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025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x

x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富源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XX年,我县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12〕71号)、云南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XX年云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农科﹝2012﹞25号)和农业部《关于报送20XX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总结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县进一步构建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竞聘上岗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等;完善了“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技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县农业局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内部机构设置,理顺了管理体制,科学合理设置了机构,并且明确了农技推广体系为公益性机构,将工作人员及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了全额管理,同时制定完善了聘用、考核、分配等制度,充分调动了专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县级农业推广体系现设有17个推广机构,其中农业类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含土肥站)、县农环站、县植保植检站、县种子管理站、县经作站、云南省富源县魔芋研究所、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机类有县农机安全监理站、县农机技术推广站、县农机化学校;畜牧类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草料站、县卫生监督所、县畜牧工作站。

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在整合已有事业机构的基础上,按相近专业综合设置农业服务中心,全县11个乡镇中农业推广体系有农技中心,畜牧站、农机站、农经站,共有专技人员207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1人,初级职称85人,无职称29人。

有本科学历72人,大专学历75人,中专学历及以下60人。

(二)产业分布情况

富源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同时也是资源大县。

国土面积3348平方公里,全县辖11个乡镇,159个村委会,1783个村民小组。

20XX年总人口7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56万人,占总人口的89%,农村劳动力390779人(其中:

外出务工劳动力85719人)。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90.99万亩,粮食总产量30811.9万公斤,其中大春粮食作物种植61.53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2.66万亩,产量13400万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17.72万亩,产量10174.1万公斤(折粮);烤烟种植面积12.15万亩,收购烟叶1700万公斤;种植魔芋10.3万亩,产量1000万公斤,产值35000万元;蔬菜种植21.4万亩(含冬秋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41200万公斤,产值41200万元,水果面积3.98亩,其中红梨3000亩、蓝莓3600亩。

主要产业分布情况为:

玉米种植面积33万亩,总产175682吨,分布于全县11个乡镇。

马铃薯播种面积17.5万亩,总产80474吨,以中安、后所、墨红等乡镇为主。

畜牧产业共出栏193.9万头,总产16.8万吨,分布于全县11个乡镇。

魔芋播种面积12万亩,产量15万吨,以富村、黄泥河、十八连山、老厂等乡镇为主。

蔬菜种植面积21.5万亩,产量25.445万吨,以中安、营上等乡镇为主。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工作,为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组成员的“富源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领导小组”。

县农业局也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组,由县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业务站所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组成员。

健全的组织机构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落实工作部署

承担项目后,我县认真拟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落实工作部署。

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集成技术、突出重点,结合其它农业项目的实施,把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各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站所、落实到乡镇、落实人头、落实到农户、落实到田块。

县项目实施领导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分析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及解决办法,8月10日召开了项目指导专家工作会,8月18日召开了基地负责人工作会,9月9日召开了有农技指导专家、农技指导员、示范户代表、乡(镇)分管领导参加的项目工作推进会,各乡镇、村先后开展了多次示范户培训。

由于工作部署得当,项目实施层层推进,环环紧扣,进展顺利。

(三)实行人员聘用、考评制度

我县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选聘了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专家8名,技术指导员100名负责农技指导包村联户工作。

每名技术指导员联系指导10户科技示范户,每户示范户辐射带动20户农户,全县共辐射带动2万户农户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标准、新机具。

形成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推广链条。

为使农技推广顺利实施,农技服务农民满意,县农业局与农技人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农技人员与示范户签订了指导协议书。

由农民群众、乡镇政府、农业局三方共同对农技指导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三方考核所占权重比为4:

2:

4。

考核采取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动态考核与静态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农技人员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工作量大小、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议,考核结果作为兑现补助、晋职晋级和是否续聘的重要依据。

(四)推行责任制度

按照示范县项目要求,我县推行了专家技术负责制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责任制,量化了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将服务区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落实到人头。

专家组负责遴选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制定产业年度技术指导方案,编制产业技术规程或技术明白纸,适时培训技术指导员,帮助技术员做好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工作;技术指导员负责在各产业关键环节,对示范户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和指导,并制定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填写技术指导手册。

