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800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docx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

城市生态旅游探析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提出

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名词源于“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 tourism),1980年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ClaudeMoulin)在他题为“有当地居民与社团参与的生态与文化旅游规划”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性旅游”这一概念。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文献中首先使用“生态旅游”一词,这一名词的正式确认是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环境会议上,1988年他进一步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常规的旅游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二)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1、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

1988年,生态旅游的定义是:

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濮归真"的观念。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游览而不是去现代的城市和海滨度假,强调发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

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2、生态旅游的内涵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

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

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

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

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

二、城市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与理论探索

(一)城市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

提起生态旅游,人们大都想到的是乡村而不是城市,因为人们的思维定势中,秀美的山川大都远离城市;一提起城市,人们常常马上想到的也是高楼耸立,水泥造就的世界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

生态旅游与城市旅游似乎是两个互不相容的概念。

其实这是对生态旅游一种狭义的原始理解。

诚然,生态旅游最初提出的原因是出于对亲近自然的一种向往,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城市问题的一种反叛。

生态旅游概念的区域从最初主要在“自然区域”,实践中随着人类活动领域扩大,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与乡村的交融,生态旅游区域扩大到了那些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并存的区域;随着“社会生态学”概念的提出,生态旅游活动领域又进一步拓展到社会生态领域,产生了一系列亲近一些独特的社会文化的文化生态旅游。

由旅游兴起而产生的城市也不在少数。

无论是先有旅游后有城市,还是先有城市后有旅游,也不论生态旅游内容是以自然生态还是以社会生态为特色,城市生态旅游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城市生态旅游概念的理论探索

1、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旅游

城市是现代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地区,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城市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依托,与旅游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学者魏小安的理解,现代城市具备多重功能:

政治中心或行政中心、经济中心、科教中心、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旅游中心。

在他发表的《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一文中是这样概括的:

“城市的功能各有侧重,而经济中心的功能则是目前所有城市追求的主要功能,旅游中心的功能作为城市共性的功能会随着城市的发展得到不断强化。

”城市旅游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因为城市是产生旅游社会需求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吸引、接纳旅游者的主要地方。

从中外城市的发展史中,我们知道不少城市由于旅游兴而城市兴,旅游衰而城市衰。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生态旅游一经提出,一呼百应。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一先进的思想与理念传入中国并深入人心。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并非如国外城市那样过度发展,许多城市甚至在起步阶段,多数保留着较为原始的自然景观,同时又由于地域的封闭,不少地方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仍然保持着一种原生的社会文化状态。

与外界形成较大的差异,也正是这种差异吸引了不少游客。

我国在国家旅游局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下,许多城市争创优秀旅游城市,大小媒体纷纷报道。

一些城市更是提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打造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的口号。

客观上讲,生态旅游城市的创建与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是现代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旅游业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一种必然趋势,更是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2、城市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

目前,对“城市生态旅游”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国内学术界关于城市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寥寥可数。

秦海辉在“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建设城市生态旅游景观的探讨──以呼和浩特市为例”(1999年发表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01期)一文中,没有明确提出“城市生态旅游”的概念,提出的是“城市生态旅游景观”一词,并给出了作者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他认为“城市生态旅游景观”是指在城市市区内和城市外围,以城市干线道路及对外交通道路为纽带的,能够展现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景观、文化风貌、建筑特色、交通秩序及综合管理水平的标志性区域。

优先进行“城市生态旅游景观”的规划建设不仅会在较短时间内产生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也会因展现城市良好的生态景观、旅游景观和投资环境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显然,“城市生态旅游”概念要大于“城市生态旅游景观”概念。

王谢勇在“大连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思路”(2000年发表于《大连大学学报》05期)一文中,也没有明确地提出“城市生态旅游”这一完整的概念并给出基本涵义。

在“城市生态旅游及其形象策划和产品设计——以濮阳市为例”(2001年发表于《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3期)一文中,常捷,杨洪全共同明确地提出了“城市生态旅游”概念并总结出其三大特点。

该文认为“城市生态旅游既有城市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并给出了相应的定义:

“城市生态旅游是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生态旅游,它是以城市生态资源(以人工化的生态资源为主)和服务设施为依托,以保持相对脆弱的城市生态资源的生态过程和文化延续为目标,而培养生态伦理道德的旅游方式。

” 两位作者还初步总结了城市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的特点:

“一是以人工化生态资源为主,二是生态资源相对脆弱且敏感,三要求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高度协调。

”在“城市生态旅游初探”(2002年发表于《重庆工学院学报》02期)中,作者李艳娜,胡波进一步就“城市生态旅游”作了一番研究,他们认为:

“城市生态旅游是指以城市地域内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情为基础,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旅客旅游的需要,同时维护城市环境生态平衡和促进环保观念的一种大众化的旅游活动体系。

从该概念中,可知城市生态旅游不仅包括自然生态旅游,而且也包括了人文生态旅游。

”并分别对“生态旅游”与“城市生态旅游”、“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旅游”两组概念进行了辨析;而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生态旅游规划模式进行了探讨。

2004年发表于《社会科学家》02期的“城市生态旅游初探——以上海为例的个案分析”,作者杨俐借鉴了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作者引用了1996年,加拿大的绿色旅游协会委托Blackstone公司对城市生态旅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该研究发表了题为:

大都市多伦多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策略“绿色旅游合作的可行性研究”的报告有关“城市生态旅游”定义。

其定义为“在城市中或城市的周边地区进行的旅行和探索活动”。

这种活动能够:

(1)提供给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于城市自然和文化资源更多的欣赏机会;(2)鼓励尊重和保存城市中资源和文化的多样性;(3)保护当地的遗迹和艺术;(4)有益于城市的生态健康;(5)鼓励人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社交活动;(6)支持当地经济和社区建设;(7)人人都能够参加;而且机会均等;因此,该作者从“城市生态旅游”概念的内涵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她认为“城市生态旅游”的核心是协调。

它包括“人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旅游业与保护城市中旅游资源的协调;旅游者与城市居民及社区的协调;以及旅游者之间的协调。

”并以上海城市为例提出城市生态旅游条件与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措施。

但作者认为:

“生态旅游”的概念不仅适用于自然的,也适用于原始或尚未开发的地区;甚至可以在任何地点加以应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

从以上研究中,我们清晰地感觉到城市生态旅游概念从萌生到发展的早期过程。

虽然并不成熟,甚至略显稚嫩,已足以说明国内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探索了。

现代社会中,由于城市的过度发展,产生了环境恶化诸如此类的城市问题,但理性的人类早已意识到那不是他们理想的生存环境。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虽然城市化水平不高,可由于过去片面追求GDP,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环境一度恶化。

追求美好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这也正是旅游业中生态旅游理念深入人心与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生态规划与争创生态旅游城市风起云涌真正原因。

生态旅游给旅游业特别是城市旅游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

城市生态旅游区的创建也正是这一理念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下的一个必然产物,有着自身独有的内涵。

笔者认为城市生态旅游不是城市与生态旅游两个词汇的简单的组合,而是城市化飞速发展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城市与乡村交融的结果,是城市化打上现代人文生态烙印的结果。

城市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外延必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将不断地深化与拓展。

三、城市生态旅游的实践-----以桂林市为例

(一)桂林城市生态旅游资源

1、桂林市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桂林市是国家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拥有类型众多,形式各异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

早在199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时,桂林就被确定为可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域之一。

据调查,桂林市共有旅游资源实体为1099处,其中地文景观类231处,占21.0%;生物景观类112处,占10.2%;水文风光类78处,占7.1%;历史遗产类364处,占33.1%;现代人文与抽象人文景观类164处,占15.0%;旅游服务景观类150处,占13.6%。

在自然、人文、旅游服务三大景观资源系列中,以山水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为主。

桂林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山水总的特点。

秀丽的桂林山水在地貌学上属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而完美。

阳朔山水园、世外桃源、十里画廊、龙胜梯田、温泉、猫儿山、八角寨、资江等都是桂林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水文景观中,当属漓江最为著名;此外,资江、遇龙河等两岸景色秀美,也是桂林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桂林是个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因此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靖江王城、王陵、恭城文庙、武庙及桂林特有的山水文化。

桂林奇山秀水,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桂林人民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心态。

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民风民俗也构成了桂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二)桂林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1、桂林城市规划

桂林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为桂林市提供了广阔开敞的绿色空间,为桂林构建山水文化型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建绿色生态城市,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城市生态旅游,桂林市以创建绿色生态城市为出发点,以国务院批准的《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编制了《桂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为城市绿地的保护、建设、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桂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了“一带两江三楔四线”的系统布局结构,使各类园林绿地合理分布,紧密联系,组成有机联系的园林绿地系统。

其中,“一带”是指在漓江城市段建设滨水绿带,形成绿色廊道,把城市其他绿地串联起来;“两江”指在小东江、桃花江沿岸开辟规模不等的园林绿地,形成城市中心东西两翼的两条绿色风景带;“三楔”即七星-尧山组团绿楔、西山-芦笛组团绿楔、黑山-龙泉组团绿楔,从三个方向深入主城,并实现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有机衔接;“四线”即城市周边的尧山景区背景线、桂海景区背景线、龙泉景区背景线、芦笛景区背景线,这四条城市背景线构筑了郊野景观。

