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04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docx

中医外科学期中期末月考题

1.褥疮的临床特点中最主要的是()

A.好发于老年人

B.经久不愈

C.好发于易受压和摩擦部位

D.好发于消渴病人

E.好发于下肢

2.检查乳房的最佳时间是在()

A.月经来潮第1到7天

B.月经来潮第7到10天

C.月经来潮第10到17天

D.月经来潮前1周

3.患儿颈部瘰疬,疮口脓出清稀,夹有败絮样物,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面色无华,舌淡稚嫩,苔薄,脉细。

其治疗方剂是()

A.清骨散

B.逍遥散和二陈汤

C.六味地黄丸

D.香贝养荣汤

E.八珍汤

 

A.肝脾

B.肝胃

C.脾肾

D.脾胃

1.男子乳头与乳房分属的静脉是()

2.女子乳头与乳房分属的静脉是()

3.发生在妊娠期的急性乳腺炎,中医称谓是()

A.外吹乳痈

B.内吹乳痈

C.乳儿乳痈

D.传囊乳痈

E.不乳儿乳痈

4.外吹乳痈好发人群是()

A.妊娠期妇女

B.非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C.产后3至4周哺乳期妇女

D.产后3至4个月哺乳期妇女

E.产后半年的哺乳期妇女

5.乳痈成脓的时间是()

A.3天左右

B.7天左右

C.10天左右

D.1个月左右

6.患者女性26岁。

产后第三周出现恶寒发热,右乳肿胀疼痛,体温38.7摄氏度,检查见右乳红肿,无波动感。

此时的治疗方法是()

A.切开引流

B.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C.疏肝清胃,通乳消账

D.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E.泻火解毒利湿

7.患者女性28岁。

作乳红肿热,伴恶寒发热,口干欲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而干。

脉滑数。

其病机是()

A.肝气郁结

B.气血凝滞

C.饮食不节,阳明有热

D.肝胃不和,胃热壅滞

E.感染邪毒,蕴火化热

8.乳癖患者乳痛和乳块变化的相关因素是()

A.月经周期

B.饮食多少

C.运动强度

D.睡眠长短

E.季节变换

9.乳癖肿块好发的部位是()

A.内上象限

B.内下象限

C.外上象限

D.外下象限

E.乳晕周围

10.下列关于乳癖疼痛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以胀痛为主

B.多在经前加重

C.可随情绪变化

D.多为隐隐作痛

E.可涉及肩背部

11.乳癖的疾病性质是()

A.乳腺炎症

B.乳腺肿瘤

C.乳腺恶性病变

D.乳腺增生病

E.乳房异常发育

12.治疗乳癖肝郁痰凝证的常用方剂是()

A.十全流气饮

B.四海疏郁丸

C.逍遥萎贝散

D.海藻玉壶汤

E.开郁散

13.皮损表现为米粒到黄豆大小的半球形丘疹,中央有脐凹,表面有蜡样光泽,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的疾病是()

A.鼠乳

B.疣目

C.扁瘊

D.趾疣

E.丝状疣

14.皮损多发于足底和趾间,损害为圆锥形的角质增生,表面为褐黄色鸡眼样的硬结嵌入皮肉,压痛明显,步履疼痛。

诊断是()

A.趾疣

B.鸡眼

C.胼胝

D.扁平苔藓

E.扁瘊

15.患者男性21岁、双手背起结节1年,如豆般大,坚硬粗糙,表面蓬松枯槁,色黄;皮损范围有扩大的趋势,无任何不适;舌红,苔薄,脉弦数。

其诊断是()

A.扁瘊

B.趾疣

C.鼠乳

D.疣目

E.丝状疣

16.白秃疮的西医名是()

A.黄癣

B.白癣

C.手癣

D.脚癣

E.股癣

17.下列关于癣的治疗,错误的是()

A.灰黄霉素

B.剪发,拔甲,拔发,洗头

C.肌肉注射抗生素

D.10%水杨酸软膏

E.5%硫磺软膏

18.下列关于紫白癜风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当于西医的花瓣癣

B.俗称为汗斑

C.好发于多汗部位

D.皮损为界清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无炎症性斑块

19.下列关于白癜风的描述,错误的是()

A.西医称为花瓣癣,俗称汗斑

B.皮损好发于颈部,躯干多汗部位

C.皮损为纯白的色素脱失斑

D.有轻微痒感,常夏发冬俞

E.可在家庭中互相传染

20.疥疮的皮损特点是()

