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6940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docx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经济贸易全球化。

这时企业越来越依赖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同时企业的会计信息运行系统也越来越规范。

但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仍旧普遍发生,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比如:

内部人员操作失误,利益驱使,外部政策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强以及惩罚措施不严厉等。

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企业财务的准确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影响投资者的经济收益,影响国家的整体经济。

因此必须研究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本文根据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概述及表现形式,分析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解决对策,再结合ST昆明机床的实际案例,分析ST昆明机床会计信息失真财务造假,最后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治理对策

ReasonsandCountermeasuresof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tion

Abstract:

Withtheeconomicglobalizationand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marketeconomyinChina,enterprisesrelymoreandmoreonaccountinginformation,and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isbecomingmoreandmorestandardized.However,therearestillmanyphenomenaof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tion,whicharecausedbyavarietyofreasons,suchas:

internalpersonneloperatingerrors,interest-driven,imperfectexternalpolicies,weaksupervisionandpunishmentmeasures.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tionwillaffecttheaccuracyofcorporatefinanceandthefuturedevelopmentofenterprises,affecttheeconomicreturnsofinvestors,andaffecttheoveralleconomyofthecountry.Therefore,wemuststudythecountermeasurestodealwiththedistortionofaccountinginformation,takeprecautionsinadvance,andavoidthedistortionofaccountinginformationinenterprises.Accordingtotherelatedoverviewandmanifestationof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tion,thispaperanalysesthecausesandCountermeasuresof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tion,andthencombineswiththeactualcaseofSTKunmingMachineTooltoanalyzethe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tionandfinancialfraudofSTKunmingMachineTool,andfinally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improvement.

Keywords:

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tionCauseAnalysisControlCountermeasures

会计信息在整个会计体系有重要作用,在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里,会计信息是企业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同时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是会计人员查账的依据来源。

但是这也是不法分子最常利用的地方,他们利用会计信息舞弊来对财务进行造假从而获取高额收益。

多年来的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告诉我们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是困扰了企业、政府多年的问题。

如何处理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研究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一、会计信息失真相关概述

(一)会计信息失真相关概念

1.相关概念

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报告和说明的形式发布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组织和人员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会计信息是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核心,是反映企业经营和预测未来收益的基础。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输出和输入不一致性真实性的原则偏离,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反映在财务报表与原始文件不一致,而且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法体现。

会计信息有没有失真是信息系统质量和可靠性的度量准则。

2.类型

会计信息失真按照其类型划分有两种,分别是故意失真和无意失真。

其中无意失真一般是指企业财务人员由于一些私人原因(包含对会计政策的不正确理解,个人对业务不熟练,填写金额错误等)使公司财务处理上存在问题从而使公司披露的数据和实际的情况不吻合。

这种失真常常是很容易被找到并改正的,它是规范性和技术性的失真。

故意失真是指财务人员(直接相关的会计人员和一些有真正意义上控制力的人员)通过预期的行为,为了一些不正当的行为,掩饰最终会计信息,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和账证不符。

(二)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及其失真的危害

人们将会计信息处理加工到符合会计制度规范后,应用在企业运营中,使它们有助于管理者进行财务决策。

它的主要内容涵盖了过去发生过的信息、管理者需要的现时信息以及预测未来的决策信息。

因此,会计信息的合理运用可以反映企业已发生的经济活动、掌握目前财务状况以及规划未来的经济活动。

具体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框架如图1:

 

图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框架图

历年来会计信息失真涉及大量企业单位,范围广、数量多、金额大,给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国家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危害。

对于国家而言,会计信息失真会使国有资产数据不实,税收失控的大损失,并失去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言,因为他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误信,作出错误判断,导致投资失败、债权本息难以收回;对于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失真,制造假发票、乱摊成本,私下成立一个“小型金库”,这些行为严重地社会和经济秩序的干扰,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对于中介机构,如会计师,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等,由于在会计信息虚假作案中,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这引起了人们怀疑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导致会计行业的市场信任危机。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虽然会计信息失真按照其类型划分有两种,分别是故意失真和无意失真。

但是我们能够进一步具体的划分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本部分将从资产计价、经营成果、收入,成本,费用、财务报告这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一)资产计价失真

现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大都在资产计价上存在失真现象。

首先,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导致管理存在问题,账本的记录和凭证、明细分类帐,日记账(银行,现金)和总分类帐、账本的记录和实物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企业账面所显示的资产价值与企业实际的存货资产不能准确真实的计量;企业未及时入账固定资产,并未及时进行入账的相关操作;其次,在实施资产计价环节企业并没有按照真实的标准进行操作,而是使用虚假的标准,例如应当计入到一级科目“在建工程”的相关物品和金额,却错误的计入到别的科目“设备”当中,这就导致之后使用的相关物品计价失真。

