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7769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docx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2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2)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

B. “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 欧阳修,号放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欧阳修,号放翁”对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下列小题。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

对联“琴棋养雅趣,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

    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______①______(清幽平淡雄浑激昂)为上。

文人雅士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

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

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

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

与“书”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

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______②______(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1)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清幽平淡  取长补短                                           

B. 清幽平淡  相得益彰

C. 雄浑激昂  取长补短                                           

D. 雄浑激昂  相得益彰

(2)下列词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   )

A. 笔走龙蛇                           

B. 高山流水                           

C. 博览群书                           

D. 落子无悔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

需联系上下文语境具体分析作答.根据第一处前面的“中正平和,雅致清丽”可知此处应填清幽平淡.根据第二处前面的“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可知此处应填相得益彰。

故选B。

(2)本题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成语的意思来选择对应的项目。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高山流水为弹琴。

博览群书说的是应读很多的书,意思与“琴棋书画”无关。

落子无悔说的是下棋。

故选C。

故答案为:

(1)B

(2)C

【点评】第一题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

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3.下列名著内容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在海上与巨大的马林鱼搏斗了好久,虽然最终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但他用行动证明:

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要吃败仗的。

B. 《边城》写天保溺死,傩送远行,老船夫与世长辞之后,翠翠怀着对祖父的伤悼和对情人的系念的双重感情继续守着渡口,摆渡过往行人。

夏去冬来,坍了的白塔重建了,而傩送仍未有归期。

C. 《小王子》中小王子在沙漠见到狐狸。

聪明的狐狸要求小王子驯养他,他使小王子明白了什么是生活的本质、狐狸告诉小王子的秘密是:

只有用心才能看见,本质的东西用眼是看不见的。

D.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第一辆车因军阀混战,被夺去;第二次买车的积蓄又被曹先生敲诈;后来,在虎妞的资助下,祥子有了自己的车,却因虎妞的死不得不卖掉车,最终祥子变得自甘堕落,麻木不仁。

【答案】D

【解析】【分析】ABC三项正确。

D项错误。

祥子第二次买车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

故答案为:

D

【点评】无论是对于中国名著还是外国名著重要的人物及情节都要熟知。

4.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填空。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

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

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走着瞧吧!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文中的“好姑娘”是指________

【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达雅

【解析】【分析】由语段内容可知,此语段出自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第十八章保尔又住进了医院,做过一次手术后对妻子达雅说的一段话。

表现出保尔乐观豁达的性格特点和钢铁般的意志。

故答案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达雅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的基本内容的理解。

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名著基本考点的积累。

5.实验中学九年级

(1)班组织了一次“与小说人物对话”的读书活动,请你按照相关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

都是你们惹的“祸”】在小说人物艺术画廊中,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突出的人物穿越时空,永远飞翔在文学的天空。

这不,简·爱和林黛玉就这样相遇了,她们同是寄人篱下的孤女,惺惺相惜。

可偏偏来了个多事的猪八戒,他硬是要对两人做一番评头论足。

于是吸引了一群好事之徒的热议,她们的“粉丝”竟然互相攻击起她们来了,请你为她们写出相应的理由。

①简·爱的“粉丝”:

我不喜欢林黛玉,理由是:

________。

②林黛玉的“粉丝”:

我不喜欢简·爱,理由是:

________。

(2)【活动二:

我为你正名】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刻画往往带有作者明显的感情倾向,以致作品中的人物与历史中的原型有很大的出入,曹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试结合你的阅读感受和学习历史的体会,谈谈你对曹操的认识。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________。

历史中的曹操:

________。

(3)【活动三:

他的心思向谁说】范进、孔乙己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个喜极而疯,一个悲惨而死,这天他们结伴而行,来到了法院,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控诉,请你帮他们拟好诉讼词。

