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词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688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孝祥词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张孝祥词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孝祥词集.docx

《张孝祥词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孝祥词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孝祥词集.docx

张孝祥词集

张孝祥词集

篇一:

赛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者:

白居易

《夜雨寄北》的作者:

李商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

孟浩然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渔瓮》作者:

柳宗元

《月夜忆舍弟》作者:

杜甫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

卢纶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作者:

杜甫

《月下独酌》作者:

李白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作者:

李白

《游子吟》作者:

孟郊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作者:

杜甫

《竹里馆》的作者:

王维

《早发白帝城》作者:

李白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作者:

杜甫

《赠郭给事》作者:

王维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

李白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王翰

《杂诗》作者:

王维

《赠孟浩然》作者:

李白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作者:

李商隐《诸子登岘山》作者:

孟浩然

《终南别业》作者:

王维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作者:

杜甫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者:

李白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作者:

李白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

刘禹锡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欧阳修的词集:

蝶恋花

黄庭坚:

北宋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欧阳修的词牌:

苏幕遮(范仲淹)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辛弃疾:

南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出自:

渔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词牌水调歌头

晏几道词集:

小山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词牌声声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柳永

陆游的号,放翁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出自《诗经·秦风·蒹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作者苏轼

黄公度,南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不是出自曹植《白马篇》的: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绿杨芳草长亭路,词牌?

?

木兰花玉楼春

张孝祥词集,《于湖集》

成语“打草惊蛇”的典故与哪个有关,贪赃枉法,做贼心虚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出自,晏殊《清平乐》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正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出自范仲淹笔下的一阙词,词牌是什么:

御街行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成语“出尔反尔”最初的意思是什么?

处于你的是怎样的态度,返过来对待你的也一定是同样的态度。

下面哪一句词不是柳永所写: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渔翁的作者是:

柳宗元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

张继

《登高》作者:

杜甫

将进酒:

李白

山石作者韩愈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终南山的作者:

王维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出塞》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渭川田家作者王维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出自晏殊的--浣溪沙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作者:

高适

大腹便便典故与博学多才,不拘小节。

不是宋词的:

《菩萨蛮?

赤栏桥近香街直》

洛阳女儿行作者:

王维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不是花间派的是:

周邦彦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篇二:

2019高三语文复习课时达标21

课时达标21

1.(2019·襄阳五中等三校5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雉带箭

□韩愈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1)诗歌的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_____________答案:

(1)场景:

开头两句描写打猎前猎场的肃穆景象。

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野雉时出时没。

主要手法: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火烧静兀兀”这是射猎前的静态;野雉“出复没”是动态描写,野雉被猎火驱出草丛,一见猎鹰,吓得又躲藏起来。

以动衬静,突出原野的寂静。

(2)诗歌描写了一个踌躇满志、技术精湛的将军形象。

“盘马弯弓”,将军骑马盘旋不进,这是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态。

“弓满劲箭”描写将军引弓劲射的一刹那,表现将军射技不凡;野雉“冲人决起”在空中挣扎,军吏围观“贺”声一片,侧面表现出将军射技精湛。

总之,一个得意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

2.(2019·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8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念奴娇·过洞庭①

□张孝祥

②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银

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③④⑤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

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②青草:

湖名,与洞庭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称洞庭湖。

③岭海:

一作岭表。

即岭南,两广之地。

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岭海。

④经年:

年复一年,几年。

⑤萧骚:

萧条稀少。

⑥尽挹:

舀尽。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

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

解析:

(1)解答此题,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

可从静态还是动态、远景还是近景、白天还是夜晚以及虚还是实、议论还是描写等多方面进行逐句逐句的比较。

(2)根据诗句所写,结合注释和题干中“英姿奇气”一语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

比如,作者为什么会将月下大江写得那样表里澄澈,为什么说“肝胆皆冰雪”,为什么有“万象为宾客”的说法,等等。

“表里俱澄澈”表现了作者的人格高尚,光明磊落;“肝胆皆冰雪”表现了作者的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表现了作者的境界高远,气魄豪迈。

答案:

