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8076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1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docx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

Documentnumber:

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精编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

一、航空航天行业基本概念

航空航天是人类开发大气层和宇宙空间时发生的活动的总称。

其中,航空指的是载人或非载人飞行器在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而航天指的是载人或非载人的航天器在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中进行的航空活动。

(一)飞行器

飞行器是指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空间(太空)飞行的器械。

飞行器分为3类:

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

在大气层内飞行的称为航空器,如气球、飞艇、飞机等。

它们靠空气的静浮力或空气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升空飞行。

在太空飞行的称为航天器,如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等。

它们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获得必要的速度进入太空,然后依靠惯性做与天体类似的轨道运动。

(二)民用航空

民用航空是指使用航空器从事除了国防、警察和海关等国家航空活动以外的航空活动。

民用航空活动是航空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以“使用”航空器界定了它和航空制造业的界限,用“非军事等性质”表明了它和军事航空等国家航空活动不同。

(三)军用航空

军用航空指用于军事目的的一切航空活动,主要包括作战、侦察、运输、警戒、训练和联络救生等方面。

军用航空可以使用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如气球和飞艇,也可以使用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如飞机、直升机和滑翔机等。

现代军用航空活动主要依靠飞机和直升机。

(四)通用航空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通用航空业是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二、中国民航发展现状及民航运输业市场现状分析

(一)我国民航发展现状

我国民航在近25年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90年代初期民航实现旅客周转亿人公里,开辟437条航线,其中国内航线385条。

而到2015年,全民航旅客周转量翻了30倍,实现旅客周转亿人公里,年复合增速达到15%。

总航线达到3142条,其中国内航线2652条。

全民航无论在绝对量还是航线版图都实现了全面提升。

图1:

1990年至2015年航空旅客周转量年均复合增速15%

图2:

国内航线由1990年的385增长到2652条

飞机和机场作为民航发展的基础,其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1990年我国共有94个民航机场,425架运输飞机。

2014年机场数量翻番,达到200个,民航运输飞机更是实现10倍增长,达到4168架。

伴随着航空需求的高速增长,民航运输和机场保障能力同步加强。

 

图3:

机场个数实现翻番

图4:

飞机数量由90年的425架增至2015年的4168架

近25年的民航发展历程中,我国国内的航空市场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2014年民航共实现万飞行小时,而国内市场实现了近650万飞行小时,占比高达85%。

国内民航需求持续旺盛也为我国国内民航运输提供了不小的压力。

 

图6:

国内的民航得到空前的发展,年均作业约650万小时

(二)我国民航运输市场现状

经历行业高速发展后的今天,我国民航运输体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性,全民航最主要的航班全部集中在华北、中南和华东,每天周转我国接近70%的民航旅客。

这三个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基于航空发展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性,这三地,无疑成为国内民航运输最为繁忙的区域。

图7:

民航运输的区域集中特征明显

图8:

华北、华东、中南集中我国70%航空旅客运输

统计发现,国内航线中,前十大最繁忙航线中北上广深之间的5条互飞航线全部上榜。

其中连接我国政治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北京-上海线每年运输旅客万人,成为全国最繁忙的一条航线。

在四地互飞的高需求驱动下,位于四地的5座大型机场(首都、浦东、虹桥、宝安、白云)年均国内旅客吞吐量在全国占比高达32%。

如此高的旅客周转需求无疑为这四地的民航运输、安全保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图9:

北上广深互飞航线成为国内最繁忙的航线

图10:

北上广深四地机场承载全国%的旅客吞吐

(三)空域紧张成为一线机场航空周转的最大束缚

北上广深承载如此高的航空周转需求必然需要面对相同强度的航空调度压力。

以北京首都机场为例,首都机场2015年全年航空器起降59万架次,平均每天起降1616架。

其中每天的航空起降主要集中在6:

00-23:

