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083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06 大小:28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6页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6页
亲,该文档总共2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2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docx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

第一章总则

一、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站前-14标段标准化建设。

本手册与项目所在地政府部门、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责任公司的有关规定有异议时,可选择性执行其相关要求。

二、注意事项

1、各专业施工的质量控制和要求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

2、中标进场后,结合工程实际补充编制相关内容,经建设单位审查,修订后实施。

 

1.1目的

按照大西公司推进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管理制度化为基础,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管理为支撑手段,通过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实现新建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高层次达标”的工作目标。

1.2标准化建设原则

遵循“规范管理、标准作业、和谐统一、服务生产”的原则。

通过项目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标准化建设,全面形成大西铁路客专站前工程站前-14标工程项目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1.3主要内容

制定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物资、设备管理等有关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达到项目管理制度标准。

针对本标段工程的实际,成立项目机构,进行人员配备,制定相应职责,实现人员配备标准化。

在详细调查工程及工程所在地环境的基础上,按建设标准化文明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安排生产现场布局,进行现场生产设施的配备,安排工地文化、生活卫生,进行现场标准化管理。

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建立不同专业各工序作业主控卡制度,过程控制标准化。

进场后,根据大西铁路客专公司施工作业指导书及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施工作业书的编制。

第二章规章制度

2.1技术管理制度

2.1.1施工测量复核

2.1.1.1控制桩的交接及复测

(1)现场交接桩由建设单位或委托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参加,现场交桩完成后,形成交接桩工作纪要。

(2)在进行复测时,应在测量监理工程师旁站下进行。

测量结果必须与相邻标段闭合,平面控制应重叠至相邻标段不少于2个桩,高程与相邻标段闭合。

(3)复测完毕后应对控制桩进行保护,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4)对复测闭合的控制桩及加密控制桩,报请监理单位复测检查。

(5)复测结果在《测规》允许范围时,由施工单位自行调整;超出允许范围时,应及时向业主、监理报告,由业主方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复核调整并签认,否则不得作为施工依据。

(6)复测结束后,应编制测量控制桩点成果表,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及总监复核签认后报业主。

(7)施工测量中,必须两人以上进行位置、标高复核测量,作出复测记录、签字认可。

重大工程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复测、签字确认。

复测确认后对控制网桩(点)进行妥善保护,避免移动破坏。

2.1.1.2施工过程测量

(1)要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规范》和不同工程行业控制标准,按照规范规定建立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2)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院移交的桩橛妥善保管,并经常复核,检查其可靠性。

(3)在上报开工报告前,应在测量监理工程师的旁站监督下进行施工图放样,若发现桥梁工程的地面线和位置与施工图不一致时,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设计单位并上报业主。

由业主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会堪,按施工图现场核对优化的程序办理。

(4)在施工过程中,应和现场测量监理工程师共同定期对所放样的线路中线、高程、桥梁墩台位置进行复测检查。

2.1.1.3竣工测量及其他

(1)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在现场测量监理工程师的旁站监督下,按照《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桥梁的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的深度应满足编制竣工文件的要求。

(2)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必须满足《测规》规定和要求。

(3)所有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双控复核。

2.1.2施工图纸审核

2.1.2.1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1)在完成现场交接桩,经现场贯通复测无误,且标段的施工设计图纸(或施工资料)已经发放的前提下,才具备现场核对条件。

(2)桥梁工程

桥梁:

主要是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条件,核对桥台位置、梁底标高(桥下净空)、承台顶标高是否可以合并等。

(3)在核对前,首先对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核对、补充调查、测量,按施工图进行现场放样。

对桥梁标出墩台位置、轮廓线等位置;无法标明标高或轮廓线的地方应能以附近的可靠参照物说明情况。

(4)核对申请报告及有关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总监理工程师。

(5)参加图纸核对的人员为现场各专业技术人员。

2.1.2.2图纸审核、会审

(1)在施工前,施工图纸应由技术部门组织指定专人进行审核。

做到项目分专业、人员有分工、审核有记录。

对审核有无问题均应进行有效标识、汇总。

必要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2)施工图纸会审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会审实施经过要详实进行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2.1.2.3施工图纸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

