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1425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docx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

2013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一模试题汇编---基础知识

【2013东城一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蓓蕾(bèi)轩敞(xuān)负载(zǎi)耳濡目染(rú)

B.淡薄(bó)濒临(bīn)颠簸(bǒ)既往不咎(jiù)

C.胚胎(pēi)邮购(yóu)剔透(tī)言简意赅(hé)

D.差使(chāi)绮丽(qǐ)联袂(jué)栩栩如生(xǔ)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一个社会、一个团体,口号是不可少的,它具有凝聚人心、指明方向、(振、震)作精神等积极作用。

“振”有“奋起”的意思,“震”有情绪过分激动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振”。

B.李清照的词作,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惋)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

“婉”有“委婉”的意思,“惋”有“同情”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婉”。

C.服装师采用了“复古”的设计,展现了中国传统服装设计的智慧,其中自由和流畅的线条设计,又与西方现代服装的很多理念不谋而(合、和)。

“合”有“符合,一致”的意思,“和”有“和谐”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填“和”。

D.没有牢固的安全屏障,网络就永无宁日。

他决心为信息网络构筑一道(艰、坚)不可摧的“网上长城”,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艰”有“困难”的意思,“坚”有牢固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坚”。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物质文化遗产中“故”与“新”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相生相融的关系,“新”以“故”为基础,“故”以“新”为方向,不断地向前发展。

B.他们,虽然有不同的信念与性格,但面对战争,却有了一份同样的人性坚守。

战争,就是这样让不同的灵魂殊途同归。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二十年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上天入海”的梦想。

D.学生应该有独立的见解,不要总是事事附和老师,要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勇气与见识。

4.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都城的繁盛景象。

据悉,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院馆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

《1699·桃花扇》剧组辗转得到了《南都繁会图》的图片使用权,从而得以把《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

通过灯光变化,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的展示,美轮美奂。

A.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B.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C.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D.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

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

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①,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

高原的夜之灯啊,②。

A.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B.①迅速漫延开来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C.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D.①迅速漫延开来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对大自然生动而沉静的书写,是一种善待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抒发。

谢灵运的山水诗,清新的韵致,闲适的意境,优美的意象,给人一种心闲气自华的牧歌般的轻快情味,从中你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普列什文,是一个大自然的歌者,在他的笔下,那些自然生灵,有如亲人似的悠游于你的身边,牵手于你的衣袖;而从梭罗远离尘嚣,在湖畔的轻唱微吟中,不是还可以感悟到人生的旷达与疏放吗?

这些唯美的颂歌是人类诗意的栖息于大地的亮丽风景。

A.文段中“清闲的韵致,闲适的意境,优美的意象”,运用排比,突出了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所蕴含的丰富、美好的韵味。

B.文段中“有如亲人似的悠游于……,牵手于……”,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自然生灵与人的亲近与和谐。

C.文段中“不是还可以看到人生的旷达与疏放吗?

”运用了反问的句式,强调梭罗作品中表现了人类旷达和疏放的精神。

D.文章结尾“这些唯美的颂歌是人类诗意的栖息于大地的亮丽风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那些唯美的颂歌比喻成诗,表达了赞美之情。

答案:

1.B2.C3.C4.D5.C6.C

【2013西城一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符合(fǔ)绯红(fēi)耳濡目染(rú)

B.濒临(bīn)贮藏(zhù)滥竽充数(yú)

C.逮捕(dài)修葺(qì)既往不咎(jiū)

D.追溯(sù)步骤(zòu)根深蒂固(dì)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中秋之夜,一轮满月在清朗的夜空中静静地端(详、祥)着异乡的游子。