示范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到位率达到了95%。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我县研究、制定、完善了“富源县乡镇农技推广岗位职能职责,富源县农技推广专家岗位职责,富源县县级农技推广指导员职责,富源县农技推广人员聘用制度,富源县农技推广目标管理责任制,富源县农技推广人员学习培训制度,富源县农技推广首问责任制,富源县农技推广责任追究制度,富源县农技推广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并将关键制度统一制成牌下发到各农技推广机构,公示上墙。

通过制度的建立和贯彻执行,逐步形成了用制度规范农技服务行为,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农技推广运行管理机制。

(五)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机制

为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我县以横向联合、纵向互动为突破口,加强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基本形成了以县农业局为中心,乡镇农技中心为纽带,经营性服务门市为网点,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农技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为补充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各服务组织根据农时季节和产业结构特点,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通过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的方式及时将新品种、新标准、新机具和农用物资送到农户、送到田间地头,使各类农业技术成果能从实验室到田间顺利传导,形成需求与科研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畅通了农技服务渠道。

  (六)筛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在项目实施中,我县围绕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确定了玉米、马铃薯、畜牧业、魔芋、蔬菜5个主导产业,通过试验、示范、比较筛选出了14个主导品种,15项主推技术,全县共计推广主导品种37.5万亩,主推技术46.8万亩。

(七)发挥基地引领带动作用

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我县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依托现有良种繁育基地、涉农企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等建设了5个规模化、标准化、可持续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其中营上镇民家村玉米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示范基地1个、后所镇业土依马铃薯良种生产示范基地1个、大河镇大河猪场大河乌猪养殖小区试验示范基地1个、中安镇2000亩魔芋高产示范基地1个、营上示范基地建成叶菜、果菜类示范基地。

开展育苗假植、立体间套种、安全生产综合配套集成技术的示范。

基地建设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为主,做到高规格、严要求、可持续,执行专家挂钩、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统一竖牌管理,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基地,农机农具融合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

每个基地建核心示范区100亩。

我县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抓好基地建设:

一是明确各基地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实体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并将负责人的职责、绩效与奖惩挂钩;二是采取规范品种、统一管理、统一种植模式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做好基地农户生产情况登记、示范展示记录、生产管理记录、培训指导观摩记录、物资发放台帐等。

基地主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承担现场培训、展示等。

我县先后组织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到基地开展现场观摩和培训活动5000余人次。

(八)广泛开展各类培训

农技人员和示范户培训是农技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县根据农技人员专业结构和乡镇产业发展需要,对农技人员和示范户的培训做到了合理规划、周密安排。

一是分批次组织100名技术指导员分别到昆明、昭通等地参加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二是采取以会代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技人员进行农业新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业务能力等方面培训;三是鼓励农技人员利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四是组织召开县、镇、村各类培训会1000余次,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4100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7.6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50余万份,多途径、多形式提高农民的种养技能。

通过培训学习,农技人员和农民知识得到更新,观念有所转变,农技推广队伍为农服务能力得到增强。

(九)突出做好农民田间学校工作

我县根据主导产业分布,按照“五个一”的标准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在墨红镇、中安镇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5期。

农民田间学校以提高农民从业技能为目的,根据农民需求和产业发展状况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为了增强培训实效,我县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农业新技术、新信息、新模式传送到农民手中。

一是组织农民学员集中学习,系统讲解主导产业基础知识,在有条件的地方播放农业技术光碟并实行多媒体互动教学;二是根据农民需求和生产季节,教师进村入户,对农民学员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指导;三是直接把课堂办到田间,组织学员到基地观摩学习,现场提问,现场操作。

(十)规范项目管理

我县按农业部要求统一竖立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标牌,配备了技术指导员胸牌,悬挂了科技示范户门牌;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人手一册《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并按要求如实填写;围绕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专家组编印了5套技术指导方案和技术明白纸,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人手一套;县农业局建立健全了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电子信息档案和文书档案;对带头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具的示范户给予户均200元的生产物资等补贴,为保证示范户真真实实享受到补贴,技术指导员分赴各乡(镇)、村协助分发物资,并建立了物资发放台帐,示范户在领取物资时签字认可,签字台帐交回县农业局存档。

(十一)加强宣传工作

为扩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影响力,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热情,我县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适时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农技推广信息和各项实用技术。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通过项目实施,我县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理顺了管理体制,形成了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服务为主导,以经营性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等为补充的比较完备的农技推广体系。

