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8299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docx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学习两个文件: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

教高〔2008〕5号

2、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实施细则》的通知

湘教发〔2008〕64号

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内容(正文)

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1、促进学校举办者进一步加大投入,落实办学责任,优化办学

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2、促进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对接产业,办

出特色;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

步形成以高等职业院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

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提供更有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

二)、评估的指导思想

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三)、评估的方法和任务

基本方法:

1、分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附

件1)的数据。

2、现场考察。

基本任务:

1、全面了解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情况。

2、总结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和特色。

3、发现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找出原因。

4、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5、促使高等职业院校明确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6、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四)、评估原则

1、院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3、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

4、评价与引导相结合。

5、平等交流、公平公正。

6、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五)、评估程序

1、院校自评。

2、提交材料。

3、确定专家组成。

4、数据分析。

5、现场考察。

6、意见反馈。

7、公布结论。

8、制订并实施整改方案。

六)、评估院校的工作内容

1、学习文件,加强建设。

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有关评估的文

件,准确理解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基本精神,掌握各评估指标及重点考察内容的内涵。

根据评估要求,切实加强院校自身的软件和硬件建设。

2、加强《数据采集平台》建设。

各个院校要加强《数据采集平

台》的建设工作,组织校内相关人员,认真填写《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建立如实填报《数据采集平台》的制度,保证数据原始、及时、独立、公开,将《数据采集平台》作为院校建设、改革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重要工作平台。

各个院校于每年10月30日前将《数据采集平台》上报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状态数据采集以学年为时段(上年9月1日至当年8月

31日)。

3、院校自评。

按照评估指标和重点考察内容,系统地搜集、整

理、提供资料,提供的资料可分两类:

一是各评估指标的依据材料,需单独成卷供专家组审阅;二是其他背景材料和原始材料需列出目录备查。

对照《指标体系》,根据《数据采集平台》信息进行深入分析,

认真回顾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成果和经验,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基本判断,总结学校办学成绩,提炼办学特色,找出人才培养工作的差距,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由学校党政领导审定,最终形成学校的《自评报告》(不超过10000字)。

4、社会评价。

各院校根据办学定位,邀请主要服务面向行业、

企业专家及用人单位代表对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并针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具体意见与改进建议,形成真实、准确的社会评价报告

不超过5000字)。

5、提交申请。

各院校在建设和自评基础上,提前6个月向省教育厅提交评估申请,经省教育厅形式审核、批复后方可进行评估。

6、提交材料。

各个院校必须在评估前30天向省教育厅提交自评报告、社会评价报告和《数据采集平台》数据。

7、社会公布。

各院校必须将自评报告、社会评价报告、《数据采

集平台》最新的原始数据、区域或行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于专家组进校前30天在校园网上对社会公布。

8、送达材料。

各院校必须将自评报告、社会评价报告、《数据采集平台》最新的原始数据、区域或行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等材料于专家组进校前15天送达专家。

9、接受考察评估。

根据专家组考察工作方案,各院校积极配合,

为专家组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10、制订并实施整改方案。

根据专家组考察评估意见,评估院校

制定、公布并实施整改方案,并在评估结束后30天内上报省教育厅审核、备案,接受教育厅的检查和社会监督。

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附件1)

一)、主要数据指标

1、基本信息

1.1名称

1.2

联系

1.3招生

 

2、院校领导

2.1基本状况

2.2

参与教学、联系学生

 

3、基本办学条件

3.1占地、建筑面积

3.2

馆藏图书资料

3.3学习室

3.4

校园网

 

4、实践教学条件

4.1

校内实践基地

4.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3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5、

办学经费

5.1

经费收入(万元)

5.2

经费支出(万元)

6、

师资队伍

6.1

校内专任教师

6.2

校内兼课人员

6.3

校外兼职教师

6.4

校外兼课教师

7、

专业

7.1

专业设置

7.2

课程设置

7.3

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培训7.4顶岗实习与录用

7.5

产学合作

7.6

招生就业情况一览表

8、

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

8.1

教学制度与运行管理

8.2

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8.3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8.4

