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042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届重要概念解析.docx

12届重要概念解析

历史复习部分重要概念汇总简析

古代史

(1)轴心时代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轴心时代”这一著名命题。

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印度、中国、希腊是三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的三个核心。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

这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这些思想伟人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明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乃至于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2)宗法分封制

分封制是西周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是当时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封,即“封邦建国”,就是狭义上的“封建制度”。

京城周围的地区由周王直接统治,其他地区周王分封诸侯立国,使其在封地内行使管辖权,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受封诸侯对周天子有镇守疆土、勤于王事、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各诸侯国内,诸侯封卿大夫为其下级贵族,卿大夫又封士为其下级贵族,从而造成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

各级“贵族”在其领地内拥有地产、奴隶,享有领导权,名位世袭。

地方分权、贵族统治和等级制度成为分封制的基本特征。

分封的统治秩序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宗法制是一种基于血缘和亲缘关系的继承、分配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

宗法制依据血缘关系确定政治等级的尊卑高下,使得宗法组织和国家政权紧密结合。

族权和王权结合,用族权维护王权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宗法制下,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依据各自的名位和权力管理各级事务,行使权利与完成义务,建立了政治上的领导与服从关系,各级贵族又源自同一始祖的宗亲,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局面。

周代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使王权较殷商有所强化,这是周人统治上的一大成功,其意义还在于以政治组织的形式推动国土资源的开发,使封国成为周王朝的外围屏障,在一定程度、一定时期内达到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目的。

周初的这一治国方式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由于受封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壮大,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受到破坏,并最终为秦朝推行的郡县制所取代。

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瓦解,但它的某些原则,如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制、父权家长制逐渐嬗变为封建的宗族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民间的影响十分深远:

中国的血缘观念最为强烈和牢固,祖先崇拜最为发达和烦琐,家族制度最为巩固和完备。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科举制、行省制)

(4)重农抑商政策

(5)“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明朝建立后,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了政府与海外国家保持朝贡贸易关系外,其他民间海上私人贸易一概禁止。

明太祖洪武时期一再下令:

“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此后,“海禁”政策时紧时松,总的趋势是以“禁”为主。

当时的中国与海外各国维持着一种传统的朝贡体制,明朝皇帝以“中央之国”的心态,把周边各国都看作是它的藩属,构成一种藩属国向宗主国的朝贡关系。

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朝初期执行了比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商船出海贸易,显然是针对沿海抗清势力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康熙皇帝毕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以远见卓识作出了取消海禁的决定,宣布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新开放沿海贸易。

当然这种开放是有限的。

种种迹象表明,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包括康熙皇帝在内,对于当时世界的大势,对于发展海外贸易,与正在崛起的西方各国展开商业竞争,是缺乏足够认识的。

传统的内陆小农思想指导下的对外政策,进取不足,保守有余,以天朝大国乃至世界中心自居,把外国一律视为蛮夷,既居高临下,又处处防范。

第三个阶段的转折点发生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且对丝绸、茶叶等出口商品的出口量加以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规定了许多禁令,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闭关政策。

即使在惟一开放的粤海关,也规定了防范外国人许多具体条款。

按照这种禁令,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的商馆,通过称为十三行的公行的中介才能进行交易。

公行是洋行的共同组织,承销一切外国进口货物,负责供应外商所需中国出口货物,以及担保、缴纳关税事宜,外商有事要向政府进行交涉,政府有事要通告外商,都经过十三行转达;贸易季节一过,外商必须离境等等。

这种做法固然有利于对外商的控制,但它显然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制度格格不入。

(6)朱熹与理学

理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理学开始涉及宇宙论,但后来以伦理学为主。

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并非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

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

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是理学的功劳。

葛兆光说: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正是这种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保证了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了社会。

”朱熹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他还编著《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要求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要遵从“礼”的规范,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将理学思想世俗化,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在宋代以前,妇女对丈夫还没有绝对的依附关系,离婚、再婚更是很普通的事。

妇女是比较自由的。

妇女地位的变化与理学有直接关系。

程颐首先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对妇女改嫁。

到南宋时,朱熹等人也大力提倡妇女守节。

经过理学家们的鼓吹,妇女渐渐地被迫从社会淡出,以男性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权为特征的传统再次得到确认。

到元代、明代,理学的礼法观念终于被普遍接受。

葛兆光指出“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他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错误甚至罪孽。

在儒家的观念里,一个人对父亲要孝顺,对君主要忠诚,也有关于孝和忠的法律规定。

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根本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

这些观念经过理学的世俗化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内心。

“礼”有了制裁的手段就成了“法”。

宋代以后,家法、族规得到强化。

人们因为血缘关系承认这些“礼”的合法性。

和近代西方以个人为基础的自由价值观不一样,中国人乐于将个体与意志和家庭结合起来,“国”比“家”重要,“家”比“人”重要。

这种看法深入人心,“忠孝不能两全”被视作高尚的道德标尺。

(7)希腊城邦制度和罗马法

近代史

(8)现(近)代化

世界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其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平等化、科学化、世俗化等;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