(1)范诗“衔远山”等句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

“衔远山,吞长江”写出洞庭湖的汹涌奔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浩瀚的壮观景象。

本词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静态之景。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

“表里俱澄澈”描绘了天地间空明的坦荡景

象。

(2)①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②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③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

3.(2019·广西桂林中学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旅雁

□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②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

②矰缴:

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

(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

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①抓住自然特征:

抓住描述性诗句,提炼概括。

修饰成分,就直接提取,如“群相失”“独”“饥渴”写出了旅雁的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其他描写就概括,如“忧相逼”“茫茫无处归”“哀鸣急”写出了旅雁的忧虑迷茫、凄苦哀鸣。

②发掘人文属性:

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情境以及意象的象征意义来考虑。

很显然,作者写旅雁也是为了写人,同时又可以知道,雁象征着远离他乡、思念家乡的人。

由此可得出这首诗实际上是写因战争而逃难的民众。

(2)解答此题,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分析,纵观全诗,诗人写旅雁的孤寂凄苦的形象,其实就是为了写因战争而仓皇逃难的民众,来反映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伤痛,因此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者象征手法。

答案:

(1)旅雁的形象:

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心忧迷惘,凄苦哀鸣。

南渡的画面:

①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

②人们饥寒交迫,心惊害怕。

③亲人失散,哭声不断。

(2)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

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

4.(2019·浙江诸暨三都中学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半山春晚即事①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②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③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作于新法失败后,诗人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时。

②交交:

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

③床敷:

安置卧具。

(1)前三联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隐者。

从他居室周围的环境可以看出:

坡路上林树翳翳,圆屋前枝叶交盖。

这绿荫蔽天的环境多么安静和可爱,连圆屋也显得更深远和荫蔽了。

从他日常起居可以看出:

他有时安闲地坐在床敷(坐具)上憩息,有时着履策杖去探幽寻胜,过的是悠闲自得的生活。

(2)表面上,作者和北山之鸟一起过着恬淡闲适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

实际上只有北山鸟给他好音,慰藉他的孤寂,流露出诗人胸中的举世无人相知的痛苦和愤慨。

5.(2019·武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云门寺阁

□[唐]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注】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注】五湖:

太湖的别名。

(1)全诗写了哪几个场景?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联“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写出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请作简要赏析_____答案:

(1)全诗写了寺外之景、寺内之景和梦中之景。

诗中先描绘云门寺的周围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幽静;随后写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及卧床环顾的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高远和古老。

最后描写凌空遨游的梦境,营造了朦胧恍惚、似有若无的境界。

(2)写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

写“悬灯”可以烛照千山夜色,写“卷幔”可以看到(想象)“五湖秋色”;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放笔天地,万物无所隐藏,如此壮美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宽阔胸怀。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波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远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首诗呈现给我们是一个悠然漫步,陶醉于春天美景的郊游者形象;第二首诗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年老体弱,在秋风(秋寒)中感叹韶华不再(或青春逝去、老之将至)的老者形象。

(2)两首诗三、四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

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迷醉情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心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定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秋叶,染白了头发,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7.(2019·鄂州高中、鄂南高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②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

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

②踯躅:

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

(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

____________

答案:

(1)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景象。

景物描写的特点:

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的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

(2)①“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

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②“影落”,写出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可以远眺山川景物,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不可待言。

③这也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见猎犬有感

□[清]宋琬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

【注】樯边饭饱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

【注】据《九州春秋》记载,刘备被曹操追逐,前去依附刘表,在荆州居住了几年,一天上厕所见髀肉长了出来,不禁感叹流泪。

从“猎犬”形象的角度,简析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是只本该驰骋原野,却被养在舟中,吃饱了倒头就睡,徒然羡慕鹰隼立功成名的猎犬。

②诗人托物言志,来表明自己像猎犬一样处非其境,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虚度人生的感慨。

9.(2019·黄冈期末调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倪瓒

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

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

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

堪将何物比愁长?

绿泱泱,绕秋江。

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

烟外青错误!

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

(1)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具有什么特点?

