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553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6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唐山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唐山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二倍体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

如图,1号和2号是其一对同源染色体,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含有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和a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基因B和b的结构

C.染色体1和2上的基因数目相同

D.该生物一定不能产生AB基因型的配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1、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2、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基因

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以A和a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基因B和b的结构是由不同排列顺序的核苷酸组成,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B错误;

C、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且含有基因,所以染色体1和2上的基因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同,C错误;

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通过交叉互换进行基因重组,因此可以得到AB基因型的配子,D错误。

故选A。

2.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

截翅=3:

1。

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雌蝇是否为杂合子

C.长翅和截翅基因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

D.控制长翅和截翅的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长翅与长翅果蝇杂交的后代中出现截翅果蝇,说明截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

【详解】A、根据截翅为无中生有可知,截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错误;

B、根据杂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亲本雌蝇一定为杂合子,B错误;

C、无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中均会出现长翅:

截翅=3:

1的分离比,C正确;

D、根据后代中长翅:

截翅=3:

1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可推测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D错误。

故选C。

3.下图所示细胞来自同一生物体,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②③

B.细胞①中含有8个DNA分子

C.细胞④分裂结束可能得到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

D.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图中所示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

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②③,而①④中着丝点已分裂,不含染色单体,A正确;

B、细胞①中含有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含有8个核DNA分子,但细胞质中的DNA数未知,因此细胞①中含有至少8个DNA分子,B错误;

C、图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粒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或者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所携带的DNA可能不同,因此分裂结束得到的两个子细胞可能基因型不同,C正确;

D、生殖器官中的细胞既能进行减数分裂,也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D正确。

故选B。

4.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卵圆形和圆形三种,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F、f和T、t)控制。

现用纯合的卵圆形植株与纯合的三角形植株杂交,所得F1全为卵圆形,F1自交产生的F2中,卵圆形:

三角形:

圆形=12:

3:

1。

综上可知,F2中圆形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A.FFttB.ffTTC.FFTTD.fftt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

F2中卵圆形:

三角形:

圆形=12:

3:

1,而12:

3:

1实质上是9:

3:

3:

1的变式,因此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推知F1的基因型为FfTt。

【详解】由分析可知,F1自交产生的F2中的卵圆形:

三角形:

圆形=12:

3:

1,因此可推导出卵圆形的基因型为F_T_、ffT_,三角形的基因型为F_tt,圆形的基因型为fftt,或者卵圆形的基因型为F_T_、F_tt,三角形的基因型为ffT_,圆形的基因型为fftt。

因此F2中圆形植株的基因型为fftt,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不只在细胞核内催化化学反应

B.两者都以脱氧核苷酸为底物

C.两者都以DNA为模板

D.两者都与多核苷酸链的形成相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1.DNA分子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

(1)模板:

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

(2)原料:

四种脱氧核苷酸

(3)能量:

ATP

(4)酶:

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2.基因的转录:

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转录的场所:

细胞核转录的模板:

DNA分子的一条链;转录的原料:

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与转录有关的酶:

RNA聚合酶;转录的产物:

mRNA,tRNA,rRNA。

【详解】A、DNA聚合酶催化DNA的复制,DNA复制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存在;RNA聚合酶催化基因的转录,转录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进行,因此,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以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内起作用,A正确;

B、DNA聚合酶催化DNA的复制,DNA聚合酶以脱氧核苷酸为底物;RNA聚合酶催化基因的转录,RNA聚合酶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B错误;

C、DNA聚合酶催化DNA的复制,RNA聚合酶催化基因的转录,两者都以单链DNA为模板,C正确;

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因此,两者都与多核苷酸链的形成相关,D错误。

故选B。

【点睛】

6.有关基因型为Aa的某高等植物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的选项,正确的是()

A.雌A:

雄a=1:

1B.雌A:

雄a=3:

1

C.雄A:

雄a=3:

1D.雌A:

雌a=1:

1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Aa的植物产生的雄性配子中A和a数量相等,雌配子中A和a数量也相等,但雄配子数量远远比雌配子多,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某DNA片段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的形成与酶无关B.①代表肽键

C.②与ATP中的A相同D.解旋酶参与该片段复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题图分析:

图中①表示氢键、②是腺嘌呤、③是磷酸二酯键。

【详解】A、图中③为磷酸二酯键,③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催化,A错误;

B、①代表氢键,①的断裂需要ATP提供能量,B错误;

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片段中碱基②的名称是腺嘌呤,而ATP中的A是腺苷,包括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因此,②与ATP中的A不同,C错误;

D、在DNA复制过程中,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因此,解旋酶参与该片段复制,D正确。

故选D。

【点睛】

8.某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长链的一端是磷酸基,称为P端,另一端是五碳糖,称为C端。

如果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碱基序列从P端至C端是一AGCTGCG—,则另一条链与之配对的部分从C端至P端序列是()