(1)设计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吻合;

(2)设计图纸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图纸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矛盾之处;

(4)地质和水文等基础资料是否充分可靠;

(5)所需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替代;

(6)所提出的施工工艺、方法是否合理,能否保证质量要求;

(7)桥梁各桩位的坐标、高程复核等。

2.1.3单位工程开工报告申请制度

2.1.3.1单位工程开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施工资料能满足施工需要,符合鉴定批复意见。

②征地、拆迁、环保评估已完成;

③中线复测及工点放线已进行,施工桩橛完备,确认无误。

④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已编制完成,经过审批;

⑤地质、地形复核工作已经完成;

⑥施工图(资料)核对优化工作已经完成;

⑦机械、设备、材料和劳动力准备能满足开工需要;

⑧质量保证体系、工程创优规划、安全保证措施已建立健全并经过审批;

⑨工地实验室已经建立并经检查合格;材料试验已完成;

⑩工地布置、施工用水、用电、临时房屋和施工便道(桥)能满足开工要求;

2.1.3.2申请程序及要求

①各工程项目在具备开工条件时,由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按规定认真填写开工报告各项内容并准备好开工报告附件逐级上报审查;

②上报后要追踪信息,及时修改完善内容。

③经业主审批同意后工地方可开始施工。

2.1.4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

2.1.4.1编制原则

(1)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可参照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书等,根据施工设计文件,以现场调查、核对为重点,结合工程特点进行编制。

坚持宏观控制,微观细调的原则。

做到科学合理保工期;严格标准保质量;严密稳妥保安全;合理投入保效益。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准则、技术标准,行业及当地政府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3)按照合同的要求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倡施工机械化、工厂化,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4)根据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受季节影响较大的工程施工,做到均衡施工,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5)贯彻“永、临结合”原则,凡有条件利用的正式工程,均应优先安排施工和使用,应充分利用永久征地,减少临时租地。

(6)坚持安全质量第一的原则,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搞好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搞好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

2.1.4.2职责要求

项目工程技术部在项目总工程师的主持下,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安排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报审稿必须经过项目班子会审形成统一意见。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报经监理、业主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以此作为各级生产及技术督促检查的准则。

未经审批的不得组织施工。

重点和难点工程要单独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规定组织审查或论证。

2.1.4.3编制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协议、会议纪要、投资计划。

(2)设计文件、图纸。

(3)施工调查报告。

(4)建设单位下达的工程施工安排要点、工期和质量要求。

(5)现行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及机械台班定额。

(6)设计文件采用的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规则、规定等。

2.1.4.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包含的内容

(1)文字说明

①编制依据、施工范围、工程概况、工期要求、质量目标、施工方法,保证安全、质量和环保的技术措施。

②施工任务划分、施工队伍驻地位置、材料场、预制场设置及材料运供方法,临时用地计划,施工临时工程修建计划。

③技术复杂及关键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一般工程施工计划及要求。

④水、电、风供应方案及通信联络方式。

⑤拟采用的先进施工方法。

⑥需要进一步研究落实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2)附表

①年、季、月资金使用计划。

②主要工程数量和年、季、月计划完成数量。

③劳动力数量及年、季、月计划数量。

④主要材料数量及年、季、月需用数量。

⑤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数量及进、退场计划。

⑥建设单位在招标书中有具体要求的内容。

⑦其他内容。

(3)附图

①施工平面布置图,须标明正、临工程位置,施工队伍驻地,预制场,拌和站位置,地方材料产地,工地附近主要河渠、道路、村镇、供配电线路及设施、通信线路及设施等主要设施位置。

②工程总图,如道路工程应有施工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等。

③主要施工方案图。

④单项工程工艺流程图。

⑤主要工程分布及施工计划横道图及网络图。

⑥大临工程设计图。

⑦机构组织框图。

2.1.4.5大临和过渡

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贯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节约投资”原则,做到该统则统、宜分则分、节约投资、有利施工。

(2)为工程施工修建的公路干线、供水干线、供电干线和通信干线等网络骨干工程,应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确定修建标准和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安排施工。

2.1.4.6调整或变更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批准后,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