它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下片是如何抒情的?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沉闷压抑、凄惨冷清。

“湿、暗”写出了重阳时节天气的潮湿、横塘的昏暗,和枯萎的汀蒲、秋风中的柳枝,共同展现了一副凄惨冷清的画面。

这种沉闷压抑而凄清的重阳之景使全词充满了一种低沉抑郁的情调,能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独处之悲。

(2)比喻,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将连绵不绝的愁情形象地比喻为无际的秋水,体现了乡愁之深重。

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结句中,诗人看到的是远处自由飞翔的白鸟,而自己的归乡之路却被阻断,景物描写中流露出了不能回到亲人身边的深沉悲哀和无奈的感伤。

10.(2019·黄冈中学11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阿道中晚望①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②可怜骊马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原冻雀一声啼。

③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注】①此诗为袁宏道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途经东阿所作。

两年后,诗人辞官。

②骊马:

纯黑色的马,多为达官贵人所骑。

③三归台:

齐国名相管仲所筑。

(1)请鉴赏颈联中“冻雀”这一意象。

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

____________

答案:

(1)冻雀既是眼前之景,也寄托着作者心中之情,冻雀生活环境寒冷荒凉,啼叫表达了它对环境的抗争,作者以冻雀自喻(或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甘堕落官场的孤傲。

(2)鄙弃功名,性格孤傲。

三归台旁纪念管仲历史功绩的古碑已湮没于荒草之中,而今日山下达官贵人在众人眼里不过如烟雾一般过眼即散。

冻雀虽寒,依然以破空的啼叫表达对环境的抗争,英雄项羽功业未成乌江自刎,仍以石马的嘶鸣表达不甘被命运征服的高傲。

作者以冻雀自喻,以项羽自慰,表达了诗人鄙弃功名、睥睨官场的孤傲。

篇三:

历代词话之冯延巳词集评

历代词话之冯延巳词集评

余拟辑古今二十九家词选,[附四十二家]约二十卷。

有唐一家,[附一家]温飞卿。

[附皇甫子奇]五代三家,[附四家]李后主、[附中宗]韦端己、[附牛松卿、孙光宪。

]冯延巳。

[附李]北宋七家,[附六家]欧阳永叔、[附晏元献]晏小山、张子野、苏东坡、秦少游、[附柳耆卿、毛泽民、赵长卿。

]贺方回、周美成。

[附陈子高、晁具茨。

]南宋九家,[附八家]辛稼轩、[附朱敦儒、黄公度、刘克庄、张元、张孝祥、刘改子、陆放翁、蒋竹山。

]姜白石、高竹屋、史梅溪、吴梦窗、陈西麓、周草窗、王碧山、张玉田。

元代一家,[附二家]张仲举。

[附彭元孙、末附金之元遗山。

]国朝八家,[附二十一家]陈其年、[附吴梅村、曹洁躬、尤悔庵、郑板桥。

]曹珂雪、[附彭骏孙、徐电发、严藕渔。

]朱竹、[附李分虎、李符曾、王阮亭、董文友。

]厉太鸿、[附黄石牧]史位存、[附王小山、王香雪。

]赵璞函[附过湘云、吴竹屿。

]张皋文、[附张翰风、李申耆、郑善长。

]庄中白。

[附蒋鹿潭、谭仲修。

]自温飞卿至冯延巳为第一卷。

欧阳永叔至张子野为第二卷。

苏东坡至秦少游为第三卷。

贺方回至周美成为第四卷。

辛稼轩为第五卷。

姜白石至史梅溪为第六卷。

吴梦窗为第七卷。

陈西麓至周草窗为第八卷。

王碧山为第九卷。

张玉田至张仲举为第十卷。

陈其年为第十一卷、第十二卷、第十三卷。

曹珂雪为第十四卷。

朱竹为第十五卷、第十六卷。

厉太鸿为第十七卷。

史位存为第十八卷。

赵璞函为第十九卷。

而殿以张皋文、庄中白为第二十卷。

词中原委正变,约略具是。

[此选大意,务在穷源竟委,故取其正,兼收其变,为利于初学耳。

非谓词之本原即在二十九家中,漫无低昂也。

惟殿以皋文、中白,却寓深意。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撰·卷八)

○陈西麓词中正轨(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撰·卷二)

碧山花犯[苔梅]云:

“三花两花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

罗浮梦,半蟾挂晓么凤冷,山中人乍起。

”笔意幽索,得屈宋遗意。

少陵每饭不忘君国,碧山亦然。

然两人负质不同,所处时势又不同。

少陵负沉雄博大之才,正值唐室中兴之际,故其为诗也悲以壮。

悲山以和平中正之音,却值宋室败亡之后,故其为词也哀以思。

推而至于国风、离骚,则一也。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撰·卷二)

陈西麓词,和平婉雅,词中正轨。

张叔夏云:

“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物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

近代陈西麓,所作平正,亦有佳者。

”夫平正则难见其佳,平正而有佳者,乃真佳也。

求之于诗,十九首后,其惟陶渊明乎。

词惟西麓近之。

有志于古者,三复西麓词,一切流荡忘反之失,不化而化矣。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撰·卷二)

○冯中正蝶恋花(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撰·卷六)

冯中正蝶恋花云:

“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辞镜里朱颜瘦。

”可谓沉着痛快之极,然却是从沉郁顿挫来。

浅人何足知之。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撰·卷六)

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则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

情不深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撰·卷七)

西青散记,载绡山女子双卿词十二阕。

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

姑恶夫暴,劳瘁以死。

生平所为诗词,不愿留墨迹,每以粉笔书芦叶上,以粉易脱,叶易败也。

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

[史梧冈西青散记载双卿事甚详。

或疑其寓言,亦刻舟之见。

]十二阕余录入别调集。

如望江南云:

“春不见,寻过野桥西。

染梦淡红欺粉蝶,锁愁浓绿骗黄鹂。

幽恨莫重提。

人不见,相见是还非。

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

山远夕阳低。

”又二郎神[咏菊花]云:

“丝丝脆柳。

袅破淡烟依旧。

向落日、秋山影里,还喜花枝未瘦。

苦雨重阳挨过了,亏耐到、小春时候。

知今夜,蘸微霜,蝶去自垂首。

生受。

新寒浸骨,病来还又。

可是我、双卿薄亻幸,撇你黄昏静后。

月冷阑干人不寐,镇几夜、未松金扣。

枉辜却,开向贫家,愁处欲浇无酒。

”此类皆忠厚缠绵,幽冷欲绝。

而措语则既非温、韦,亦不类周、秦、姜、史,是仙是鬼,莫能名其境矣。

双卿惜黄花慢[孤雁]云:

“碧尽瑶天。

但暮霞散绮,碎翦红鲜。

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

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

暗自眠。

凤凰虽好,宁是姻缘。

”读此觉虽速我讼,亦不汝从。

尚嫌过激,不及此和平中正也。

下云:

“凄凉劝你无言。

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

稻梁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

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

夜半闲。

倦飞误宿平田。

”此词悲怨而忠厚,读竟令人泣数行下。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撰·卷五)

冯正中词,极沉郁之致,穷顿挫之妙,缠绵忠厚,与温、韦相伯仲也。

蝶恋花四章,古今绝构。

词选本李易安词序,指“庭院深深”一章为欧阳公作,他本亦多作永叔词。

惟词综独云冯延巳作。

竹博极群书,必有所据。

且细味此阕,与上三章笔墨,的是一色,欧公无此手笔。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撰·卷一)

或问雅郑所分。

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至论也。

何谓中正。

凡阴阳之气,有中有正,故音乐有正声,有中声。

二十四气岁一周天,而统以十二律。

中正之声,正声得正气,中声得中气,则可用。

中正用,则平气应,故曰,中正以平之。

若乃得正气而用中律,得中气而用正律,律有短长,气有盛衰,太过不及之弊起矣。

自扬子云之后,惟魏汉津晓此。

东坡曰:

“乐之所以不能致气召和如古者,不得中声故也。

乐不得中声者,气不当律也。

”东坡知有中声,盖见孔子及伶州鸠之言,恨未知正声耳。

近梓潼雍嗣侯者,作正笙诀、琴数、还相为宫解、律吕逆顺相生图。

大概谓知音在识律,审律在习数。

故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诸谱以律通不过者,率皆淫哇之声。

嗣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