A.皮肤呈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头大的瘀点,丘疹或水泡

B.多见于皮肤薄嫩和褶皱处,夜间剧痒,在皮损处有灰白色或普通皮色的隧道

C.皮肤上潜在性脓疱和脓痂,有传染性和自体接种的特性

D.躯干部位皮肤瘙痒及血痂

E.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

21.下列各项,不属于疥疮的临床特点是()

A.皮损好发于皮肤薄嫩和褶皱处

B.本病传染性极强,冬春季多见

C.皮疹主要为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泡,隧道,结节和结痂

D.夜间瘙痒剧烈常可累及掌趾部

22.患儿8岁。

指缝、少腹部皮肤可见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夜间痒甚,皮肤水疱多,丘疱疹泛发,壁薄液多,破流汁水,浸淫湿烂;舌红,苔黄数,脉滑数;阴囊处可见暗红色结节。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除湿胃苓散

B.清瘟败毒散

C.清暑汤

D.化斑解毒汤

E.黄连解毒汤合三妙散

23.湿疮的西医病名是()

A.神经性皮炎

B.湿疹

C.接触性皮炎

D.自体敏感性皮炎

E.异位性皮炎

24.下列各项,不属于湿疮的发病特点的是()

A.皮损对称分布

B.皮损成多形损害

C.病情反复发作

D.有明显的接触史

E.自觉瘙痒剧烈

25.根据皮损形态的不同,湿疮也有不同的名称,浸淫全身,渍水较多者,其称谓是()

A.浸淫疮

B.血风疮

C.栗疮

D.脐疮

E.乳头风

26.急性湿疮的病因病机是()

A.湿热浸淫

B.脾虚湿恋

C.血虚风燥

D.气血阻滞

E.气血不足

27.下列关于慢性湿疮表现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转变而来

B.常先有瘙痒,随后在起皮疹

C.皮损增厚,有色素沉着,或有苔藓痒样变

D.常有鳞屑,伴抓痕,血痂

E.皮损多局限于某一部位

28.患儿6个月,形体肥胖,颜面部皮肤潮红,有红斑水泡,甚至黄水淋漓,糜烂,结黄色痂皮,大便干,小便赤黄;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消风导赤汤

B.小儿化湿汤

C.龙胆泻肝汤

D.参苓白术散

E.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

A.脓疱型

B.疥疮

C.蛇串疮

D.湿疮

E.瘾疹

29.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易转为慢性,其诊断是()

30.一侧腰部皮肤有成簇状的丘疱疹,呈带状分布,疼痛剧烈。

其诊断是()

31.头皮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片的灰白色鳞屑斑片,病发失去光泽,头发因折断而参差不齐,病发根部包饶有白色鳞屑形成的菌鞘。

其诊断是()

32.头部散在的蜡黄色痂皮,中心微凹,边缘翘起,有鼠屎味。

头发干燥,失去光泽,逐渐脱发,呈永久性脱发。

其诊断是()

33.接触性皮炎发病过程中主要特点是()

A.皮损呈多样性

B.有明显的接触某物的病史

C.有一定的潜伏期

D.常见于暴露部位

E.自觉瘙痒剧烈

34.接触性皮炎第一次接触后出现皮损的潜伏期是()

A.1小时之内

B.1天

C.2天

D.3天

E.4~5天

35.引起接触性皮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

A.接触性的物质

B.接触的时间

C.患者的体质因素

D.接触的部位

E.接触的面积

36.下列关于接触性皮炎的皮损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损一般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

B.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形状与接触物大抵一致

C.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变现为皮肤局限性水肿

D.对称分布,皮损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

E.皮疹不仅局限于接触部位,还可泛发全身

37.预防接触性皮炎的最佳措施是()

A.平时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

B.接触病人后用肥皂洗手

C.首先明确病因,并除去残留的刺激物,向患者说明下次不能在接触该物质

D.对患者注意隔离,防止接触传染

38.隐疹的皮损特点是()

A.成带状分布的红斑上成簇的水疱

B.皮肤黏膜交界处成群的水疱

C.皮肤上浅在性脓疱和脓痂

D.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E.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

39.下列各项,不属隐疹的病因病机是()

A.禀赋不耐,卫外不固,风邪趁虚侵袭

B.风寒,风热客于肌表

C.肠胃湿热郁于肌表

D.气血不足,虚风内生

E.风湿热邪浸淫肌表

40.下列关于隐疹诊断依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病突然,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B.皮损为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白色风团