“详”有“详细”的意思,“祥”有“吉利”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详”。

B.遇到脾性暴戾专制的帝王,胆小怕事的臣子大多只能(尊、遵)命行事。

“尊”有“敬重”的意思,“遵”有“依照”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遵”。

C.民间剪纸艺术展上的作品让参观者初看赏心(阅、悦)目,细品寓意深刻。

“阅”有“看”的意思,“悦”有“愉快、高兴”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悦”。

D.大陆和台湾,两地政治体系虽然不同,但是文化艺术却是一脉相(成、承)。

“成”有“完成”的意思,“承”有“继续、接续”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们一位是画家,一位是摄影家,却不谋而合地选择了同一题材进行创作。

B.有关岳阳楼的诗赋很多,范仲淹受滕子京之托班门弄斧,写出了《岳阳楼记》。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会告诉我们什么人才能成为我们真正的朋友。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如果不及时纠正微小的错误,最终会酿成大祸。

4.根据文段内容,对画线病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中国人来说,院落不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也是家的核心。

有院落的地方,就有我们最真实纯朴的情感与记忆。

巷、道、瓦、檐、廊等元素,使它形成传统院落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

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方式、人文情怀,决定了我们对栖身的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文明特征识别,而院落就可以将这一特征表达得淋漓尽致。

A.形成传统院落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

B.传统院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

C.形成了独具形式美感特色的传统院落

D.使它形成独具形式美感特色的传统院落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秋风过处,白杨和柳树的叶子片片凋零,墙角下的蒿草们。

白露过后,白杨和柳树洗净铅华,素面朝天。

每一棵落下最后一片叶子的树,都是一幅生动的炭笔画。

季节确实是的大师,她默默地为这酷寒的北方点染了一抹简约的韵致。

A.日渐流露出愉快的心情不动声色

B.日渐显露出枯败的容颜变幻莫测

C.日渐显露出枯败的容颜不动声色

D.日渐流露出愉快的心情变幻莫测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清晨,我被鸟儿们唤醒了。

它们在互相比试着歌喉,欢迎从闹市来的不速之客。

近处炊烟袅袅,远处湖光潋滟。

我们不忍心辜负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未及吃早饭,就急切地扑上山坡,扑进果园,扑向茶树,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晨曦中,棵棵茶树抽新芽,片片绿叶现晶莹。

看了眼前的情景,你难道还会怀疑茶叶是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宝物吗?

A.文段中用“欢迎”等词语,赋予鸟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鸟儿欢快鸣叫的情景。

B.文段中用“扑……”的排比句式,写出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急切心情。

C.文段中用“棵棵……”“片片……”的对偶句式,写出了晨曦中露珠晶莹剔透的样子。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茶叶由衷地赞美和感叹。

答案:

1.B2.D3.B4.A5.C6.C

【2013朝阳一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

A.广袤(mào)伫立(zhù)游弋(yì)载歌载舞(zài)

B.阔绰(chuò)巢穴(xué)寒噤(jìn)言简意赅(ɡāi)

C.脸颊(jiá)狭隘(yì)侥幸(jiǎo)脍炙人口(zhì)

D.祈祷(qí)濒临(bīn)倔强(jué)妄自菲薄(fěi)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是

A.开(辟、僻)新的发展道路是二十世纪人类文明史的一大主题。

“辟”有“从无到有地建设”的意思,“僻”有“距离中心地区远”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辟”。

B.聪明是天生的,智慧是后天得到的,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必(须、需)要做到勤奋刻苦。

“须”有“必得,应当”的意思,“需”有“需要”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需”。

C.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要建立更多保护区,保护珍(惜、稀)动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

“惜”有“爱惜,重视”的意思,“稀”有“少,不多”的意思,横线处应填“稀”。

D.清浅的沱江,秀美的南华山,古韵悠悠的卧虹桥……凤凰古城的(胜、盛)景着实令人惊叹!

