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829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3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学年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方格里,每小题2分,共70分)

1.登革热疾病容易在热带、亚热带,特别是高温高湿的地区流行,下列省区属于登革热高发区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上图A是陕西省,B是广东省,C是内蒙古自治区,D是黑龙江省。

广东省被北回归线穿过,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登革热疾病容易在热带、亚热带,特别是高温高湿的地区流行,所以,上述四个省区属于登革热高发区的是B。

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辽阔的疆域。

读“我国贫困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甲、乙、丙、丁四省区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有关贫困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B.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区

C.主要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D.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答案】2.B3.C

【解析】

试题分析:

2.图中甲是甘肃省,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丙是贵州省,丁是云南省。

所以,甲、乙、丙、丁四省区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乙宁夏回族自治区。

故选B。

3.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本题图,可以看出,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属于高原和盆地。

考点:

本题考查辽阔的疆域、多民族的大家庭、地势和地形。

4.下图是我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示意图,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山区面积小

C.地势西高东低D.地形以平原为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平原面积仅占十分之一多一点。

而这幅图不能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地势和地形。

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想利用寒期(1月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

读下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5.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四大干湿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四条游览线路对应的景观,不可能的是

A.①赏冰雕B.②骑骆驼

C.③住窑洞D.④逛花市

7.如沿线路③作地形剖面图,下列相符的是

【答案】

【解析】5.B6.B7.C

试题分析:

5.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线路②从湿润区经过半湿润区,半干旱区进入干旱区,所以跨过的干湿区最多。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6.图中线路③主要是游览青藏地区,不可能住上窑洞,想住窑洞就要去黄土高原。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7.线路③是青藏地区,是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所以,如沿线路③作地形剖面图,相符的是D。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

本题考查地势和地形和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读我国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8.对我国首都北京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距离最近的海域是黄海

B.位于暖温带、中纬度

C.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地处东北平原

9.从图中等温线可知,北京与漠河的温差是

A.40℃B.32℃C.24℃D.16℃

【答案】8.9.

【解析】

试题分析:

8.从图中看出,北京的经纬度是(40°N,116°E),属于中纬度,该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故选B。

9.从图中等温线上的数据可知,北京的温度是-8℃,漠河的温度是-32℃,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它们的温差是24℃。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11.能够缓解我国华北地区干旱的是()

A.①西北季风B.②寒潮

C.③西南季风D.④东南季风

12.我国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D.地形复杂

【答案】10.C11.D12.A

【解析】

试题分析:

10.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

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读图可得,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③④,故选C。

11.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读图可知,能够缓解我国华北地区干旱的是④东南季风。

故选D。

12.我国常常此旱彼涝,这与夏季风的进退有关。

夏季风强的年份,东南季风迅速到达北方,北方地区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降水量偏大,多形成涝灾。

由于锋面雨带长期停留于北方,导致南方雨季短,降水偏少,形成旱灾。

夏季风弱的年份,东南季风很难到达北方,锋面雨带长期滞留于南方,导致南方多雨北方干旱。

由此分析可知,A为正确选项。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读长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3.长江被称作“水能宝库”的河段是:

A.

B.

C.

D.

14.长江干流流经的直辖市有

A.重庆武汉B.武汉湖口

C.宜昌湖口D.重庆上海

15.从图中可推断长江

A.流量季节变化大B.属于内流河

C.含沙量大D.自西向东流

【答案】13.A14.D15.

