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152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docx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学构建

〖知识网络〗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

2、燃烧的条件:

(缺一不可)

(1)

(2)(3)

观察演示实验如下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

400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块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的白磷,进行上述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铜片上的燃烧起来,而不能燃烧

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2)铜片上的燃烧起来,热水中的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可推断出,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灭火的原理:

(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

(2)隔绝(3)降温到以下

常用的灭火器有、、;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可用,扑灭油、气、电器引起的失火可用,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可用。

4、

(1)、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可燃物的、氧气的、与氧气的

(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3)、燃料不充分时不仅,而且。

5、爆炸:

可燃物在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平行训练

一、选择题

1、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2、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A、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喷灭B、煤气着火用灭火器喷灭

C、电源着火用水浇灭D、炒菜时着火用锅盖盖灭

3、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

纸船没有燃烧的

主要原因是()

A.纸不是可燃物B.没有与氧气接触C.没有达到着火点D.水能灭火

4、奶奶年轻时用煤块煮饭,现在家庭用煤做成蜂窝状,这样变化是为了()

A.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

C.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D.降低煤的着火点

5.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B.氮气C.甲烷D.二氧化碳

6.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到溶洞探险打灯火照明B.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

C.到小煤窖挖煤用火把照明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7.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

8.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

现象是()

A.熄灭B.燃烧得更旺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现象

9.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10.下列规定或做法错误的是()

A.煤矿矿井里严禁烟火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窑前,先做灯火实验

C.用打火机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泄漏D.城市、林区禁止任意燃放烟花鞭炮

2、填空题: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战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军,还为燃烧提供了,使火势烧得更旺。

2、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成语中的化学原理:

钻燧取火煽风点火釜底抽薪杯水车薪

点拨释疑:

直击中考:

1、(2011.河北)、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

做如图12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

2(2010.河南)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

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2011.鸡西)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2)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性。

4“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

“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

“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填标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5.(2010.吉林)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各种各样的图标,下列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A.B.C.D.

6.(2011。

日照)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7.(2011.湖北)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

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

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

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A.隔绝了氧气    B.可以燃烧

    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

交流反思: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二)

获。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学构建

〖知识网络〗

1、三大化石燃料:

、、(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

“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可以将煤干馏,即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有用的物质。

(干馏是化学变化)

(2):

“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将石油分馏,使石油中各成分分离。

(分馏是物理变化)由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

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3)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

),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

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

甲烷,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化学方程式: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

酒精,化学式:

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化学方程式: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

优点

(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西气东输”中“气”是指,其主要成分是: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

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

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

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产物是,被认为最。

化学方程式为:

在实验室里,常用和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优点:

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由于氢气是的和

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2)需解决问题:

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平行训练:

通电

1、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地球上已探明蕴藏量是有限的,从人类目前对这些能源的消耗速度估算,石油和天然气的不过几十年,煤不过几百年就会消耗殆尽。

因此,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显得十分迫切。

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下列①~⑥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归纳的工业制取氢气研发方案:

①点解法:

2H2O====2H2↑+O2↑

1000℃

②甲烷转化法:

CH4+H2O=======CO+3H2

③水煤气法:

C+2H2O=======CO+H2

阳光

高温

④碳轻化合物热裂法:

CH4======2H2+C

⑤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

2H2O====2H2↑+O2↑

⑥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2H2O====2H2↑+O2↑

(1)你认为人类要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至少列举3种)

      

(2)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的依据是                 。

(3)上述6种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有发展前途的是哪几种?

如何评价?

2、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

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燃料。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3、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煤D.太阳能

4、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点拨释疑:

直击中考:

1、(2011.北京)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2、(2010.河南)“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

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

A.酸雨B.白色污染C.臭氧层破坏D.温室效应

3、(2011.菏泽)学习和利用化学可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营养素包括氨基酸、糖类、脂肪等六大类

B.磷酸氢二铵是复合肥料

C.棉花、羊毛和塑料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4、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

2H2O=2H2↑+O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5、(2011.济宁)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可从根本上改善环

境质量。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甲烷(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从分子角度,CH4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物质角度,CH4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1。

鸡西)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

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石油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若厨房失火时,要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原理灭火。

交流反思:

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一课时

知识网络:

1、发光发热氧化反应2、可燃物氧气(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白磷氧气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3、消除可燃物与空气隔绝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4、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浪费资源污染空气

5.有限的空间内

平行训练

选择题:

1-5ACCAC6-10AAACC

填空题:

1、“火箭”能使木船的温度升高至木船的着火点隔离可燃物氧气

2、升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能燃烧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大氧气的浓度,因此能燃烧缺少了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因此不再燃烧水太少,不足以降温到柴草的着火点以下,因此火不能熄灭

直击中考:

1、

(1)高于100℃

(2)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3)移离蒸气能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2、温度达到红磷着火点P+O2===P2O5偏小

3、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2)导热性

4、B5、D6、C7、A

第二课时

平行训练:

1.