C.自觉灼热,瘙痒剧痛

D.皮损初期局限于一处,随后常发展成对称性

E.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41.患者男性,25岁。

晨起跑步时偶遇风后全身犯法风团,色白,伴瘙痒,发无定处,成批发生;用温水清洗后皮损很快消退,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

应首选方剂()

A.消风散

B.麻黄桂枝各半汤

C.麻黄附子细辛汤

D.当归饮子

E.四物消风散

A.隐疹风寒束表证

B.隐疹风热犯表证

C.隐疹胃肠湿热证

D.隐疹血虚风燥证

E.隐疹气阴两虚证

42.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减轻;瘙痒难忍,舌淡红。

苔薄白,脉浮紧。

其诊断是()

43.风团片大,色红,瘙痒剧烈;脘腹疼痛,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淡,苔黄腻,脉弦滑数。

其诊断是()

44.白疕相当于西医学的疾病是()

A.神经性皮炎

B.银屑病

C.湿疹

D.红色毛糠疹

E.玫瑰糠疹

45.白疕的皮损特点是()

A.红斑边界不清,鳞屑多呈油腻状

B.椭圆形红斑,上覆较薄细碎鳞屑,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

C.红斑上银白色鳞屑,有薄膜及露水样出血点

D.与毛囊一致的角化性红丘疹及播散性淡红色鳞屑性斑片

E.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片

46.患者男性,57岁。

反复发作的丘疹、丘疱疹、红斑已10年。

10年前患者不明诱因双臂出现红斑、丘疱疹,伴瘙痒,经治疗后好转,后皮损反复发作,且累及面积在不断扩大,每年发作2~3次,今夏皮损再次发作,皮损主要为丘疹、丘疱疹,伴有抓痕,痒甚,抓破后有渗液,可见鳞屑;伴有纳少、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缓。

应首选的方剂是()

A.萆薢渗湿汤

B.黄连解毒汤

C.龙胆泻肝汤

D.除湿胃苓汤

47.患者全身散发红色丘疹、片状红斑,其上均覆白色鳞屑,有瘙痒感;伴有口干喜饮,心烦易怒;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滑。

其治法是()

A.清热化瘀,解毒通络

B.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C.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D.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E.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A.白疕

B.白屑风

C.牛皮癣

D.油风

E.慢性湿疹

1.皮损基底呈淡红色,上覆银白色鳞屑,剥去后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点。

其诊断是()

2.皮损多呈环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易形呈苔藓样变。

其诊断是()

A.白疕

B.白屑风

C.油风

D.花斑癣

E.头癣

 

48.患者女性,红蝴蝶疮,若红斑暗滞,角质栓形成及皮肤萎缩;伴倦怠乏力;舌黯红,苔白,脉沉细。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四君子汤合丹栀逍遥散

B.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

C.六味地黄丸合大补丸

D.附桂八味丸

E.补中益气汤

49.患者中年男性,高位复杂性肛位切开挂线术后11天。

检查局部创面肉芽新鲜,橡皮线松弛。

此时的最佳处理方法是()

A.熏洗坐浴

B.拆除橡皮线

C.外用中药生肌长肉

E.紧线

50.患者老年男性,近来大便次数增多,伴有排便不尽感,偶有便血,量少,色不鲜。

该患者应首先进行的检查方法是()

A.化验大便常规

B.钡灌肠检查

C.结肠镜检查

D.肛管直肠指诊

E.血常规检查

51.一般不出现便血症状的疾病是()

A.内痔

B.混合痔

C.息肉痔

D.外痔

E.肛裂

52.挂线疗法应用于高位肛瘘的优点主要是()

A.疗程短

B.无疼痛

C.不影响肛门功能

D.出血少

E.简便

53.预防上尿路结石的发生应()

A.合理进行蛋白质饮食

B.多食动物内脏

C.多食菠菜

D.多食豆腐

E.多食肥甘之品

54.关于尿石症的发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男性多于女性

B.南方多于北方

C.在我国以下尿路结石症少于继发性结石

D.膀胱结石中原发性结石少于继发性结石

E.尿石症的病因不明

55.关于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下列不对的一项是()

A.疼痛

B.肉眼血尿

C.有时为镜下血尿

D.疼痛常向下腹部放射

E.结石越大,症状越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