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9751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docx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义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B. 在我国古代,“始龀”指孩童四五岁,“加冠”指男子十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C.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D. 对联,亦称“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征,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答案】B

【解析】【分析】B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

“始龀”指孩童七八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故答案为:

B。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

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A

【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3.(2017·北京)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小题。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_____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________笔的“

(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

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

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答案】

(1)楷体

;7

 

(2)C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书法体式的掌握,同时兼顾笔顺考查及书法作品鉴赏。

《九成宫醴泉铭》作为考查点,相信考生都不陌生。

该作品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

武的笔顺:

横、横、竖、横、竖、提、斜钩、点。

(2)“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是明陈继儒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此碑书法的评论。

“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充分体现了其书法特点。

【点评】

(1)“笔顺”是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

先横后竖(如:

“干”),先撇后捺(如:

“八”),从上到下(如:

“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

“田”),先中间后两边(如:

“水”),从外到内(如:

“回”)等。

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平时注意积累易错字。

(2)“九成宫醴泉铭”碑文由魏征撰写,欧阳询正书。

该书作笔力劲健,点画虽然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向上的挑笔出锋含蓄,带有隶书笔意。

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

字形采用长方形态势,字句、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

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

其字形偏修长,行笔于险劲之中寻求稳定,尤其在划末重收,笔至划尾便稳稳提起。

整体碑文高华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划都成为后世模范,是欧阳询晚年代表之作,故后人学习楷书往往以此碑作为范本。

 

4.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我在人群中看到千万个人,像你的眼,像你的头发,却不像你的脸。

”该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 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句子的主干是:

身躯是“加工厂”)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与其说……毋宁说……”是选择关系。

故选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方面多样,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包括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5.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

莫振高,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他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任教30多年来,莫振高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8岁。

(1)【点击师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

(2)【礼赞师魂】莫振高校长对都安教育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感动中国”颁奖词曾用“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来评价他,我们还可以用哪两句古诗词名句来礼赞他?

(3)【感念师恩】为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小组自发合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送给老师。

①大家都在“师恩情深”栏目中写一句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话语,请你也写一句,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②手抄报已设计了两个栏目,请你设计另外两个。

(不能直接用材料和题目中的四字词语作答)

栏目一:

师恩情深

栏目二:

恩师风采

栏目三:

________

栏目四:

________

【答案】

(1)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校长的感人事迹。

(2)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师生剪影;师生故事,课堂风采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

认真阅读这则材料,主体是“莫振高”,事件是“感人事迹”。

据此即可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可准备一个笔记本,分门别类的把相关的名句整理出来。

因为莫振高是一个老师,所以可以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礼赞他。

(3)①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表达的主题或目的是什么,然后即可根据这个主题来组织语言,表述时,一定要语言通顺,说理有据,有时还要注意要有称呼。

本题表达的对象是自己的老师,表达的目的是表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长度要求是一句。

据此可作答如下:

老师,是您为我的理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谢谢您!

②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栏目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手抄报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栏目一定要与主题相关,还要认真分析已给出的栏目名称,所设计的栏目一定要与其格式相同。

据此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

(1)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校长的感人事迹。

(2)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师生剪影,师生故事,课堂风采。

【点评】

(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要点。

答题时应注意,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的语言、结构、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把握材料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就是:

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校长的感人事迹。

(2)本题考查理解型默写。

答题时应注意,从自己掌握的诗词名句中,提取关于关于“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身碎骨全不惜,只留清白在人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本题考查根据主题设计活动。

答题时应注意,要求:

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活动形式:

小组自发合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送给老师。

要贴近学校和教学的实际,比如师生剪影,教师风采,师生互动,爱生如子,谆谆教诲等。

6.语文实践及名著阅读。

(1)【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是作者急剧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2)【图形说明】下图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会徽,请用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画面内容。

(3)【探究材料】请大家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探究材料蕴含的主要观点。

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

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

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答案】

(1)①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

②拉格多科学院三位教授进行本国语言改革,遭到妇女、俗人、文盲们极力反对。

(2)画面由三部分组成:

最上面是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相连,组成了里约著名的面包山形象;中间是英文字母“Rio”和数字“2016”;最下面是奥运五环。

