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心理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5836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姻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婚姻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婚姻心理学.docx

《婚姻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心理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婚姻心理学.docx

婚姻心理学

第四单元老年人的心理咨询

老年期心理问题特点:

临床心理学中以老年心理问题和障碍,如更年期精神症状、记忆减退、性格改变等为区分标准,生理年龄只有相对的参考价值。

老年是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所以,老年人的心理习惯之一是倾向回忆往事,不愿展望未来,因为等待他们的未来,不是他们所期待的事情。

为此,曾经幸福的老年人,情绪方面多数较平稳;曾经坎坷的老年人,常常被郁闷和惆怅,追悔和叹息所环绕。

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多数比较现实,要求眼下有事可做,有人与他们交往。

特别是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的

离、退人员,由于社会交往减少而产生的孤独感。

这是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

常见问题:

退休带来的个人价值问题

生病(慢性病或严重病)对情绪的影响

痴呆

对死亡的恐惧

老人虐待问题

贫穷、孤独、丧亲、残疾等

案例:

6-15、6-16、6-17(省略)

第五节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

一、什么叫爱情

生物本能——性爱

心理需求——情爱

依附本能(社会本能的需要)——恋爱

二、神化中的“爱情”

爱情是男女双方相互依存和性、情互相给与并彼此理解和接纳的过程。

在咨询中,讨论的是现实的、正常的爱情。

柏拉图式的“无性的爱情”、对神的爱、“单相思”、以及各

类变态的“爱情”等等,不符合我们对爱情的定义,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三、爱情困惑与障碍的心理咨询

特点:

非理性

“爱情”二字,无论是“爱”还是“情”,都是对人类非理性体验的描述。

如果我们用理性的逻辑去对待爱情的困惑与障碍,那么我们的判断,十有八九是不准确的。

因为,爱情自身本不遵守理性的逻辑

男女青年择偶心理健康标准

看对方有没有自信,它包括对自我的肯定态度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看对方情绪是否稳定,即面对困难与挫折,是否都能保持正常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

看对方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是否热爱,充满了向往,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对社会对他人有爱心和责任感。

符合上述标准,证明他(她)心理健康,那么你们将来的家庭生活将会是幸福和美满的

案例:

6-18,恋爱中的趋避冲突

第二单元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

一、苦涩婚姻的缘由

婚姻问题比恋爱问题更复杂

在婚姻中除了男女之间的浪漫爱情和道德规范之外,还加进了法律责任、经济关系、家族社会关系等

一系列因素。

对于心理咨询师,最好的办法就是抛开无关的细节,直接锁定三个要点:

情爱、理解、相互依附。

绕这三个要点收集资料,揭开婚姻问题的谜底。

沟通、婚外恋、家庭中的冲突

案例6-19、6-20、6-21

咨询原则

1、必须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但是,与求助者的谈话内容,应当是法学、伦理学之外的

心理学知识;

2、在心理咨询中,对恋爱问题,必须依据爱情的定义去判断爱情的质量,而后才能进行疏导;

3、如果求助者处在非理性的恋爱生活中,应当用理性来警示他们,不要在“爱”的大旋涡中沉入海底。

4、恋爱是利人利己的事情,是否利人同时利己,是鉴别真假爱情的试金石。

5、人类两性间的爱情行为,其背后是“复合动机”。

同时追求性、情、道德满足的“复合动机”是正确的。

二、影响婚后夫妻关系的因素

结婚动机:

恋爱过渡情绪化:

“情人眼里出西施”

角色适应:

道德约束、法定责任、多层社会关系等

心理相容问题:

个性、生活习惯不同

夫妻之间常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包括:

1、伴侣应该知道我的想法是什么。

对治疗不要期待太高:

美国40年离婚率达67%,50%发生在结婚7年之内。

第二次离婚比第一次离婚率高10%。

密执根大学的咯LoisVerbrugge和JamesHouse报告不幸婚姻平均增加了35%。

华盛顿大学的

NeilJacobson报告的婚姻治疗的最高成功率是35%。

第三单元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一、什么叫家庭

“在现代社会里,家庭是个体合情、合理、合法地满足三种基本需求的特殊社会功能组织”。

若能满足三种基本需要,家庭则存;若不能满足,家庭则亡或名存实亡。

二、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

第一,面对夫妻关系造成的家庭问题,判断“破裂家庭”或“死亡婚姻”,必须小心!