“胜”有“优美的”意思,“盛”有“热烈,大规模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A.春风和煦,山花烂漫。

每到周末,城郊景区外车水马龙,景区内人头攒动,随处可见赏花踏青的人群。

B.4月16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发生爆炸,现场死伤近二百人,欢乐的赛事瞬间变成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

C.鲁迅提出的“不为争先,不耻最后”的观点,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重在参与”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D.大学生毕业后走向基层,走向广大的农村。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那里,他们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

4.依据文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恰当的是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2013年春天的两会,由亿万人民承载着梦想和重托。

这个盛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

A.修改:

亿万人民承担着重托和梦想。

B.修改:

亿万人民承担着梦想和重托。

C.修改:

承载着亿万人民的重托和梦想。

D.修改:

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

5.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我怎能不怀念呢?

那里有我的亲朋,有我祖先的遗骸,有我童年海浪般的憧憬和云霞般的梦幻……

搭上西去的汽车,我的心就像出笼的鸟,扑扑棱棱飞去了,飞到黄河故道的臂弯里,飞到杨柳叠翠的小河畔,飞到小小四合院,衔去一束缱绻的情愫,早早地给母亲了。

汽车奔驰着,我的心切切的。

我仿佛听到故乡的呼唤——小河用它欢唱的浪花,白杨用它朗朗的秋韵,红枣用它甜甜的羞涩,石榴用它迷人的微笑,连场院里那座小草屋也在呼唤,用谷禾的馨香,用慈母的情怀……

A.选段首句用“我怎能不怀念呢?

”这一反问领起回忆,流露出“我”对亲朋、祖先的深深地思念

之情。

B.选段中运用“有……,有……,有……”的排比句式,集中表达了故乡留给“我”的无穷无尽的回忆。

C.选段中把“我”比喻成“扑扑棱棱飞去了”的“出笼的鸟”,生动地表现了“我”希望早早见到母亲的急切心情。

D.选段中用“呼唤”一词赋予故乡的“小河”“白杨”“红枣”“石榴”“小草屋”以人的行为,充分展现了记忆中故乡的美好景象。

6.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是

团城位于北海公园门外西侧,郁郁葱葱的松柏以“古”“名”而著称,承光殿东侧的一棵高达20多米的古油松,  ①  。

这棵树南北各矗立着一棵高大的白皮松,它们是金代所植,乾隆御封它们为“白袍将军”。

团城的松柏,树形高大,  ②  ,姿态优美,吸引中外游客前来观赏。

A.①已有八百多岁的高龄,曾为乾隆皇帝遮荫,因此被封为“遮荫侯”②绿冠如盖

B.①鳞斑的粗干周长达3.18米,树姿平展奇特,苍劲挺拔,巍然屹立②如盖绿冠

C.①鳞斑的粗干周长达3.18米,树姿平展奇特,苍劲挺拔,巍然屹立②绿冠如盖

D.①已有八百多岁的高龄,曾为乾隆皇帝遮荫,因此被封为“遮荫侯”②如盖绿冠

答案:

1.C2.B3.C4.D5.B6.A

【2013丰台一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畸形(jī)脊梁(jǐ)既往不咎(jiū)

B.怪癖(pǐ)剔除(tī)鲜为人知(xiǎn)

C.瞥见(piē)星宿(sù)锐不可当(dānɡ)

D.字帖(tiè)模样(mó)妄自菲薄(fěi)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此次暑期西北之行,最过瘾的要数在广袤的大草原上骑马奔_____(驰、弛)了。

“驰”有“跑得很快”的意思,“弛”有“放松”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驰”。

B.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勤于考______(察、查)和思索,才能有所成就。

“察”有“细致深刻地观察”的意思,“查”有“检查”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察”。

C.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部门应主动加强沟通协调,不得各行其____(事、是)。

“事”有“事情”的意思,“是”有“认为正确”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是”。

D.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有效地调整策略,以免重蹈_______(复、覆)辙。

“复”有“又,重复”的意思,“覆”有“翻倒”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复”。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确的一项是

①张老师是位中学教师,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

在他70大寿时,很多在不同岗位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学生来看望他,他看着学生们,不禁感叹道:

“你们真是______________啊!

