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9919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docx

《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docx

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

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

  小学美术《可爱的家》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家居陈设的图片,启发学生回忆家庭生活的情景细节,营造轻松亲切的课堂气氛,激发对家的热爱之情。

以丰富的视觉形象引导学生对家具等物品的外形进行观察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形的运用。

  考虑到一年级新生刚刚接触到美术学科,本课是在《图形变变变》一课之后,进一步学习运用基本形概括表现生活中的物象,有了前一课的铺垫,再结合学生对家庭生活的热爱,一年级的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

  “美国艾斯纳的教育理论:

美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该结合儿童成长和化条件这两个因素确定。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比较注重主观表现而忽略客观形象,因此,学生的画面容易出现凌乱无序、物体造型过于简单等问题。

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即先整体再局部。

首先引导观察家中物品的外形特点,分析、概括出它们的基本形;其次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家具等物品上的细节,运用各种线条描绘。

在解决画面凌乱无序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只表现一个房间,或房间的一角等。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可爱的家》是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学习内容。

本课内容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是在前一课的基本形练习的铺垫下,进一步学习、掌握运用基本形表现物象。

  教材中为学生呈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家居图片、范画以及学生作品。

其中,表现家居的图片多以正、侧面呈现,旨为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家具等物品的造型特点;线条勾画的部分物品,能使学生参照其基本形的运用方法,从而准确表现家中的物品;学生作品的展示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家居物品。

  对于一年级学生说,只看教材中的图片、范画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要结合教材内容特点,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图片、绘画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引起他们对家庭生活的美好回忆。

有了积极、愉悦的情感作支撑,学生会更加主动地表现他们心中可爱的家。

另外,老师的现场范画是必不可少的,大量的现场演示,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与激情。

  

(二)学情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家居陈设中各种物品的外形特点,分析、概括出它们的基本外形,然后引导学生再细致观察家具等物品上的细节。

因为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比较注重主观表现而忽略客观形象,因此,我提前做了进一步的调研,用以了解学生对于表现家具的真实水平。

  从观察事物、掌握基本形的能力方面分析(见学生基本形概括情况统计图),对30人进行调查,其中17%(5人)的学生能从色彩、结构、细节三个角度去观察小书柜,说明该类学生能够比较全面、认真地观察事物,运用基本形概括的能力较强;76%(23人)的学生能够从色彩、结构、细节其中的一、两个角度去观察,这类学生能用简单的基本形概括事物,但不够全面,观察、概括能力较弱;仅有7%(2人)的学生没有很好的观察小书柜,只表现出了长方形,不能画出其他细节,不知道怎么从美术的角度观察表现事物。

  这幅图是学生画的一张桌子,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了表现物体立体效果的意识。

只是基本形选择的不正确,他是按照自己主观意识中的理解去表现的。

一年级学生对于客观表现物象的能力还很薄弱,这个时候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观察习惯以及分析物象结构特征的能力。

  第二张图是在上这节课之前让一位学生画的柜子。

可以看出学生有意识运用直线以及基本形表现柜子的造型。

但是线条运用不够准确,例如柜子上的竖线,画得歪歪扭扭;线与线之间没有连接;基本形上的线条画出了边;柜子上的花卉图案设计不合理,以及柜子上的花瓶浮在画面中等。

我想,以上出现的问题可以用教师演示法解决。

另外,课上要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家具照片,让学生体会线条和基本形的准确画法。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忽略了物体之间遮挡关系的处理,导致画面杂乱无序。

还有的颜色搭配不当,影响美观。

针对以上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适当降低作业难度,引导学生表现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局部,家具的数量减少了,注意力重点放在一两个家具上,仔细观察,把造型表现准确。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观察、分析家居物品的外形,运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表现家具等造型的特点。

  技能:

学习用剪贴、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家庭生活的美好情感。

  2、过程与方法:

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表现方法,体会家居造型的丰富变化,运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术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形成乐于参与、大胆表现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图片、观看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家具等物品的外形特征,运用基本形概括表现。

学习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自己对家庭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注意表现家具等物品的细节,在画面安排上避免随意、无序地摆放添加,要增加画面的美感与趣味性。

  四、问题框架

  1、考眼力——你能猜出这些图片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吗?

  2、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的家都有什么?

它们都摆放在什么位置?

  3、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大家想一想,他们说的家具你家有没有?

或你见到过么?