其特点是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创新化、生态化等。

我们常说的“现代化”主要指第一次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的“近代化”也是指第一次现代化。

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机器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是一种历史必然。

现代化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现代化也可以分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模式等。

英、法、美等是原发型的、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日本是传导型、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中国是传导型、社会主义模式(1949年以前为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

现代化不仅是纵向的变化,也应包括横向的发展,就是全球化,就是整体世界的不断发展深入。

(9)欧美代议制:

参见暑假培训“近代史”材料

代议制是一个与直接民主制相对应的基本概念,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在近代,英国率先克服专制权力,通过和平与渐进的改革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代议制度。

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历史传统有关。

13世纪的《大宪章》和议会的产生,成为英国宪政发展的起点和重要基础。

而代议制的最终形成则是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明确立法权、军事权及财政权属于议会,全面地限制了王权。

《权利法案》成为英国宪政中最重要的奠基性文件之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出现。

英国代议制的发展完善与一系列偶然事件有关。

如安妮女王时代,为了保证行政事务的正常运作,被迫让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的辉格党(后来的自由党)组阁,开创了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大大增强了议会的行政权,以后这种偶然先例变成了惯例;又如以外国人身份入主英国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因不谙英语和不熟悉英国政风民情而不出席内阁会议,内阁(首相)因此得以在议会支持下执掌政务,久而久之,一种特殊情形也变成了惯例。

正是在这样的演进过程中,1689年后还曾是政府行政首脑的英王逐步居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按照阎照祥教授的看法,英国责任内阁制最终确立于1832、1867议会改革时期。

(10)1787年宪法:

参见暑假培训“近代史”材料

1787年宪法是在年轻的美国陷于窘境的特定背景下提上议程的。

摆脱英国暴政而得以新生的美国,只是个松散的“邦联”,由于缺少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无法应对诸如统一关税、债务危机、外部军事威胁等问题与挑战。

虽然当时亟需强化中央政府权力,但受启蒙思想影响、始终将自由放在重要地位的美国人对“权力”保持着高度警觉。

同时,独立各州的会议代表对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州的利益也忠诚地承担起了责任。

因此,“制约权力、平衡利益”成为影响制宪会议进程的重要因素,最终也成为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

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长达116天,来自12州的55名代表面临诸多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民主派与保守派”等相关几方的利益与矛盾。

美国人聪明而务实,最终通过精妙的制度设计,较好地解决了这些矛盾,平衡了相关各方利益,确立了联邦体制,为美国长期的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中央政府内部的权力,通过行政、立法与司法的“三权分立”,且让其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另外两项权力制约的设计,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为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有了“联邦制”这一制度设计;为解决大、小州的矛盾,采用了“两院制”的制度设计,即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其中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为解决南、北方的矛盾,决定不废除奴隶制度,并以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11)工业革命:

含义:

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的历史进程。

时间:

1765年-1840年前后

国家:

英国

条件:

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五个要素(市场、劳动力、资本、技术、原料)

技术革新:

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汽船、火车机车

扩展:

法国、美国、德意志、俄国、日本

经济:

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经济结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英国成为工业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处于中心地位;

工业革命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经济危机出现。

政治: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形成,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资

产阶级统治进一步巩固;

影响

社会结构变化,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

级,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国际关系:

密切世界各地联系;

西方列强加紧对亚非拉的侵略,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民族主义运动兴起。

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成为三大思潮

自然环境:

环境污染,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社会生活:

大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传统的生产型大家庭逐渐转为一夫一妻制小家庭,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妇女参加劳动,妇女的裙装为短装所取代。

思想观念:

安土重迁、等级观念受冲击,投身技术发明、追求财

富、创业成为社会取向;个人主义风行,人际关系冷漠。

(1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界定:

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旧保留;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特殊、畸形的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侵入中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许多特权,在政治上进行控制奴役,经济上加紧掠夺剥削,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逐渐丧失。

这里的“半殖民地”是介于独立国家和殖民地国家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它的另一半是半独立。

它与“殖民地”的最大区别在于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国家主权。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第一,从割让香港岛开始,中国领土完整已遭破坏,但仍拥有领土的主体部分,即使在日本侵略者最猖狂时,中国也控制着自己的半个国土。

第二,从《南京条约》开始,中国的主权完整遭到破坏,但中国仍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国家主权。

第三,1840年以后,中国统治者及其掌握的政权,一步步地屈从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但中国政府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一套完整机构,与列强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与殖民地政权有着明显的质的差别。

因此,从总体上说,近代中国始终是半独立半殖民地社会(国家)。

“半封建”则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随着列强的侵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与此同时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外来刺激下产生,新的经济力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诞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社会呈现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

这里的“半封建”对应的是“半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土地上出现,并缓慢曲折地发展,在其冲击之下,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与此同时,封建政治和封建文化也受到冲击,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近代资本主义因素,并缓慢曲折地发展。

就社会的发展而言,近代中国表现为两种趋势:

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国家,这是向下沉沦的过程;从一个封建国家演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这是向上发展的趋势。

1840年至1949年这110年的近代史大概可以20世纪初为界,前期主要是社会沉沦的过程,后期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而且,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整体,这两者不宜割裂分开理解。