(二)经营成果失真

大部分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都会为了实现某种私人的目的而采用一些手段对经营成果进行“粉刷”,例如:

乱计开支,故意降低成本并且调高收入,每月不及时的更新仓库存货的数量金额、资金占比等。

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披露的时候虚假的报告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例如创建两套账本,私下里设立一个“小型金库”,赚取违法利润。

更为严重的是某些经营状况不良的上市公司为了不被退市而隐瞒收入状况。

(三)收入、成本、费用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中的收入失真是指企业存在对直接收入进行截存和转移的现象;而成本失真,是指企业为了改变经营状况,人为创作成本,甚至不惜采用一些违法措施,随意增加减少相关数据。

单位当中存在成本失真现象,一般会在企业车间的产品数量上体现。

会有统计人员无法精确记录数据的情况,或者在摊销费用中的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随意删改数额。

介于对人工成本和辅助成本进行任意分配,从而会导致单位利润数额失真;费用失真,基本上反映于将某种专项资金,直接纳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当中。

(四)财务报告失真

财务报告失真分为四种,分别是流动资产失真,实收资本不实,固定资产虚假,流动资产虚假。

下面依次进行说明:

第一,流动资产失真。

部分企业会为了自身利益刻意修改待摊销费用应收账和存货。

对于应当入账的款项不作处理,使得众多资金在体制外循环流动;有的企业在应收账款上作假,修改营业收入,对企业的待摊费用进行任何摊销,使得一些流动资产账实不符。

第二,实收资本不实。

例如把应当计入营业收入款项的数额计入预收账款。

或是通过非法操作来提高企业成本水平,如在企业的应付工资科目作假,也包括预提费用和应付福利科目,导致国有资产和税收一定程度上有流水现象。

第三,固定资产虚假。

对固定资产应进行入账处理的不及时进行入账处理,不按照常规计提处理固定资产。

第四,流动资产虚假。

部分企业利用借贷方式来增加实收资本,操作虚假的合资活动从而骗取税收优惠。

还有些企业在应收账款作假,或者虚报土地评估的价格水平,给开业经营或上市提供特殊的支持,骗取市场投资人的信任从而获得投资。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企业的会计信息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投资者,甚至国家等等。

企业会通过篡改会计数据满足私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这就会促使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影响到各方利益。

错误的会计信息还会传递错误的经济数据,导致政府国家的整体经济受到影响,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作出详细的分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企业内部的体系和制度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第一道措施,但反过来说体系和制度的不完善也将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虽然我国企业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建立了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但是在会计信息管理制度上还有不小的缺陷,其中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最普遍的问题。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监事会都未严格按照《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来设立,导致内部审计机构没有一定的独立性,监事会的成员关系、业务素质、职权等不够完善,企业领导权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

更有甚者,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会利用权力人为操纵会计信息来完成业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准则、政策存在局限性

目前,虽然我国正积极建设会计准则、政策,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现有的会计准则、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实施起来有很多漏洞,达不到理想的实施效果。

就拿会计方法和会计理论举例,相对于会计学,它需要经济学里对某些数据的估计与假设,同时还需要严谨的数学逻辑。

由于这两个性质的矛盾性,故而在人为主观操作过程中会造成会计信息和实际数据有所偏差。

比如会计人员在进行成本计算、费用预提以及费用待摊等环节中,依赖业务水平、从业经验以及自己的主观意识来计算。

另一方面,一些处罚规定也不够明确,例如一些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会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借助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备选方法,从而计算出虚假错误的会计信息,这不仅损坏了企业的利益,而且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外部监管不力,执法力度不够

想要外部监管力度有所提升主要应该抓住政府监管和社会中介机构监管两个方面。

首先,政府监管不应该只依靠《会计法》展开工作,更应该寻找新法规来弥补外部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的不足。

寻求新的制衡点,有必要时应增加新法规来规范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理。

执法力度不够必然会导致管理人员在面对更大的诱惑时铤而走险。

与此同时,政府的监督人员应该一方面对自己管辖范围的会计信息质量负责,另一方面起到相互管制约束的作用。

其次,我国企业大都不单独设置财务监管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基础上,他们更愿意将审计工作交由社会中介机构。

但是由于社会中介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管理层选择中介机构时,会带有相应的私人偏向。

此时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社会中介机构如果不能抵制自身利益的诱惑而出具与企业真实情况不对称的会计信息,不仅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更不利于外部对企业的监管,更无从提升执法力度。

