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2935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docx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 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

2.   

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镜中的像变大                         B. 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C. 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D. 镜中的像和你大小一直相等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4.   一只大雁在深度为8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大雁距水面2m时,大雁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大雁______m.

5.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中的______(选填“A”或“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6.   小明身高1.72m,站在高为1 m的平面镜前,镜中的像与他相距4 m,则他离镜子的距离为______m,镜中的像的高度是______m;当他向着平面镜以0.6m/s的速度运动时,镜中的像相对于该同学的速度是______ m/s.

7.   

人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小明同学周末在家里做作业,抬头从面前平面镜中看到挂在后面墙上的钟如图所示,实时刻应是______.

8.   一个身高1.7m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则镜中的像高为_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_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9.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用的平面镜应是______(选填“穿衣镜”、“铜镜”或“玻璃板”),利用其既能______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

(2)实验时,小明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通过调节跟前面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果他将点燃蜡烛在像与物的连线上往后运动2cm,要使像物再次重合,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10.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

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点燃的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当蜡烛A像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如图,蜡烛A和B可以放在刻度尺上通过前后移动来观察像的大小情况,实验中使用刻度尺,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A.观察能否成像 B.观察像的大小  C.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D.观察像的虚实

(6)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你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

______.

11.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实”或“虚”)像.

(4)小红吹动A烛焰向左摆动,则它的像向______摆动.

(5)若面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不清晰,若想使像变清晰应______.

(6)薄的玻璃板和厚的玻璃板选的,原因是______.

12.   

同学们利用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水平桌面等器材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如何确定______的位置;

②如何比较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

(2)他们发现实验桌上放有2mm厚的玻璃板A,5mm厚的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时,应选择______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选填:

A/B)

(3)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移动,它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4)实验时,他们应该在______(a/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5)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13.   

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

玻璃板和平面镜各一、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玻璃板和平面镜中应选择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实验过程中,看到蜡烛A的像是利用光的______,观察到蜡烛B是利用光的______;

(3)小明记录了一次物与像的位置后,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更加合理方便的是______(选填“A”或“B”)

A.蜡烛A不动,多次改变平面镜的位置

B.平面镜不动,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

(4)小时拿着一根5cm高的铅笔竖直放在玻璃板前,铅笔像的高度为______cm,若铅笔远离玻璃板,则铅笔的像的高将______(选填“大于5cm”“等于5cm”或“小于5cm”).

(5)为了研究成像的虚实问题,小明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接着他应该观察______;

(6)实验中小明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她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她这样做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7)请在图2中画出眼睛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画一条光路即可)

1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______.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______,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4)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cm.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   晚自习时,小明向教室外张望时,没能看清外面的景色,却在玻璃窗上看到了身后的小红,请作出小明看到小红帽子的光路图.

16.   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

化而发生变化.

(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要求:

写出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用相关的知识推导说明:

水位下降了多少米?

17.   在图中,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18.   如图平面镜前有一个点光源S,其中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试画出这条光线.

19.   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水平面).

(1)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画出镜面所在的位置;

(2)求出反射角的度数为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0.   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

【答案】

1.  B       2.  D       3.  D       

4.  虚;4       

5.  未点燃;B       

6.  2;1.72;1.2       

7.  不变;5:

45       

8.  1.7;6;不变       

9.  玻璃板;反射;把没有点燃的蜡烛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后移动2cm(或把玻璃板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前移动1cm)       

10.  刻度尺;位置;前;等效替代法;虚;不变;C;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       

1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到平面镜的距离;大小;虚;左;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12.  像;像与物;A;不变;a;玻璃板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       

13.  刻度尺;玻璃板;后;反射;直线传播;B;5;等于5cm;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不能       

14.  便于准确找到像的位置;重合;垂直;相等;不能;虚;使结论具有普遍性;0.4       

15.  解:

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在B点的小红的帽子,则做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连接A点与B′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AO、BO,则BO是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16.  解:

(1)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平面镜于点O,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

BE=OF=1m,因为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所以CG=

OF=

×1m=0.5m,

则说明水位下降了0.5m.

答:

(1)见上图;

(2)水位下降了0.5m.       

17.  解:

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18.  解:

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19.  60°       

20.  解:

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解析】

1.  

解:

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B正确;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也靠近平面镜0.2m,故D错误.

故选B.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此题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是光学部分的重点,在中考中也经常出现,要求学生牢记,并学会灵活运用.

2.  

解:

AD、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人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D正确;

B、当你走向平面镜时,距镜子的距离减小,镜中的像将靠近你,故B错误;

C、当你走向平面镜时,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仍然垂直,故C错误.

故选D.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还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视觉感觉的像的大小误认为是真实的像的大小.

3.  

解:

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B错误;

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故C错误;

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属于热点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  

解:

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像距与物距相等,

此时大雁距离水面(物距)2m,所以该“倒影”距离湖面(像距)也为2m,则该“倒影”距大雁为2m+2m=4m.

故答案为:

虚;4.

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

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但此题中的湖水深8米是题干设置的干扰因素,注意不要被其迷惑.

5.  

解:

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外拿一只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适当的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即好像被点燃似的;

在A侧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在B侧不能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像,所以图中的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故答案为:

未点燃;B.

判断在何处放光屏接平面镜成的像,分辨物体还是像是关键.眼睛在物体一侧时,既能看到物体又能看到物体的像;眼睛在像的一侧,只能透过透明玻璃,看到物体,不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6.  

解: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所以,由镜中的像与他相距4m,可得他离镜的距离为4m×

=2m;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则镜中的像的高度也是1.72m;

由他向着平面镜以0.6m/s的速度运动时,可得镜中的像相对于该同学的速度是0.6m/s×2=1.2m/s.

故答案为:

2;1.72;1.2.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可分析解答此题.

平面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常见,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7.  

解: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所以人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方法一: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平面镜中钟表像的实际情况,(红色箭头)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5:

45.

方法二:

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5:

45.

故答案为:

不变;5:

45.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

(2)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断实际时间的方法:

作图法: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实际情况.

翻看法: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个特点把试卷翻过来观察,即可得出实际时间.

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实际问题.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

8.  

解:

(1)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的虚像,所以,由该同学身高1.7m,可得像高为1.7m;

(2)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所以这个同学和他的像之间的距离是6m.

(3)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和人的大小有关,跟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人靠近平面镜1m时,他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

1.7;6;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像变大,实际上像的大小不变,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增大,感觉像在变大,是一种错觉.

9.  

解: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利用其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如果他将点燃的蜡烛在像与物的连线上往后移动2cm,要使像物再次重合,根据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他的正确操作应该是未点燃的蜡烛在像与物的连线上向后平移2cm(或玻璃板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前平移1cm).

故答案为:

(1)玻璃板;反射;

(2)把没有点燃的蜡烛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后移动2cm(或把玻璃板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前移动1cm).

(1)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2)根据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确定如何操作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动手操作实验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实验能力.

10.  

解:

(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

(5)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故C正确.

(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

故答案为:

(1)刻度尺;位置;

(2)前;等效替代法;(3)虚;(4)不变;(5)C;(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

(1)本实验要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用到测量工具;

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

(5)实验中刻度尺的用途是可以测量物体和像与平面镜的距离.

(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成像,所以仔细观察时,会发现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

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11.  

解:

(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

(2)要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比较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小红吹动A烛焰向左摆动,烛焰的像向也左偏;

(5)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6)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故答案为: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的距离;(3)大小;虚;(4)左;(5)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6)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1)选玻璃板是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2)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要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像距.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成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4)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进行分析.

(5)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越清晰.

(6)玻璃有两个反射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