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0043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资料.docx

社会心理学资料

社会心理学

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一)对个体的意义

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

(二)对社会的意义

社会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其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

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里根据的科学。

第一印象:

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首因效应:

由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

印象管理:

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归因: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基本归因误差:

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体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当事者与旁观者偏差:

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人际吸引: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社会测量法:

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

亲社会行为:

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侵犯:

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

社会影响:

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统称为社会影响。

从众:

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遵从:

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做出他人期望的行为的现象。

依从:

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作出别人期望的行为的现象。

群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个体,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

竞争:

不同的个体为同一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合作:

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社会助长:

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社会惰化:

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态度:

对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

态度改变:

在一定的这回影响下,在既有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沟通:

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冲突:

个体或群体感受到另一方的不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并进行反击的现象。

社会认知:

人解释社会事物的过程

自我:

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和观念。

利他主义:

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社会干扰:

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

劝导:

传达者凭借其可信性、生理的吸引性与听众或观众的相似性的高低对听众或观众的说服效果

自我表达:

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进行的,要顾及他人和社会价值的范围,而不是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责任分散假设:

助人者人数的增多导致了单个人责任感的降低。

也许每个人都会想:

其他人会帮忙的,甚至他们已经那样做了。

每个人都会把另外的人想象成是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而实际上,却没有一个人采取实质性的帮助,大家依旧保持着旁观者的身份。

礼:

是指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义:

指中国社会中人表现出的合乎规范的言行

孝:

子女尽心尽力的侍奉双亲,并满足双亲合于道理、不悖于人伦的要求。

人情:

指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遵循的社会规范,也可当作社会交换的资源。

面子:

是指人在社会中所形成的声誉和地位。

经典实验

1.Kelley有关中心特质的实验

实验目的:

验证“热情一冷淡”是否具有核心品质的作用。

实验方法:

现场实验

被试: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

实验过程:

告诉学生说有一位客座教师要来指导他们的讨论,在他到来前将关于他的特征描写的材料发给大家,学生拿到的材料是与Arch用的完全一样,即:

一半学生拿到的是包括有“热情”的形容词表,

另一半拿到的是包含有“冷淡”的词表,其余的词完全一样。

客人到来后指导学生进行了20分钟的讨论。

等他走后,学生对他的有关品质进行评价。

实验结果:

与“冷酷”组相比,认为被邀请者“热情”的学生对他的评价更积极。

“热情”组在交流上更自如,而“冷酷”组则明显拘谨

Dion的晕轮效应实验

研究目的:

证明晕轮效应的存在

试验方法:

现场实验

实验过程:

分别让被试看一些很有吸引力的人、没有吸引力的人和一般人的照片,然后要求被试评定这些人的特点,要评定的这些特点与有无吸引力并没有关系。

实验结果:

发现有吸引力的人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而没有吸引力的人则得到了较低的评价。

2.Zajonc关于熟悉性影响人际吸引的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

探讨“熟悉”这一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作用

研究方法:

单因素重复测量方法(自变量:

词汇或照片呈现的次数)

实验材料:

中文词汇或照片

被试:

不懂中文的成年人

实验程序:

一个接一个的观看预先排列好的词汇或照片。

看完所有的词汇或照片后,评价对所看过的词汇或照片的喜欢程度(因变量)

实验结果:

发现熟悉本身就可以增加一个人对于某种对象的喜欢。

4.Kernis等关于“美丽辐射效应的实验”

研究目的:

研究女性的外貌因素是否会影响男性的评分倾向

研究方法:

3x2完全随即实验设计

实验程序:

实验组被试阅读一片贴有作者(女性)照片的论文;控制组被试阅读的文章上则没有作者的照片,阅读完后对文章的质量进行评分

实验结果:

由于辐射效应的存在,同样质量的文章被认为是有魅力女性写的,得到的评价更高,特别是文章质量不高时,这种效应更明显

5.Latane等的旁观者效应实验

研究目的:

测量被试是否向实验者报告紧急情况、报告的速度如何。

更重要的是考察别人的在场是否会影响被试的行为。

被试:

男性大学生

实验程序:

被试在填写问卷时,研究者通过通风孔,向屋子灌送表明紧急情况的烟雾,观察被试的行为。

实验结果:

当被试单独一个人在屋里时,75%的被试在发现烟雾之后的6分钟内报告。

其中50%的被试在2分钟内做出了反应。

而被试与其他人一起在屋里时,报告的比例明显降低至10%—38%

6.Bandura的模仿侵犯实验

研究目的:

证明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儿童就可以学习到侵犯

被试:

儿童

实验材料:

充气娃娃

实验程序:

让儿童与一个成人呆在一间屋子里。

与实验组在一起的成人,先装配一会儿其他玩具,之后对充气娃娃实施暴力侵犯,侵犯的同时伴随暴力的言语,与其在一起的孩子则一直看他如何对娃娃进行侵犯。

与控制组在一起的成人则修装其他玩具,不去理会充气娃娃。

之后,每个孩子都被单独留在游戏室20分钟,室中除其他玩具外,有三个充气娃娃。

观察儿童的行为。

实验结果:

实验组儿童出现了许多侵犯行为,对充气娃娃的侵犯远远多于控制组,两组差异十分明显。

7.Arch的从众实验

实验目的:

探索群体的压力是否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知觉对象的判断

实验材料:

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50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

实验程序:

共有7名被试,其中6人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只有一人是真正的被试,而且总是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回答。

几个被试围桌而坐,面对两张卡片,依次比较判断a、b、c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等长。

实验要求被试大声说出他所选择的线段。

18套卡片共呈现18次,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观察被试的选择是独立的还是从众的。

实验结果: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每次选择反应无一次发生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的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即从众反应平均每12次中就有9次。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的三分之一次的从众反应,即每12次中就有4次发生从众行为。

8.Milgram的服从权威实验

实验目的:

探讨个人对权威人物的服从情况

实验材料:

电击实验台

被试:

首先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开招聘受试者,每次实验付给4.5美元的酬金,结果有40位市民应聘参加实验,他们当中有教师,工程师,邮局职员,工人和商人,年龄均在25~50岁之间。

实验程序:

实验时主试告诉这些应聘者,他们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时,两人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教师。

谁当学生谁当教师,用抽签的方式决定。

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学生则必须记住这些词,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

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

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充当学生。

实验结果:

有26名被试(占总人数的65%)服从了实验者的命令,坚持到实验最后,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

另外14人(占总人数的35%)作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命令,他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了。

9.囚犯困境实验

研究目的:

测试被试之间作出的行为是合作还是竞争

被试:

两个囚犯

实验程序:

警方认为两个嫌犯共同参与了同一项犯罪活动而没有证据能够证明。

如果两个嫌犯都不认罪,则由于证据缺乏,两人都只会被判刑1年;如果两人都认罪则都会被判刑10年;如果其中一人认罪,而另外一个人没有认罪,则认罪者被释放而拒绝认罪的罪犯则被判刑15年。

实验结果:

囚犯都选择不认罪而共获刑就是合作,而其中一个囚犯在同伴选择不认罪的前提下选择自己认罪,就是选择了竞争策略。

10.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实验

研究目的:

当人具有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时的心理体验的特点,以及在这种体验作用下的心理活动变化。

研究程序:

研究者让参与者在一小时内重复完成两项非常无聊的任务,即在木板上来回拧螺丝和将绳子绕到木板上再解开。

任务完成后,实验者通过巧妙地安排让参与者协助研究者向下一位等待实验的参与者撒谎,告知他们“将要做的实验任务是很有趣而且令人兴奋的”。

作为协助研究而撒谎的报酬,一部分参与者得到了1美元,另一部分参与者得到了20美元。

最后在他们离开之前,对该实验中的两项任务的有趣性和愉快性打分。

实验结果:

获得20美元组和控制组的参与者对任务的评价都认为该任务是枯燥无味的,可是对于1美元的参与者来说,他们对任务的心喜欢程度却明显高于20美元组和控制组。

11.Aronson等关于专长性影响态度的研究

研究目的:

探讨传达者(信息来源)的可信性和沟通的差异是否是人们态度改变的决定因素

研究方法:

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自变量:

另一位对该诗作评价者的学术地位;一组被试被告知那位评价者是位著名诗人;另组被试被告知那位评价者是某州立师范院校的学生

因变量:

被试(大学生?

)第二次评价态度改变的程度

实验过程:

第1步:

请被试对一段现代诗先进行评价;第2步:

让被试知道另外一位评价者对该诗的评价结果;第3步:

要求被试在读过那位评价者的评价结果后,对该诗再进行一次评价。

实验结果:

属于专家的信息传达者引发了更多的态度改变

著名理论

1.Kelley的共变理论(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会像科学家一样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求规律,即寻求决定一种效应是否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的协变。

他指出:

“一种效应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出现,而效应不发生时也不发生的条件。

”凯利认为,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进行归因,三个维度分别是:

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个人),背景(情境或条件),这三个维度组成了一个协变的立体机构。

因此,凯利的理论也被称为三维理论。

2.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

维纳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暂时-稳定方面。

这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的,而且是彼此独立的。

人们可以把成功或失败的行为归因于许多因素,但无论什么因素几乎都可以纳入内因-外因、暂时-稳定这两个方面的4大类中。

3.James人自我结构理论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

主体我表示“自己认识的自我”,主动地体验世界的自我;客体我表示人们对于自己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如人的能力里、社会性和人格特征以及物质拥有物等。

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

物质我、社会我和心理我,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

三个客体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体我要求客体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4.Heider的平衡理论

海德认为,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一个单元或系统。

如果单元内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

如果单元内各个成分不能协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

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

5.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

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偏重的是心理意义上的矛盾。

费斯廷格认为,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会引起人的心理上的紧张,并产生不愉快体验,他将其定义为失调感。

失调指心理上的不舒适,它使人致力于缓解这种失调。

6.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个人自身的因素与行为和环境要素是交互作用的关系,而行为则受个人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同时,行为不是终极的输出端,而是对行为者和环境发生作用的一个要素。