00,因此每小时起降约为90架,平均每分钟架。

每天高峰小时有可能达到每分钟2架。

换个角度想,在距离首都机场半个小时的航程内,可能空中同时有着45架刚起飞或者准备降落的飞机。

可想而知通向这四大机场的航路空域是多么紧张。

伴随着日益提升的航空需求,和高频的航空器起降压力,一线机场因为空域紧张导致的时刻紧张问题越来越突出。

近10年来,受空域紧张影响北上广深五大机场的准点率显着下降。

目前大家坐飞机遇到晚点显得非常普遍。

每年如果到空军军演期间,民航航班便会出现大面积的延误。

美国航空数据网站FlightStats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35个国际机场的准点率排名中,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准点率分别为%、%,包揽倒数两名。

图11:

空域限制导致5大机场准点率显着下降

随时我国民航产业的高速发展,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与有限的空域开放的矛盾逐渐被放大。

这一现象在一线城市显得尤为突出。

而基于我国低效的空域利用现状和日益凸显的航空需求,空域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三、我国军用航空业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周边政治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外部军事环境。

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其地区军事存在和军事同盟体系;日本积极谋求摆脱战后体制,大幅调整军事安全政策;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在非法“占据”的中方岛礁上加强军事存在;一些域外国家也极力插手南海事务,个别国家对华保持高频度海空抵近侦察,海上方向维权斗争将长期存在;一些陆地领土争端也依然存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局势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

为了保障中国和平稳定向前发展,中国需要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

《2015中国国防白皮书》中提到,军事力量的建设发展将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执行,海、陆、空三军及武警的航空装备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提交的预算草案中提出中国2015年度国防预算总额为8,869亿元(约等于1,458亿美元),较2014年上升%。

国防预算持续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为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动力。

我国国防支出占GDP比重正逐步回升,但依然处在较低水平,目前我国的国防费用正从过去的补偿性增长向协调性增长转变。

按照人员、装备、作训各三分之一的比例分割军费,并且伴随着裁军后带来人员的直接减少,未来我军在装备方面的投入将大大增加。

随着我国国防战略的转型升级,未来对空中力量倚重将超过历史任何时期。

航空装备的增加与作训强度的提升将带来航空军品维修与配套保障业务需求的持续提升。

因此,随着空防、海防、边境防卫、地区和平稳定维护等国防建设加强的迫切需求,总体上对各类军用飞机/直升机的需求较大,所以我国在快速发展民用航空业的同时也在军用航空领域加大资源投入,包括军用机队的增加、陆军航空兵的发展、航空装备的升级换代,航母逐渐下海伴随的舰载机群的配备、军用机载设施设备的智能化研发、后勤维修能力保障等国防建设的投入增长,为军用航空器的机载设备、检测设备、机载设备维修服务等相关产品与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随着航空制造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军机数量的增长也将为机载设备配套及维修保障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航空制造业发展情况

商业航空、通用航空、军用航空不断发展对飞机需求,带动了航空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航空制造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机遇。

(一)国产各种新机型的研发投产推动了机载设备的研发生产

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MA60等涡桨支线飞机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已进入规模化生产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C919大型客机已完成研制、生产和交付;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Z15中型直升机、高端公务机、中等功率级涡轴发动机等重点产品完成研制并投放市场;此外,领士300、新舟700机型也进入研制阶段中,国内飞机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机载设备研制、配套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需。

(二)国外飞机制造商纷纷布局中国促进了航空制造业的发展

由于中国作为未来最大的飞机购买需求市场,当前国外飞机制造商纷纷布局中国,如空客公司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A320总装线,瑞士皮拉图斯飞机公司将其PC-6机型的生产线和产能全部由瑞士转移至重庆两江新区。

国外机载设备制造厂家与国内科研生产单位设立合资公司也为中国机载设备制造配套以及国产化设备提供了自我提升的机遇。

(三)高机龄机队的性能改造

由于更好性能新机型的不断投入使用以及对飞机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更高追求,当前我国无论是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都存在着一批高机龄机队的升级改造及更新换代的问题,为国内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测控设备研制、飞机加改装行业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

(四)政府支持政策带动

PMA市场为响应国家对航空制造业的战略规划、支持国家航空产业的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对PMA件研制生产持扶持态度,鼓励提升产品研发技术。

