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930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docx

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1单元过关检测卷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含详细解析要点

 

历史·必修1(岳麓版)

 

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商与各附属国之间是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 ②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③商对各附属国拥有绝对的支配权 ④商与各附属国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C 

2.《诗经》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C

 

3.(2014·广东十二校联考)学者雷海宗指出:

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的繁文缛节,大国相互之间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

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乎攻灭对方。

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仁政”思想的消失B.礼乐制度的彻底瓦解

C.分封制进一步崩溃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西周分封制的产物,由题目中“春秋时代……大国……不求占领(小国)……到战国时期……攻灭对方”的信息可知分封制逐渐瓦解,故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虽不受重视,但并未消失,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虽走向崩溃,但并未到彻底的地步,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晚于题目中的“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4·珠海质量监测)西周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共275年,至少在200多年里地方诸侯都没有搞分裂。

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周初分封时王室势力强大

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C.礼乐制度强化了等级观念

D.周王对地方拥有绝对集权

 

解析:

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为割据势力,而且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是在秦朝时期,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是对原因的正确解读,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5.(2014·广东湛江高三调研)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  )

A.皇帝制的建立B.分封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推行D.宗法制的瓦解

 

解析:

“周制微弱”就是西周分封制的逐渐崩溃,而天下“统于秦”则是秦灭六国,实现大一统,这是西周以来分封制的结束,选择B项。

皇帝制的建立和郡县制的推行均为秦统一后的措施;秦统一后宗法制并未瓦解。

答案:

B

 

6.《史记·李斯列传》载: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说法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

A.秦王采纳了李斯提出的逐客建议

B.肯定秦朝废除分封制的作用

C.秦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制度

D.指出了秦朝灭亡的根源所在

 

答案:

B

 

7.(2014·珠海摸底)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解析:

从材料“秦朝”、“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以及“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等信息可以判断是郡县制。

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血缘政治)的重要标志。

答案:

A

 

8.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答案:

B

 

9.(2014·广州调研)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

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

其目的都是(  )

A.巩固中央集权B.承认土地私有

C.发展商品经济D.抑制诸侯势力

 

解析:

“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是为了消除六国贵族的势力,巩固统一;“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是为了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管理,其共同目的都可概括为巩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制度及商品经济内容,故B、C项错误;秦始皇没有分封诸侯,所以说不上抑制诸侯势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

 

10.(2014·梅州五华质检)有学者指出:

“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

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解析:

A、B项是商周时期已产生的政治制度,此时期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B项错误;郡县制战国时期起源,有利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期仅是中央集权制下的政治制度之一,故C项错误;从题干中的“王而不藩者”分析,这一国家政体应有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

 

11.(2014·惠州调研)“贡院”,就是古代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的那座院子的简称,民间称之为“考棚”。

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解析:

“考棚”反映选拔制度的特点是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故是科举制,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2.(2014·东莞调研)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为官,遭台谏官集体谏诤,只能怏怏作罢。

类似的事情在有宋一代时有发生。

由材料可知(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遭削弱B.皇权受到文官政治的制约

C.分化事权致行政效率低下D.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

 

解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部分,题中只是君主的意愿受到大臣的反对而无法实行,不能说明中央集权遭到削弱,故A项错误;B项与题意相符,故B项正确;题中没有体现“分化事权”,故C项错误;宰相与谏官的权力是否加强题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

 

13.下列中国古代职官或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①刺史②御史大夫③都察院④六科给事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

A

 

14.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②唐玄宗在边境要地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 ④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

 

解析:

②节度使的设置造成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④废丞相设内阁之举强化了君主专制,与地方割据势力大小无关,②④错误,①③说法正确。

答案:

C

 

1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①三省六部制 ②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③明朝的内阁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

 

答案:

A

 

16.(2013·重庆文综)《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事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答案:

B

 

17.(2014·江门模拟)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解析:

集体宰相制度强调宰相之间的监督、牵制,体制外新设机构强调分权,三省六部制和宋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都是集体宰相制度,故A项错误;中外朝制度和军机处都是体制外新设机构,故B项错误;内阁制是正式行政体制外另设机构,三省六部制是集体宰相制度,故C项正确;内阁制、军机处都是体制外新设机构,故D项错误。

答案:

C

 

18.(2013·山东文综)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  )

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

 

答案:

C

 

19.下列关于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的产生是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封建专制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③它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积极作用是主流 ④它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衰落于明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20.广东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进行了探究,并准备撰写历史小论文。

在拟定的论文标题中,出现错误的是(  )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西汉刺史对郡国的监察》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1.(16分)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材料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西周封国主要有哪几类?

(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两种制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历史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1)问,实际上考查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注意题干中的“举例说明”;第

(2)问,结合课本知识,根据图示情景回答。

第(3)问,注意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结合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

答案:

(1)同姓亲族建立的封国,如晋、鲁、卫等;功臣、姻亲建立的封国,如齐国;商代降族建立的封国,如宋国。

(2)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为西周分封制奠定了政治基础。

 

22.(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二等之爵。

……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二 (晁错)说上曰:

“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吴王濞列传》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认为汉初分封诸侯国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局面的出现使西汉地方行政体制与秦相比出现什么变化?

后来为何又要解决王国问题?

 

答案: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

实行郡国并行。

诸侯势力膨胀,严重影响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2)材料二、材料三所提出的解决王国问题的方案在实施的手段上和产生的结果有何不同?

 

答案:

前者采取强制削夺的办法;后者主张渐进的缓和的办法。

前者使矛盾迅速激化,引发七国之乱;后者达到了削弱王国,使之无力对抗中央的目的。

 

(3)有人说七国之乱根本上是因为“削藩”而造成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

七国之乱是西汉统治集团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斗争,是王国问题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论“削藩”还是“推恩”,都触及诸侯王的利益,必定引起其反抗。

(4)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

 

答案:

王国问题解决的主要条件,一是景帝的举措得当,二是汉武帝统治时的强盛。

如果没有上述举措,单靠“推恩”是不会奏效的。

说明强大的中央集权和得当的施政,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23.(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材料二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员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

“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材料四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

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丞相位高权重。

根本原因:

丞相制度已经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障碍。

 

(2)请结合材料二、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答案:

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制,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反映的本质问题:

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高峰。

 

(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

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同意。

影响: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

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