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218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docx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

第二分册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今1万年前后,我国远古先民已学会栽培稻、粟,进入农耕时代。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揭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特点。

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

到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

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精美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和成熟的甲骨文字,说明商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

第1课中华民族的起源

原始农耕A

炎黄传说;A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A

一、原始农耕:

1、开始

(1)原始农耕诞生时间: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2)标志:

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

(3)使用工具:

磨制石器

(4)生产方式:

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2、原始农耕产生对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营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

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3、中国原始农耕的概况

(1)地位: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2)特点:

①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②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

(3)起源于中国的农作物:

粟、黍、稷、稻、大豆等

(4)意义:

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

(3)中国早期农耕聚落典型:

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

①特点:

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②历史时期:

原始社会阶段

二、中华民族的起源:

炎黄传说:

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地位。

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特征和核心地区:

时间:

最迟至据今5000—4000年前

特征:

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

二里头遗址A

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传说与文献中的夏朝:

转折: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第一个国家。

(1)社会的变化:

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的描述

①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即原始社会。

②夏朝建立之后进人了“小康之世”,“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即奴隶社会。

(2)制度的变化:

禅让制到世袭制

传说,禹在晚年暗中培植儿子启的势力。

禹死后,启杀死公举的继承人伯益,夺取权位,尧舜以来的禅让制至此遭到破坏。

传子不传贤的“家天下”式的王位继承方式,是国家产生后出现的现象。

大约到夏中期之后,王位的更迭已看不见选举和罢免的痕迹,“天下为公”的禅让制遂为“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所替代。

(3)国家特征: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

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二、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考古印证文献的记载:

二里头文化在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

(1)时间:

距今3900——3500年,已进入青铜时代

(2)地域:

河南偃师(中原地区)

(3)社会分化:

出现了宫殿式的建筑

(4)社会经济: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

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畜牧业)。

(5)社会等级:

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

(6)意义: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青铜时代A

二重证据法:

考古和文献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王国维)。

C

青铜时代

一、文化:

1、青铜器

(1)代表:

司母戊鼎(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2)特点与功能:

①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

②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③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

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2、甲骨文:

(1)含义:

是商人在甲骨上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2)特点:

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3)地位:

①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经济:

1、手工业:

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

2、农业:

农业生产的工具主要还是石器和木器,褥田、施肥等农业生产技术已有进步。

卜辞中祈求降雨、预祝年成的记录,表明农业是当时主要的经济部门,很受统治者的重视。

谷类作物不仅是商人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酿酒的主要原料。

商人饮酒风气极盛,贵族因酗酒而造成的政治腐败,成为商朝衰亡的一个原因。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西周确立的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与礼制,是周王朝的两大创设。

经历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取代了封建世袭贵族制,大国兼并战争催生了“天下定于一”局面的产生。

急剧的社会变动,推动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创造力的发挥。

“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灿烂的思想学术奇观之一。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新时期。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西周的建立A

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B

礼乐制度B

一、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

商朝灭亡外,武王建立了周朝。

定都镐,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体制(分封制)的内容:

(1)目的:

①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②“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对象(内容):

①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帮方国的首领;

②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

影响:

①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②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二、周公“制礼作乐”

1、内容:

礼:

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

周公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

乐:

包括音乐、舞蹈、歌咏等。

2、作用:

礼:

以显示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维护社会秩序

乐:

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3、关系:

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C

百家争鸣B

一、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这次社会大转型,经春秋战国500余年的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

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大变革的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

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

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秩序的动荡和政治权力的下移(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政治权力下移。

诸侯列国间纷争兼并不断,列国总数由多变少。

)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进行改革。

经济上,农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社会呈现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学术思想史上留下最为灿烂的一页。

1、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经济领域的变革(最深刻的变革):

(1)变化:

农业:

①原因:

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②变化:

A.土地制度的变化:

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的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

B.战争目的的变化:

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

C.阶级关系的变化:

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

手工业、商业:

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

(2)影响:

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二、百家争鸣:

1、背景:

(1)社会的转型

(2)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

他们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2、主要学派及主张:

(1)儒家:

①孔子:

时间:

春秋

主要观点:

A.观点:

发展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人了新的生命力。

目的:

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②孟子

时间:

战国

观点:

将孔子“仁”的观点发展为“仁政”学说

影响:

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宗师。

③荀子,

时间:

战国

观点:

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影响:

被视为旁门别支。

(2)法家

代表人物:

韩非、李斯

时间:

战国

观点:

A、积极方面:

a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

b以提倡“法治”为特色;

c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

d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

e废除世卿世禄;

f奖励耕战;

h富国强兵。

B、消极方面

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

(3)道家

代表人物:

老子

观点:

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认为仁礼、法治都徒生是非

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

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3、地位与影响:

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灿烂的思想学术奇观之一。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战国七雄A

商鞅变法A

大一统帝国的建立A

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1、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韩、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

2、商鞅变法

(1)时间:

秦孝公即位后

(2)背景:

战国初期,秦国内乱不止、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

被动挨打的局面,促使秦国变法图强,奋起直追。

(3)目的:

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4)内容:

废井田、废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什伍连坐

(5)作用——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3、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时间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制

1、建立的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

2、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政治上

中央:

(1)皇帝制:

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中央官制:

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三公:

丞相(百官之长,“助理万机”、御史大夫、太尉,下设廷尉(负责司法)、治粟内史(负责财政)等诸卿,均受制于皇帝

地方:

郡县制

(1)结构:

秦朝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

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

(2)特点: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3、秦始皇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的措施

经济:

(1)统一货币、度量衡

(2)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施

民族关系:

(1)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2)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文化

(1)统一文字

(2)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加强思想控制

4、影响:

秦创立的中央集权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体制的蓝本。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

秦的暴政A

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起义A

西汉的建立A

一、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1、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1)徭役、兵役沉重

秦朝统治者不断动用民力:

筑长城、修弛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征用劳力数百万人。

秦朝统治者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程度。

(2)法律严酷

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

2、秦沿用打天下治理天下的经验不适应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该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3、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秦的灭亡。

二、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三、西汉建立

时间:

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

刘邦

都城:

长安(今西安)

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汉承秦制,革除前朝弊政,休养生息,国力有所增强。

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加强集权,外御强敌,使汉代声威远扬四方,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强国之一。

光武帝削平群雄,把汉王朝从衰乱中挽救过来,重振国势。

然而以豪强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地方势力日渐膨胀,最终演化成三国鼎立、南北长期对峙的分裂局面。

分分合合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推进,为历史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中国走向新的统一。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汉承秦制B

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A

一、汉承秦制

1、背景:

汉朝建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

2、内容

继承秦朝中央集权制:

汉统治者从中央皇帝制、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都继承秦朝中央集权制

变化:

(1)政令施行方式:

西汉政令实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2)地方上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度(郡国制)

①原因:

错误吸取秦亡的教训。

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

②内容:

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③后果:

地方势力膨胀。

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二、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1、含义:

黄老之学

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

它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家、法家,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汉初,黄老思想成为治国指导思想的原因

(1)黄老思想与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一致;

(2)黄老思想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一致;

(3)秦朝的暴政以及此后几十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需要“与民休息”,恢复发展。

3、黄老思想的实践: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

(1)目的:

巩固统治,恢复经济

(2)内容:

①经济上:

轻徭薄赋,以农为本,减田租(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②政治上:

省刑约法,废除秦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3)特点:

轻徭薄赋,省刑约法

(4)结果:

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影象,史称“文景之治”

影响:

①积极:

汉初的“无为而治”的政策,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恢复,为西汉的强盛打下基础。

②消极:

豪族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第9课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加强皇帝集权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对西域疆土的拓展A