专职招生就业指导人员基本情况

8.5

专职督导人员基本情况

8.6

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8.7

评教情况8.8

奖助学情况

9、

社会评价

9.1

招生情况9.2

就业率

9.3社会(准)捐赠情况

共有9个主要数据指标,

35个分项数据指标,每个分项数据指标

由一个数据表来反映。

二)、注释

共有59条注释,对各表项填写进行必要的说明。

三)、状态数据与佐证材料

所有状态数据必须有相应的佐证材料,佐证材料应达到“证明填报属

实”的程度。

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按学院档案资料管理规范执行。

涉及多个部门的资料,各部门保存各自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要求提交职能部门汇总的,以职能部门的要求为准。

三、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附件2)

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主要评估指标、关键评估要素和重点考察内容如下:

1、领导作用

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1学校事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规划及实施方案

2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1.2办学目标与定位:

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2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3在校生结构

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

1经费收入与支出

2领导关注教学与学生情况

3教师培训进修

4校企合作⑤奖学金

1.4校园稳定:

1学校有关稳定的规定和应急预案

2无校园不稳定事件、违规办学事件发生

2、师资队伍

2.1专任教师:

1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2师资队伍建设有关规定

2.2兼职教师:

1兼职教师基本情况

2兼职教师管理相关规定

3、课程建设

3.1课程内容:

1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教学目标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4学生学习指南

5课程评价方案

3.2教学方法手段:

1课程教学设计

2教学方法、手段

3考试/考核方法

4授课地点

3.3主讲教师:

授课教师情况

3.4教学资料:

1选用教材

2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3馆藏图书资料

4校园网

4、实践教学

4.1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计划

2顶岗实习记录

3校外实习基地

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1课程设置

2产学合作

4.3教学管理:

①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

2教学质量管理

3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4专职学生管理人员

4.4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

2校外实习基地③实践教学经费④专业合作

5社会捐助

4.5双证书获取:

职业资格证书

5、特色专业建设

5.1特色:

1专业教学经费

2专业设置

3人才培养方案

4专业建设规划

5就业率、就业质量

6、教学管理

6.1管理规范:

1教学管理基本文件

2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3随机访谈教师、学生、管理干部

6.2学生管理:

1学生管理制度

2校园文化

3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4随机访谈学生、家长、教师

6.3质量监控:

1教学与学生管理制度

2专职督导人员基本情况

3随机访谈教师、管理干部

7、社会评价

7.1生源:

①第一志愿上线率及录取情况②新生报到率

7.2就业:

①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②学校开展就业服务及就业指导情况

7.3社会服务:

1横向课题、技术咨询、技术推广与应用、专利发明,教师利用专业知识、技术为行业企业服务等

2社会技能及职业培训开展情况

3鉴定站(所)

4社会回报情况

5产学合作情况

共7个主要评估指标,22个关键评估要素,69个重点考察内容。

四、新旧评估方案的比较

一)、新旧评估方案的对比

1、名称不同。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2、

内涵不同。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一种预设等级标准的评估。

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等级标准进行评估准备,教育行政部门

通过评估专家组,用评估标准对学校进行检测,以判断各学校达

到了哪一个等级标准。

这种评估的重点是检验和评价。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一种不预设等级标准。

学校通过自评自查,寻找自己的特色、亮点和不足,并加以整改。

强调评与被评双方平等交流,评估专家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与学校共同分析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各学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改革与建设。

这种评估重点是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分析诊断,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二)、新评估方案的特点:

1、新评估方案加强了对各院校的过程评估,其方法是建立高校

教学基本情况状态数据库,及时将有关数据上报并进行公布。

2、新评估方案将引进多元评估主体,包括行业企业专家、普通教师。

3、新评估方案采取模块化结构,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工作基本状态数据和现场考察评估指标两大类。

4、新评估方案取消了“水平”二字,只设“通过”和“暂缓通

过”,淡化评估结论等次,引导学校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