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3062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docx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模板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内模变形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箱梁内油顶设置过多或布设不合理,难以保持同步运动,因此容易变形;由于箱梁的两端带有端隔墙,其整体内模脱模时需完全折叠,造成内模竖向刚度减小,移动时若支点不均,则容易产生变形。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整个内模按顶板和侧模铰接为三大块或多块,利用液压顶伸缩完成内模支模和拆模。

2、模板采用不小于10mm厚度钢板作为面板,型钢作为加强肋。

3、内模设置部分临时支撑杆件,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整体强度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模板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侧模变形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各支点受力不均,拆装次数过多,模板组合顺序不正确。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侧模支撑采用等距支撑,各支点在同一直线上并在用以高程上。

2、给每块侧模编号,每次均按顺序拼装;侧模与底模按1:

1配置,采用固定铰接方式,拆模时只张开侧模。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模板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端模变形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端模与侧模连接螺栓不足;

2、端模加强肋不足或强度不够;

3、端模没有与内模相连。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增加端模与侧模、内模连接螺栓,使端模与侧模连接更牢固、紧密。

2、增加端模加强肋数量加强其横向刚度。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钢筋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1、钢筋严重锈蚀。

2、钢筋弯曲不直。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保管不善。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对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必须清除。

2、钢筋除锈后仍留有麻点者,严禁按原规格适用。

3、进场后加强保管,钢筋要下垫上盖。

4、采用调直机调直。

“死弯”者禁用。

5、对严重曲折的钢筋,调直后检查有无裂纹。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钢筋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1、钢筋接头的连接方法和接头数量及布置不符合要求。

2、钢筋绑扎时缺扣松扣多,钢筋骨架变形。

3、弯钩朝向不正确。

4、钢筋严重错位。

5、钢筋对焊接头的机械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的规定。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技术交底不细、工艺控制有误、标准不清、把关不严。

2、钢筋安装位置偏差过大,或垫块设置等固定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严格技术交底及工艺控制。

2、合理配料,防止接头集中。

3、正确理解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

4、分不清钢筋是受拉还是受压时,均按受拉要求施工。

5、控制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5%,且不集中。

6、钢筋骨架整体吊装时,吊具多设置吊点,且使每个吊点受力基本一致。

7、弯钩朝向按照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8、认真按照施工操作规程及图纸要求施工,并加强自检、互检、交接检。

9、控制砼的浇筑、振捣成型方法,防止钢筋产生过大变形和错位。

10、焊接材料、方法与工艺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验收标准的规定。

11、焊工必须有考试合格证,并只准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12、焊接前必须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钢筋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吊装就位后钢筋骨架变形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钢筋骨架整体绑扎后体积和面积相对较大,且钢筋接触点一般采用绑扎,钢筋在吊装就位过程中,需要从钢筋吊具经过千斤绳吊至钢筋骨架上各个吊点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在钢筋骨架两端部适当增加焊点,同时调整钢筋骨架吊点位置,使每个吊点千斤绳垂直向下受力,防止千斤绳产生水平力。

2、在钢筋骨架吊装到位后,检查钢筋骨架各部位结构尺寸,如有尺寸误差,采用小型工具调整,确保钢筋骨架尺寸误差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混凝土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蜂窝、麻面和气泡。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砼配比不准,原材料计量错误。

2、砼未能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无法振捣密实。

未按操作规程浇筑砼,下料不当,发生石子与砂浆分离造成离析。

4、漏振造成蜂窝。

5、模板上有大孔洞,砼浇筑时发生严重漏浆造成蜂窝。

6、钢筋密集,预埋件密集,砼无法进入,无法将模板填满。

7、砼中有硬块或其它大件杂物,或有其它工具、用具落入。

模板表面在砼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8、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造成砼拆模时发生粘模。

9、模板拼缝处不够严密,砼浇筑时模板缝处砂浆流走。

10、砼振捣方式错误时间不够,空气未排除干净。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严格控制砼的水灰比、含气量,砼的含气量一般采用2-4%之间。

采用电子自动拌合站拌料,每盘出料均检查砼和易性;砼拌合时间满足拌合时间最小规定。

2、全部使用钢模板,模板表面认真清理,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并在砼浇筑时加强现场检查。

3、砼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厘米之内;振捣时振捣器移动半径不大于规定范围;在箱梁两端部钢筋密集区定人专人振捣,防止相互交叉振捣,从施工组织上避免产生漏振或过振几率;选择有经验的质量控制人员跟班监督控制,严格控制振捣质量;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和提浆机配合振捣的方法,下部采用附着式振捣器,上部采用插入式振捣器,顶部采用提浆机收浆。

