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5160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docx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

 

乌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议书(总50页)

贵州省乌江造船-航运中心

及船舶装备制造基地

项目建议书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速远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武汉

2010年10月

项目单位:

贵州省思南县发展和改革局

项目主编单位: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管行政负责人:

周用华

主管总工程师:

谢长文

主办部门负责人:

蔡开程

主办部门技术负责人:

王承锐

项目负责人:

王承锐

罗健

项目参编单位:

上海速远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主管行政负责人:

王崴

主办部门负责人:

周泳

主要参加人员

专业

专业负责人

参加人员

技经

周冬元

(高级工程师)

蒋璘晖

(工程师)

航道

胡建平

(高级工程师)

陈婕

(助理工程师)

总图

秦俊

(高级工程师)

罗健

(工程师)

工艺

王强立

(高级工程师)

刘莉

(助理工程师)

水工

罗少林

(工程师)

杨新才

(高级工程师)

建筑

周振环

(高级工程师)

阳柯

(助理工程师)

结构

高志荣

(一级注册建筑师)

张广杰

(助理工程师)

电气

刘岐

(高级工程师)

黄巍

(工程师)

控制

刘岐

(高级工程师)

黄巍

(工程师)

给排水

姚远

(高级工程师)

张守华

(工程师)

通信

汤水平

(高级工程师)

柏杰

(工程师)

暖通

毕精华

(高级工程师)

宋国勤

(高级工程师)

环保

李向阳

(高级工程师)

王明

(高级工程师)

概算

骆萍

(高级工程师)

尤淳

(高级工程师)

节能

邹焱林

(高级工程师)

王强立

(高级工程师)

第1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概况

贵州省乌江造船-航运中心及船舶装备制造基地位于贵州省思南县思唐镇远东村关中坝乌江河东岸,主要建设项目包括航运中心核心区,钢质及铝合金船舶制造基地,复合材料游艇制造基地,船舶机电设备制造基地,管材加工中心及钢质及铝合金舾装设备制造基地,船舶内装材料及设备制造基,材料码头,舾装码头等。

1.1.2规划背景

乌江航道概况

乌江是贵州境内最大的河流和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县乌蒙山东麓,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长322公里,为乌江主源;北源六冲河长210公里,两源在贵州黔西县化屋基汇合后称乌江。

乌江横贯贵州中部及东北部,至洪渡镇以北约15公里处进入四川省境,至涪陵汇入长江。

乌江流域跨云、贵、川、鄂四省的47个县/市,从发源地至河口全长1050公里(贵州境内848公里),落差1787.46m,化屋基至涪陵714公里平均比降1.02‰。

乌江历来是贵州最重要的水上通道之一,其水量充沛,流态稳定,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水电梯级开发前景广阔,对流域经济的发展和沿江人民的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乌江是我省主要的通航河流,是规划的贵州水运出海通道之一,其中乌江渡—涪陵607公里已列入《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布局方案》,是国家“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内河高等级航道之一。

2009年12月中旬,乌江航运建设工程作为我省“十一五”建设北入长江水运出省通道的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

工程建设完成后,乌江航道通航等级和通航里程将大幅度增加,上能直入贵州腹地,连接贵阳、遵义等我省经济发展中心地区,结束我省中心城市没有航运的历史,下接长江黄金水道抵重庆、武汉、上海,进一步优化了我省综合运输体系,航运这一节能、环保、运量大、成本低的运输方式,将在实现“兴黔富民”事业和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9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武汉召开的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内河航道属公益性基础设施,以社会效益为主,其带来的效益往往是隐性化的。

发展航运是一个国家战略的问题,要把发展内河航运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下决心把内河航运搞上去。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内河航运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畅通高效平安绿色内河航运”。

张德江副总理的长江调研之行,以及在内河航运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内河航运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春天。

1.2规划依据

1.2.1主要依据文件及标准

本工程规划设计合同;

船舶企业评价标准;

国家、交通部和相关行业现行标准及规范。

1.2.2主要依据资料

《贵州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3年-2020年);

《乌江航运建设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其他相关资料。

1.3规划范围及内容

1.3.1规划范围

陆域:

征地红线范围内;

水域:

本工程对应的水域范围内;

负责水、陆域范围内规划区域工程及配套工程的规划研究工作。

1.3.2规划内容

根据业主对工程的规划设想,提出合理的区域规划方案;

根据地形、水文资料,结合使用、安全和环保要求,提出总平面布置规划方案;

根据地质地形条件、使用功能要求提出船台、滑道、舾装码头和车间等建筑物结构设计规划方案;

根据总平面布置、工艺设计要求,提出给水、排水、供电、照明、控制、通信、公用动力、消防和环保等配套工程的规划建设方案。

根据业主要求和工程建设规模,提出工程规划建设投资匡算,并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评价。

第2章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建设“乌江造船-航运中心及船舶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对于贵州东北部地区及整个乌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甚至对于整个贵州省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对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如下说明:

本项目构想在乌江水系,以思南县为枢纽,尽快打造“一个中心,两大基地”。

“一个中心”即指:

乌江航运中心;“两大基地”:

船舶制造基地,船舶装备制造基地。

一、建设乌江航运中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乌江是贵州省主要的通航河流,是规划的贵州水运出海通道之一,其中乌江渡—涪陵607公里已列入《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布局方案》,是国家“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内河高等级航道之一。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乌江水道,连接长江大动脉,逐步打通贵州-上海的黄金水道,将乌江航运与整个长江航运市场以及今后的国际市场紧密接轨,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1、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内河航运具有占地少、能耗低、运输成本低和运量大的特点。

一般兴建1km高速公路需占地60-80亩,建1km铁路需要占地30亩左右,而航道建设基本不占用或很少占用土地;内河航运借水行舟,能源消耗低,单位运输能耗与铁路基本持平,仅为公路的8%。

尤其是乌江地处西部地区,山岭纵横,铁路、公路建设难度大、投资高,相对来讲航运具有潜在优势,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是一种节能、省地、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

因此,建设乌江航道、发挥航运优势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2、分流运输,改善交通。

乌江水系沿岸各县都处在群山之中,山高路陡,公路崎岖狭窄,交通极端不便。

再加上近些年来,由于各城镇的经济发展,物资运输频繁,各类卡车、挖掘机、推土机等重型机动车辆,穿行在崎岖山路之上,不仅造成山区主干道路不堪重负,凹凸不平,更是导致了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出行时间长,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恶劣后果。

如果乌江航道顺利通航,许多大宗货物将会采用船运方式,运输到重庆、华中、华东地区,将会大大地改善公路交通。

3、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

乌江沿线是贵州省重要的能源基地,腹地内自然资源丰富,矿产种类多,储量大,质量好,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采,是我国西南矿产集中分布地区之一,在全国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比如:

乌江沿线探明的煤炭储量达到4亿吨,磷矿储量达到7亿吨过去由于运输不方便,成本很高,无法大规模合理开采,有了乌江航运业的发展,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打破运输瓶颈,促进当地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加快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型。

4、促进农牧产品的发展。

乌江水运的通航,便利了农牧产品的出省运输,可以促进牲畜养殖和农副产品的种植,促进农牧产品的深加工,不再因为交通不便,而出现“白菜烂在地里”的情况。

5、带动沿线的旅游产业发展。

乌江被称为“千里画廊”,乌江旅游以其自身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流域内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而闻名遐迩,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与流域内各支流景观溶洞、湖泊山水等自然景点合为一体,成为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目前因航道条件的制约,尚未得到全线畅游,随着航运中心建设地深入,落后的航运面貌将不复存在,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再加上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必然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泛舟乌江。

势必将改变贵州省旅游业的格局。

6、乌江航运中心的建设势必促进人口的流动,带动航运管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培养出一大批航运类专业人才:

航运管理人才、船员、船舶经纪人、船舶金融人才、船舶法律人才、货运代理人、船舶代理人…改变当地的人员结构,提高了人员素质,繁荣当地人才交流市场,带动经济繁荣。

二、建设船舶制造基地

船舶制造工业属于大型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先进、导向性强、产业关联度高、资本与劳动力密集结合等特点。