【解析】

试题分析:

13.读长江示意图可得,长江上游河段江水奔流在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故选A。

14.我国有四个直辖市: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读长江流域图可知,长江干流流经的直辖市有重庆和上海。

故选D。

15.读长江示意图可知,以上题目中的四个方面,能从图中可推断长江的是自西向东流。

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河流和湖泊。

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拥有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工业基地是()

A.①B.②C.③D.④

17.有关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共同的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B.区内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C.临近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D.邻国众多,有利于边贸往来

【答案】16.B17.A

考点:

本题考查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8.下图中,甲为城市中心、乙为城市郊区、丙为远离城市的地区。

乙地农民最有可能选择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A.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B.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蛋、禽生产

C.全面发展畜牧业

D.全部退耕还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郊区农业是城市行政辖区内的市区外围地区,以满足城市居民需要为主要目的农业,其主要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水产品、果品、花卉等为主。

乙地农民位于郊区,应发展郊区农业,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生产类型为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蛋、禽生产等。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

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9.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中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

物资源极其丰富,得益于()

A.季风气候多样,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雨热不同期

D.季风气候多样,灾害性天气少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故选:

B。

考点:

本题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读“我国东部某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回答20~21题。

20.从下图可看出我国的水资源()

A.地区分布不均B.北多南少

C.季节分配不均D.东多西少

21.解决我国水资源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

【答案】20.C21.A

【解析】

试题分析:

20.读“我国东部某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故选C。

21.读“我国东部某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要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可以兴建水库;要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跨流域调水。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水资源。

22.下表为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广州市人口统计数据。

由表可知,10年来广州市

 

 

常住人口

(万)

外来常住人口(万)

1—14岁人口比重(%)

15-64岁人口比重(%)

≥65岁人口比重(%)

2000年

994.30

331.29

16.44

77.54

6.02

2010年

1270.08

475.98

11.47

81.91

6.62

A.人口老龄化明显加剧    B.人口出现大量迁出趋势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总量在不断减少

【答案】AA

【解析】

试题分析:

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广州市人口统计数据表明,10年来广州市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老龄化明显加剧。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众多的人口。

下图示意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3.水稻的主要种植区是

A.①B.②C.③D.④

24.根据因地制宜原则,③地最适宜发展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水产养殖业

D.林业

25.①②耕地类型的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土壤条件  

C.热量条件D.水分条件

【答案】23.A24.D25.D

【解析】

试题分析:

23.A水稻的生长需要湿热的气候。

③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生长。

故选A。

24.我国的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根据因地制宜原则,③地最适宜发展林业。

故选D。

25.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类型、农作物有明显差异,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其中,导致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

根据题意,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图中C表示的铁路线是

A.包兰线B.陇海线

C.京广线D.青藏线

27.河段

最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凌汛

C.断流D.荒漠化

【答案】26.B27.A

考点:

本题考查河流和湖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读下列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28.分析甲、乙两传统民居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两地水热条件相近B.两地都位于热带地区

C.甲地热量比乙地充足D.乙地降水量比甲地多

29.下列少数民族主要在乙地聚居的是

A.傣族B.藏族C.蒙古族D.回族

【答案】28.D29.A

【解析】

试题分析:

28.甲地民居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窑洞,冬暖夏凉;乙地民居是滇南即云南省南部的竹楼,底层养牲畜或存放杂物,上层住人,为了通风防潮。

分析两传统民居可得出的结论是乙地热量和降水量比甲地多。

故选D。

29.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上述少数民族主要在乙地聚居的是傣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多民族的大家庭。

30.下面漫画说明了

 

A.气候变暖问题   B.水资源短缺问题

C.水土流失问题    D.水污染问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上图内容可以看出,可怜的青蛙有家难回,是因为它赖以生存的水源被污染了。

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水资源。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31.①处所在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是

A.青稞B.小麦

C.水稻D.甜菜

32.下列山脉中南北走向的是

A.秦岭B.祁连山

C.横断山D.喜马拉雅山

33.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支流少,水灾频发

B.流量大,含沙量大

C.河道直,流速快

D.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答案】31.B32.C33.D

【解析】

试题分析:

31.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可知,①处于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以北,属于北方地区,所在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故选B。

32.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可知,图中山脉属于南北走向的是秦岭是东西走向;祁连山是东北-西南走向;横断山是南北走向;喜马拉雅山是东西走向。

根据题意,故选C。

33.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所以,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地势和地形、河路和湖泊。

