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2000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案.docx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教学案

课题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教学案序号

1

授课时间

年1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1.学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重点)

2.知道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的不同。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难点)

 

“先学后教”设计(学生自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学思路、方法、手段)

探究内容:

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溶质?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3、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

自学方式方法: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到结论”的思路进行教与学。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师重点点拨、诱导以开发学生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自主、综合

拓展、创新

综合拓展:

利用物理上所学的浮力与溶液饱和及不饱和联系起来,达到理化结合。

自主创新:

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课中改进意见

课题: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说明:

本节内容制成课件或制成幻灯片展示尤佳)

一、学习目标:

(投影)

探究:

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溶质?

探究: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探究:

3、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

二、教与学过程

(一)探究: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溶质?

1.1、请同学们依据下列用品设计实验方案。

试管2支(20ml)、烧杯(内盛清水)、药匙、氯化钠、硝酸钾

2、依据方案进行实验。

3、教师巡堂指导,释疑。

4、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5、根据实验结论,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领会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

 

学生认读1分钟

 

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案,指明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实验方案。

(有困难的可同桌帮助)

 

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总结结论,举手回答。

学生总结结论,举手回答

 

鼓励学生发言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课中改进意见

(二)探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并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给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试管缓缓加热并振荡。

实验2:

给盛有氯化钠溶液和剩余氯化钠固体的试管缓缓加水并振荡。

2、教师巡堂指导,释疑。

(三)探究:

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

1、请同学们依据下列用品设计实验方案。

试管2支(20ml)、烧杯(内盛清水)、药匙、氯化钠、熟石灰

2、依据方案进行实验。

3、教师巡堂指导,释疑。

4、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动手实验,并填写表格。

 

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案,指明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实验方案。

(有困难的可同桌帮助)

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总结结论,举手回答。

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师要重点点拨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课中改进意见

三、迁移应用

1、下列说法是不是正确,为什么?

(1)

(1)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是饱和的,当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100℃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的。

(2)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3)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4)2、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试举出两种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5)3、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6)A、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7)B、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不再溶解。

(8)C、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有固体析出。

(9)D、取少量溶液升温到50℃,无固体析出。

(10)4、下列几种情况中,能确定溶液已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11)A、一杯很稀的溶液

(12)B、一杯加进氯化钠固体仍能溶解硝酸钾溶液

C、一杯在升高温度后还能溶解硝酸钾固体的硝酸钾溶液

D、在温度不变时,还能溶解食盐的食盐水

让学生迅速解答后教师再批改、指导纠正。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课中改进意见

四、深化提高

1、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克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仍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加入10克水,固体全部溶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2、一木块漂浮在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逐渐加入食盐,假设溶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横坐标表示加入食盐的质量m,纵坐标表示木块浸没在水面下部分的体积V,则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AB

VV

 

mm

CVDV

 

mm

有余力的同学可做

教师可指导。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课中改进意见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课中改进意见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课中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探究:

1、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溶质?

探究: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探究:

3、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

练习设计

 

迁移应用:

(应用举例,变式训练)

深化提高:

(有余力的学生可做)

教后改进意见

 

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课文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法。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实验,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