我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管理权限明确,实行县农业局和乡镇人民政府双重管理。

县农业局负责业务管理、业务指导、技术培训、业务考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综合协调、监督等行政管理和政治思想教育。

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充分征求县农业局的意见。

在理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权限的同时,县农业局按有关规定,从行业准入审批、从业人员培训、资格取得、执法督查等方面,建立了经营许可、持证上岗、市场监管等制度,逐步规范了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行为。

健全的农技推广体系,使农技服务渠道畅通无阻,农业科技成果通过体系这一渠道顺利进入农户,进入田间地头,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二是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迅速。

农技服务体系围绕优势产业建基地,配套集中资金,集成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基地建设和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

对玉米、马铃薯、畜牧业、魔芋、蔬菜等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进行规划布局。

我县以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为重点,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了产业化经营。

三是农技人员素质提高,农技服务更加规范,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农技人员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技人员素质,开拓了农技人员视野。

项目实施中,将农技服务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层层落实,通过目标化、责任化、制度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技服务管理水平和效果。

由于农技人员亲自参与培训,与农民联系的时间增多,信息反馈加快,既锻炼了农技干部,激发了农技干部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技术的热情,提升了工作能力,又增强了农技干部的责任心,使他们工作有目标,有事做,有奔头。

几经锤炼,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服务能力增强、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层次提升的农技推广队伍正在形成。

四、经费执行情况

项目实施中,我县按照项目资金计划,严格资金管理和应用,在资金的安排、审批、支出等程序上,都按规范程序操作,确保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要求的内容上,没有出现资金的违规使用等问题,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100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途如下: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助40万元,其中:

基层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补助20万元,主要包括下乡交通费补助、电话费补助和误餐补助。

聘请技术专家补助10万元,主要包括专家下乡补助、交通费补助和授课费补助。

完成农业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根据考核结果对农技人员进行绩效奖励费5万元。

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管理费5万元,主要包括指导员和示范户手册印制、门牌制作和各种资料印制费。

2、农业科技示范补助40万元,其中: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补贴20万元,主要包括购买农(兽)药补贴、化肥补助和饲料补贴;农业科技示范户物化技术补贴20万元,主要包括引进新品种的种子、畜禽补贴、开展新技术肥料、饲料补贴。

3、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20万元。

主要用于基层农技人员的异地研修、集中培训和现场实训等费用。

五、问题、建议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

尽管县财政每年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解决了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人员工资、一定的工作经费和农业推广县级专项投入,但仍不能满足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

2、农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条件差。

县级农技服务机构硬件设施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除土壤检验检测依靠测土配方项目能解决所需的试验、检验、检测个别情况外,大部分设备设施简单,只能做简单化处理,达不到国家相关要求和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建议

1、加大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

我县实施全国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以来,增加了用于体系建设的投入,使我县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快速推进。

只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待遇不比其它事业干部差,确保农业技术部门有足够的经费开展工作。

2、改善农业技推广体系基础设施条件。

按照当前信息化、科技化、社会化程度,加快配置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服务基础设备设施。

重点配置农业检验检测设施,建立农业综合检验检测实验室;配置多媒体信息系统,综合土壤、农产品市场、植物保护、农技知识等相关信息,建立农业信息处理和发布平台。

农业技术服务设施完善以县农业局为主,县、乡联网共享,提升服务效果。

3、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制度化。

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作用大、效果好。

但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是一个持续的、长久的系统工程,光靠一次性的项目投入是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如果能从机制上、政策上为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撑,如果能有不断增长的经常性项目经费投入,那么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必将会有极大的改观,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必将更好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

根据当前信息化、科技化、社会化程度的需要,按照阵地健全、手续齐备、功能优化、推广有力、服务到位的要求,力争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11个乡镇开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工作,配置与之相适应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基础设备设施,改善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条件,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

2、农技服务体系链条逐步向村一级延伸。

当前我县农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集中在县、乡一级,村一级服务能力相对薄弱。

逐步健全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强化农技推广、农作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

通过录用大学生村官、新型实用性农技人才等措施,采取半公益性或兼职等形式,逐步建立村级农业服务站,配置村级农业技术员,以弥补我县村级农技服务站断链问题。

富源县农业局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