(3)人生需要争取和奋斗或者:

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掌握能力,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2)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

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

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

(3)此题考查探究及表达能力,所谓探究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

做这种题,通读所给的全部材料,梳理脉络,分清层次,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如抓住“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等句,进行分析后概括。

故答案为:

(1)①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

②拉格多科学院三位教授进行本国语言改革,遭到妇女、俗人、文盲们极力反对。

(2)画面由三部分组成:

最上面是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相连,组成了里约著名的面包山形象;中间是英文字母“Rio”和数字“2016”;最下面是奥运五环。

(3)人生需要争取和奋斗或者:

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点评】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

7.《朗读者》作为众多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已经流淌了好多时日。

主词人董卿说: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1)遇见是一种的缘分,阅读中你也一定遇见过让你怦然心动甚至改变你一生的一句话,请把这句话写下来,并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当时的感受。

(要求50字左右)

(2)学校准备开展以“读美文,品人生”为主题的活动,你的好朋友佳佳很想参加,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她参加这次活动。

(3)《朗读者》第二期的主题词是“陪伴”,假如你是主持人请写一段开场白。

(至少用一种修辞,50字左右)

【答案】

(1)杨绛的“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句话真的囊括了读书的意义,我要做一个持之以恒的“读者”。

(2)佳佳,人生百味,不品无味。

再说你的朗读水平那么高,不参加太遗憾了。

(3)“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

”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

细数花鸟虫鱼和人间真情的陪伴,我们是幸福的.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表达阅读感受和见解。

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名言警句很多,古诗文中更是比比皆是,如鲁迅在《故乡》中关于“希望”的警句,保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段,准确摘引书写,结合原著或课文分析句子的含义或作用,对自己的影响或教育意义。

(2)本题考查委婉劝说和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

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

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本题注意要鼓励佳佳大胆展现自己。

(3)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

拟写开场白时,一般先是称呼和问候语,有时也可省略。

然后介绍活动的内容,最后宣布开始即可。

拟写时,文字要有文采,语意清晰,语合理,有感染力和号召性即可。

本题注意以“陪伴”为主题词拟写。

【点评】

(1)本题考查表达阅读感受和见解。

答题时应注意,选择名著或课文中有哲理或意义深刻的句子或格言警句,从句子含义和作用以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作答。

(2)本题考查委婉劝说和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

答题时应注意,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敢于当众朗读”这一劝说主题。

(3)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

答题时应注意,内容要紧扣主题“陪伴”;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

开场白必须在瞬间抓住观众的心,所以要有激情,并且紧扣主题。

可以引用诗词名句,采用合适的修辞方法增强效果。

8.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某校开展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1)【童心唱祖国,班班歌声扬】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luó________,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wō________,你用你那母亲的脉bò________和我诉说。

(节选自《我和我的祖国》歌词)

(2)【红心颂祖国,经典咏流传】请将古诗文名句填入下面横线中。

吟“①________,②________”,感受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风雨梦境抒发的忧国忧民之情;诵“③________,④________”,体会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引“黄金台”故事表达的报效朝廷之志;咏“⑤________,⑥________”,想象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骑“的卢马”乘胜杀敌的磅礴壮阔之景;读“⑦________,⑧________,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欣赏范仲淹笔下朝暮幻变得洞庭湖,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3)【潜心探汉字,“国”里有乾坤】

“或”是“國”的本字。

——《字源解说》

或,邦也。

从口,从戈,以守一,口,郭也。

一,地也。

——《说文解字》

①根据以上提示,甲骨文

=

+

,“戈”与“口”两者结合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

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国”字的义项有:

Ⅰ国家;Ⅱ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王或侯的封地;Ⅲ国都,京城。

《穿井得一人》中“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的“国”的意思是________。

(填序号)

【答案】

(1)落;窝;搏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用武力卫护城邑、疆域;Ⅲ

【解析】【分析】

(1)根据平时对汉字的积累答题,注意“搏”是提手旁,不要写成“博”。

(2)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记忆及理解默写,注意“阑、携、的、霹雳、晖”的书写。

(3)①因为“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口” :