在保证产品安全可靠及满足适航要求的基础上,促使航空公司减少对国外进口航空备件采购的依赖,降低自身运营成本。

未来PMA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五)中国飞机制造厂概述

1.沈阳飞机制造公司

沈飞集团公司自1951年正式创建以来,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

先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Ⅰ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飞机;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红旗一号导弹;第一架双倍音速歼击机--歼7飞机;第一架自行设计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教练机--歼教6飞机;第一架高、中、低空侦察机--歼侦6飞机;第一架全天候高空高速、具有良好机动性能的飞机--歼8Ⅱ型飞机;第一架空中受油机。

50年来,沈飞集团公司先后研制生产了20多种型号几千架飞机,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2.成都飞机制造公司

成飞(集团)公司,始建于1958年,1998年改制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设计、研制和成批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具有研制新一代战斗机的能力(J-10A/B)。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飞(集团)公司,代号132厂,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直属特大型企业,是我国研制、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

从1978年起,公司连续多年保持盈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中国企业形象AAA级企业和首届中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获奖单位等荣誉称号。

3.西安飞机制造公司

西飞集团公司在40多年的发展中,先后研制、生产了20余种型号的军民用飞机。

军用飞机主要有“中国飞豹”、轰六系列飞机等。

其中5个机型30架飞机参加了国庆50周年阅兵式。

民用飞机主要有运七系列飞机和新舟60飞机等。

其中新舟60飞机是我国首次严格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CCAR25部进行设计、生产和试飞验证的飞机。

它在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经济性、维护性等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当代世界同类先进支线客机的水平。

1980年西飞集团公司率先走出国门,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德国等世界着名航空公司进行航空产品合作生产。

由西飞集团公司承担生产的国外航空零部件主要有美国波音737-700垂直尾翼、747组合件,法航空客门、翼盒,加航CL415组合件,意航ATR72飞机16段等。

非航空民用产品主要有“西沃牌”豪华大客车,“西飞牌”铝型材、金属挂板,铝门窗系列产品,VCM覆塑板,变频模糊控制器及密集书架、抗静电地板等。

4.陕西飞机制造公司

陕西飞机制造公司,坐落在陕西汉中,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属的大型骨干企业,于1975年就生产出了我国第一架运八飞机,以及后来的中国第一架最大的运八运输机和中国第一架游弋海疆的运八巡逻机,中国第一架转送“黑鹰”直升机的运八载机,到现在的第一架运八民用机,第一架空中干扰的运八无人机母机,运八航测机,运八邮政机等机型。

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飞机总装厂。

5.南昌(洪都)飞机制造公司

主要项目:

教练飞机、强击机、农林飞机、海防产品、片梭织机、摩托车及发动机。

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曾生产了数款经典机型:

强-5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

K-8教练机是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与国外合作研制、以外销为主的教练机。

L-15"猎鹰"是由南昌的洪都航空工业集团(HAIG)发展的高级教练机。

6.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1952年,哈尔滨飞机厂建立,开始只是修理飞机。

1958年,开始仿制苏联式飞机。

Z-5军用直升机是米-4直升机(MilMi-4)型号,H-5喷气发动机轻型轰炸机是伊尔-28(IL-28)仿制品。

1974年,哈飞开始研究运-11(Y-11),1975年12月30日首次试飞成功。

Y-11为双发动机多用途飞机。

然后继续改进为运-12。

哈飞主要产品包括:

直-5(Z-5)多用途直升机,初期代号“旋风25”,原型为前苏联米-4(MilMi-4)直升机,1958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59年初投入批生产,已退役

轰-5(H-5),轰-5前线轻型战术轰炸机,苏联伊尔-28(IL-28)喷气轰炸机仿制品,1966年9月25日试飞成功,1967年4月,轰-5进入量产,1984年停产。

水轰-5水轰-5型水上反潜轰炸机(PS-5),1971年装出第一架原型01号,1976年4月3日首次进行水上起降试飞,1986年服役。

直-9(Z-9)直-9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是引进法国SA365“海豚”型直升机的生产专有权合同,由哈飞生产,1982年装配首架。

1992年1月16日国产化直-9首飞,该型号定名直-9B。

运-11Y-11为双发动机多用途运输机

运-12运-12运输机是在运-11基础上更换发动机后研制的小型涡桨多用途运输机

7.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公司始建于1950年,从飞机修理起步,为空军、海军、中国民航修理、改装了30多种型号的飞机3400多架。