34.读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2010年人口总量不到13亿

B.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C.第三次人口普查开始人口增幅开始放缓

D.人口增长速度居高不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读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分析可知:

2010年人口总量已超过13亿;人口总量仍然呈上升趋势;第三次人口普查开始人口增幅开始放缓;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众多的人口。

35.读我国某年能源消费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所占比例最大

B.水能、风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D.能源消费结构中以非可再生能源为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读我国某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可知,煤炭占比例最大;水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能源消费结构中以非可再生能源为主。

D项叙述正确。

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二、综合题(30分)

36.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四地气温降水图,回答(9分)

图2

(1)A气候类型区由于受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终年降水稀少,对应图2中的。

该气候区是我国的业(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区。

(2)BCD都属于(大陆性、海洋性、季风)气候,这种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种植的共同气候优势是。

其中BC两种气候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淮河一线一致。

D气候类型对应图2中的。

(3)图2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答案】

(1)纬度位置④畜牧业

(2)季风雨热同期秦岭③(4)④③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四地气温降水图可知,A气候类型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终年降水稀少,对应图2中的④。

该气候区是我国的畜牧业(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区。

(2)BCD都属于季风气候,这种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种植的共同气候优势是雨热同期。

其中BC两种气候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D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对应图2中的③。

(3)气温年较差就是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图2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④,年降水量最多的是③。

考点:

本题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37.读图,完成问题(7分)

(1)从南到北,油菜花的花期越来越(早、晚),主要是受的影响。

(2)油菜集中产区在盆地和平原,种植的耕地类型是。

(3)我国油菜花开得最晚的是高原南侧的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

【答案】

(1)晚纬度位置

(2)四川长江中下游水田(3)青藏海拔高,气温相对最低。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中国各地油菜花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可知,从南到北,油菜花的花期越来越晚,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纬度低,温暖,而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油菜是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在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南方地区种植的耕地类型是水田,而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旱地。

(3)读中国各地油菜花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可知,我国油菜花开得最晚的是青藏高原南侧的河谷地带,主要原因这里海拔高,气温相对最低。

考点:

本题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38.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水土比例饼形图,回答(7分)

(1)我国土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不合理)。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或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分为东中西三线工程,图中数字是东线工程,取(河流)水沿运河北上,有利于缓解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答案】

(1)多少不合理

(2)空间③长江华北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水土比例饼形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不合理。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分为东中西三线工程,图中数字③是东线工程,取长江水沿运河北上,有利于缓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诸如此类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还有引黄济青等工程。

考点:

本题考查水资源。

39.读我国部分高铁分布图,回答(7分)

(1)图中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铁路是连接广东和省及港澳地区的便捷铁路通道。

甲、乙两地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是。

(2)贵广高铁途径粤、、黔三省区(写简称),其中没有太阳直射的省区是。

乘坐贵广高铁途中可游览著名景点桂林山水,其“水”属于图中水系一部分。

(3)图中高铁的开通对我国工业基地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答案】

(1)厦深福建

(2)桂贵州省珠江(3)珠江三角洲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我国部分高铁分布图可知,图中厦深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厦深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福建、广东及港澳地区的便捷铁路通道。

它的建设,对促进厦漳泉、汕潮揭、珠三角等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沿海港口优势,推动沿线各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图”可知,甲、乙两地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是乙。

(2)贵广高速铁路又称贵广客运专线,线路自贵阳北站起,经黔南州、黔东南州、广西柳州(北部,非市区)、桂林、贺州、广东肇庆、佛山终至广州南站,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是连接"一带一路",实现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中孟缅印经济走廊"互联互通"高速通道,缩短西南与珠三角地区间的时空距离。

所以,贵广高铁途径粤、桂、黔三省区,其中没有太阳直射的省区是贵州省。

乘坐贵广高铁途中可游览著名景点桂林山水,其“水”属于图中珠江水系一部分。

(3)结合“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可知,图中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和厦深高铁的开通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考点:

本题考查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