振捣过程中始终严格控制漏振或过振现象。

4、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防止杂物落入正浇筑的砼中如发现有杂物马上进行清理。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混凝土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混凝土表面发生裂缝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养护不到位引起裂缝。

2、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水泥掺量大。

3、砼体积大,水化热使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4、拆模过早,或拆模时内外温差过大。

5、没有及时进行初期张拉。

6、拆模时生拉硬撬,砼出现硬伤。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及时对砼覆盖保湿材料,加强对成品的养护和保护。

2、严格配合比设计,选用低水化热水泥配置砼。

3、砼内部采取降温措施,高温季节可在孔道内通循环水降温。

4、拆模时砼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强度。

5、及时进行预应力预初张拉,使梁体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6、拆模时采用倒链逐渐加力,严禁锤击、生拉硬撬。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混凝土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混凝土色差大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原材料自身性能不稳定,主要是粉煤灰和外加剂。

2、模板打磨不干净或脱模剂厚度不均匀。

3、钢筋入模至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过长,模板受到污染。

4、混凝土砂石料含水量有变化,施工坍落度变化大。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加强对进场原材料的检查,不合格的严禁使用2、吊装钢筋前,模板必须先打磨干净,再涂刷一层脱模剂。

3、钢筋入模合模后要尽早浇筑混凝土,否则将整个模板覆盖。

4、加大砂石料含水率测量频率,试验人员全程监控混凝土拌合,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混凝土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混凝土表面露筋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钢筋尺寸大于设计,局部有紧贴模板处。

2、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脱落造成钢筋移位紧贴模板。

3、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入模时,偏离设计,局部有紧贴模板现象。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绑扎钢筋前,认真检查钢筋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返工。

2、垫块按4个/㎡布置,钢筋密集处加垫。

3、严格控制钢筋骨架下放时的位置偏差,满足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混凝土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混凝土结构直边处,棱角处局部掉落,有缺陷。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混过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边角处水分散失严重,造成局部强度低,在拆模时造成前述现象。

2、拆模时野蛮施工,边角处受外力撞击。

3、初期张拉时模板没有完全脱开,阻碍梁体变形。

4、脱模时通过掉角一般出现在梁端。

因为梁端砼预应力槽口密集,槽口一般深度约20cm,形成砼棱角多,槽口模板镶入砼较深,端模面积大,在脱模过程中很难做到平行梁端面推出模板,因此极易对槽口棱角产生扰动,致使砼产生掉角。

另外模板加工制作过程中槽口焊缝打磨不细,对砼表面产生较大的粘滞作用,也是使砼在脱模过程中产生掉角掉皮的原因。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加强养护工作,保证砼强度均匀增长。

2、拆模时严格精心操作,禁止发生硬撬。

3、梁体带模张拉时,要讲模板松开,不妨碍梁体变形。

4、按成品防护措施防护,防止意外伤害。

5、是适当控制箱梁端模板的分块尺寸,使之方便脱模。

6、严格控制模板的借口质量和模板上的张拉槽口加工质量,模板借口严密,不挂浆。

槽口焊缝打磨圆顺,减小与砼浆液的粘滞性。

7、应选择有相关经验的施工人员脱模,减小对模板的震动,使模板平行梁端面脱出,不碰撞砼表面。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混凝土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底板混凝土翻浆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底板砼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浇筑腹板砼,采用泵送砼的坍落度相对较大,砼在振捣完成后,仍具有流动性,加上上部砼施加的压力,给砼流动创造了条件;2、内模压浆板一般较窄,压浆板底部砼浇筑后还不能抵抗腹板砼浇筑后给予底板砼的压力,这样就会形成在浇筑腹板砼过程中从底板翻浆。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适当减小箱梁下部砼的坍落度,在一般情况下,箱梁下部砼的坍落度根据试验确定,适当减小砼的流动性。

2、在内模板底部转角处适当增加压浆板的宽度,即在原有压浆板内侧,脱内模前将其卸掉,以不干扰内模板进行液压脱模。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混凝土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堵管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影响泵送混凝土堵管的原有较多,主要有:

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性能、管道长度、管道弯头数量、泵送时间、泵送方法、混凝土温度、环境温度、混凝土泵质量等。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将混凝土输送泵移至待浇筑混凝土箱梁的布料机旁边,采用混凝土运输搅拌车将混过凝土由拌合站直接运输至混凝土地泵处,这样混凝土由泵直接进入布料机,减少泵管长度。

2、严格配合比设计,控制好混凝土和易性以及坍落度。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预应力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断丝、滑丝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钢绞线保管不善。