若施工过程中情况有所变动,在不突破施工总工期的前提下,可作局部调整。

如有较大变更,应重新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报告原批准方审批。

2.1.5施工工艺和作业指导书

(1)所有分项工程或不同类型的工程开工前,都应编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施工工艺和作业指导书,报项目经理部审批后下发执行。

(2)施工工艺和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

①本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文件。

②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

③审批后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④公司发布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⑤已发布的有关技术、安全质量的标准及有关文件。

(3)施工工艺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

编制依据、工程概述、施工方案和方法、施工工艺流程、技术参数、技术要求、安全质量要求和预防事故的措施及质量检验标准等。

(4)施工工艺或作业指导书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其要求施工。

各工点值班技术员(质检员)应对施工工艺的实施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5)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总工程师批准,由各工点技术负责人下发给各作业队或工班执行。

(6)作业指导书应单独编号,并填写作业项目名称,作业单位、作业负责人及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包括施工工序、工程量等。

2.1.6施工技术方案优化、设计变更

(1)在对设计文件审核或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设计文件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或可以再优化时,及时提出申请设计变更。

所有变更设计意见,须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同意后,才能上报监理、设计院和建设单位,并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2)对所有变更设计资料,无论是否已经批准,均应妥善保存,建立变更设计台帐,作为编制竣工文件的原始资料,同时也是调概、末次验工计价的依据。

(3)工程变更的管理范围划分:

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变更设计工作,项目副经理负责审查变更设计。

施工技术部门具体负责变更设计图纸类的业务工作,指定专业工程师管理日常业务,建立登记立卷报表制度。

主管工程的技术干部,对所负责的工程应注意设计图纸与现场核对,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逐级向上级报告。

计划合同部门负责变更设计的工程经济类业务工作。

(4)变更设计尽可能在开工前提出,一项工程避免反复变更。

施工中发现设计错误或与实际不符,不准盲目施工,要主动及时与监理部门和设计单位联系,办理变更手续。

处理不了的问题,需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

(5)各类变更设计应按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完善手续,进行标识。

如施工急需,征得现场设计、监理人员同意的变更设计,亦应记录当即签字,并及时补办正式手续。

(6)凡收到的变更设计通知、纪要、文件资料须复印时,必须经过主管部门领导审批,复印件必须经主管技术人员复核签认后,才可发给有关部门。

各施工队接到核准的变更通知后,要认真组织施工,并将发生的工程量及时汇总上报。

2.1.7工程数量控制、物资计划提报

2.1.7.1工程数量控制办法

(1)工程数量控制责任制

项目经理:

负责建立项目工程数量控制责任制;签订工程数量控制合同;检查督促工程数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工程数量控制的主要领导,负责制定工程数量控制办法;审核各类工程数量台帐;审核对内对外计量的工程数量;审定工程数量节超。

项目副经理:

审核对劳务队计价工程数量,每个细目工程数量总量不能超出项目二次分解数量与变更设计实际完成数量之和;审核对业主计价工程数量总量,每个细目工程数量总量不能小于合同内可计价工程数量与变更设计批复数量之和。

项目工程部长:

项目工程数量控制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复核汇总设计数量;复核对业主、劳务队计价工程数量;负责填写各类工程数量台帐。

项目安质部长:

对统计上报工程的质量是否合格负鉴别责任。

工区技术负责人:

提供管区每期计价实际完成工程数量;建立工点各类工程数量台帐。

测量班长:

配合工区技术干部现场收方,确认现场已完合格工程数量。

试验室主任:

对已完工程数量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负责。

(2)工程数量的逐级控制

工程数量的种类及控制范围

施工图设计量:

是指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后确定的工程数量,也是向业主计价的最终工程数量(含变更部分)。

责任预算数量:

是指相关部门优化和核实后用于编制项目部责任预算的工程数量,也是项目部计价的最终数量(含内部变更数量)。

二次分解数量:

又称技术交底量,是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的成本中心工程数量,是现场组织施工的数量。

(3)工程数量台帐的设置

①工程数量台帐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满足按月计算节超的要求。

满足按月计算材料消耗限额的要求。

满足分级考核的要求。

②工程数量台帐填制时间要求。

工程数量台帐由各项目工程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填制;施工图数量根据图纸的到位情况,及时进行审核,审核后填入工程数量台帐;合同外变更数量随变更情况及时填制。