同时,船舶制造工业也是航运业、渔业、海洋工程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支持乌江航运中心的发展。

2、促进当地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带动地方经济。

3、培育船舶制造,占领山峡库区、内河船舶制造市场,创造经济效益。

4、有机会进军世界小型船舶建造市场,打响“乌江制造”品牌。

5、改善当地人才结构,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

船舶设计人员、船舶生产管理人员、船舶物流管理人员、船体建造技术人员:

冷做工、电焊工、数控切割人员;机电安装技术人员;管子加工及安装技术人员及工人;涂装专业技术人员及工人;内装专业人员。

三、建设船舶装备基地

1、促进第二产业成套能力。

2、促进有色金属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

3、促进复合材料深加工。

4、提高机电制造能力。

5、提高室内装潢及家具生产水平及加工能力。

6、培养各种类型的技术人员及生产人员,同时可以孵化出更多的企业,增加就业,活跃思维,促进市场繁荣。

总而言之,建设“乌江造船-航运中心及船舶装备制造基地”,立足于乌江水系,辐射长江黄金水道,不仅会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可观的财政收入,也会无可争议地带动乌江沿线数十个乃至上百个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培养出一大批通用型专业人才,提高了人口素质,促进乌江流域各地区的第二产业结构转变,向高端产品发展;更为当地政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繁荣经济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会。

这是一个既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又能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优秀项目。

尽快促成本项目的实施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

2.2建设指导思想及规模

整个园区分为:

航运中心核心区,船舶建造基地,船舶装备产业孵化基地

2.2.1航运中心核心区域

航运中心核心区域是整个园区的核心区域,由三楼主体建筑物组成,规划为航运中心大楼(40层),研发及培训大楼(20层)及高档商务酒店(20层)

2.2.2船舶建造基地

船舶建造基地是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石,同时也是船装备产业孵化基地的重要依托,由钢质及铝合金船舶建造基地及复合材料游艇建造基地组成,其生产规模如下:

钢质及铝合金船舶建造基地,规划生产能力为:

具备年建造500吨级钢质机动驳船192艘9.6万载重吨的能力,年加工钢材量近2万吨。

主要生产设施有:

500吨级室内船台16个,下水滑道16条,舾装码头1392米,原材料码头80米,配套建设预处理工场、切割下料工场、平面曲面分段工场、涂装工场。

2.2.3参考产品

干散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船型分级

(载货吨级)

总长

LOA

m

船宽

B

m

设计吃水

m

参考设计载货量

t

参考主机功率

kW

备注

500

50~55

8.6

2.2~2.4

410~660

(110-180)×2

在参考主机功率下,对应船舶设计吃水的设计航速:

≥18km/h

液货船(包括油船、化学品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船型分级

(载货吨级)

总长

LOA

m

船宽

B

m

设计吃水

m

参考设计载货量

t

参考主机功率

kW

备注

500-I

55~58

10.8

2.0~2.4

450~700

(160~205)×2

在参考主机功率下,对应船舶设计吃水的设计航速:

≥18km/h

500-II

50~55

8.6

2.0~2.4

400~650

(130~180)×2

驳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船型分级

(载货吨级)

总长

LOA

m

船宽

B

m

设计吃水

m

参考设计载货量

t

500

45~47

10.8

2.0~2.2

600~700

800

52~55

10.8

2.2~2.4

700~950

普通客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船型分级

(载客位)

总长

LOA

m

船宽

B

m

设计吃水

m

参考设计载客量人

参考主机功率

kW

备注

330

45.0

8.2

1.4

330

258×2

在参考主机功率下,对应船舶设计吃水的设计航速:

25km/h

复合材料游艇建造基地,规划生产能力为:

年建造50米长玻璃钢游艇48艘。

主要生产设施有:

55米长室内造船工位12个,下水滑道1条,配套建设模具制造工场。

2.2.4参考产品

旅游船

2.2.3船舶设备产业孵化基地是船船舶制造基地的重要生产保障,同时又是带动当地相关通用产业发展的孵化基地,由船舶内装材料及设备制造基地、管子加工及成套中心与钢质及铝质船舶舾装件制造基地、船舶机电设备制造基地

