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2397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C.物质的运动与状态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2.银针曾是中医针灸的常用器械,银的元素符号是

A.AlB.AgC.MgD.Hg

3.地壳中含量占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SO2B.SiO2C.CaOD.Al2O3

4.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汽水B.矿泉水C.自来水D.蒸馏水

5.下列化学符号中,还能表示元素的单质的是()

A.HB.H2C.FeD.Cl

6.SiO2中Si的化合价是

A.-4B.-2C.+2D.+4

7.玻璃棒在化学实验中有许多用途,下列不属于玻璃棒正确用途的是()

A.搅拌,加快溶解速度B.过滤时,起引流作用

C.捣碎块状药品D.蒸发时搅拌,防止物质溅出

8.某瓶饮料上标明了各成分的含量:

每一瓶产品中含钙>3mg,含钾8.3mg-10mg,这里所指的各成分是指

A.元素B.单质C.化合物D.金属

9.以下属于白色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B.废弃塑料C.氮氧化物D.白色涂料

10.下列玻璃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烧瓶D.量筒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2.下列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A.食盐与泥沙B.铜片与铁片C.酒精与水D.食盐与蔗糖

13.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架;⑤石棉网;⑥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⑤⑥D.①③⑤⑥

14.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列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A.放置酒精灯B.固定铁圈位置

C.点燃酒精灯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1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少量液体试剂时,滴管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

B.选用量程为50mL的量筒量取8mL液体

C.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药品都必须放回原试剂瓶

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16.下列物质中,既有游离态的氧元素,又有化合态的氧元素的(  )

A.氧气B.水C.氧化镁D.空气

17.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是由木炭(C)、硫磺(S)、硝酸钾(KNO3)配成。

黑火药中含有的单质、化合物、元素种类的数目依次是

A.2、1、5B.4、2、1C.3、3、1D.5、2、1

18.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结论

19.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

(1)为物理变化,

(2)为化学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

C.

(1)为化学变化,

(2)为物理变化D.均为物理变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填充题

20.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沸点B.溶解性C.可燃性D.导热性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21.填写元素符号或名称。

元素名称

____

____

____

元素符号

____

____

____

Mn

____

Al

S

____

____

____

 

2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物质名称

____

____

氧化镁

氯化钙

氮气

化学式

He

CO2

____

____

____

23.下列物质:

1澄清石灰水2氧气3洁净的空气4矿泉水5二氧化碳6冰和水的混合物。

属于混合物的是(填编号下同)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

24.选择适当的仪器,将它们的名称填入空格内。

(1)可作反应的容器,但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2)使别的容器均匀受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

(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用于盛水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4)向反应装置中添加液体药品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25.甲同学量取了一定量的水(如图Ⅰ),倒出一部分水后如图Ⅱ。

已知A=10,B=9,D=6。

(1)该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mL;

(2)图Ⅰ中的液体体积为____mL;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3)倒出液体后如图Ⅱ,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____mL。

(4)甲同学量取水的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26.如图是某同学做“粗盐的提纯”实验时的过滤装置图;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a_____,b___________

(2)图中明显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请写出需要补充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其作用______________。

(3)过滤后的滤液在进行蒸发时也要用到上述补充的仪器,这种仪器在蒸发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4)某同学过滤完后发现滤液依然浑浊,除了滤纸可能破损以外,请你再写出一种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

(5)“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是:

称量粗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量精盐、计算。

称取5.0g粗盐,最终得到4.0g精盐,则精盐的产率是__________。

(用百分数表示)

(6)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

组别

1

2

3

4

产率

75%

83%

88%

72%

教师对产率的评价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低

下列各组同学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

A第1组:

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B第2组:

蒸发时,有固体物质飞溅

C第3组:

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

D第4组:

称量时,精盐中还含有水分

(7)为了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甲同学认为可以用蒸发水分的方法。

将所取的两种液体蒸干,留有固体物质的,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没有固体物质残留的,对应的液体是蒸馏水。

他选用的一组仪器是________。

A试管、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C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玻璃棒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故选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A、Al是铝的元素符号,错误;B、Ag是银的元素符号,,一个元素符号中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正确;C、Mg是镁的元素符号,错误;D、Hg是汞的元素符号,错误。

故选B

考点:

元素符号

3.B

【解析】

【详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排第二位的元素为硅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故选B。

4.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A、盐汽水含有不同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B、矿泉水中含有不同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C、自来水含有不同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蒸馏水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正确。

故选D

考点:

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5.C

【解析】

【详解】

A、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氢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Fe表示铁元素,又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单质铁,故选项符合题意;

D、Cl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氯元素,表示一个氯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6.D

【解析】

试题分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设SiO2中Si的化合价是x,则x+(-2)×2=0解得x=+4,故选D

考点:

化合价规则

7.C

【解析】

【详解】

解: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过滤、转移药品等,搅拌时目的可能不同,如能加速溶解,能防止受热不均、能使药品混合均匀等,过滤时引流,可转移液体或固体,有时还用于蘸取少量溶液,但是不能捣碎固体,捣碎块状固体时用研钵和杵。

故选C。

【点睛】

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转移药品等。

8.A

【解析】

试题分析:

含钙>3mg,含钾8.3mg-10mg,这里所指的各成分是指表示宏观概念的元素。

故选A.