③工程数量的节超分析每月进行一次,根据分析结果,按照各项目部考核兑现办法兑现。

2.1.7.2物资需求计划提报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下属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不同专业施工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工程量计算,根据工程量计算单和材料消耗标准(图纸数量、配合比等+操作损耗)提出物资、设备需求计划。

表明其规格、型号、类别、需要进场的时间和其他信息,明确是通用产品还是特殊产品,必要时要分阶段编制材料需求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移交项目部物资部门。

2.1.8技术措施编制、审批和交底

(1)工程技术部在设计院技术交底的基础上,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

在所有分项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部应对施工中即将采取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技术措施及安全、质量措施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制定实施性的施工工艺和作业指导书,使每个施工技术人员对其负责的施工对象及其相关的规程、工艺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2)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应明确各工点技术负责人,并由各工点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所有的技术交底均应做好记录,并有技术负责人及参加人员的签字。

(3)在施工中进行技术交底,主要采取“三工教学”形式,即工前讲解、工中指导、工后讲评的程序,加强过程控制,反复地进行技术交底,由技术人员或工班长负责实施。

(4)技术交底工作应分层次进行,向作业队(工班)的技术交底应分批、段进行,贯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5)施工技术交底应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

交底资料必须详细、准确、直观。

交底上应有编制、复核等签名。

(6)交底的内容有:

施工图纸、采用技术标准、工程量、工期要求、操作方法、施工顺序、工种间配合、砂浆和砼配合比、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安全质量措施、季节性施工等。

(7)交底时双方要相互签认,交底人做好台帐登记。

技术交底要形成记录,予以存档。

2.1.9隐蔽工程检查

隐蔽工程检查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各级技术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共同协助监理工程师做好这项工作。

凡施工过程中隐蔽的工程,桩底压浆;各类工程钢筋布置和防水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支座就位;混凝土工程预埋件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办理签证手续,做好质量记录。

隐蔽工程检查应及时。

先由各管段、队主管技术人员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查证,备齐有关附件资料,提前约请有签证权的质量检查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复检签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发现与设计不符,本级质检人员无权处理者,应及时呈报上一级解决。

必要时可邀请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隐蔽工程检查证,用黑色碳素墨水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数据准确、用词规范、描述详细。

各种检查证填写份数满足业主要求。

2.1.10检验批质量检查、填报和签认

针对不同的工程专业和业主要求,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编制细化的具体规定,包括:

填写和检查的内容、人员分工职责,时间要求,分级签认程序,监督检查,收集归档等。

质量检查分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

实物检查按照验标规定执行,资料检查要涵盖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合格证以及其他证明文件,施工过程的中的自检、交接检、隐蔽工程验收以及各类检验、检测报告。

所有记录、表格应按照要求填写,填报份数满足需要。

及时获得监理签认。

所有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建设完工后,对工程实体质量和质量证明资料进行综合检查和验收,合格后依次编制竣工自检记录,向有关方提交验交申请。

2.1.11技术资料、档案管理

2.1.11.1资料填写的分工

(1)工程检查记录填写由各专业工程师或值班工程师填写,通知质检工程师复查确认资料的真实性,并检查填写是否符合要求,报监理检查确认并签字后交资料员管理。

(2)质量评定资料由质检工程师组织验评并填写,由监理验收并签认后移交资料室管理。

(3)试验资料由试验人员收集和填写,执行项目建设方的要求。

一般是通用的资料软件填写。

试验报告不得使用蓝色、红色墨水、复写纸、铅笔、圆珠笔等填写,试验报告上的印章一定要清晰。

试验结论应注明根据什么规范,符合什么要求。

(4)测量资料由测量人员负责填写,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确保建筑工程定位、尺寸、标高、位置和沉降量等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

(5)施工物资资料由采购员收集和填写,所有的工程使用物资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并与实际进场相符。

(6)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由技术负责人进行复核签字,技术交底必须有接受交底人签字。

2.1.11.2资料室建设

(1)鉴于资料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及保密性,项目部建立满足使用要求的资料室,作为技术类资料的整理和存放处。