(1)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热值高,无污染。

(3)②③④都是建立在消耗现有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基础上的,因此不合理。

在制取的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应尽量的少,所以方法①⑤⑥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方法①的使用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他是建立在人类取得比较廉价、充裕的电能的基础上的。

2.A3.D4.D

直击中考:

1、C2、D3、B4、C

5、济宁:

①一4   .

②一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③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6、(鸡西)不可再生;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等合理说法即可)。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检测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含第Ⅰ卷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第21题~第29题,共60分)两部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写在指定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C:

12S:

32I:

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40分)

1.下列情况:

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

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甲烷、甲醇、CH4B.乙醇、酒精、C2H5OH

C.甲烷、沼气、CH4D.一氧化碳、煤气、CO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

B.生产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4.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氮气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产生热量

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D.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

6.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

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B.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8、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A、没有点燃B、未与氧气接触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D、水的温度太低

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10.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A.H2和CH4B.CH4和CO

C.C2H5OH和CH4D.H2和CO

1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12.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陆“土卫六”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发回了350张照片和大量数据。

分析指出,“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这种“雨”的成份是液态甲烷。

下列关于“土卫六”的推测中错误的是()

A.“土卫六”上地表温度与地球表面相近

B.“土卫六”上存在有机分子

C.“土卫六”地貌的形成可能与液态甲烷冲刷有关

D.“土卫六”上存在液态甲烷与气态甲烷的相互转化

13.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能源。

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能的是()

A.太阳能热水器B.水力发电C.干电池D.温泉浴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氢气有可燃性B.CO能和氧化铁反应

C.天然气有可燃性D.铝能在氧气中燃烧

15.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BCD

16.科学家探明我国南海有巨大的可燃冰带,它是在海底低温高压条件下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形成的晶体,关于可燃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矿物燃料B.它的化学式可写作H2O

C.它的开采能解决能源问题,不必再研究新能源

D.由于甲烷无毒,不必关注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

17.氢能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诱人的新能源。

但目前仍处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未能进入应用阶段,其原因是()

A.氢气燃烧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尚无定论

B.氢气的制备耗能巨大,廉价制氢技术尚未成熟且氢气的贮存、运输等安全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C.原料紧缺

D.氢气燃烧的放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经济效益欠佳

18.下列有关爆炸的说法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只有点燃火药才能发生爆炸现象

B.只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后才可能发生爆炸

C.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微粒混合,在有限空间中遇明火很有可能发生爆炸

D.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

19.不能在通风不良的车库中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这主要原因是()

A.会大大浪费汽油

B.会有发生CO中毒而死亡的危险

C.会发生二氧化碳窒息的现象

D.排除的汽车尾气中碳的沉积物会弄脏车库

20.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

2H2O电解2H2↑+O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

必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答案写在指定位置。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0分)

21.(6分)有六种气体:

①氧气②氢气③氮气④一氧化碳⑤二氧化碳⑥甲烷选择填空:

(1)在空气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序号,下同);

(2)可用来制汽水的是;

(3)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无污染新型燃料的是;

(4)在冶金工业用来还原金属氧化物以制取某些金属的是;

(5)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6)充分燃烧时生成两种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22.(4分)某校初三学生去野外野炊

(1)野炊活动中,东东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2)活动过程要注意防火安全,野炊结束后,应及时把火熄灭,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有(写一点)

23.(4分)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能转化成了能;太空飞船所用的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的装置(填能量形式转化)。

24.(10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沸点范围不同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是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转化为

(2)西气东输将改变居民的气体燃料结构,下表是几种气体燃料的价格和热值:

燃烧物

煤气

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

价格

1.4元/千克

6.0元/千克

1.8元/千克

热值

1.56×104KJ/千克

4.5×104KJ/千克

3.9×104KJ/千克

综合考虑,你将选择哪种燃料,理由是

25.(6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烧的大败而逃。

用燃烧的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操的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了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使火势烧得更旺.

三、实验与科学探究(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

26、(4分)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是。

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家中安装报警器。

根据使用燃气(提示:

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H2、CH4、CO;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C3H8、C4H10等)的情况,你家中安装报警器的位置应该是(填“上面”、“下面”)原因是。

27.(8分)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

小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及结论填入下表空格中,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推断结果及结论

(1)取一瓶气体,闻其气味

无气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