最好按照家庭的

心理学定义,按实际情况,从夫妻双方满足基本需要的程度,合乎逻辑地进行分析,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

如果尚未达到“破裂家庭”或“死亡婚姻”的程度,就应按照如何满足三种基本需要的原则去引导求助者,

第二,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

不能只听求助者的一面之词,必须把求助者说的事件,认真地全面落实,咨询工作才能开始。

咨询中,对家庭事件,只作心理学分析,不牵扯到心理学以外的领域。

二、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

第三、咨询师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摸求助者的看法,必须以求助者的看法为核心展开讨论。

第四、只向求助者摆出几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不替求助者进行选择。

第五、必须为求助者绝对保密。

第六、无论属于婚姻中的哪类问题,必须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特别对性生活有关的问题

更要如此。

对这类问题进行单方咨询不但效果不好,有时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三、亲子关系心理咨询

(一)亲子关系的概念

自然的血缘关系

人伦道德关系

法定的养育、监护关系和法定的赡养关系

(二)亲子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

实际性质:

亲情、道德和法理浑然一体的关系,并不断发展变化的

良好亲子关系的基本条件:

1亲、子双方对亲子关系有全面、正确理解

2对人伦道德有端正的态度

3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对方,对亲子关系的年龄阶段性有正确认识

第六节性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人类性科学》概述

第二单元性心理咨询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单元性行为问题

第一单元《人类性科学》概述

一、《人类性科学》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外延

性行为是本能

影响因素:

社会、心理、遗传、疾病

相关学科:

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医学、性心理学

在教育和咨询工作中,首先必须强调的是性道德操行和法律知识

内涵

1、性的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人类性活动的基础

2、性的心理因素:

人类性行为是个体的性需求、性动机、性态度、性情绪、性经验以及人格特征在性

活动中的综合体现;性活动很大程度由心理因素决定

3、性的社会因素:

家庭、宗教、人际关系、道德与法律

只有符合性道德和遵守性法律的性行为,才能被社会主流文化认可

二、人类的性特征

普遍性

功能多样性(生殖需要、维系夫妻关系、心理需要;性以外的目的)

选择性、排他性

责任性

文化-社会制约性

三、性道德与性态度

(一)性道德

性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对性行为的规范。

人们根据这些惯犯,判断性行为的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也就是说,对与人的性行为作出道德判断。

功能:

控制功能:

是对社会的“软”控制。

“软”是相对与法律而言;所谓“控制”,是通过社会舆论

形成社会压力,以达到约束、制止不良行为的目的。

调节功能:

是通过性道德的文明规范,引导社会人群在性行为方面,更加人性化、文明化,调整和引导人们的性行为,提高社会人群性关系的文明水平。

三、性道德与性态度

(一)性道德

特点:

多样性(不同地区文化、民族、社会、宗教,甚至同一社会的不同阶层,道德评价可以相去甚远。

反性欲文化把性行为看作罪恶,坚决予以压制;亲性欲文化放纵性行为;中间性文化是选择性的制止不良性行为。

一致性(大多数群体,把性行为限制在婚姻范围内。

继承性(人类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风俗代代相传)

双重性(理想期待与现实行为的脱节;对男女的性行为道德评判不一致)

三、性道德与性态度

现代性道德特点:

严肃性

性行为应在婚姻内进行

性行为应该是双方爱情的表达

平等

性交过程双方自愿

性交过程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科学

性医学原则,不的将疾病传染给对方

性生理学原则,对方生理不允许的时候不应要求性交

性心理学原则,性交时不带有性心理虐待倾向

(二)性态度

性态度是人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它由三种因素构成:

性认知、性情感、性行为倾向,三种因素彼此交错,形成稳定持久系统。

性态度的个体差异性明显。

性认知

内涵:

1、对性规范(性法律、性道德等)的认识

2、对性知识的理解

在性态度的上述三种因素中,性认知成分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的性行为是以性认知为前导的。

性认知不仅包含性知识的内容,而且还包括对性规范,如与性有关的法律和性道德的知识,这是人形成正确性态度的重要前提。

性情感

定义:

人对性行为的体验

性情感成分是人对性行为的情绪体验,即对性生理反应的主观感受。

由于性反应是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人的性情感往往是色彩丰富和十分深刻的,对性行为倾向有重要影响,因此,性情感成分的好坏,可以左右性态度是否坚定和持久性行为倾向性行为倾向是人对性行为的期待和意向性态度中的性行为倾向,是人对性行为的期待、要求和意向,它不是性行为本身,但具有较强的情景

性特点,易受环境等因素干扰,也受个体心境的制约

第二单元性心理咨询的内容与方法

一、性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

三、少年期的性心理咨询

四、青年期、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

五、更年期、老年期的性心理咨询

性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宗旨

依据科学的原则,对人类性行为做出的本质的说明,以便帮助求助者将自己的性行为由‘自为’转向‘自觉’、从愚昧转向文明;