70年代以来,成功研制了我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发喷气式客机“运十”。

完成了与美国原麦道飞机公司合作生产35架MD82/83飞机。

作为主制造商完成了机体70%国产化的MD90-30干线飞机2架。

目前承担着ARJ21-700飞机的研制和国家大飞机项目的研制任务。

8.石家庄飞机制造公司

总体介绍:

石家庄飞机制造公司始建于1970年,是中小型飞机和农业设备生产厂家。

公司现有职工3000余人,其中各类技术、管理人员1000余人。

拥有各种机械、动力、检测设备1300余台,具有较强的航空技术力量。

近年来,先后研制开发了运5B型飞机、W5型W6型超轻型飞机、明星牌摩托车、FA-312高速纺织并条机、四轮全场地车、轻工机械等产品。

除供应国内市场外,部分产品还销往国际市场,受到客户的好评。

公司地处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交通便利,为投资、合作的理想之地。

技术特点:

公司拥有飞机、摩托车、轻工机械三个设计所,负责产品开发与研制,专业技术较强。

具有全面的冷热加工能力以及理化、计量、特种设计和试飞、试验能力。

在机加、钣金冲压、钳焊加工、铆接装配、塑压、模夹具、型架设计制造和有色金属表面处理等方面都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运5B飞机、摩托车、纺织并条机等产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质产品称号。

主要产品:

运5B(农林型):

全新设计了电子设备和农业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最大商务载荷达到1500千克。

9.贵州云马飞机制造厂

云马飞机制造厂隶属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立于1965年,有着灿烂而厚重的历史绩绽。

厂区占地130余万平方米,拥有完整的飞机制造系统和客车、环卫车、缆车自行设计制造系统,产品出口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云马飞机制造厂坚持“质量兴厂、质量第一”的方针。

目前工厂已经形成了航空产品、各种改装车和其它民品、以及航空产品转包生产三足鼎立的产品结构。

拥有年产1000辆的客车生产线,1400辆的环卫车生产线。

此外还具有客运架空索道缆车,模具制造,汽车附件等民品生产制造的能力。

1997年云马系列环卫车成批出口东南亚。

同年云马客运架空索道缆车出口越南。

早在70年代初,云马就成功地将CAD/CAM技术应用于新型飞机的研制。

1989年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上,残教七型飞机获“亚洲明星”殊荣。

10.双阳飞机制造厂

双阳飞机制造厂是中国歼击机科研生产的主要厂家之一,始建于1965。

工厂占地面积227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8.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45亿元;现有职工2600余人,其中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60余人。

工厂拥有可供百吨级客货飞机起降的现代化机场和铁路专用线。

厂区毗邻贵黄高等级公路,处在黄果树大瀑布和龙宫风景区等人文景观的贵州西部黄金旅游线上。

工厂是国家大二型企业,全国500家最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之一,贵州省工业百强企业。

拥有歼击机及歼击教练机的科研生产能力和飞机大修理能力。

具有飞机电缆制造、导管加工、工装设计制造、汽车管件、汽车电线束和内饰件的生产制造力量,试验、计量、理化、检测手段齐全,形成了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取得了ISO9000质量认证。

航空产品方面,先后研制生产了多个系列、品种的飞机,其中歼教7系列飞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高空高速歼击教练机的空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歼教7系列飞机以其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和可靠的质量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赞誉。

非航空产品主要有替代进口的康明斯系列导管、汽车管件、内饰件和电线束。

双阳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拥有以运12飞机为主的机群,承接农林业、航测、物探、摄影等通用飞行业务。

11.常州飞机制造厂

现有员工700多人,其中飞机设计、飞机制造、焊接、材料、无损检测、机械、化工机械、电气和仪控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8人,其中34人具有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公司注册资本亿元,总资产亿元;生产、检测、试验设备822台(套);并拥有专业机场和数十架通用作业飞机。

公司目前主要航空产品为航空灭火瓶、CK系列无人靶机及地效船;主要民品为压力容焊接气瓶、罐式集装箱及民用核承压设备等。

公司压力容器年生产能力:

各类焊接钢瓶万只/年,非标类压力容器1650吨/年。

焊接气瓶生产、销售占全国45%左右,成为国内最大、品种最齐的焊接气瓶生产出口基地。

公司还具有检测设备先进、齐全的材料及焊接理化试验中心。

12.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

2007年1月31日,空中客车公司与中方联合体(天津中天航空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A320总装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签字仪式。

中方联合体代表冯志江(坐,右一)与空中客车公司国际合作及伙伴关系高级副总裁戴丹利(坐,左一)签署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副主任张晓强及有关官员和空中客车公司该项目的有关负责人等共同出席了签字仪式。

2007年11月16日,中国商务部批准空中客车公司与中方联合体共同成立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的申请。

2008年7月25日,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首批飞机大部件抵达天津。

首批运抵天津总装线的部件包括一架A320飞机的前、后机身段、机翼、水平和垂直尾翼,以及发动机吊架等部件。

13.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闻名中外的瓷都景德镇,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具备研制和批量生产多品种、多系列、多型号直升机和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的能力。

公司始建于1969年,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职工人数4300余名,各类生产设备4000余台套,资产总额近43亿元。

公司具有雄厚的科研生产技术力量及较强的冷、热加工能力和手段,有较强的理化测试、计量、特设、试飞试验和数字化管理与制造能力。

发展航空是昌河的立业之本。

近四十年来,昌河人用智慧和汗水,相继把直8、直11系列直升机送上了祖国的蓝天。

五、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现状

航空发动机是指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它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是飞机的核心部件。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对结构力学、材料学、气体动力学、工程热力学、转子动力学、流体力学、电子学、控制理论等学科都有极高要求,世界上具备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能力的国家只有美、俄、英、法、中等少数几个。

独立研制发动机是一个国家成为航空强国的重要标志。

航空发动机可以分为活塞式和喷气式两大类。

其中,活塞式是飞机或直升机最早采用的动力形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发展到巅峰状态。

但是活塞式飞机不能超越音速,随着人们对飞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喷气式发动机产生了,这也为飞机突破“音障”提供了可能。

目前主流的发动机是燃气涡轮发动机。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我国航空发动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一)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仍处朝阳期

由于基础工业和材料技术的落后,加上制度性的桎梏,中国的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相对落后,即便是代表了中国航空发动机最高水平的“太行”发动机,其技术水平也仅仅相当于西方70年代末的航空发动机水平。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其技术水平的落后,直接影响中国空军战斗机的作战能力,甚至作为中国21世纪主力歼击机机型歼-10目前所使用的发动机都是依靠从俄罗斯进口,发展航空工业,提高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已经迫不及待。

建立强大的航空工业同样也是确立大国地位的必然选择,2006年大型飞机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专项,200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于批准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2008年11月按照国家战略决策中国航空工业也完成了历史性的重组整合,所有这一切都从国家战略上明确了中长期重点发展航空工业的方针,也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决心,航空工业的战略地位已经确立,作为航空工业的核心和最大的短板的航空发动机行业将借航空工业的东风,迎来其快速发展的朝阳期。

(二)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提速

中国从俄罗斯购进两种发动机:

价值350万美元的AL-31(配备苏-27/30、歼-11、歼-10)和价值25.万美元的RD-93(一种米格-29战机所用RD-33发动机的升级版本),RD-93用于中巴联合研制的类似美国F-16级别的JF-17战机。

同时,中国工程师们已经努力掌握发动机的制造技术,研制一种类似AL-31F的航空发动机,中国研发WS10A发动机,还研制WS-13发动机以替代RD-93型发动机。

中国引进吸收外国(发动机)技术已经有些年月,虽然(这种努力)不总是成功。

近十年来,中国投入大量资金发展一种发动机制造能力,同俄国人当年发展发动机设计能力和工程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一样,类似的问题中国人同样遇到。

中国研发航空发动机具备几大优势。

首先,中国了解当年俄国人犯过的错误,从而能够避免很多类似错误;其次,中国还拥有获得西方制造技术的更好途径;最后,中国拥有当年的苏联所不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可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国发展自己的发动机制造能力,与苏联受到70年指令经济(计划经济)的羁绊不同,市场环境让中国研发发动机更有效率。

(三)推进航空航天产业自主创新

天津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