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2862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教材安排了“比一比”“猜一猜”“体育中的数学”三个版块的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1.“猜一猜”让学生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摸球”先帮助学生弄清楚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再填空,然后分小组进行摸球游戏,并验证填的结果。

3“体育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

1.根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三、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

2.让学生在具体的试验与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可能性的体验。

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知道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不可能发生。

还要进一步体会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可能性小。

在“猜一猜”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经历可能有大小的试验活动;能罗列某种事情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了解事件可能性的意义。

五、养成教育训练点:

1.通过课件、生活事例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3.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统计图表中。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电脑课件2、球。

学生准备:

图钉。

纸箱(内装两个黄球和两个白球)

七、课时划分:

本单元共3课时:

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内容:

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方法目标: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

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复习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出示问题:

(1)谈话引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可能性问题。

(2)复习旧知:

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

   

  

   

       A               B                C

师:

草地上有三个盒子,小红希望一次就能摸出一个黄球,我们建议她从哪个盒子里摸?

为什么?

师:

为什么不建议小红从B盒或C盒摸呢?

2.师:

既然B盒和C盒都可能摸出黄球,哪个盒子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最大?

为什么?

3.导入:

可能性真的有大小吗?

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

可能性的大小]

二、验证可能性的大小。

(一)研究两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1.学生试验前的猜测。

(1)师: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盒子,里面放了红黄两种数量不一样的球,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呢?

猜一猜,然后用遥控器选择。

(2)出示:

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①红球②黄球

(3)学生选择。

   导语:

咱们这么猜科学吗?

在试验的过程中允许改变自己的选择。

2.学生试验。

师:

请大家推选两名同学上来担任记录员,用写“正”的方法来记录大家每次摸球的情况。

男女生各选一名同学上来摸球。

一名同学负责拿着盒子,每次要把球摇匀。

下面让我们一起关注他们每次摸的结果,并大声告诉记录员。

正正正

共()次

共()次

3.根据试验结果再次选择。

(1)师:

我们已经试验了20次,算一算绿球一共摸了几次?

红球呢?

看着这两个数据,你们有想法吗?

如果再允许你们选一次,怎样选?

(2)出示:

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①红球           ②黄球

(3)学生选择。

 

 32人

 0人

4.发现规律。

师:

原来选择红球的同学你们为什么都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5.进行验证。

教师揭开盒盖验证。

6.总结规律。

师: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黄球的数量比红球多,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

红球数量比黄球少,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小。

板书:

在一定的条件下:

7.深化结论。

师: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继续摸下去,结果会怎样?

如果只摸一次,一定能摸出黄球来吗?

小结:

只有摸的次数越多,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研究三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1.导入: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两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情况。

如果再增加一种颜色,是否仍然符合“物体数量多少决定摸出哪种物体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呢?

2.出示试验提示:

试验提示:

摸的次数要尽可能的多,

每次摸完放回摇匀再摸。

3.学生小组合作试验。

试验记录表

()个

()个

()个

猜想:

 

摸出()的可能性最大;

摸出()的可能性最小。

共()次

共()次

共()次

师:

请大家观察统计的数据,结论和你们组原来的猜想一样吗?

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

4.全班汇报。

六个组摸到红球的多,两个组摸到的蓝球多。

学生讨论:

两个组摸到蓝球多这种这种情况可能吗?

5.得出结论:

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是密切相关的。

6.导语:

我们在猜一猜,试一试的过程中做出了可能性大小的判断,现在你们能直接根据数量来判定可能性大小吗?

三、应用可能性的大小。

(一)连一连。

每次摸一个球,在每个口袋里都摸30次,结果会怎样?

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  摸出的一定是黄球  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 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1.每一位学生动笔在小篇上连线。

2.实投汇报。

(二)设计转盘,灵活运用。

   

1.师:

现在如果你是商场这次活动的策划者,打算怎么设计这个转盘?

如果你是一个顾客,你又想怎样设计这个转盘?

