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4123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从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入手,分析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不足以及不能完全实行自由浮动的原因,并对如何完善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经济平衡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汇率制度人民币外汇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自诞生之后,几经变迁,先后经历过频繁调整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基本保持固定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盯住一揽子货币、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从长远看,人民币若要成为一种强势的国际货币,汇率浮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前的问题是如何使“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名副其实。

1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隐患

人民币存在高估现象

  从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保持在人民币兑1美元左右,本质上依然是固定汇率的稳定,但这是以货币当局积累大量外汇储备为代价,不仅中长期不能满足人民币汇率灵活变动的要求,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情况导致货币当局汇率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矛盾。

形成机制方面存在不足

  1998年以来,由于人民币汇率年波幅不超过1%,而被IMF归入盯住汇率安排。

这不仅与中央银行稳定的汇率政策取向有关,也与现行汇率形成机制有关。

目前中国外汇市场的基础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这是一个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交易会员制。

该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是市场结构的封闭性与垄断性。

封闭性是指两个管制措施:

第一,对大部分国有企业仍实行经常项目强制结汇;第二,能进行外汇交易的银行对超过上限的结售头寸不得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抛出。

这种交易体制导致企业持有的外汇集中到外汇指定的银行,而这些银行的交易能力受到限制。

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抑制了银行对汇价的意愿,因此,目前市场反映的是中央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的制度安排,是使中央银行长期陷于被动干预地位的重要原因。

因为在外汇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不入市干预收购卖超外汇,则由于企业和银行都不能够囤积外汇,靠汇率升值也不一定能够出清市场。

不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

  不可否认,中央银行对国内外汇市场的干预是有效的。

事实上,我国央行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加以干预,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幅度控制在极其狭窄的范围,这在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深化程度不够,不能向企业和银行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的条件下,能有效的降低企业与银行的经营风险。

  但是在日益开放经济环境下,汇率已不单纯是影响贸易收支的变量,它也是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国际收支平衡、国内物价水平和就业的重要变量。

另外,汇率的制度安排还涉及到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我国的经济现状与实际经济能力不允许让人民币汇率长期违背市场规则,如不尽快改变目前僵硬的汇率制度,将对国内经济发展造成显着的负面影响,提高国外产品在我国的价格优势,在国际上将大大削弱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如果贸易顺差逆转,国际收支的平衡大量依靠国际资本的流入来弥补,就会加大国际游资对我国汇率实行攻击的可能性,其结果可能是面临国内资本的流出,国际储备的下降和国内经济过热的困境。

制约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根据蒙代尔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均面临“三元悖论”,既在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三个目标只能“三者取其二”的选择局面。

回顾1994年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实践,其实就是在稳定的汇率的既定目标下,在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之间做出选择。

1997年以前,面对汇率持续升值的压力,中央银行被迫在市场上大量收购外汇,投放基础货币,同时为减轻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又被迫采取回收对金融危机再贷款等冲销措施。

因此这一时期中国是通过牺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面对外汇资金流向逆转,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是积极刺激内需、治理通货紧缩,通过改善经济基本面状况间接地促使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而这一时期,主要是“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管制”的现行外汇管理体制的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通过加大经常项目真实性审核力度以及遏止违规资本外流,为国家宏观调控争取时间。

增加了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由于中国有人民币汇率过于稳定,因此,当境内外利率出现差异时,并会导致单边套利机会的出现。

尽管在中国实行资本项目管制的情况下,这种套利存在一定的成本,但当潜在的收益超过套利成本时,套利还会通过非法逃套等形式进行,并增加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难度。

如1997年以前,在本外币正利差较大,外资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各地纷纷通过引进外商投资固定回报项目的形式,绕开国家外债规模管理,而1998年境内外形式逆转后,但当年全国外汇大检查就查出逃骗汇金额高达112亿美元。

2我国尚缺乏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的条件

 汇率自由浮动须以资本流动为前提。

目前,我国从长期来看,资本自由流动以成大势所趋,但这毕竟是一个渐进过程,现在既然还没有实现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所以浮动汇率制就难以实现,即使实现了,但由于资本尚处于管制状态,按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货币政策也无助于促进内部、外部收入同时均衡。

因为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了货币供给之后,虽然能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和产量的增加,但由于资本不能自由流出,汇率就不会随利率下降而下降,从而不会增加出口,增加了也会因生产过剩而减下来,回复到原来的水平。