2、钢绞线被锈蚀。

3、张拉时夹片没有上满打紧,同一孔道内存有预应力束没有被张拉。

4、张拉千斤顶和压力表发生故障。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钢绞线应存放于干燥处,存放地高出地面20cm并盖好

2、张拉顺序及张拉力值符合要求。

3、张拉千斤顶及油压表精度满足要求,并按时配套校验。

4、张拉时,工作、工具夹片均需上满打紧。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预应力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实际伸长量与设计伸长量偏差过大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孔道摩阻、喇叭口摩阻参数不准确,设计伸长量不准确;2、预应力孔道施工偏差大;3、张拉时静停时间不足。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按要求进行孔道摩阻试验,确定摩阻等参数,据此调整设计伸长量;

2、施工时严格控制预应力孔道线形,定位牢固准确;

3、严格张拉工艺,确保5分钟静停时间。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预应力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压浆不饱满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孔道没有抽真空,或抽真空度不满足要求;

2、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不满足标准要求。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严格按照真空辅助压浆工艺进行压浆,真空度保持在-0.06~-0.10MPa之间;

2、浆体注满管道后,应在0.5~0.6MPa下持压2分钟。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预应力工班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封锚混凝土及与梁体混凝土间隙有裂纹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封锚混凝土施工不密实。

2、封锚混凝土模板与梁体有空隙造成漏浆。

3、封锚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封锚混凝土采用干硬混凝土采用手锤砸实或小坍落度混凝土必须经过振捣。

2、采用钢丝将封锚混凝土模板紧拉在锚垫板丝扣上。

3、封锚混凝土按照箱梁混凝土一样进行养护。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安质部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梁长、跨度偏差超标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梁长及梁跨没有按照要求设置预留压缩量。

2、端模与内外模连接不足,刚度不够。

3、支座板固定不牢,在吊放底腹板钢筋骨架时发生位移。

4、梁体混您图弹模不稳定。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梁长、梁跨综合设计值以及实际测量值预留压缩量。

2、加强端模与内外模之间的螺栓连接,尤其是与内模之间。

加强端模自身横向水平刚度。

3、支座板与底模之间设置螺栓连接,吊放底腹板钢筋时严禁撬动支座板。

4、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安质部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底板、顶板厚度偏差超标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浇筑混凝土是底板没有根据设计厚度收浆抹平。

2、顶板没有按照伸缩缝高度收浆抹平。

3、内模没有调整到位或丝杆没有拧紧。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底板、顶板混凝土表面要根据设计进行抹平,铲掉多余混凝土,低洼处及时抹平。

2、加强内模测量,保证内模的集合尺寸满足要求,切拧紧内模丝杆。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安质部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吊点孔、接触网支柱预埋螺栓偏位、倾斜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预埋件固定不牢。

2、浇筑混凝土前检查不到位。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吊点预留孔、接触网支柱螺栓等预埋件必须精确定位,并固定牢固,尤其是垂直度偏差要严格控制。

2、加强技术、质检人员责任心,浇筑混凝土前对预埋件进行专项检查。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安质部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支座板平整度不满足要求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单块支座板由于焊接变形等造成自身平整度不满足要求。

2、底模变形,底模与支座板之间有空隙。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安装前派专人对支座板进行验收,平整度不满足的进行调平处理。

2、支座板与底模之间设置螺栓连接。

3、支座板与底模之间的缝隙采用钢化腻子填塞。

4、绑扎底腹板钢筋时预留支座板套筒位置。

5、吊放底腹板钢筋时严禁撬动支座板。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安质部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支座预埋板处有空音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支座板处钢筋密集,混凝土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派专人负责加强支座板处混凝土振捣。

2、在支座板附近设置侧振。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安质部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排水不畅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预埋管位置不准,排水管埋高。

2、振捣时碰到排水管,导致位置偏移。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混凝土浇筑前再次检查预埋管位置及高程,是否牢固;

2、振捣时加强注意,不可碰到预埋管件。

 

制定人:

年月日

审核批准:

审批人:

年月日

实施结果:

记录人:

年月日

评审验证:

评审验证人:

年月日

预防措施计划实施表

责任部门

安质部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事实:

防撞墙、竖墙预留钢筋位置偏差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评审及需求评价和原因确定:

(可加附页)

1、安装定位不准确。

2、预埋钢筋固定不牢固,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偏移。

3、没有按照设计图纸设置断缝。

预防措施计划:

(可加附页)

1、预埋钢筋必须按照设计位置预埋,严格控制横向偏差。

2、预埋钢筋整体连成一个整体,并与梁体钢筋焊接牢固。

 

 

制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