(一)、船舶机电设备制造基地

(二)组成,其规划生产能力为:

船舶内装材料及设备制造基地的主要产品为复合岩棉板、防火板、卫生单元、中央空调、家俱等,具备年配套500艘船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设施为:

长405米,宽30米,三层标准工业厂房一座及配套仓库一座

管子加工及成套中心与钢质及铝质舾装伯制造基地年加工各种钢管500船套,PVC管500船套,铝合金门窗500船套,不锈钢舾件500船套,主要设施为:

长135米,宽30米的三层标准工业厂房一座,长99米,宽30米的三层标准工业厂房一座

船舶机电设备制造基地

(一)及船船舶机电设备制造基地

(二)年产船舶动力成套设备500船套,舵机500船套,锚机500船套,通讯及导航设备800船套,侧推舵桨200船套,油污处理装500船套,生活污处理装置500船套,空压机500船套,泵500船套,阀门500船套,滤器500船套,消音器500船套,复合材料艉轴轴承500船套,电加热器500船套,配电屏、照明、动力配电箱、控制箱等500船套,主要设施为:

长81米,宽60米的三层标准工业厂房一座,长108米,宽90米的三层标准工业厂房一座,配套仓库2座

第3章自然条件

3.1地理位置

本次拟建设的“贵州省乌江造船—航运中心及船舶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位于思南县城下游在建的乌江三桥东岸关中坝片区,处沙坨电站常年回水变动区,规划岸线长约3.6公里,此河段河面开阔,河床较为稳定,河宽、水深、流速、流态适宜,河流坡降较小。

思南位于黔东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顺乌江达重庆涪陵入长江。

铜遵公路干线横穿县境东西,黄金水道乌江纵贯南北,是黔东北联系湘、渝、川的水陆交通要塞。

全县辖辖13个镇、14个民族乡,县域面积2230.5平方公里,其中:

耕地703.57平方公里,林地395.92平方公里,草地面积205.96平方公里,居民及工矿用地57.07平方公里,交通用地27.76平方公里,水域地29.67平方公里,园地平方2.99公里,未利用807.56平方公里。

近五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下:

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47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9.56亿元;第二产业3.08亿元,其中工业0.86亿元;第三产业4.83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13.8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21亿元;财政总收入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0.08亿元,其中:

存款余额11.7亿元,贷款余额8.3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9亿元;年末总人口63万人。

2006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12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10.53亿元;第二产业5.62亿元,其中工业1.14亿元;第三产业4.97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11.9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78亿元;财政总收入1.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8.96亿元,其中:

存款余额15.03亿元,贷款余额13.9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8亿元;年末总人口63.59万人。

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16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12.89亿元;第二产业7.1亿元,其中工业1.38亿元;第三产业6.17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16.3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58亿元;财政总收入1.4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35.8亿元,其中:

存款余额19.76亿元,贷款余额16.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3亿元;年末总人口65.37万人。

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13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12.18亿元;第二产业9.39亿元,其中工业1.46亿元;第三产业7.56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20.1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72亿元;财政总收入1.5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52.11亿元,其中:

存款余额28.22亿元,贷款余额23.8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67亿元;年末总人口66.03万人。

2009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9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13.2亿元;第二产业11.7亿元,其中工业3.29亿元;第三产业9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20.9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9.66亿元;财政总收入1.8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70.7亿元,其中:

存款余额35亿元,贷款余额35.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8亿元;年末总人口67.08万人。

3.2气象

本地区气象特征值如下:

(1)乌江流域除高程2000m以上的西部河源地区属暖温带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欧亚大陆冷高压影响,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因北部高山屏障,使冷气团大为减弱,冬无严寒,夏季由于流域为高山丘陵区,平均高程在1160m左右,夏无酷暑。

上游地处云贵高原,具有高原气候特征,气温较低,雨量偏少,春季易干旱。

中下游地区,全年温和多雨,湿度大、温度高、日照少。

(2)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14.6℃,年、月平均气温总的趋势是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递增,温度随着高程降低而增高,年平均气温从上游13℃逐渐增至下游18℃。

