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9442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docx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2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xx小学xxx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添加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观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观察视图不变的情况下的物体组成方法,正确添加、摆放小正方体;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分别确认或辨认由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形状。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能根据观察物体看到的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物体,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能借助简单物体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推理,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观察几何体的不同面的兴趣,愿意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几何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产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体会“空间与图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及一一对应思想的教育。

教学重点:

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借助直观思考探索不同的摆法。

教学难点:

准确依据要求添加和摆放小正方体,正确进行物体的三视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六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教具;学生每两人准备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学具;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仪。

(课前交流)

师:

同学们,知道老师姓什么吗?

生:

蔡!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师:

蔡老师来自盐城,对你们来说,我就是远道而来的……

生:

客人!

师:

那你们作为小主人,此时此刻,有什么话想对蔡老师说吗?

生1:

欢迎蔡老师!

生2:

谢谢蔡老师!

生3:

谢谢老师给我们上课!

师:

谢谢,谢谢!

非常感谢孩子们的热情!

师:

我请大家看张图吧!

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

我看见了一个人。

师:

是一个人吗?

我明明看到的是一匹马呀!

(师转身凝视图片,恍然大悟状)哎哟,不好意思!

图片放反了!

(旋转图片)现在看到什么?

生:

马!

师:

咦!

这张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看出不同的事物。

有意思吗?

再看这张呢?

你看到了什么?

生1:

我看到了船、鱼……

生2:

我看到了大树、海鸥……

生3:

我看到了一只大鸟……

(旋转图片)

师:

真是一群会“观察”的孩子,不用旋转就能看出大鸟来了!

老师就喜欢在学习中会看、会想,还愿意和同学交流、分享的学生。

愿意做这样的学生吗?

生:

愿意!

师:

好,我们开始上课喽!

【设计意图:

情绪心理学家利珀则认为,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

经过课前短短几分钟的交流,不但放松了学生的心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唤起了学生观察的学习经验,为本课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经验。

师:

同学们,搭过积木吗?

生:

搭过!

师:

桌上有这么多的小正方体,想玩吗?

生:

想!

(课件出示图)

师:

照着图上的样子搭一搭,可以吗?

(师巡视后,实物展示)

师:

是这样吗?

这是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

生:

四个!

(指课件)

师:

从正面看到的是哪种图形?

生:

中间一个!

师:

从上面看呢?

生:

第一个!

师:

左边第一个!

从侧面看呢?

生:

右边第一个!

从上面看从正面看从侧面看

师:

我们已经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按要求搭积木,再让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自己刚刚摆成的物体。

这样教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观察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唤起学生已有的关于观察物体的学习经验,便于下面学习观察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二、自主探究,体验感悟。

师:

在刚才的这个物体上,如果“添”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应该摆在哪里?

想想!

师:

谁来试试?

(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展示摆法)

师:

从正面看看,形状变了吗?

同意吗?

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

有!

师:

老师现在想请同桌一起摆一摆,交流你们的摆法,比比哪个组摆法多!

(板书:

摆一摆。

师:

摆了几种呀?

生1:

2种!

生2:

3种!

生3:

6种!

师:

看来,这个组的摆法最多。

真是高人啊!

让我们有请这对高人组合,到前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名学生先摆)

师:

从正面看看!

形状变了吗?

生:

没有变!

师:

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

摆在它的后面。

师:

还可以怎么摆?

(另一名学生摆)

师: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变了吗?

生:

没有!

师:

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大家发现,这位同学是把添加的正方体摆在了什么位置?

生:

原来物体的正面!

师:

来,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

仔细观察、比较这些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1:

要求从正面看这个物体的形状不变,添上的这个小正方体要摆在它的正面或后面。

生2:

添上的这个小正方体要和原来的对齐。

师:

刚才老师还欣赏了这样的摆法!

(课件操作三种情况:

后面不对齐,前面看不见;后面不对齐,但前面能看见;前面不对齐)

师:

可以吗?

生1:

可以!

生2:

不可以!

师:

这对你又有什么启发呢?

师:

摆在正面时,一定要与原来的某个正方体……

生:

对齐!

师:

摆在后面时,只要从正面看不见这个正方体,可以……

生:

不对着摆。

师:

那摆法就多了!

师:

从正面看到相同的形状,有这么多的摆法!

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这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哪里?

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呢?

想一想?

(板书:

想一想)

师:

从上面看形状不变,怎么摆?

生:

摆在上面。

师:

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呢?

生:

摆在侧面。

师:

同意吗?

那就赶紧摆起来看看吧!