从“无为”到“有为”:

1、背景:

客观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和财富日臻丰富,西汉的统治者的主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主观上: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即位后,一改汉初”无为而治”的国策,在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新政策,锐意进取,积极有为,西汉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2、汉武帝“有为”的措施:

政治上:

汉武帝加强皇帝集权

(1)中央官制上,形成了“内朝”与“外朝”体制: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

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2)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3)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思想文化上的统治)

(1)背景:

①汉初:

儒家思想已经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②汉武帝时:

思想不统一,社会仍动荡不安;于是他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

(2)措施:

①设五经博士定儒学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

“罢黜”在官学之外

②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

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3)作用:

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

②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③儒学起到维护皇帝权威和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

(4)执政原则:

“儒表法里”

①含义:

以儒术的外表掩盖法术的内里

②表现:

A.汉武帝尊儒术,仅注重改正朔、易服色之类的礼仪制度。

董仲舒依据儒家民本思想为解决社会贫富分化而提出的“限田”主张,以及官吏不得经商货殖的建议,均未采纳。

B.汉武帝所信任的大臣多是精通儒术又深明刑法的人

民族关系上:

(1)三次发动对匈奴战争

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

(2)设置河西四郡

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地区遂与内地联为一体。

地图西汉疆域图。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建立A

豪强地主A

一、“光武中兴”:

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东汉的衰败:

豪强地主势力不断膨胀:

(地方上)

1、表现:

(1)经济上:

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少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

(2)军事上:

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看家护院,称雄一方

(3)政治上:

①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

②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

2、影响:

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第11课割据与分立

赤壁之战;A

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A

一、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初步形成——赤壁之战

时间:

208年

经过:

①曹操亲帅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平定天下

②军事上处于劣势的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隔江对峙

③仅5万人马的孙刘联军,运用火攻

结果:

曹操大败北还

刘备进占四川

孙权进一步扩展东南的辖区

2、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政权名称

220年

曹丕

洛阳

曹魏

221年

刘备

成都

蜀汉

229年

孙权

建业(今南京)

孙吴

(地图)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南北朝的政权更迭A

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B

一、北朝和南朝

1、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二、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的表现

1、北方少数民族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民族的民族融合新的高潮

背景:

①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加速了民族融合。

②北方少数民族已经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汉文化。

③孝文帝自幼受冯太后影响,博学善文,具有良好的汉文化修养

过程:

第二阶段:

孝文帝主持,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①内容:

A.迁都洛阳

原因:

为摆脱保守势力

B.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复姓为汉姓;并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

C.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律令

D.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3)作用:

①加快民族融合进程

②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内容:

①民族性格:

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彪悍的民族性格对中原农耕民族深有触动。

②经济上:

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③生活习俗上:

胡族的生活习俗对汉族产生了深远影响。

胡床的传入导致高足家具日益流行,终始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胡服以及胡饼、奶酪、烧烤等胡食的流行,是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

④文化艺术:

胡乐、胡舞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

(二)民族融合的特点:

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三)民族融合的影响:

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唐继隋统一之后,不仅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还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大唐气象。

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等制度,“贞观之治”展示的统治者虚怀若谷、开明廉洁的形象,成为后市王朝效法的榜样。

积建国八九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著名的“开元盛世”。

大唐王朝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吸纳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东亚中华文化圈的核心,名震遐迩。

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B

科举制A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1、隋朝的建立: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唐朝的建立: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3、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影响

 

(1)内容:

①中央机构:

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

②职能:

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③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唐朝还设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场所。

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

④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多至一二十人。

(2)影响:

①实质: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

②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六部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

③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科举制度:

1、含义:

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

2、时间:

隋朝开创,唐朝逐渐健全。

3、科目:

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

3、背景:

(1)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

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

(2)先前的推举制,还是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往往凭借这种盘根错节的政治、社会联系扩展自己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

4、影响:

(1)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

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2)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