②体重二百斤的董磊查出脂肪肝,在医生建议下,他开始每天晨跑一小时的运动治疗法。

三个月后检查发现体重减了十多斤,病情未见好转,董磊不禁对运动治疗法产生了怀疑。

医生提醒他:

“治疗刚开始三个月,别忘记__________的道理,坚持一年后定会有疗效。

A.①句填“略胜一筹”②句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①句填“略胜一筹”②句填“滴水穿石”

C.①句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②句填“滴水穿石”

D.①句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②句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年5月至11月北京将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

届时,丰台区永定河畔将崛起一座面积相当于两个颐和园的“园博园”。

以“绿色交响、盛世园林”为主题的“园博会”将吸引上千万人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齐聚丰台,北京将为建设宜居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A.修改:

使北京带来建设宜居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机遇。

B.修改:

将为北京建设宜居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C.修改:

建设宜居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机遇将带给北京。

D.修改:

将为北京建设宜居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嫉妒导致恶,极端的嫉妒导致邪恶,一个嫉妒心太重的人,是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他总是从别人的成功与喜悦中感到失败和痛苦。

这种挫败感会积累发酵成仇恨,仇恨使他的内心变得更加阴暗,而阴暗的人生是多么苦闷的人生。

由此可见:

________。

A.恶意最多的人痛苦最多的人嫉妒毁坏人生

B.痛苦最多的人失败最多的人嫉妒毁坏人生

C.恶意最多的人失败最多的人仇恨毁坏人生

D.失败最多的人痛苦最多的人仇恨毁坏人生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

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入山麓,从山麓唱入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融融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如今,谁不想看到这样的春天呢?

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A.第一段中“唱入……”运用拟人、排比、比喻,勾勒出温润、柔和的春意浸入大自然每个角落的情态。

B.第二段中“有的负责……”运用排比、拟人,既写出春天天空的湛蓝、澄澈与开阔,也写出飞鸟的愉悦欢畅之情。

C.“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一句运用比喻,生动描写出森林被工厂烟囱取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曾经的春天的向往。

D.文章结尾段运用反问句式,表达出作者深感工业时代环境污染之痛,以及对真正的春天已经消失的追怀与叹惋。

答案:

1.B2.D3.C4.D5.A6.C

【2013石景山一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执拗(niù)脂肪(zhǐ)褴褛(lán)自给自足(jǐ)

B.阴晦(huì)蓓蕾(lěi)妥帖(tiē)既往不咎(jiū)

C.干涸(hé)粗犷(ɡuǎnɡ)炫耀(xuán)杳无消息(yǎo)

D.笨拙(zhuō)琐屑(xiè)胚胎(pēi)满载而归(zài)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夏天处在春华秋实之间,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B.每天早晚高峰时间,乘客们总是在公交站前景然有序地排队上车。

C.清明时节,在八大处顶峰,鸟瞰春光明媚的北京城,心情豁然开朗。

D.张丽莉老师在危险时刻奋不顾身地去救学生,用行动诠释了师魂的真谛。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闲暇目不暇接B.谋生不谋而合C.安抚安然无恙D.精致闲情逸致

4.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椰风海韵,是海南最迷人的魅力所在,一排排高大的椰树不结果,优雅地为海南街道撑出一列列绿伞,也是海南独有的风景线。

现在,大王棕等风景树取代了椰树,海南各个城市的街边,绿色椰伞越来越少,这种让海南人骄傲的风景正在消失。

A.即使由于因此B.如果由于而且

C.即使但是因此D.如果但是而且

5.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B.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C.摄影师和画家继续在探寻桥之美,大桥、小桥,各有其美。

D.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承传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

6.结合语境,依次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走在森林里,不经意抬起头来,但见一枚老叶忽然离枝,时左时右,乍滑乍划,。

秋天的太阳,无声地从树缝叶隙间投射下一道道晶莹澄黄的光束,飘落的叶身偶然从中穿梭而过,显得忽暗忽明,仿佛要说些什么,然而面对相识而又那般熟悉的森林的岑寂,以及  ,却欲言又止。