2、桂林城市环境的改造

自1998年以来,桂林拆迁了大部分遮挡自然山水的建筑,增加了大量绿地,通过拆墙透绿、拆房建绿、拆违还绿,打通了杉湖与漓江的风景透视线。

据统计,至2003年底,桂林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9.2%,绿地率达36.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7平方米,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6.7%,并被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目前桂林市正在进行各大街小巷改造工程,目的在于使桂林市的街道改变过去脏、乱、差的形象,争取使每一条路、每一个街区都能成为吸引旅游者前来的旅游吸引物。

通过这些人造设施景观的营造,可以看出,桂林市正努力向城市生态旅游的方向发展,努力实现建设生态城的目标,将原有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同新的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新的大桂林旅游资源。

3、桂林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分析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桂林城市生态旅游只所以发展的比较好,一方面与它优越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是分不开的,而更主要的则是当地政府对开展城市生态旅游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城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在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时,在依靠丰富的资源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好城市旅游规划,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提供保障。

切实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城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

四、城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的主导和支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应是推动城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位力量。

很难相信,没有政府部门的鼎力提倡和身体力行,城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会自发的运行起来。

因此,政府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应起到主导作用,具体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做好旅游规划,合理开发旅游项目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

防重于治,开发旅游项目时,要认真进行环境效应评估。

保护旅游城市和景区生态环境,关键在于把住旅游项目开发关,禁止对生态破坏严重的旅游项目的开发。

这比造成污染后再来治理环境更为重要。

“防”的主要措施,是认真开展旅游项目的环境效应评估。

所谓环境效应评估,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开发项目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生物和物理方面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开发项目对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各个方面造成的正负效应及其程度,并据以形成科学的评估结论,作为有关部门决策时的重要依据。

通过环境效应评估,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轻微的项目,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的项目,要禁止开发和实施。

这样,从源头把住保护生态环境关,杜绝污染源的产生,以保证开发利用风景名胜的合理性,使旅游资源的开发,既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们在旅游城市,应多开发一些绿色工程和污染少的工业,要禁止兴办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的工业项目。

在景区中不要兴办工业。

对不同性质的景区的旅游项目,要选择不同的开发方向和规模。

控制不同的人流总量,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2、加强生态旅游立法、加强环境管理

为了实现城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立法和环境管理。

目前我国已颁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保护法》、《海洋保护法》等10个有关保护生态的法规,并酝酿制定《旅游法》。

各地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还应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并逐步组建一支生态执法队伍,宣传生态法制,严肃处理破坏生态的案件,培养公民的生态法制观念,促使生态保护走上法制的轨道,蔚为风气,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样,我国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就能实现良性循环。

(二)加强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我们一方面要注重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而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即要保护生态环境,而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当地社区居民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利益相关体。

很多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因为没有顾及和考虑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而在旅游景区的开发、经营和管理中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和敌对。

从而对游客也产生了影响。

因此我们在做旅游区的规划开发时,一定要让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并让他们从中获益,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环境是构成旅游资源的基础,是吸引游客的根本,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

事实也证明,由当地居民自发兴起的环境保护行动比其他方式要有效的多。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

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

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

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

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

具体做法一是要通过立法,把对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景点,并要求所有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都必须经过系统的生态教育,改变那种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以及对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认识不足的现象,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立足点建立在保证当代和几代、几十代人的旅游需要上,并以这种思想观念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是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

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

三是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的和谐、有序,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

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使每一个人旅游者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环境的小事做起。

使生态旅游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尚体验,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几点结论

(一)城市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形态,是伴随城市形态的变迁而产生的,离不开山水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创建作为资源支撑。

没有生态型的城市就没有城市生态旅游。

(二)城市生态旅游是城市旅游的一种高级形态,代表了未来城市旅游的一个发展方向。

它强调旅游内容的生态性和游客体验的亲水性、亲绿性和休闲性,同时又能最大限度融合利用城市既有的功能,满足人们多种游览体验需求。

   (三)城市生态旅游不可能只是静态地利用现有城市生态旅游资源,更需要主动介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从打造城市生态旅游的产品的要求出发,规划若干作为城市生态旅游产品标识和灵魂的游览区。

同时,其他的公园绿地、道路交通、美食购物乃至公用厕所等各个环节,都要贯彻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理念。

(四)城市生态旅游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主要的包括:

提升了城市旅游的层次,使旅游目的地建设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正确的选择;整合了城市的各种功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市民与游客的城市资源共享,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效能;促进了城市旅游的加快发展,并对繁荣城市经济,解决城市就业发挥作用;直接推动城市的生态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市民和游客的生态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