【答案】

(1)任性,多愁善感,不坚强,动不动就流泪;太桀骜不驯了,太坚强独立了,缺乏女性的温柔

(2)是一个诡计多端、嫉贤妒能、生性多疑的奸雄;是一个胸襟坦荡、有雄才大略、求贤若渴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3)略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林黛玉和简·爱的评价,所不同的是要写出人物的缺点。

这就需要考生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有一个自己独特的认识,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2)本题除了考查小说中曹操的人物形象,还考查历史中的曹操,这就不仅需要学生要有一定的历史宽度,还要能把准确的表达出来。

(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内在的思想性理解能力。

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用名著中人物的口吻,去揭示批判封建科举才是关键,学生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做好此题。

【点评】本题先后考查了分析人物优缺点;正确评价名著中人物形象和课外知识延伸扩展。

这类题型的意义在于强化阅读的个性化体验,唤醒阅读在个人精神成长中的独特滋养。

6.亲爱的同学,你在“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中,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携手并肩,再度走进那一片五彩斑斓的天地。

(1)活动创意:

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2)班上开展“走进小说天地”活动,请仿照活动形式再写两项。

A:

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B:

________

C:

________     D:

跨越时空,驰骋文学想象

(3)“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杨志、孔乙己、韩麦尔先生、奥楚蔑洛夫”中挑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心得,不超过60字。

示例: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苦难。

(4)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答案】

(1)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小说天地。

(2)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评说人物,神游人物画廊

(3)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朴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的迂腐与自命清高。

韩麦尔先生,一个教学四十年的老教师,穿上平日轻易不穿的礼服严肃认真地上最后一课,我从中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感。

奥楚蔑洛夫,一个沙皇政权的警官,兴师动众处理街头小事,变化无常,我从中读出了沙皇政府的黑暗统治。

(4)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解析】【分析】

(1)考查学生的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

简洁:

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

作答要围绕“主题”拟写。

可以使用名人名言,最好使用对偶句的形式。

(2)拟写活动形式,要围绕活动主题“走进小说天地”仿照示例的格式来写。

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3)解答本题要仿照示例的格式来写。

首先要从给出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熟悉且了解的人物,然后写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点,再写从读书中得到的感悟。

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4)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

结论可多个,概括内容要全面。

故答案为:

⑴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小说天地。

⑵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

评说人物,神游人物画廊

⑶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朴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的迂腐与自命清高。

韩麦尔先生,一个教学四十年的老教师,穿上平日轻易不穿的礼服严肃认真地上最后一课,我从中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感。

奥楚蔑洛夫,一个沙皇政权的警官,兴师动众处理街头小事,变化无常,我从中读出了沙皇政府的黑暗统治。

⑷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点评】

(1)宣传标语要注意:

1.深刻理解宣传对象。

2.选择恰当角度。

3.善用形容比喻。

4.立意构思巧妙。

5.措词压韵或精炼。

(2)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句子仿写要注意根据例句的特点,使所造句符合以下要求:

形似:

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

神似:

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鼓励创新。

(3)阅读名著,首先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其次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的了解,对名著中的人物要略加分析,掌握其形象特征,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

(4)首先读懂图表反映的内容,能够整合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然后理清表达思路,条理清晰的把图表内容反映出来。

7.嘉禾中学九年级开展“今人读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

趣解古诗文】

时髦网络语

唯美古诗文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岂曰无衣?

①________。

——《诗经·无衣》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②________,③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此中有真意,④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多大点事儿呀。

⑤________,⑥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2)【任务二:

看图猜诗文】你能从下面三幅图画猜出它们分别指代哪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名句吗?