一,郭也;一,地也。

代指城池、国土、疆域,这两个独体字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

用武力卫护城邑、疆域。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的意思是:

全京城的人都在传说这件事,后来就传到了宋君的耳朵里。

根据语境,这里的“国”的意思是Ⅲ。

故答案为:

⑴落;窝;搏;

⑵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⑶用武力卫护城邑、疆域;Ⅲ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积累能力。

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形声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对于同音字,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选择使用哪一个字。

⑵此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题。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

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⑶本题考查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

①会意字的理解要分析这个字由哪几个独体字组成,各个独体字都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把这几个意思综合起来进行考虑,进而理解这个会意字的意思。

而理解词语的语境义,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根据语境进行推测。

9.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完成问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 十一个字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 气韵贯通,展现毛泽东的胸襟                             

D. 采用隶书字体,方正典雅

(2)请用行楷将毛泽东所书的八个字抄写在方格内。

【答案】

(1)D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分析】

(1)ABC赏析正确。

D这幅书法作品不是隶书,是行书,行草,也就不具有行书方正典雅的特点。

(2)首先要在欣赏的基础上辨析这几个字,上面书写的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面是毛泽东的签名。

注意书写时要用正楷字书写,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要把字写规范、整洁、美观。

故答案为:

⑴D

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点评】⑴本题考查有关书法的文学常识。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了解汉字的有关常识,了解各种书体的特点,答题时要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

⑵此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

书写汉字时,要求用正楷字书写;要保证绝对正确;要掌握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要考虑标点符号。

本题注意“刨、忌、拈​”的书写。

楷书也叫正楷、正书。

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汉字手写正体字。

答题时要在观察仔细的基础上在田字格中规范的书写,注意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10.古诗文名句积累与运用。

(1)每逢重要的日子,人们常常借诗文来表达心意。

请你根据提供的情境,从你积累的诗文中书写合适句子来表达祝愿。

(要求写出连续的两句)

①教师节,用李商隐的《无题》中的诗句点赞老师的无私奉献:

________,________。

②中秋节,借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祝福远方的朋友或家人:

________,________。

③毕业纪念册,用李白《行路难》的诗句鼓励考试受挫的同学:

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人取名常常从古诗文中汲取灵感。

下列名字与哪些古诗文相关?

选一个写出原文诗句。

芳幽亭(亭名)又一村(店名)邱胜春(人名)我选________,相关诗句是________。

(3)结合

(2)的方法,请你利用下列诗句,从A或B中选择一项,拟一个人名,并说明含义。

A.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为“高”姓孩子拟名:

________,含义:

________。

B.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李白《渡荆门送别》)为“邹”姓孩子拟名:

________,含义:

________。

【答案】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芳幽亭;野芳发而幽香(又一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邱胜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高胜寒;希望孩子能会当凌绝顶,站得高,又能承受高处的寒冷;邹渡远;“邹”谐音“舟”,希望孩子的人生小舟能一帆风顺,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分析】

(1)考查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

顾名思义,理解了才能默写出来;理解了才能记得久、记得牢。

只是摇头晃脑不加理解的背是没用的,因为你所记忆的东西,能用的地方,远远不止于默写这点范畴。

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理解性默写的训练。

根据题干与诗文内容选准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要注意“蜡炬”“婵”“沧”“柳”等字词的书写。

(2)根据亭名、店名、人名的内涵或字眼来推断相关的诗句。

注意“柳”等字词的书写。

(3)要求根据诗句的含意为不同姓氏的人拟名字。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从中提取“高胜寒”作为人名。

“又恐琼楼玉宇”希望孩子能会当凌绝顶,站得高。

“高处不胜寒”希望孩子承受高处的寒冷。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可提取“渡远”作为人名。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所以寓意为人生如舟,一帆风顺,能去游江荡海走百川。

同时此题要考虑到“名”与“姓”的关系。

故答案为:

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⑵芳幽亭;野芳发而幽香(又一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邱胜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⑶高胜寒;希望孩子能会当凌绝顶,站得高,又能承受高处的寒冷;邹渡远“邹”谐音“舟”,希望孩子的人生小舟能一帆风顺,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

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

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默写时要做到“三不”:

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