  我国经济增长更多的要依靠扩大内需,而不能依靠浮动浮动汇率来调节进出口。

因此,目前急于改变汇率制度没有必要,相反还可能因实行浮动汇率制,而承担国际游资冲击的巨大风险。

  目前我国尚处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在贸易领域,投资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限制,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仍处于非市场化状态,因此,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货币市场都远不可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的实际情况,市场价格的扭曲,就很容易误导企业行为,难免不使企业对币值产生错误的预期,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又扰乱了社会的经济秩序。

 有可能带来严重金融混乱的结果。

在我国目前生产经济体制尚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较低和银行不良资产较多的情况下,由于按照“三元悖论”,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而又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势必允许资本自由流动,这不仅有可能遭受游资的巨大冲击,还将为那些贪赃枉法盗窃人民钱财之徒外逃资金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也可能导致某些银行、企业破产,从而造成金融混乱甚至金融崩溃的严重后果。

3完善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实现经济平衡发展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利率——汇率的传导机制

  僵化的利率体制对汇率政策有效性的发挥极为不利。

在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政策组合中,利率市场化是基本前提。

如果利率僵化,则外资流入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上升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无法通过利率的变动得以缓解,同样推理,也无法借助利率上升的作用组织资本外逃。

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流量结构的考察发现,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常项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小,资本项目对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也可以看出汇率政策的有效安排必须得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配合。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管制利率制度,有市场决定的因素较少。

从而造成投资增长、消费增长、进出口增长的利率弹性较小,利率无法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利率——汇率的传导机制受阻。

所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应使利率制度改革与之配合。

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放宽外汇市场的进入限制。

除了资本项目,外汇买卖随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进程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外,应尽量放宽经常项目人民币兑换在用途和数量上的限制,外汇市场进入限制的放松是减少外汇黑市交易的最有力手段。

取消强制性的结售汇要求,实行意愿结售汇制,以利于发展外汇市场和分散汇率风险,有助于削减涉外企业强制结售汇制度增加的额外经营成本。

  增加市场交易主体。

增加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让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直接参与外汇的买卖,有助于避免大机构集中性的交易垄断市场价格水平,防止汇率的大起大落。

  推广大额代理交易。

为增加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的种类和活跃市场,可逐步推广银行代理企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的大额代理交易。

但在具体操作上要保证银行在代理企业办理外汇交易时,需严格按照现行外汇管理规定对企业有关交易凭证进行严格审核把关。

  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

外汇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为企业和银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目前中国外汇市场交易币种仅有美元、日元和港币,干净单一,与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还相差很远。

为更好地发挥外汇市场的服务作用,应逐步建立银行间外汇拆借市场,增加外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外币期货和外币期权等交易方式。

  发展商业银行充当做市商的制度。

改革目前银行间市场撮合交易的外汇买卖方式,使商业银行从目前的交易中介变为做市商,活跃外汇市场,并使汇率真正反应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强化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

  改进中央银行市场的调控方式。

主要是要改变中央银行过去过于频繁干预外汇市场的模式,确定中央银行需要盯住的合理的人民币汇率目标波动区域,建立一套标准的干预模式,给市场一个比较明确的干预信号,减少干预成本。

加强汇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抵制国际资本的冲击

  根据蒙代尔的着名的“三元悖论”理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让渡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在经济不断开放的条件下,为了减少货币政策的内生性,必然密切关注和研究主要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变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加强汇率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汇率及其政策在平衡收支、地域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以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人民币汇率应由盯住美元转向参照货币———篮子浮动

  当前,欧元诞生后的国际货币市场已呈现美、欧、日三分天下的态势。

由于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贸易与资本往来,一旦国际贸易形势与世界货币市场发生变化,与美元的单线联系将无法全面反映这些因素的变动。

因此,恰当的选择应该是盯住一篮子货币,通过一篮子货币及其权重将中国与外国的经济联系程度进行合理反映。

货币篮子的构建主要考虑各种货币在我国对外贸易交往中的比重,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发展,篮子内货币的权重还应结合资本流动因素。

基本思路是设计一个多种货币构成的虚拟货币,人民币汇率在进行调控不再盯住美元,而是盯住人民币与该虚拟货币的汇率。

在当前情况下,一个较为简单的虚拟货币构造模型,既以中国进出口该国货币所占的比例为该货币篮子中该货币的比重,以这些权数乘以本币对国家货币的汇率后加总得出人民币对该虚拟货币的汇率,作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

参考文献

1王国刚.资本帐户开放与中国金融改革[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李若谷.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改革[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章和杰.扩大中国汇率浮动区间的设想[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6)

4姜波克,陆前进.汇率理论和政策研究[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丁冰.从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看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J]经济学动态,2004

(1)

7吴曼丽.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