终于,嗒的一声轻轻落了地,画下了一生暂时的休止符号。

A.从高高的树端垂落周遭一向沉默注视的阳光

B.从高高的树端荡落周遭一向沉默注视的阳光

C.从高高的树端垂落周遭一向沉默的阳光的注视

D.从高高的树端荡落周遭一向沉默的阳光的注视

答案:

1.D 2.B 3.A 4.C5.C6.D

【2013昌平一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狭隘(ài)胆怯(qiè)修葺(qì)闲情逸致(yì)

B.隔阂(hé)应酬(yìnɡ)自诩(xǔ)既往不咎(jiū)

C.缅怀(miǎn)解剖(pōu)刹那(chà)重蹈覆辙(zhé)

D.转瞬(shùn)翘首(qiáo)哺育(bǔ)锐不可当(dāng)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学科知识都应该知道一些,但有些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

精修一门,才是(制、治)学的真谛。

“制”有“拟订、规定”的意思,“治”有“研究”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制”。

B.天宫一号主要用于测试空间飞船对接程序,而不进行任何航天试验,中国将在未来三年里发射天宫2号及3号,进行航天员的(负、付)载测试。

“承”有“托着、接着”的意思,“呈”有“恭敬地送上去”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承”。

C.会场内外,代表、委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谈笑风(声、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

“声”有“声音”的意思,“生”有“产生、发生”的意思,横线处应填“生”。

D.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时间就要到了,当同学们面对一大堆书本一(筹、愁)莫展的时候,班长却稳若泰山,有着自己的“独家秘笈”。

“筹”有“计策、办法”的意思,“愁”有“忧虑”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一个集体中生活,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应随心所欲、各行其是,而应当时时处处考虑怎样做才能对集体有利。

B.如果你不懂得基本规律而只关注具体做法,那是舍本逐末,即使一件事做对,也可能其它事犯错,即使今天侥幸成功,也可能明天遭到失败。

C.有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形式的溺爱只会结出苦果,甚至是恶果。

D.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危难关头,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是否坚贞。

4.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在迈向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北京市民更加迫切需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人为本、扶弱助残、尊老爱幼,让市民大力弘扬诚信、友爱、互助、奉献的道德风尚,以首善之区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走向世界。

A.大力弘扬市民诚信、友爱、互助、奉献的道德风尚

B.诚信、友爱、互助、奉献的道德风尚得到大力弘扬

C.大力弘扬诚信、友爱、互助、奉献的道德风尚

D.诚信、友爱、互助、奉献的道德风尚得到市民大力弘扬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月以来,我又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

样子真凄惨呢!

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①,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

再经冷雨地敲打,②,枝条兀立,容颜皆失,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

A.①争先恐后地闹将起来②叶子落尽

B.①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②叶子落尽

C.①争先恐后地闹将起来②落尽叶子

D.①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②落尽叶子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思想好像一盘琴键,它静止着,等待着敏捷手指的撩拨,通过一片奇异地颤动而响出一串乐音。

用手指轻轻触动你思想的琴键,弹一曲“羽毛之旅”吧。

你将感觉到阳光在你的翅膀上微笑,白云在你的左右陪伴,和风在你的毛羽间呢喃,而大地带着它的欢乐在你的脚下眩晕。

朋友,请你记住,请你记住!

思想这盘琴键,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鸣。

不要让你的手指因怠惰而变得僵硬。

难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键上,弹出清秋与寒冬的春之和鸣,奏响黄昏与黑夜的黎明鸟声吗?

A.选段中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生动地写出了敏感手指的撩拨带来了美妙的乐音。

B.选段中将“阳光”“白云”“和风”“大地”赋予人的行为,写出了琴键乐音的美妙,进而表现了思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欣悦与飞扬。

C.选段中运用“请你记住”这样的反复句式,提醒读者要始终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活跃的重要性。

D.选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你应该有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