现在请我们班这部分同学做商场活动的策划者,另一部分同学做顾客,分头设计这个游戏转盘。

设计完后整理自己的设计想法,准备讲给同学听。

2.动手设计。

3.学生汇报。

(1)商场策划者。

(2)顾客。

4.小结:

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转盘设计问题,知道了涂色面大,转到的可能性就大,涂色面小,转到的可能性就小。

5.全课总结。

(三)设疑激趣,引发思考。

1.引入:

生活中应用可能性解决问题是很多的,例如大家都爱看儿童节目,下面这个节目你们一定看过,是七色光栏目中的“夺宝队队对”节目,我们将要看到的是“排雷闯关环节”中,绿队和蓝队对抗情况。

2.学生观看。

3.反馈。

提两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去思考:

①数字方块为什么不听同学们的话,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②如果想让扔出6的可能性大,应该怎样在方块上标数字呢?

四:

小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游戏的公平性

一、教材简析:

教材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篮球比赛时谁先挑场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学生已学会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可能性问题,抓住“可能性相等”这一重要概念来判断游戏是否公平。

它的学习将为学生下一阶段进一步进行一些简单的可能性大小的计算打下基础。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掷骰子”和“掷硬币”两种游戏是否公平展开讨论,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已尝试定性描述及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对于本课时设计的“掷骰子”、“掷硬币”、“玩转盘”等游戏活动,学生很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高,获教知识的欲望强烈。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2、通过游戏活动,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验数据,判断简单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让学生明白可能性的大小,并能设计出对游戏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严谨的学风。

2、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

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五、教学准备:

硬币、骰子、统计表3张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入游戏

师:

同学们平时都喜欢玩哪些游戏?

说说看。

如果在游戏开始时涉及倒谁先谁后,你们是如何决定的?

(学生发言)

师: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规则对双方是否公平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样制定游戏规则。

教师板书课题。

(谁先走———游戏公平)

二、组织活动,开展游戏

游戏一:

掷骰子

师:

同学们喜欢下棋吗?

谁会下棋呢?

其实啊老师是个棋迷!

看!

老师在前面已经摆好棋局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哪位同学有兴趣和老师较量一下?

师:

老师有个疑问,让谁先走棋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

(稍加思考后说说自己的办法)

(预设:

学生可能想到以下办法:

“剪刀、石头、布”、掷骰子、掷硬币等多种。

师: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很不错。

下面我们一起来用掷骰子看一看,这个办法都可行吗?

活动一:

掷骰子(判断简单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讨论掷骰子游戏规则。

(1)小组讨论。

刚才我们提到了掷骰子,笑笑就是用的这个办法,我们来看看她的游戏规则:

任意掷出骰子后,如果点数大于3,则学生先走;如果点数小于3,则老师先走。

这个方法公平吗?

为什么?

(2)小组实验活动,掷骰子验证。

第一步:

活动要求:

1、与同桌同学为一组。

2、每人连续掷5次,另一人记录;每组共掷10次。

(采用“正”字法记录)

3、把每次获胜的情况记录在表中。

第二步:

学生动手试验,记录数据。

第三步:

汇报实验结果,分析数据

活动记录1:

掷骰子

投掷总次数学生先行(点数大于3)

(大于3点)

老师先行(点数小于3)

(小于3点)

()次

()次

()次

第四步:

通过观察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

大于3的有3种可能;小于3的有2种可能。

这个方法不公平。

(3)、根据结论,修改规则

师:

通过多次试验,确实这个方法不公平。

那你们能修改笑笑的方法,使它对双方公平吗?

预设生:

①:

单数老师先走双数学生先走

②:

大于3点,学生先走,小于或等于3点,老师先走

师:

除了掷骰子外,我们再来判断一下其他的办法是否对双方公平。

游戏二:

掷硬币

师:

掷骰子这个方法不可行,那么我们用掷硬币,能行吗?

1、小组讨论:

用掷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先后顺序,那这个方法公平吗?

2、小组试验活动,掷硬币验证。

第一步:

活动要求:

(1)与同桌同学为一组。

(2)每人连续掷5次,另一人记录;每组共掷10次。

(3)把每次正反面的情况记录在表中。

第二步:

学生动手试验,记录数据。

第三步:

汇报实验结果,分析数据

投掷总次数

老师先行(正面朝上)

(正面朝上)

学生先行(反面朝上)

(反面朝上)

()次

()次

()次

第四步:

观察分析数据表,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

掷硬币的方法出现正面朝上和出现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所以这个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师:

让我们来看一下外国科学家们掷硬币的实验数据。

是的,抛硬币规则是公平的,在足球比赛中,往往用抛硬币的办法决定开球和场地的选择权。

师:

通过这两个游戏,我们来思考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游戏是公平的,在什么情况下,游戏不公平呢?