请任意选择两幅来挑战一下吧。

【答案】

(1)“与子同袍”或“与子同泽”或“与子同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欲辨已忘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甲图为送别诗,示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乙图: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丙图《出师表》,名句示例: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题目设计新颖别致,用古诗文名句注解学生熟知的网络流行语,例如用“欲辨已忘言”和“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名句的含蓄隽永明显胜出,引导学生多学经典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表示并肩战斗的“与子同袍”或“与子同泽”或“与子同裳”,后来成为词语“袍泽”,此空较难,其他三题难度不大。

(2)本题考查图画解读和名句默写。

准确解读图画,甲图内涵比较宽泛,后两图指向明确。

必须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答题才能顺手。

送别名句比较容易,乙图: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出自韦应物的诗《滁州西涧》。

丙图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

故答案为:

(1)“与子同袍”或“与子同泽”或“与子同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欲辨已忘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甲图为送别诗,示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乙图: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丙图《出师表》,名句示例: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

【点评】

(1)默写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丟字添字。

易错字有同袍、同泽、骥、伏枥、辨。

(2)这是综合应用型默写,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8.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

(1)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杜牧的“豆蔻梢头二月初”,以“豆蔻”来代称十三四岁的女子,左思《咏史》中的“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以“弱冠”代指________;地“阴”与“阳”古人常用来区分方位,《愚公移山》中就有“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句子,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河南省的洛阳市最初应该位于洛水的________(填方位)。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 《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

C. 《呐喊》《野草》—短篇小说—鲁迅                  

D.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作家

【答案】

(1)成年;北面

(2)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

(1)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分析。

做此类题,要注意掌握古文中表示时间年龄的词,如“不惑”,“而立”“黄发”等词语的具体的年龄,可以把这些词语按一定顺序归纳排序,第二空可从“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可以判断是北面。

(2)此题C项《野草》不是短篇小说,是散文诗。

故答案为:

(1)成年;北面

(2)C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1)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分析。

做此类题,要注意根据要求,还要积累的知识作答。

(2)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做此类题,要注意平时积累文学名著知识,尤其是注意识记作者及作品,篇名,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主要人物及情节等。

9.综合实践活动。

                        

(1)【名著阅读】《________》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其中《________》记述了一位既恪守烦琐的封建规矩和礼节,又热情关注童年鲁迅梦寐以求的心愿的普通劳动妇女的故事;《________》回忆了作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一位日本学者对自己真挚友好的感情;《________》是一篇追怀亡友的散文,同时也对海外的生活和辛亥革命风云进行了生动描绘。

(2)此名著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请选择一个人物,试分析其人物形象。

(3)【广告多棱镜】请根据下面材料,为推广“城市书房”拟写一则不超过20字的广告语。

2017年4月23日上午,位于威海市某地中心商圈的“城市书房”正式启用。

作为威海首家24小时“不打烊”的公共阅读场所,这里布局设计合理大气,可同时容纳200人,为读者营造了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书房”共分上下两层:

一楼是亲子阅读区,配备儿童阅读角和涂鸦区;二楼是成人阅读区,设有休闲区。

书房拥有各类书籍1.7万册,并将根据读者需求随时更换图书。

市民只要凭借身份证、市民卡、市图书馆借阅证任一有效证件,即可刷卡进入,查书、借书、还书均可在机器上自助解决。

预计到2019年全市“城市书房”将达到25个,届时,市民可就近在图书馆或任意启用的“城市书房”还书。

(4)【漫画】仔细观察漫画,说说从中你得到的启示。

【答案】

(1)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2)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

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3)城市书房,家一般舒适的阅读天堂!

24小时不打烊/城市书房,书籍的海洋。

(4)寓意:

(示例一)创新才能进步。

(示例二)不知变通就会落后。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著名作家和作品的常识识记和阅读理解。

用心研读经典作品,了解作者、朝代、作品的地位等,平时加强归纳与积累,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

包括:

表现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实质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2)①保姆——阿长,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父亲,从他们中选择一个,结合对原著的阅读理解,分析其人物形象即可。

(3)本道题考查学生拟写广告标语的能力,要注意紧扣内容,结合广告语的特点来写。

解答广告语要注意简洁、明白易懂、朗朗上口、主题突出,有良好表达效果。

这里要紧扣“城市书房”及其特点来打广告,不能天马行空。

要在阅读材料,掌握事实的基础上解答。

例如,可以拟写为“城市书房,家一般舒适的阅读天堂”。

(4)仔细观察画面,画面中有四个人推重物前行,其中三个人推方形重物居后,一人推一球形重物走在最前面,此人身后不远处有一堆碎屑和一把插在地上的刀。

揭示寓意时,句子表述要有条理,语言尽量简洁。

故答案为:

(1)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2)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

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3)城市书房,家一般舒适的阅读天堂!

