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2956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docx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4个一类字、10个二类字,读准“处”这个多音字。

学习并运用运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奚落、轻蔑、恼怒、谦虚”等词语的方法。

2.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抓住表现人物神态和语言的词句,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故事告诉的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陶罐和铁罐对话描写,多种形式理解词语,并通过二者对话、神态的词句,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谦虚而不柔弱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难点则是理解课文告诉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

陶罐和铁罐、制作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课前检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想认识它们吗?

生:

想!

师:

(拿出陶罐与铁罐)你们看,就是这两只漂亮的罐子。

谁想上来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新朋友?

指名上台。

生:

这个是陶罐,是用陶土做成的,它的外表很美观,里边可以盛东西;这个是铁罐,是用铁做的罐子,它的声音很大,里面也可以盛东西。

师:

你介绍的真清楚。

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童话故事就和它们有关,这两只罐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七课。

请看大屏幕(出示课题)大家请看这个字,“陶”是我们新认识的生字,要把“陶”这个字写好,注意些什么呢?

生:

不要把偏旁写成三点水旁。

师:

对,一定注意和“淘气”的“淘”区分开。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师范写,生书空)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一定对字词和课文内容有了了解,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词语)争辩恼怒荒凉捧起朴素价值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指名认读词语。

师:

这位同学字词部分预习的很好,不仅全部读正确了,而且特别注意了“和睦相处”中“处”的读音。

“处”在这儿读——学生齐读“chǔ”,它是一个多音字,表示交往的意思,谁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

谁能组词。

生1:

到处。

生2:

处处。

师: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生齐读所有词语。

2.(课件出示词语)傲慢轻蔑恼怒谦虚兴奋

师:

请同学开火车读。

生读。

师:

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

这些词语都是表示铁罐和陶罐神态的词语。

师:

对啊,就让我们感受着再来读一下这些词语。

生齐读。

(二)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师:

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概括课文内容,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提示(出示课件提示):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铁罐和一只陶罐,铁罐,而陶罐。

许多年后,陶罐,铁罐。

同位两个商量一下。

生根据提示概括。

师:

你概括的真清楚,而且抓住了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三、品读对话,体悟特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将“奚落”一词变红)什么是“奚落”?

生:

看不起人,常常讽刺他。

师:

你怎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的?

生:

我从词典上知道的。

师:

很好,这位同学通过课前查字典理解了词语意思,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铁罐到底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

(出示课件:

泡泡语)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相信你们学完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一定会对“奚落”有更深的理解。

(二)共品第一次对话

师:

(出示课件)请看这是课文的2—9自然段,集中描写了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看看有几次对话?

生:

铁罐和陶罐一共四次对话。

师:

让我们走进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出示第一次对话: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师:

谁来读读铁罐和陶罐的第一次对话?

生读。

师:

老师听出来了,两句话的语气你读得真不一样。

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

因为陶罐谦虚,铁罐傲慢。

师:

是呀,铁罐特别傲慢,而陶罐谦虚,板书:

谦虚傲慢

师:

傲慢的铁罐什么样?

(出示课件插图:

铁罐)

生:

铁罐的嘴高高的,斜视陶罐……

师:

文中有一个词语很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样子,那就是——学生齐声回答:

傲慢。

(出示“傲慢”)

师:

和傲慢的铁罐相比,陶罐什么样?

(出示课件插图:

陶罐)

生:

陶罐面带微笑,不像铁罐那样看人。

师:

陶罐非常虚心的看着铁罐,文中也有一个词,学生齐声回答——谦虚。

师:

(出示“谦虚”)刚才我们通过插图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师:

再看这一对词语,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

这是一对反义词。

师:

我们抓住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神态,感受到了他们不同的特点。

你还从哪儿发现了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

生:

你敢碰我吗?

师:

我是铁做的,你是陶做的,你就是不敢碰我,同学们,你们认为铁罐的说话对吗?

生:

陶罐是陶做的,容易碎,所以铁罐才反问它。

师:

你是说铁罐事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真是太傲慢了。

还有吗?

生:

铁罐称陶罐为“陶罐子”。

而陶罐称铁罐为“兄弟”。

师:

从不同的称呼上体会到人物不同的特点。

那谁能学着傲慢的铁罐说一说?

生读铁罐的话。

师:

它称呼陶罐“陶罐子”,从称呼中可见铁罐多么没有礼貌,很轻视陶罐。

而陶罐呢?

生:

不敢,铁罐兄弟。

师:

刚才我们抓住了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词语,体会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

下面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后面三次对话。

(三)自品二至四次对话

默读4-9自然段,画出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的词语。

交流所画词语。

师:

谁能说说你找的哪个词语?