(四)企业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企业的会计人员。

他们由管理者直接统领,对他们的职业道路影响非常之大。

无论其是主观愿意配合,还是被动协助,他们的行为缺少太多的独立性。

一方面,我国会计人员的数量供过于求,人才市场在趋于饱和的状态下,仍有大批的新鲜力量渴望加入。

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制度改革日新月异,会计人员为此就承受了过多的压力,无法遵从本心履行职责的行为更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

此外,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影响计量会计信息时的严谨性、工作能力和经验影响对待会计信息时的重要性、思想道德影响履行职业道德和抵制自我利益诱惑的必要性等,这些都企业会计人员由于缺乏独立性而影响着会计信息真实计量的因素。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相应的对策分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基于以上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按照上述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

(一)改善公司结构,保障准确的会计信息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非常普遍,对此我们必须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来不断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来获得准确的会计信息。

首先,我国企业的董事会发挥领导优势制定并不断完善对企业经理层和执行层的相关制度,从制度层面避免管理层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进行的会计信息造假。

其次,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监事会的基本职能来从源头来遏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第三,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还可以提高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人都参与监督。

(二)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等相关法规

从整个会计信息管理过程上来说,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武器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武器。

近一步完善并落实《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重要国策,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会计法》是我们的最大依靠和最有效的武器。

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首先,我们要对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和管理层进行对法律法规的定期学习,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觉性从而防范于未然。

其次,完善财会制度和准则,从管理机制上约束从业人员的财务行为。

最后,应当向社会公众普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和会计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三)加强法律监管和执法力度

从政府监督层面来说,虽然有很多管理层慢慢认识到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也构建了相关企业会计工作规章制度,但是企业却不一定能规范化实施,导致规章制度成了表面文章流于形式。

这就要求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对这些企业进行约束,同时派遣相关监察人员对这些企业进行审查和整改,加大执法的力度。

从外部监督的层面来说,由于当今社会环境存在很多不公正的现象以及会计师自身的一些原因,导致当今的注册会计师缺乏公平公正的审计态度,给广大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向公平公正方面提高,这是优化改善独立审计内外环境的必要过程。

(四)通过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

针对会计失真的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两大分类,从人力资源上来说,我们应做好技能培训,降低员工技能不足导致的故意失真,也应做好专业素质培训,相关的激励监督政策,为会计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就现状而言,会计人员技术欠缺已经不再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故而如何提高员工的素养,成为了如何解决失真问题的重中之重。

想要从根源上避免财务造假的问题,应该在就业培训中添加职业道德的培养,在公司治理中更要加大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也应通过相关激励政策增加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

当然,定期的技能培训也尤为重要,加深会计人员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掌握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操守的重要途经。

(五)优化环境获取准确的会计信息

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有必要结合中国企业自身经营规模的特点。

企业管理者也应严格遵循会计监督和管理的制度,以确保有效地执行管理系统,并发挥出避免高层腐败和规范员工的财务会计的重要作用。

此外,如果想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也可以依靠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建立健全的岗位约束机制来达到这一目的。

就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流程而言,内部审计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及时发现会计失真的诱因,接着直接向监事会董事会等管理部门汇报审计结果,寻找并制定相关有效措施。

故而,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以为会计信息准确性的提高奠定基础。

五、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

(一)ST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本章节将以ST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此公司简称为昆明机床(以下简称公司),是我国制造大型精密机床的企业。

前身是中央机器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更换成昆明机床厂的名称,九十年代在香港注册为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名称。

两千年实施战略性资产重组,两年后又修改公司名称为交大昆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第一大股东与此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从而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受让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两年后正式公告为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二)ST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

大多数上市公司在面临退市危机之时,多以重组、剥离亏损资产等手段保壳,而昆明机床却选择“财务造假”来避免被终止上市。

自2013年起,公司三年间各年虚增营业收入金额分别占公开披露的当期营业收入的18.81%(备注:

证监会原文件为19.44%)、13.98%、20.82%。

其中,虚增收入共计超4.83亿元,主要依赖手段有不合理确认收入、不真实计量收入和不正当增加合同约定价格。

下图2为公司披露与真实营收成本的相关对比数据,在此一览:

图2昆明机床披露与真实营收、成本对比

1.不合理确认收入

三年间,公司在签订了销售合同之后,在买家未付全款,甚至货物也没有发出之前就确认了收入。

此外,还将未实际销售机床的收入跨期确认,从而不正当的增加当年利润。

此中,不合理确认收入三年笔数分别为56、59、107,总金额分别为76,268,051.39元、41,229,649.47元和141460,512.63元。

合计虚增各年度营业收入占比披露当期为7.41%、4.75%、5.31%。

2.不真实计量收入

如上述情况之外,公司还与部分客户签订销售合同,以获取假购合同。

此过程中,只是交付定金客户并不收货,最终按退货将定金退回,以完成虚假销售。

期间的形式合同、发货单以及协议等单据的存在,是达到虚增利润目的的虚假凭证。

更甚之,公司设立了账外库房,从而并不需要真正的将货物发出,只需移送到账外库房。

之后在假购商品退回时,将产成品拆解为零配件,设置虚假采购回购来处理存货。

公司在防范审计人员方面,要求账外库房的出租人将租金发票开具为运输发票。

此中,不真实计量收入三年笔数分别为115、46、34,总金额分别为122,352,581.32元、79,459,999.98元和20,203,582.87元。

合计虚增各年度营业收入占比披露当期为11.89%、9.16%、2.60%。

3.不正当增加合同价格

造假前两年,公司通过单方面不正当增加合同约定价格,直接在账面做文章。

此中,涉及客户数量分别为14户、10户;机床货物台数分别为44台、22台;不正当增加合同约定价格分别为1,485,581.20元、620,205.13元。

合计虚增各年度营业收入占比披露当期为0.14%、0.07%,总计这两年通过此方式虚增收入为2,105,786.33元。

4.虚构存货

公司通过增加计量营业成本,减少计量期末存货的方式虚构存货。

主要方式有设置账外库房、制造虚假生产业务、形式降低实际成本等。

三年间累计虚假增加的成本有235,272,252.56元,各年度分别为120,871,685.64元、69,014,625.10元和45,385,341.82元。

三年间累计虚假减少的存货有505,985,325.86元,各年度分别为120,871,685.64元、184,926,310.72元和200,187,329.50元。

此期间披露的年度报告中有关存货的数据与实际不符,如图3:

图3昆明机床当期披露存货与真实存货对比

5.虚减计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

公司通过少计提管理费用,以此来虚增利润。

主要方式有调整减少内退人数、不全部计提内退的员工福利以及少记高管薪酬等。

这种做法未按规定的补偿标准和内退福利年限计量确认福利现值,从此也未能按规定确认当期的费用和负债。

总的来说,公司通过少此种方式减少计量管理费用29,608,616.03元,虚假增加利润29,608,616.03元。

其中,各年度减少计量辞退福利分别为1,179,330.06元、11,079,001.74元、14,227,733.52元;减少计量管理费用分别为1,179,330.06元、12,079,001.74元、16,350,284.23元;虚假增加的利润分别为1,179,330.06元、12,079,001.74元、16,350,284.23元。

其中还包括了后两年减少计量高管薪酬分别为1,00000元和2,122,550.71元。

首先在辞退福利方面,公司实际内退人员人数各年度分别为143人、225人、289人,实际管理费用各年度应核算为6,553,232.16元、19,264,460.57元、21,337,006.61元。

但是在账面记录时,内退人员各年度数有着相应的减少计量,分别为131人、123人、120人,因此,减少计量的管理费用,各年分别为1,179,330.06元、11,079,001.74元、14,227,733.52元。

其次在高管薪酬方面,公司在2015年才通过前一年的薪酬考评方案,2016年也是如此操作。

故而公司应当按方案计提的薪酬,未能给予全部计提。

本案例提及年限的后两年,合计少计的管理费用为3,122,550.71元,两年分别为1,000,000元和2,122,550.71元。

其中包含有14年高管们的专项奖励以及15年高管们的基本年薪和专项奖励。

综上情况可以看出,公司内部核算中,减少计量的管理费用项目逐年增加,并以此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尽管如此,公司披露的相比真实利润较低的虚假利润也不得不随着实际利润逐年减少而不断减少。

各年度情况如下表所示:

图4昆明机床披露利润总额与真实利润总额

(三)ST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对策分析

1.企业应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综合上述情况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以及决策都是通过管理层的。

公司的管理层主要来自于沈阳和云南两省的国资委,管理不够专业,也没能将内部监督落到实处。

也因为在内控上的不足,公司不仅否定了独立董事提出的相关建议,在案例分析的年限前两年中,年报的财务总监也均有更换。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企业更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审计制度,以增强公司内部的监督管理,有效防患管理层的权力在制度之上。

2.中介机构要构建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

公司在案例年限内的审计工作是由两家会计师事务所负责。

这两家会计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都向大众群体出具的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缺乏了中介机构所应该具有的独立性。

综上所述作为中介机构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