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498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

《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

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

课题编号

**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立 项 申报书

课题名称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

学科分类小学数学

主持人姓名**

所在单位**县**镇中心学校

填表日期20**年6月16日

**县教育局制

 

填表说明

一、申报书各项内容用电脑打印,要求语言严谨,字迹清晰。

二、申报书需报送一式3份,A4纸复印,左侧装订。

三、课题主持人限1人,须为中级及以上职称;主要成员限5人以内(不包括主持人)。

四、一般由各乡镇中心校或各学校统一上报。

五、材料报送

通信地址:

**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邮政编码:

464400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0376-**1 

电子邮箱:

**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

主持人姓名

**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80年8月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中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专长

数学教育

工作单位

全称

**县**镇中心学校

联系电话

1556**

电子邮箱

155**@

邮政编码

**

主要成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工作单位

**

1979.1

中小学一级教师

**县**镇中心小学

**

1978.10

中小学一级教师

**县**镇中心小学

**

1989.10

中小学二级教师

**县**镇中心小学

**

1983.4

中小学二级教师

**县**镇中心小学

**

中小学二级教师

**县**镇刘大元小学

最终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

计划起止时间

20**年5月20**年5月

经费预算

5000元

二、课题设计论证

问题的提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等。

(可加页)

一、问题的提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每次考后试卷发下后,学生常常把一名话挂个嘴边,“这道题又是粗心算错了”。

从这些学生的话可以看出来,学生的计算出错是丢分一个重要的原因。

《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

“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乃至学生进入初中、高中、大学,初等数学、高等数学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就目前而言,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我们发现学生独立计算能力越来越被师生所忽视。

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业、平时检测和期末考试学校统计上来的数据,学生计算平均失分为10——15分之间。

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有许多学生过不去这道“坎”,始终困扰着学生,无疑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通过我们的长期观察,情况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待于我们的研究和探索。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确立了《小学高年级段计算能力提高的研究》实验课题,探索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核心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有三个:

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是指学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基本计算中较高的正确率和适当的速度,包括对基本方法掌握和合理、灵活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口算、估算、笔算、四则混合运算等,我们所作的研究主要是: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熟练程度。

本课题重点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使之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的合理和灵活。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教育的任务在于设法发展和巩固儿童对克服困难,特别是智力性质的困难的乐观主义信念,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集体中创造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竞赛的环境。

”因而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环境或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2、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数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造”。

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

让学生参与探索计算原理和方法过程就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必须注意算理的剖析,引导学生循”理”入法(即依据算理,理解算法),以”理”驭法(即依据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促进运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3、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张晓霞对计算教学进行了长达多年的研究。

他认为:

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的。

教学中既要重视笔算教学,也要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和笔算各有特点,互有区别,但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笔算加减法计算的熟练程度是受口算的熟练程度制约的,而笔算又能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

一道多位数加多位数的笔算加法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基本口算组成的。

所以口算能力强笔算的速度就快,正确率就高。

研究表明,基本口算与笔算有着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可达到0.723以上)。

反之,掌握了笔算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也有助于口算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应以口算为基础,以笔算为重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发现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错误原因,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进一步探索有关计算教学的教学有效方法,并通过大量的错例分析,对小学生计算失误成因进行系统归类,采取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减少、避免计算中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2、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以及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通过研究学生在计算中的一些不良心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计算数感。

3、通过课题研究锻炼培养教师,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及数学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五、研究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研究内容:

1、研究小学生在计算中错误的原因,特别研究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2、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烦计算改变为爱上计算和乐于计算,形成持久的计算兴趣。

3、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途径。

4、研究不同形式的口算训练方法。

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算法的关系。

5、调查分析我校各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现状。

寻找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捷径及训练形式

6、观察、调查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分析。

六、课题研究方法

根据上述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课题将主要采取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收集材料,掌握理论,研究现象。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2、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实验,边反思,边完善。

组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实施本课题确立的研究内容。

  3、调查研究法。

通过平时观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计算课堂中态度与思维方面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状况,分析原因,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

实验教师围绕研究课题,结合研究实践,积极进行经验总结,及时将教学实践上升为经验理论,并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经验体系。

七、研究的创新点

准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后,让老师们与课题研究一同成长,教学理念得到不断地更新、教学实践不断趋于实效!

播种是希望,收获是喜悦。

(一)学生收获:

1、学生呈现出:

计算兴趣较浓、书写习惯认真、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和选择,灵活的运用方法进计算,对计算结果可能范围的猜测和估计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够形成一定的数学敏感。

2、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有了显的改观,做题要变规范,而且有检查的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能自动化地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4、孩子手中的错题积累本成为他们成长的资源。

(二)教师收获:

  1、要通过研究,教师能够较好地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情境展开计算教学,做到计算教学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在计算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要通过实验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有多篇有关课题的论文、案例、经验小结分别在市级获奖交流。

通过平时的点滴思考、点滴积累,课题组成员人人参与,纷纷撰写了有关情境串教学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为今后参与这一学段的老师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