制作“座右铭”:

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或者自己写一句读书格言)摘抄下来,加上花边等装饰一下,贴在自己的书桌上或者床头(和父母一起或者独立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