借助于对性行为的科学认识,排除自己的种种性心理障碍,澄清种种性道德的混乱;

从而使自己从苦闷、冲突与迷惑中解放出来

性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性心理咨询中坚持性道德、性法律、性心理、性生理、性医学五位一体的结合

二、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

(一)性别认同

把自己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学方面的“性”协调一致,把自己看成男人或是女人;否则,便是性别认同偏离性别认同深受后天教育的影响

(二)性冲动

儿童也会有某种性冲动

巧妙方式干预(做游戏、讲故事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切不可对孩子进行恐吓)

让儿童自然地生活(身体、异性小朋友、生殖器名称)

(三)性好奇

坦诚

科学性

有问必答,但不必过分主动

三、少年期的性心理咨询

性道德咨询

青少年期的性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晓之以礼”的方式进行,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等等。

性道德教育必须在一般道德基础上,才能有效的实施。

咨询时,面对有性行为失误的少年,不是无情的批判,而是循序善诱地进行性道德教育。

性法律咨询:

性法律教育是重要的一课

性生理和性医学知识咨询

主要包括性器官的解剖知识和性生理发育的知识;性医学教育,性生理卫生知识,性疾病例如艾滋病的知识;如何处理性生理变化和保护正常性发育;性保护等等。

性心理知识咨询

性生理的成熟,少年逐渐体验到两性的差异和两性的关系,并随之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

在与异性交往时理智的成分低于情感的成分,在不考虑后果的情况下发生性行为。

对外貌、性格、举止的自我关注。

四、青年期、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

许多性功能障碍、不和谐的夫妻性生活,大多数是缺乏性生活方面的知识。

(二)关于性生活的咨询

性功能与性行为

男女性生活的差异

最佳生育年龄

优生优育

五、更年期、老年期的性心理咨询

老年的性行为应量力而行,方式多样。

老年人性生活的活跃程度,与他们青年、中年时期的性活动有密切关系

影响老年性生活的心理因素

(l)认知偏差:

“老年无性”等

(2)兴趣下降

(3)性态度老化

(4)对衰老的恐惧

(5)人际关系问题

第三单元性行为问题

一、性行为问题的原因

二、咨询心理学中对性行为问题的分类

三、几种常见的性问题

一、性行为问题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如先天、遗传缺陷或后天疾病等:

(二)心理因素,如对性的错误认识或不良性经验

(三)社会环境因素,如人际关系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风俗习惯的制约等等。

二、性行为问题的分类

1、性角色认知

2、性欲望产生

3、行动机形成

4、性对象选择

5、性能力发挥

6、性交操作过程

7、性交体验

8、性的后果责任

性心理问题

1、性角色问题

2、性欲望问题

3、行动机问题

4、性对象选择问题

5、性能力问题

6、性交操作问题

7、性交体验问题

8、性后果的责任问题

对每一类性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依据自我体验、行为表现、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和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可分为三种:

性行为失调:

在性行为阶段上出现的轻微性心理-行为问题。

它是偶发性的、偏离正常的性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很短。

性行为障碍:

因各种因素引发了性行为持续性偏离或者失常,并且能影响到其他接性的行为。

如引起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夫妻感情等

性行为变态:

这是一组以人格变态为基础的性行为紊乱,又被称为“性人格变态”,它可以发生在性行

为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上。

紊乱的环节往往代替了整个性行为过程,患者虽有自知力,但因人格缺陷和意志力薄弱而无法自拔。

在诊断时,一定在他的既往史中找到与当前问题相关的早期经验。

因为人格是在漫长的个体发育和成长中形成的。

三、几种常见的性问题

(1)性角色问题

(二)性动机的偏离

(三)性对象的偏离

(四)性能力问题

性角色问题

构成性别认同的基本因素

生物因素(遗传基因性别、解剖生理性别。

统称人的生物性别,遗传基因起主导作用)

心理社会因素(性别的自我认识、外在行为的社会认同。

统称人的心理性别,性别的自我认同起主导作用。

人的生物性别和心理性别,在正常情况下是统一的。

性角色认同方面的问题,按强度分为:

性角色认同失调:

如儿童期的性角色定向偏差

性角色认同障碍,如性心理身份认同障碍性角色认同变态,如易性癖

性动机的偏离

泄欲动机

奉献动机

生育动机

交异性动机

享乐动机

性别自我肯定动机

认知动机(性好奇)