考点:

元素的知识

9.B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硫排放过多会形成酸雨,故选项错误;

B、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故选项正确;

C、氮氧化物排放过多会形成酸雨,故选项错误;

D、白色涂料不会形成白色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

【详解】

解:

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蒸发皿、试管、坩埚、燃烧匙;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

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量筒、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等,故选A。

11.C

【解析】

【详解】

A、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故A不正确;

B、使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时滴管竖直悬空置于试管口正上方,故B不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试管倾斜、瓶塞倒放、标签对手心,故C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同时漏斗下端要紧贴烧杯内壁,故D不正确。

故选C。

12.A

【解析】

【详解】

A、食盐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正确;

B、铜片与铁片均难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且是液体,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

D、食盐和蔗糖均易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过滤的原理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

13.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量取液体的量筒;加热用的酒精灯、烧杯、石棉网;因为烧杯加热要垫上石棉网。

故选C。

14.A

【解析】

分析:

组装仪器的一般顺序是采用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的原则,利用本规则即可解答.

解答:

解:

A、组装仪器时要从下向上组装,酒精灯在铁圈和蒸发皿的下方,通过先放酒精灯,才能确定铁圈的位置和高度.故A正确,

B、只有先放好酒精灯的位置,才能确定铁圈的位置,不然的话酒精灯的火焰得不到最佳位置,故B错误,

C、先点燃酒精灯,再放铁圈和蒸发皿,会造成酒精的浪费,故C错误,

D、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在调整铁圈的位置时,会比较麻烦,也会造成蒸发皿的损坏,故D错误,

故选:

A.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取少量液体试剂时,滴管不能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选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8mL液体;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故选D.

考点:

实验操作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属于元素的游离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属于元素的化合态;氧气属于单质,只含有游离态的氧元素,故A错;水中的氧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故B错;氧化镁属于化合物,只含有化合态的氧元素,故C错;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氧气属于单质,氧气中的氧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二氧化碳、水蒸气属于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故D正确.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含有的单质两种为碳单质和硫单质、化合物一种为硝酸钾、元素种类的数目为五种依次是碳元素、硫元素、钾元素、氮元素、氧元素。

故选A.

考点:

物质的分类

18.A

【解析】

【详解】

A、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故选项正确。

B、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实验,故选项错误。

C、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观察,故选项错误。

D、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做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19.B

【解析】

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的含义是燃料燃烧变为燃烧产物,经过太阳能或生物能又变为燃料.

(1)燃料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燃烧产物在太阳能或生物能的作用下重新变为燃料,燃料与燃烧产物不是同一种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

(2)均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0.C

【解析】

【详解】

A、熔沸点,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可燃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导热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1.锰铝硫HKCuClSiFeZn

【解析】

【详解】

解:

Mn的元素名称是锰;Al的元素名称应该为铝;S的元素名称应该为硫;H的元素名称应该为氢;钾的元素符号应该为K;铜的元素符号应该为Cu;氯的元素符号应该为Cl;硅的元素符号应该为Si;铁的元素符号应该为Fe;锌的元素符号应该为Zn。

22.氦气二氧化碳MgOCaCl2N2

【解析】

【详解】

解:

He是稀有气体氦气的化学式;根据氧化物的命名方法可知,CO2读作二氧化碳;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

N2。

【点睛】

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有时还要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读出来,如SO2、P2O5等。

23.1.3.42.5.625.6

【解析】

【详解】

解:

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氧气、二氧化碳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

24.锥形瓶石棉网水槽长颈漏斗

【解析】

【详解】

解:

(1)图中可作反应的容器,但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锥形瓶;

(2)使别的容器均匀受热的仪器是石棉网;

(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用于盛水的仪器是集气瓶;

(4)向反应装置中添加液体药品的工具是长颈漏斗。

25.0.29.2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4.4胶头滴管

【解析】

【详解】

解:

(1)已知A=10,B=9,因此该量筒的最小刻度是0.2mL;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图Ⅰ中的液体体积为9.2mL;

(3)D=6,倒出液体后如图Ⅱ,则倒出液体后液体的体积为4.8mL,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9.2mL-4.8mL=4.4mL;

(4)甲同学量取水的过程中还需要用到胶头滴管。

【点睛】

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

26.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液面高于滤纸边溶解过滤蒸发80%ACB

【解析】

【详解】

解:

(1)据图可知仪器a是铁架台,仪器b是漏斗;

(2)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加热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

(4)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5)在粗盐提纯时,要先将粗盐固体溶解配成溶液,然后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再将滤液中的水分蒸发使晶体析出,故粗盐的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精盐的产率是

×100%=80%;

(6)A、第1组:

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会导致产率偏低;

B、第2组:

蒸发时,有固体物质飞溅,会导致产率偏低;

C、第3组:

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会导致产率偏高;

D、第4组:

称量时,精盐中还含有水分,会导致产率偏高;故填AC;

(7)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甲同学认为可以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所用的仪器有:

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