A.一CGCAGCT—B.一TCGACGC—

C.—UCGACGC—D.一CGCAGCT—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DNA分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和T配对,G和C配对,因此一条链上某碱基序列从P端至C端是—AGCTGCG—,则另一条链与之配对的部分从P端至C端序列是—CGCAGCT—,即另一条链与之配对的部分从C端至P端序列一TCGACGC—,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下列有关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质中没有等位基因B.异型性染色体上分布着相同的基因

C.脱氧核苷酸链中含5种含氮碱基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条或2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答案】A

【解析】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细胞质中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其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没有等位基因,A正确;

B、异型性染色体上分布的基因未必相同,因为两条性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有差异,B错误;

C、脱氧核苷酸链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细胞中有4种脱氧核苷酸,因此脱氧核苷酸链中最多含4种含氮碱基,C错误;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A。

【点睛】

10.图为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

A.该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细胞核基因

B.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同一细胞中不一定都表达

C.该染色体上有的基因可能是隐性基因

D.果蝇的任一条染色体都分布8个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一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这些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故该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细胞核基因,A正确;

B、每个细胞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同一细胞中不一定都表达,B正确;

C、该染色体上有的基因可能是隐性基因,C正确;

D、果蝇的任一条染色体都分布许多基因,D错误。

故选D。

11.某二倍体生物种群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出现1:

1的性状分离比。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含d基因的卵子存在致死现象B.含D基因的精子存在致死现象

C.DD基因型的个体致死D.Dd的个体存在致死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文:

让种群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相互交配,所获得的子代出现1:

1的性状分离比,类似于测交的分离比,说明某一亲本只能产生含有隐性基因d的配子,含D基因的配子致死或不育。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若含D基因的精子致死,则父本只提供含d的基因,与母本产生的两种卵细胞(D:

d=1:

1)结合,产生的子代Dd:

dd=1:

1,B正确。

故选B。

12.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埃博拉病毒(EBOV)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高致病性RNA病毒。

下图表示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病毒首次RNA复制所需的酶均在侵入宿主细胞后合成

B.两种病毒体内均含有五碳糖

C.两种病毒均需复制一次就能获得子代病毒RNA

D.SARS-CoV-2和EBOV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RNA(+RNA)中含有RNA复制酶基因,先翻译形成RNA聚合酶,接着形成-RNA;再复制形成+RNA,-RNA转录形成mRNA,翻译形成多种病毒蛋白,与子代+RNA组装形成子代病毒。

埃博拉病毒(EBOV)的RNA(+RNA)先形成-RNA,再复制形成+RNA,其中亲代+RNA转录形成mRNA,翻译形成酶和多种蛋白质,与子代+RNA组装形成子代病毒。

【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酶是侵入宿主细胞后合成,而埃博拉病毒(EBOV)的酶来源于宿主细胞,A错误;

B、两种病毒体内都有核酸,故都含有五碳糖,B正确;

C、据图分析,两种病毒均需至少复制两次才能获得子代病毒RNA,C错误;

D、SARS-CoV-2和EBOV的遗传物质都是RNA,故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D错误。

故选B。

13.下图表示细胞内有关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其中1、2、3分别代表相关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2形成的各种RNA所含碱基数目相同

B.过程3显示核糖体在mRNA上由右向左移动

C.图示每个核糖体将合成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

D.某种tRNA可能转运多种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1.密码子的特点:

①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②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tRNA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题图分析:

图示为真核生物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1表示DNA分子的自我复制;2表示转录过程;3表示翻译过程。

【详解】A、图中2表示转录过程,转录过程形成的各种RNA所含的碱基数目未必相同,A错误;

B、图中3过程表示翻译过程,较长的肽链先合成,同时根据核糖体的形态可知:

核糖体移动方向为由左向右,B错误;

C、图中4个核糖体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因此,图示每个核糖体合成的多肽中氨基酸序列相同,C正确;

D、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但不同的tRNA可能转运同一种氨基酸,D错误。

故选C。

【点睛】

14.下图表示细胞中出现的异常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而发生降解的过程,该过程被称为NMD作用,能阻止有害异常蛋白的产生,图中异常mRNA与正常mRNA长度相同。

AUG、UAG分别表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SURF能识别所有mRNA的终止密码子

B.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可能是异常mRNA产生的原因

C.核糖核苷酸是异常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NMD作用失效导致细胞内产生异常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题图分析:

图中异常mRNA的中间部位出现一个终止密码子,该密码子能够阻断该mRNA的继续翻译,从而抑制该突变基因的表达。

【详解】A、由题意可知,SURF只能识别异常mRNA的终止密码子,进而抑制了突变基因的表达,A错误;

B、图中异常mRNA与正常mRNA长度相同,据此可推测异常mRNA产生的原因是转录它的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造成的,B正确;

C、异常mRNA由突变基因转录,其降解产物

核糖核苷酸,C正确;