性对象的偏离

1、同性恋倾向:

把性欲和性动机指向同性,或在同性对象出现时能引发性冲动,即为同性恋倾向。

2、恋物倾向:

对异性的物品,特别是与异性身体接触的物品以及异性躯体的某一部分产生性兴奋,并

引起性想象。

3、自恋倾向:

以自己为性爱对象,热恋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自身的某些部位往往引起性兴奋。

这类

自恋倾向的发生率不高,发展为自恋癖者更少。

4、幻想与梦恋:

性幻想是在觉醒状态下,把性对象和性过程表象化,并且仅仅在表象化的过程中,不经过任何具体性行为而获取性满足

性能力问题

阳萎

冷阴

早泄

女性交媾疼痛

射精不能

 

(4)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个人历史原因(精神分析学派的贡献)

咨询开始,就要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有个人史根源与现实的症状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

关系。

发展的观点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人的心理问题是变化来的,同样也是在变化中消除。

随着咨询深入,求助者在情绪、情感、认知、行为、态度都会发生变化,咨询师就要善于用发展的眼

光做动态的观察,积极引导,使来访者脱离心理问题。

(五)中立性态度

不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或固定的某一价值取向去评论

为保持“非评判性”态度,不要轻易发表自己意见,特别是评论性意见,这是求助者感到轻松的重要

因素。

体现在言语、表情、行为

问题:

当来访者要求你表明自己的态度时,你怎么办?

“理解”

在没有弄清楚下一步做什么的时候,给与来访者同情和鼓励,其实也是违背了中立价值原则。

例如:

一个高三学生选择休学觉得对不起父母,选择继续上学,浑身充满了难受、困扰和疼痛,所以

才来找咨询师帮忙。

此时咨询师肯定来访者说,“你是个好孩子,你这样还替父母着想,看来你很孝顺”。

此时,咨询师这样想是不对的,因为这样等于在问题还没有澄清,还不知道来访者是否有精神问题的

时候给与了肯定,等于在给求助者暗示:

专家说我是好孩子、专家说我有道理。

咨询师只是简单地给与鼓

励,还不知道往哪引导,这有潜在危险。

人最痛苦的时候不是做恶梦,而是醒来的时候无路可走。

在这里肯定与否定都不对,没搞清楚时引导对方到一个地方去,不知该往哪里走,很可能是陷阱。

二、心理素质

品格

自我平衡能力

善于容纳他人

有强烈的责任心

自知之明

(一)品格

品格的核心是价值观系统。

价值观系统的关键是人生价值观

“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这就是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品格。

(二)自我平衡能力

平衡来自咨客的信息

有能力将一天中由负面信息造成的不良情绪排除

平衡自己的生活

在咨询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自己在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应在咨询室外解决。

(见咨询师或督导)

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三)善于容纳他人

(四)有强烈的责任心

心理咨询作用

“庸医杀人不用刀”

要对求助者负责,不能因自己的言行,使求助者“雪上加霜”;不能夸大咨询的作用,欺骗求助者;

自己能力

自己能力有限应向求助者说明,并转诊。

(五)自知之明(自我意识)

清楚自己的优点、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

能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评价,这类评价常和自我成就感连在一起。

“个人生存的社会意义”和“自我实

现”想结合,更符合我们的文化。

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

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展望

(一)我国心理咨询简史

30年代,丁瓒——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1937年与丁祖荫一起,翻译出版弗.狄.布鲁克(F.D.brooks)《青年期心理学》一书,1948年再版

50年代末,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身心疾病为开端

60年代中——70年代初,销声匿迹(钟友斌)

80年代,重新受到重视

(2)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开始职业化

社会化水平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组织的建设和社会沟通

社会的认可

国家职业标准的出台

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

社会的需求远远超过学科自身的发展,学科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归宿方面,还是在方法学方面都不能适

应社会的急切需求

从业者的素质与业务能力尚显不足

2.4人-指心理咨询工作者

550人-指咨询心理学家

在美国,每千人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

目前,在中国,保守地估计,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国内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可能还不到3000人。

我国1010所大学中,设有心理学系只有20个;

1)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中,心理咨询专业设置仍为空白;极少数培训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2)2)2000年8月中科院心理所统计,80年代后已开展的相关培训90%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武汉、长沙这6个城市。

(3)展望

1.借鉴西方文化,将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

2.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普及化

3.职业化:

该职业的社会价值如何,是问题的关键

评估该职业社会价值的指标有三个:

1、学科理论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

2、操业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

3、管理、服务体系、业务操作模式是否达到标准化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