  4、我们可爱的家里肯定要有各种家具、电器、摆设等,你能说说你家里的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形状的吗?

  5、为什么这些图形不像家具呢?

他们好像缺点什么?

  6、你喜欢哪个房间?

为什么?

  五、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

美术书、大量图片资料、范画及基本美术学习用具等。

  学具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作业纸

  

(一)引入环节(1分钟)

  1、考眼力——你能猜出这些图片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吗?

  出示图片:

卧室、书房、客厅、餐厅、厨房等

  生:

判断图片,卧室里有床、衣柜;客厅有沙发、电视……

  2、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要把这个天天看到,天天生活的家画下。

出示课题《可爱的家》

  

(二)探究学习(15分钟)

  1、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的家都有什么?

它们都摆放在什么位置?

  2、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大家想一想,他们说的家具你家有没有?

或你见到过么?

  3、我们可爱的家里肯定要有各种家具、电器、摆设等,你能说说你家里的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形状的吗?

  4、出示基本图形——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学生尝试:

用几个基本形进行组合,画出家具的结构。

  提问:

为什么这些图形不像家具呢?

他们好像缺点什么?

  生:

家具有把手、格子、抽屉……

  5、老师演示:

画一个茶几。

在茶几上再画上摆放的物品。

  6、出示图片——两个家具摆放不同的房间。

  提问:

你喜欢哪个房间?

为什么?

  生:

家里的家具等物品都不是随意摆放的,需要我们有秩序的排列组合,家里看起才整齐有序。

  7、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8、教师演示。

注意家具大小不同,摆放整齐、有秩序。

勾画出家具的细节,并添加小的陈设摆件,增添家庭生活的情趣。

  (三)学生实践(18分钟)

  作业内容:

画一画自己的家。

  1尽量按家里的原貌去画,以便大家认识你家。

  2家具可以稍有些变动。

  3可画些小动物和人物。

  学生开始构思画面。

认真作画。

  (四)教师辅导

  指导内容:

1、家具摆设不要过于凌乱,避免家具东一个西一个的现象。

  2、提示学生可以只选择一个房间或房间的一个角落进行创作。

  3、基本形概括要准确,线条处理要流畅。

  4、涂色要均匀,注意色彩搭配。

  (五)作品展示(2分钟)

  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作业展示到老师准备好的展板上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与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六)评价

  评价标准

(1)家具外形的表现准确、可爱漂亮。

  

(2)家居摆设整齐美观,不凌乱。

  (3)构图饱满,涂色均匀。

  评价方式

  1。

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1)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喜欢?

  

(2)针对作品的不足,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案。

  2。

老师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补充评价或总结评价。

  (七)拓展(4分钟)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爱的家,但是我们还共同拥有一个大家——我们的教室,希望同学们今后要爱护我们的家园,并用画笔把美丽的家画下!

  设计意图: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延伸,使学生明白对于“家”的真正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热爱班级的真挚情感。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评价学习效果。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愿意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是否以认真的态度完成课堂的探究活动。

  2、通过学生课堂作业的呈现评价学习效果。

  学生的作业造型是否新颖有创意,色彩使用是否亮丽。

在作业的创作过程中能否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3、通过学生课下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应用评价学习效果。

  对于课上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否能够内化并完成他们的迁移过程,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七、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巧妙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游戏中分别闪现出一个房间的各个角落,请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个房间。

也许是卧室,也许是书房,学生根据不同的家居摆设,猜出房间名称。

游戏的导入直接创设情境,老师通过一分钟的小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家的魅力与可爱之处,引入环节设计巧妙。

  2、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

  首先老师通过概括基本形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通过各种基本形的相互组合,表现出各种家具的造型,使学生的思路进一步打开。

随后老师进一步提出疑问:

为什么这些基本形组合起不太像家具,还缺少什么?

由此引发思考,使学生的思路一下子从图形联想到了家具的具体造型,以及细节部分的特征。

  在老师示范的环节中注意家具大小不同,摆放整齐、有秩序。

勾画出家具的细节,并添加小的陈设摆件,增添家庭生活的情趣。

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对物体形象更加清晰,思路更开阔。

  3、注重个性辅导

  可爱的家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完成的表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能够体现学生的个性。

老师在对于学生的作业辅导方面也十分重视,强调不同的观察视角,表现家中房间的一个局部。

不建议学生画出整个房间,这样,构图的形式就更加新颖。

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计画面构图,力求新颖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