(2)工程所有资料统一保存在资料柜内,由资料员负责保管。

各资料档案盒上贴标签,并注明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放入香包防蛀防潮。

(3)资料室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如需查阅资料须经资料员同意并登记。

借出资料应及时索回,如资料丢失,追究丢失人责任并及时补充丢失资料。

未经项目总工程师批准,不得外借任何技术资料。

(4)所有的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室应存放原件,如需要时可提供复印件,并加盖方章和圆章严格按照规程要求。

2.1.11.3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移交

各相关部门应按要求在每一阶段每一分部、分项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好施工资料、收集、编写和整理工作,经建设单位和档案馆检查达到验收标准后,将施工资料的文字材料及电子文档移交资料组,由资料组进行组卷并按照规定要求移交,在移交时办理移交手续,并由双方负责人签认“档案(文件)移交清册”。

竣工验收资料填写、组卷后向建设单位、档案馆移交过程中,主要由项目部资料组长、副组长或资料员向外进行移交,但需由各组的相关人员参与。

项目部向其上一级工程技术部门报送一份完整的竣工文件,作为企业的档案文件保存。

2.1.11.4基础技术资料管理

(1)内容:

国家、行业的标准、规范,本标段使用的施工图纸、施工工艺、质量记录文件、各类报送业主、监理技术文件及其它有关文件。

(2)工程技术部技术室是技术资料的归口管理部门,各工点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管理本工点使用的技术资料,技术资料的管理部门应确定专人对技术资料进行管理。

(3)建立有效技术资料清单:

工程技术部应建立有效技术资料清单;技术资料经批准后发至各使用单位和部门,保证工点和部门使用有效的施工图纸,国家行业标准等技术文件。

(4)保管:

工程技术部对本项目使用的国家、行业标准实施监管,以保证使用者使用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国家、行业标准、规范按不同类别进行装盒、存贮,并建立目录表,便于查找;基础技术资料应进行分类保管。

(5)发放:

各工点及部室使用的施工图纸,经总工程师的批准后,工程技术部负责发放;其它各类技术资料,由工程技术部将资料发至各工点和部门。

(6)存档:

施工项目的技术资料均应按技术档案管理的办法办理;在开工报告批准后,应逐项整理资料并报送工程技术管理部存档;项目完工后工程技术部将技术资料分类归入竣工资料中。

2.1.12施工日志填写制度

每个单位工程都要单独建立施工日志,由负责该单位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和现场领工人员分别填写。

现场领工人员填写的日志应交技术负责人及时归整,归整后的日志构成竣工文件的应附资料。

施工日志的主要内容包括:

开竣工日期、气候情况;施工勘测资料、工程进度及上级有关指示;施工组织、施工方法、机具设备使用情况;每日完成主要工程数量及质量情况;每日消耗主要材料规格、数量、使用部位及工地试验情况;施工中发生的影响工程正常进展的问题,如设计变更、施工与设计图纸不符情况,停电、停水、停工等情况,以及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等;有关上级或监理对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提出的意见;有关工程质量、人身事故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意见。

2.1.13试验室管理

现场试验室的各项试验工作由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业务上受公司中心试验室统一指导,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现场试验的日常管理工作。

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由项目进货部门出具书面供货清单,试验员配合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取样、送检;

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必须在进货同时,提供出厂资质、法定检测证明及有关准用手序;

原材料的取样、复试及试验结果,必须执行国家规范,符合标准要求。

见证试验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有关规定进行,有见证取样和有见证送检。

现场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检验和维修按照《检验、测量和试验的控制工作程序》进行管理。

试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GB/T1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

试验员要认真履行自己职责。

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2物资、设备管理制度

2.2.1项目物资采购管理

2.2.1.1采购物资的分类

根据物资对随后实现过程及输出的影响将采购物资分为三类。

(1)A类物资:

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和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交付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投诉的物资。

如:

桥梁支座、钢材、水泥、砼制品、商品砼、工程配套设备等。

(2)B类物资:

工程用砂、石料、砖、防水保温材料、建筑饰面材料、混凝土添加剂、电焊条、化学危险品、部分安全防护品(电工及电焊绝缘用品、高空安全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