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预设生:

可能性大,赢的机会就多;可能性小,输的机会就多;只有当可能性相等,输赢的机会一样时,游戏才是公平的。

三、应用所学,拓展应用

1、师:

老师在课间注意观察过,其实同学们在做课间游戏时经常用“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谁先,这种方法是公平的吗?

生讨论交流。

师适时引导、点拨。

生独立完成图表

生1

剪刀

剪刀

 

剪刀

石头

石头

石头

生2

剪刀

石头

结果

平局

生2胜

生1胜

生汇报结果。

出石头、剪子或布,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所以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四、实践应用,拓展游戏

1、设计公平游戏。

根据转盘设计游戏规则。

(1)根据笑笑和淘气设计的转盘,确定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生:

先独立确定公平的游戏规则,再交流。

师: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规则是否公平进行讨论。

生:

自由讨论,确定公平的游戏规则。

师:

我们帮助淘气和笑笑确定了公平的规则,那你们想自己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转盘游戏吗?

(2)利用转盘再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生:

独立设计。

师:

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设计情况,提醒学生要先设计转盘和确定规则,然后再试一试游戏和规则是否公平。

生:

展示转盘,并说明规则,其他学生一起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五、全课总结

师:

你们今天有收获吗?

谁来说一说。

师:

下课的铃声就要响了,我要履行诺言,和同学们较量一番,等一等,我们采取哪些方法决定谁先走公平?

那好,我们开始吧!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34-35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强学生量化的数学意识。

  2.学会初步预测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4、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乒乓球、布袋、棋子、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 课前谈话,狄青百钱定军心

  2、 问题引入

  师:

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这个故事,抛100钱币,有没有可能全部正面朝上?

(生:

有可能)

  师:

100枚全部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你认为有多大呢?

(生:

很小)

  师:

可能性有大有小。

(板书:

可能性的大小)

  二、探究与交流

  1、教学例1

  出示例1场景图

  问:

裁判在做什么?

(猜球。

场景再现)

  问:

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

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

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师:

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1/2?

  2、同步体验

  教师拿出一个口袋,向里面放入一个黄球,问:

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提问:

其中有几个球?

其中几个黄球?

  动手摸一摸,边摸边问:

这时可以得出结论了吗?

  (袋中放着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2。

  试一试:

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完成后,追问:

如果口袋里再放入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

  问: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

(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球的情况分别是两种三种四种,而摸到黄球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分别是1/2、1/3、1/4。

  问:

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小结:

放5个球,其中黄球1个。

  三、迁移与提升

  1、 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逐一出示,学生说出各是什么牌)

  问:

把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讨论后明确:

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

[小精灵儿童

 一共有6张牌,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6。

  问:

你还想到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小组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汇报一:

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展示方法:

摸到红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黑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2”的可能性是1/3。

一共有6张牌,“2”有两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2/6,也就是1/3。

  汇报二:

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对比练习:

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五张,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2、 同步练习

  看清楚每个骰子六个面上点数,落下后每个数朝上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自由说一说)

  3、 阅读拓展

  阅读教材94、95页,还有什么问题吗?

  出示“你知道吗?

  四、实践和应用

  1、 成语里的数学 (用分数表示成语里某个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十拿九稳  百发百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 操作和推测

  口袋里装着白色和黑色的棋子共4个。

如果不打开袋子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棋子有几个吗?

  根据多次摸的结果,猜一猜口袋里放着什么颜色的棋子?

各是几个?

  组织操作,搜集摸球结果,汇总发现。

  指出:

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它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运用数据进行推断。

  可能性的大小离不开统计。

  练习:

如果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可能

  有多少次停在黄色或蓝色区域?

  3、 活动里的数学

  现场设奖 现场抽奖

  学生拿出课前拿到的号码,打开抽奖软件,抽奖中询问:

抽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获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在抽出三等奖后再问一个类似的问题。

  4、 故事释疑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