24小时不打烊/城市书房,书籍的海洋。

(4)寓意:

(示例一)创新才能进步。

(示例二)不知变通就会落后。

【点评】第三题设计广告语:

最重要一点是紧扣活动主题,其次注意语言的简洁精练,可用句式比较整齐的两个句子,有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对修辞的要求。

10.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两个出了银安殿,小龙现了本相,却驾起云头,与那妖魔在那半空中相杀。

这一场,黑地里好杀!

怎见得:

那一个是碗子山生成的怪物,这一个是西洋海罚下的真龙。

一个放毫光,如喷白电:

一个生锐气,如迸红云。

一个好似白牙老象走人间,一个就如金爪狸猫飞下界。

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金梁。

银龙飞舞,黄鬼翻腾。

左右宝刀无怠慢,往来不歇满堂红。

他两个在云端里,战彀八九回合,小龙的手软筋麻,老魔的身强力壮。

小龙抵敌不住,飞起刀去,砍那妖怪,妖怪有接刀之法,一只手接了宝刀,一只手抛下满堂红便打,小龙措手不及,被他把后腿上着了一下,急慌慌按落云头,多亏了御水河救了性命。

小龙一头钻下水去,那妖魔赶来寻他不见,执了宝刀,拿了满堂红,回上银安殿,照旧吃酒睡觉不题。

却说那小龙潜于水底,半个时辰听不见声息,方才咬着牙,忍着腿疼跳将起去,踏着乌云,径转馆驿,还变作依旧马匹,伏于槽下。

可怜浑身是水,腿有伤痕,那时节:

意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尽凋零。

   ……

   小龙道:

“他决不打你,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

你见了他,且莫说师父有难,只说师父想你哩,把他哄将来,到此处见这样个情节,他必然不忿,断乎要与那妖精比并,管情拿得那妖精,救得我师父。

”八戒道:

“也罢也罢,你倒这等尽心,我若不去,显得我不尽心了。

我这一去,果然行者肯来,我就与他一路来了;他若不来,你却也不要望我,我也不来了。

”小龙道:

“你去你去,管情他来也。

(1)“且莫说师父有难”,请问师父遇到了什么难?

这个难后来如何化解的?

(2)整部《西游记》展现白龙马的情节并不多,但白龙马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请你结合选段和全书的相关情节分析白龙马的形象。

(3)《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的下场各有不同,请你总结一下有哪几种,并列举一个妖魔鬼怪代表。

【答案】

(1)在宝象国,黄袍怪变做俊俏郎君拜见国王,施展妖法将唐僧变做老虎囚禁笼中。

八戒来到花果山,用激将法请回孙悟空,悟空与八戒双战黄袍怪,发现黄袍怪是奎木狼星下界,悟空请星神将他召回天廷,破除了妖法,帮师父恢复原形。

(2)白龙马性格沉稳,任劳任怨,白龙马是走在西行路上时间最长的一个,默默承担当唐僧座骑和驮行李任务,即“驮负圣僧来西”和“驮负圣经去东”,当其他三个徒弟大显神通时,他却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岗位。

白龙马赤胆忠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在宝象国时,他为救师父,变作宫女伺机刺杀黄袍怪,却力不能胜,受伤潜入水中,后力劝八戒去找悟空救师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祭赛国时,他怒下打入碧波潭助孙悟空夺回祭赛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