全年平均最低月气温在1月,约2-7℃之间,极端最低气温,西部威宁-15.3℃,中部贵阳-7.8℃,东部沿河-5.4℃,河口涪陵-2.2℃。

全年平均最高月气温出现在7月,约为18-2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上游32-35℃,中游37-41℃,下游38-44℃。

(3)湿度及日照。

乌江流域年平均相对湿度约为77-89%,江界河以上区域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江界河至河口区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79%。

贵州省有“天无三日晴”之称,全年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属于国内低值区。

年日照时数1130h左右,与理论日照时数相比,实际日照百分率仅为25%。

(4)降水。

乌江流域降水多以大雨和阵性暴雨为主,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163mm,流域降水量,流域降水量分布呈现下游大于上游、右岸大于左岸之势。

降水年内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5-7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5-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6月上旬至7月中旬多出现面积广、强度大的暴雨,9、10月常出现秋季暴雨,其强度和量均不及夏季暴雨,夏季暴雨伴随着雷击。

一般雷雨天对航运影响不大,特大雷暴造成山洪暴发,冲击物可能淤塞河床,对航运影响较大。

(5)风况。

乌江流域全年地面盛行偏北风(静风除外)。

年平均风速在1.7-2.0m/s之间,呈现上游大于下游趋势,局部地区时有大风发生。

(6)雾、霜、雪况。

乌江河段雾日不多、霜少雪稀。

遵义站多年平均雾日21.5天,思南站多年平均雾日24天,历年最多雾日44天;沿河站多年平均雾日17.2天,历年最多雾日34天。

雾、霜、雪出现时间不长,对航运影响不大。

(7)思南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温湿共季,光、热、水分布同期,无霜期长等特点。

年总日照时数1248.4小时,多年来年平均温度17.3℃,年总积温6314.5℃,年内极端最高温度为40.7℃,极端最低温度-5.5℃,最热月为7月,月均温27.9℃,最冷月为元月,月均温为5.9℃。

境内霜冻较短,初始霜日平均在12月上旬,终霜日平均在次年2月下旬,全年无霜期290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54.3mm,多集中在4-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4.2%,其中5-6月降水量最多,为391.6mm,占全年降水量的33.9%,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降雨量只有200mm左右,年降雨日163天。

3.3水文

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乌江自西南向东北斜穿而过,将全县分为东西两片,境内大小溪流呈网状遍布全县,排入乌江。

全县有大小溪流284条,河道总长457.25公里,加上乌江思南段76公里,计533.25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8条,河网密度为52公里/100平方公里,每100平方公里比全省少4公里,年径总流量为12~15亿立方米。

全县地下水年平均储量3.975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平均17.19万立方米,超过全省的14.5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的平均水量,属地下水丰富县。

3.4航行条件

乌江渡至龚滩407km航道建设标准:

(1)航道等级:

内河Ⅳ级;

(2)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流量):

综合历时保证率95%;

(3)航道尺寸:

乌江渡铁路桥-漩塘44.8km为单线通航控制河段,其航道尺寸1.6x30x330m;漩塘以下359km为双线通航河段,其航道尺度1.6x50x330m;

(4)通航船舶为500t级自航机动驳

3.5工程地质

拟建“贵州省乌江造船—航运中心及船舶装备制造基地”选址位于思南县思唐镇远东村关中坝乌江河东岸,乌江河边为较平缓地带,后面为陡岩斜坡,其地质情况如下:

一、地质环境条件

(一)地层岩性

拟建地址主要出露地层有志留系秀山组S2-3X,二叠中统及第四系,岩性由新到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Q)斜坡及沿江边上,在斜坡顶部以母岩崩落堆积为主,含大量灰岩巨石和块石;中上部以残积、坡积物和粉砂质粘土为主,含泥岩及灰岩碎块石;中部为坡积洪积粘土夹大量的灰岩块体;下部(场址)乌江岸边为冲积粉砂质粘土、粉土、崩塌堆积体、粉细砂、砾砂等。

2、二迭系中统栖霞组(P2Q)深灰、浅灰、中厚层块状灰岩含燧石块团成条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