儿童的侵犯行为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儿童学会什么时候做出以及怎么样做出侵犯行为。

因此,侵犯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

7.杨国枢关于中国人社会取向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与环境的基本互动方式

1、生活圈中两个系统:

人—环境。

人与其环境为两个密切关联的系统,形成一个更大的系统。

2、生活圈中的两种动力趋势:

自主性—融合性。

自主性趋势,主要是人的一种扩展性倾向—人经由此同化与宰制环境而得以扩展。

在此倾向下,人努力征服与支配环境以满足其个体户与兴趣,最突出的表现是对优越、获得、探索及成就的追求。

融合性趋势,是一种与自主性趋势相反的动力趋势。

在此倾向下,人努力使自己配合或顺从其环境,并分享及参与超越自我之较大事物或群体。

此一倾向使人与社会团体、自然或超自然建立了和谐的关系,从而夫去了人的个别性。

融合性的倾向主要是表现在对关爱、人际关系、美感经验、团体情操的追求等。

两种动作趋势在不同社会中的可能组合

自主性趋势

融合性趋势

1.强势均衡形

3.人境融合型

(社会取向)

2.个体支配型

(个我取向)

4.弱势均衡形

中国人之社会取向的特征(或内涵)

家族取向:

在对家族的认知方面,强调五种互相关联的事项,即:

家族延续、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家族富足及家族荣誉;

在对家族的感情方面,有六种互相关联的感觉:

一体感、归属感、荣辱感、责任感(忠诚感)及安全感;

在对家族的意愿方面,包含八种行为倾向:

繁衍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抑制、谦让顺同、为家奋斗、长幼有序及内外有别。

关系取向:

关系取向是中国人在人际网络中的一种主要动作方式,它具有以下五项重要特征:

关系形式化(角色化);关系互依性(回报性);关系和谐性;关系宿命观;关系决定论

权威取向:

在家族内外,自幼长期生活在(父权或君权)这样的专制环境之中,自然会形成一种过分重视、崇拜及依赖权威的心理与行为倾向。

中国人的这种明显倾向,可以称为“权威取向”。

权威取向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权威敏感、权威崇拜、权威依赖

④他人取向:

他人取向是指中国人在心理与行为上甚易受到他人影响的一种强烈趋向—对他人的意见、标准、褒贬、批评特别敏感而重视,在心理上希望在他人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在行为上则努力与别人相一致。

中国人的他人取向的主要特征有:

顾虑人意、顺从他人、关注规范、重视名誉

8.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理论

试图回答的问题

交往双方由于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同,他们在进行互动时可能采取的“联合行动”也就会有所不同。

然而,在人类社会里,存在哪几种基本的“关系”?

这些“关系”可能诱发什么样的“联合行动”的类型?

它们又以什么样的“完善与重复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些都是“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式”试图回答的问题。

模式假设

1、“人情与面子模式”旨在说明中国社会两个个人之间的社会交易行为,并利用人情、面子、关系、及报的概念来加以解释。

2、该模式把交往互动的双方界定为“请托者”和“资源支配者”(这两个角色可以互换);3、该模式假设:

当“请托者”请求“资源支配者”将他掌握的资源作有利于“请托者”的分配时,后者所作的第一步是关系判断,他首先会考虑对方与自己之间具有何种关系?

关系强度如何?

等问题,以作为交往的基础与原则。

三种关系

在作关系判断时,可以将“资源支配者”与“请托者”的关系依照“情感性成分”与“工具性成分”比例的多少可区分为三大类:

情感性关系

所谓情感性关系是指较长久而稳定的社会关系,像家人、密友等人际关系属之。

在这种关系之下,社会交易与资源分配的法则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

由此引起的人际关系冲突,被称为亲情困境。

混合性关系

是指交往双方彼此认识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不亲密,像亲戚、邻居、师生、同事、同学、同乡等角色关系都属于这种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人际交往具有特殊且个人化的本质。

由于预期以后会有持续交往,故会采用人情法则,给予对方特殊的帮助。

工具性关系

所谓工具性关系是指交往双方都想通过这种关系来获得或达成个人的物质目标。

这种关系在本质上是短暂而不稳定的,像销售员与顾客、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属于这种关系。

由于工具性关系中情感成份很小,因此,个人会采用公平法则与对方交往,并由此获得最大利益。

交换法则

1、该模式假设,个人会以“需求法则”、“人情法则”和“公平法则”和上述三种人交往。

2、当个人以这三种不同关系的他人交往时,他都会考虑自己必须付出的“代价”,对方可能作的“回报”,并计算交易的后果。

由于他预期:

将来他会和属于“情感性关系”或“混合性关系”的其他人进行长时期的交往,因此,在面临对方交易的要求时,他必须将彼此之间的感情成份考虑在内,这样就会陷入“亲情困境”或“人情困境”之中;3、相反,当他和属于“工具性关系”的其他人互动时,他比较可能从事“精打细算”的理性行动,从而作出客观的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