D、NMD作用失效,则细胞内会产生肽链较短的异常蛋白质,D正确。

故选A。

【点睛】

15.纯种黄色(基因型HH)小鼠与纯种黑色(基因型hh)小鼠杂交,子一代小鼠却表现出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

研究表明,H基因上有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该序列有多个位点可发生甲基化修饰(如图所示)。

当没有发生甲基化时,H可正常表达,小鼠为黄色;反之,H基因表达就受到抑制,且发生甲基化的位点越多,基因表达被抑制的效果就越明显。

结合上述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可能是甲基化影响了DNA聚合酶与H基因的结合

B.小鼠的基因型Hh随H基因发生甲基化的位点的增多而变成hh

C.基因型是HH的小鼠细胞中不发生甲基化修饰

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遗传信息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学则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

根据题意可知,当H基因被甲基化时,H基因表达就受到抑制,且发生甲基化的位点越多,基因表达被抑制的效果越明显,隐性基因越容易表达。

【详解】A、DNA聚合酶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酶,而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H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可能是甲基化影响了RNA聚合酶与H基因的结合,A错误;

B、据图可知,甲基化修饰没有改变H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故H基因发生甲基化的位点的增多不会导致Hh变为hh,B错误;

C、据题意可知,H基因上有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该序列有多个位点可发生甲基化修饰,故基因型是HH的小鼠细胞中也发生甲基化修饰,C错误;

D、结合题意可知,在甲基化过程中,H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故被甲基化的DNA片段遗传信息没有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D。

16.研究人员利用60Co-γ射线处理某品种花生,获得了高油酸型花生突变体。

研究发现,该突变与花生细胞中的M基因有关,含有MA基因的花生油酸含量与原花生品种无显著差异,含有MB基因的花生油酸含量较高,从而获得了高油酸型突变体,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用60Co-γ射线处理的对象为花生幼苗或萌发的种子

B.若直接在M基因的第442位插入一个“A-T”碱基对,一定获得高油酸型突变体

C.60Co-γ射线属于诱导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

D.MB基因中插入“A-T”碱基对使基因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性和不定向性。

【详解】A、基因突变容易发生在分裂旺盛的部位,故用60Co-γ射线处理的对象为花生幼苗或萌发的种子,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MB基因是在MA基因改变的基础上进行插入的,故不能推断出直接在M基因的第442位插入一个“A-T“碱基对也可以获得高油酸型突变体,B错误;

C、60Co-γ射线处理花生的方法属于人工诱变,属于诱导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其原理是基因突变,C正确;

D、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MB基因中插入“A-T”碱基对使基因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B。

17.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时间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一定表现优良性状

【答案】A

【解析】

【分析】杂交育种原理:

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诱变育种原理:

基因突变,方法:

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

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

单倍体育种原理:

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多倍体育种:

原理:

染色体变异,方法:

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动,使得已经加倍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细胞也无法分裂。

当秋水仙素的作用解除后,细胞又恢复正常的生长,然后再复制分裂,就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

【详解】A、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

B、诱变育种可形成新的基因,杂交育种不能形成新的基因,可形成新的基因型,B错误;

C、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错误;

D、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不利性状,不一定表现出优良性状,D错误。

故选A。

18.人体载脂蛋白apo-B基因在肝、肾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4563个氨基酸,但在小肠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仅有2153个氨基酸,原因是小肠细胞中的脱氨酶将apo-B转录的mRNA上的一个碱基C转变成了U,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脱氨酶导致apo-B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B.脱氨酶不具有专一性

C.图中UAA是反密码子,导致翻译提前终止

D.该机制不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1、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

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2、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脱氨酶将apo-B转录的mRNA上的一个碱基C转变成了U,apo-B基因没有改变,A错误;

B、脱氨酶能特定改变mRNA上的碱基,故具有专一性,B错误;

C、CAA编码特定的氨基酸,而UAA是终止密码子,使得翻译终止,C错误;

D、图示机制导致人体同一基因控制合成不同蛋白质,不能体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故选D。

19.“番茄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是由于人们在选育番茄时更注重品相而忽略了风味所导致的。

如一个与番茄风味相关的基因t可在90%以上的野生番茄中检测到,但仅有不到7%的栽培番茄含有此基因。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工选育()

A.使番茄形成了新物种B.为番茄进化提供了原料

C.使番茄基因库消失D.使番茄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1.自然选择: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2.人工选择: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例如:

各色菊花、肉鸡的培育和信鸽

【详解】A、栽培的番茄与野生番茄之间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即并未形成新物种,A错误;

B、番茄进化的原材料是突变和基因重组,人工选育过程是对原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B错误;

C、人工选育的过程可能使番茄基因库发生改变,但并未使番茄基因库消失,C错误;

D、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人工选育番茄改变了番茄的进化方向,使番茄的特性变得符合人们的要求,D正确。

故选D。

【点睛】

20.某植物的抗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