(14)辛亥革命、民国成立与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第一,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推翻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清统治,是同盟会在三民主义纲领规定的首要任务,辛亥革命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当时,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专制,已经彻底成为中国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辛亥革命将清政府推翻,是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中所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

第二,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民主共和体制(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中国自秦以来实行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当时整个封建制度的骨架和象征。

对于中国的封建制度来说,专制君主是它的头,而官僚体系、封建地主等是它的身。

君主专制的覆灭,使得中国的封建制度变得残缺不全,并且失去了正统地位。

此后,旧势力要继续实行官僚军阀专制,也只能在“民主共和”的幌子下进行。

这就为中国人民高举民主主义旗帜,彻底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打开了一个缺口。

第三,使得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成为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尽管人们批评民国初年的政治制度只是一种“假共和”,然而经过辛亥革命,民主的价值观却取得了正统地位。

而这一点恰是中华民族跟上世界潮流,实现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人民享有选举权、参政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等自由。

从此,民主主义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不可动摇。

民国初年,袁世凯、张勋等实力很强的军阀试图复辟帝制,都以身败名裂而告终。

第四,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第五,社会生活方面,改元、改历、新节庆;断发、放足、易服;称谓、礼仪;女权运动兴起,一系列移风易俗措施使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15)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概念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首先提出来的,此后又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对其含义作了具体论述,将其解释归纳到一点,即是:

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是相对而言的,二者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旧民主主义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居指导地位,新民主主义则开始由无产阶级参加领导或居领导地位。

这个革命“已经不是旧的、完全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无产阶级参加领导或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与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其领导权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则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领导阶级的变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旧民主主义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三民主义)。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彻底的革命纲领,有明确的革命对象。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广泛深厚的动力基础,它着重于从社会底层发动“人民大众”进行革命,不再像旧民主主义革命那样主要在社会上层寻找支持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理论使中国民主革命有了彻底成功的力量保证。

第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现代史

(1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7)斯大林模式

列宁逝世后,苏联逐渐建立起高度集权的斯大林体制,在经济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的计划经济,由国家用行政手段集中管理经济,政治上强调阶级斗争,实行一党执政,忽视民主与法制,个人崇拜严重。

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斯大林体制违背了列宁时期的有益探索,对苏联社会主义定位错误,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阶段,优先发展重工业,在短时期内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缺乏可持续发展,最终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斯大林工业化之路的特点:

非均衡(重点发展重工业)、非市场(实行计划经济)、高速度、封闭性。

分析:

为确保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国民经济必须采用计划经济体制,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调节,而是服从于中央政府统一制定的计划;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农业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剪刀差);为了保证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性质,苏联经济不同世界经济接轨,以避免受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和制约。

(18)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19)国家普遍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促使国家政权与垄断组织的结合,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新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这一模式,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采纳并得到加强,迅速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滞涨”危机发生,凯恩斯主义失灵,国家干预的程度趋向有所削弱,但至今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的经济制度。

其“干预经济”的主要表现包括:

①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部分企业实行国有化。

②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③运用财政金融手段(扩大或减少政府开支、税收调节、银行利率调整)干预经济和和生产。

④通过在国家主导下建立和完善防止垄断、促进竞争的制度等方法,对市场制度进行干预。

⑤对分配进行干预,推行福利主义政策,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20)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科技文化等领域,采取的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峙对抗形式。

二战结束后,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妄图称霸全球,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同时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反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动了冷战。

具体作法一是遏制苏联,竭力限制苏联影响力的扩大,二是力图分化瓦解苏联影响下的东欧,三是援助西欧,与西欧结盟,使反苏盟友的实力恢复和增强,同时加以控制,四是控制亚非拉其他国家。

英国在冷战中是美国最忠实的合作者,苏联针锋相对地进行了反击。

这样,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由此形成了全球范围的两大集团的对峙和两极格局。

随着斯大林去世和美国总统的换届以及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50年代中期,冷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初期意识形态的对立更多的被美苏争霸取代。

同时,冷战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双方放弃了单纯的对抗,美苏关系出现了既有争夺也有缓和的局面。

美苏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世界,双方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分别生产和贮存了大量的核武器,核战争的危险时刻威胁着世界人民。

两国在世界各地展开争夺,相继爆发了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对抗事件。

美国还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为了控制更多的势力范围,两国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干涉他国的内政。

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损害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和平与发展,也把世界分裂成两部分,与整体世界的发展背道而驰。

(21)全球化(区域化)

一般认为,全球化表现为世界各国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全球化与整体世界概念的意义基本相同,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表现。

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从l6世纪正式开始了全球化的过程。

20世纪以前,以往分散孤立发展的各个民族逐渐打破了相互隔绝的状态,通过经济的纽带联系在一起,到l9世纪末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世纪的全球化进程是在整体世界形成基础上进行的。

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虽然已经形成,但全球化仍然属于自发阶段,人们还没有自觉地认识到它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基本上没有采取有效地顺应整体世界形成的措施。

两次世界大战和三十年代大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整体世界发展规律所造成的恶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化得到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

世界经济取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