(学生操作后,分组展示摆法)

师:

可见,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只要在原来物体的上面与原来的某个正方体对齐着放,都是正确的;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只要在原来物体的侧面与原来的某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也都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

先向学生提出比较开放的问题——在这个物体上再添上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要求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应摆在哪里?

引导学生先自主思考,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再在小组中展示、交流不同的摆法,然后全班交流,既丰富了学生的观察体验,又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

在学生已经获得从正面观察的方法后立即拓展,让学生从上面、侧面观察这个物体,放手让学生利用从正面观察物体的经验,自己思考、推理,再让他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观察物体的体验,尤其是获得对物体与其视图关系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师:

小小的正方体,在孩子们的手中玩出了大学问!

师:

听听!

-------谁来了?

生:

喜羊羊!

师:

喜羊羊来做什么呀?

师:

喜羊羊要和我们做游戏啦!

请听规则!

(播放规则录音)

游戏一:

学生操作,师行间指导。

作品展示,交流。

师:

仔细观察,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这样的吗?

生:

是!

游戏二:

学生操作,师行间指导。

作品展示,交流。

师:

仔细观察,从侧面看到的形状对吗?

生:

对!

游戏三:

学生操作,师行间指导。

师:

孩子们,一起展示看看!

师:

大家摆得怎么都是一样的呀!

看来,符合这个要求的只有……

生:

一种摆法!

师:

大家的表现真的很棒!

喜羊羊要给大家送一份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

想!

师:

礼物就在盒子里,我们先来猜一猜,好不好?

生:

好!

(出示题目要求)

师:

赶快动手摆一摆吧,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成果)

师:

摆摆看看,大家一直都表现得非常棒!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把你看到的图形画下来呢?

生:

能!

师:

那就请大家拿出作业纸画一画吧!

(师巡视指导,实物投影展示作业)

作业纸第二题完成后交流。

师:

你发现那个数字用的最多?

生:

1!

师:

这说明什么?

生:

这几个图形从正面看、从侧面看形状都是一样的。

师:

对!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一样的;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一样的。

师:

忙到现在,大家要不要休息一下?

生:

不要。

师:

我们放轻松一点,去看看喜羊羊小伙伴们的新家吧!

师:

大家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吗?

生1:

草原!

生2:

羊村!

师:

草原好美呀!

小伙伴们的新家多漂亮呀!

美羊羊的新家从正面看是这样的,你能找到吗?

师:

懒羊羊的新家从上面看是这样的,你能找到吗?

师:

沸羊羊的新家从侧面看是这样的,你能找到吗?

师:

小伙伴们都有了新家,喜羊羊心里可急坏了,我也想要个漂亮的新家!

他开始设计,先盖一层,有几间啦?

生:

六间。

师:

算算,好像不够嘛,再添一间!

现在几间?

生:

七间。

师:

喜羊羊一口气又设计了几张,你能数一数每张图上有几间吗?

生:

能!

(生自行数一数,师巡视指导)

师:

看起来,有些同学遇到了一点困难。

没关系,这样吧,我们前后四人合作,一起摆一摆,拼一拼,再想一想该怎么数。

师:

很多同学都在研究第四幅图,我们就先来看看这幅图吧!

一共有多少间?

生:

11间。

师:

能说说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吗?

生:

一层一层地数。

师:

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只要我们按照层数去数,就一定能数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猜一猜,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选一选,找一找,数一数”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师:

真想和大家多玩一会儿!

可是时间不等人呀!

大家觉得今天玩得有收获吗?

谁来说说?

生1:

我学会了数个数。

生2:

我会按要求摆正方体。

生3:

我知道了怎样添加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

……

师:

真是一群爱学习、爱观察的孩子!

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只要大家坚持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你就会发现许多奥秘并没有那么神奇,奥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教后反思:

社会需要开放的人才,开放的教育才能培养开放的人才。

开放教育,就要开放课堂,开放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课的教学,从开放教学内容、方式、评价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入手,抓住教学的主线,通过问题引路,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存疑,在追寻答案中动手,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在讨论交流中发展。

首先,教学活动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形成技能,也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

第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学生间的思维差异性,这就更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学习信息,利用学生学习信息,去生成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方略,去容忍学生的不同意见,容忍学生的错误,甚至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错误,从而让学生认识、分析和纠正错误。

因此,能听到不同的声音的课堂才是拥有活力的课堂,尝试过错误的学习才是完整的学习。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分析和探究中学习,学习、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教学中要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

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

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用现代教学论的眼光来审视,这三个延伸恰恰是学力因素、人格因素、智能因素等三维度的和谐统一。

这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总之,只有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品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使不同的孩子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得到综合发展的课,才是一堂真正的好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