生:

我找的“轻蔑、恼怒”。

师板书。

(四)细品第二次对话

师:

同学们画出了“轻蔑”这个表示铁罐神态的词语,我们来看这段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ò)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再读铁罐的话,从“轻蔑”这个描写神态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读。

生1:

铁罐非常骄傲……

生2:

原来它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它瞧不起陶罐。

师:

老师这里还有两句话,读读两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出示对照句子)“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ò)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生自己读这两句话。

生1:

铁罐变得更傲慢了。

生2:

铁罐从心里瞧不起陶罐。

师:

这次更傲慢了,是从心里瞧不起,通过比较句子,我们对“轻蔑”一词大家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也是一种学习词语的方法。

你能不能学着铁罐的语气和神态,读读铁罐的话。

生读铁罐的话。

师:

陶罐真的和铁罐说的那么懦弱吗?

赶快读一读陶罐说的话。

出示陶罐的话,学生自由朗读。

师:

陶罐懦弱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陶罐不懦弱。

从“争辩”这个词中就可以看出来。

师板书“争辩”。

师:

陶罐以什么为理由争辩?

生1:

它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不是相互碰撞的。

师:

以它们的作用来争辩。

生2:

说起盛东西陶罐并不比铁罐差。

师:

以它们用途的大小争辩。

师:

陶罐好像还有争辩的理由?

谁来帮它说完?

(出示:

省略号变红)

生1:

我的微笑比你的微笑还要好看。

生2:

我的身上也有花纹,比你更漂亮。

生3:

我不会生锈。

师:

原来陶罐和铁罐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生答)应该正确的看待优点和缺点。

你能学着陶罐的样子读一读?

指导朗读。

生读陶罐的话。

老师随机与学生进行交流式点评:

我听出了这是一个不卑不亢的陶罐子;这是一个谦虚但并不懦弱的陶罐子;这是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陶罐子……

(五)再品第三次对话

师:

可是,陶罐的这满肚子的理由还没有说完,就被铁罐粗暴的打断了。

(出示第三次对话)

生齐读。

师:

你读出了什么?

生:

铁罐恼怒了。

师:

你从哪里看出它恼怒了?

生: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

还有吗?

生: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师:

你能想象着铁罐当时的表现,带上动作读读这段话吗?

生带着动作和表情朗读。

师: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恼怒”了吗?

生:

愤怒,生气。

师:

听完铁罐的话,此时陶罐又是怎样说的呢?

师:

(出示陶罐的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生:

友好地说、心平气和地说。

生:

很真诚。

师:

是啊,友好地交流,心平气和地在一起就是哪个词语的意思?

(相机理解“和睦相处”——相处的平安和谐、不争吵。

师:

你能用友好的语气来读读陶罐的话吗?

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品读第四次对话

师:

快听,陶罐的话音刚落,铁罐又发话了,这一次它的态度又如何?

(出示第四次对话)请你自己来读。

生读。

师:

文章里面没有写铁罐的态度,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想象着它当时的样子,把它的神态补充上。

(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

生:

火气冲天。

生:

火冒三丈。

教师创设语境,引导反复朗读,体会铁罐此时的心情。

可恶的陶罐竟然想和我和睦相处,此时的铁罐非常气愤地说(齐读铁罐的话);陶罐的劝说让它火冒三丈,说(齐读);“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怒不可遏地说(齐读)。

师:

陶罐此时怎么说的?

生1:

它很失望。

生2:

保持沉默。

师:

陶罐——不再理会,板书。

师:

铁罐从“傲慢”到“轻蔑”到“恼怒”再到“怒不可遏”一次又一次地用这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这就是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

出示第一自然段。

(奚落)

(五)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四、感悟文意,拓展延伸

师:

许多年过去了,两个罐子的命运又如何呢?

请大家读一读10—17自然段。

了解陶罐和铁罐的命运。

学生自读课文。

师:

最后陶罐和铁罐命运怎么样?

生读画出的词句——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师板书。

师:

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

铁罐为什么消失了?

(出示课件)师相机补充铁罐被氧化的科学知识。

师:

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那么,最想对谁说呢?

课件出示,学生自由选择说话对象,小组内练说。

指名说。

(出示:

我想对陶罐说:

“。

我想对铁罐说:

“。

我想对大家说:

“。

”)

生1:

我想对大家说,要看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

生2:

我想对陶罐说,我很敬佩你。

生3:

我想对铁罐说,你不要再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了。

师总结:

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是不对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

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

五、布置作业,自由选择(出示课件)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2.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熟读课文,表演故事。

六、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谦虚争辩相劝不再理会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

美观有价值无影无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