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2501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docx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

《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

一、成立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文化传承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温家宝总理也曾在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中指出: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

”他还倡导:

“读书要有选择,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读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下来的书。

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

”可见,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读书活动中,对于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红读推进的需要

国家教委、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于1982年联合发起在全国开展“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的“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此活动至今已保持了30年的优良传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纵观各年各地各校的红读推荐书目,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却缺乏系统的推广和深入。

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少年儿童比作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生命之树,那么,红读活动就是滋养生命之树成长的沃土。

而国学经典就更是把五千年民族文化的智慧,融成最具精华的部分。

与时俱进的红读活动,需要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

3.学校发展的需要

“尚德”的校名赋予了学校办学深刻的内涵:

崇尚道德,这是做人的第一要义,是尚德办学十年来秉承的宗旨。

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尚德坚守的信念。

2010年9月始,我校将“国学”引入尚德小学部的“红读活动”中,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的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形式,深化其内涵,期望由此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少年儿童的道德素养,实现师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学生成长的需要

90%的尚德学子是寄宿的,这些孩子大多家境富裕,习惯了被照顾、被保护、被宠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他人相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

他们的成长极其需要国学经典的营养润泽和精神引领。

因为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通过经典诵读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立德”、“修身”、“发蒙”、“启智”的目的,实现孩子“童蒙养正”的最佳素质教育。

二、实施课题的现状与规划

1、“红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国学经典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中国文化瑰宝。

而我校大队部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以下简称“红读课程”)的目标是:

(1)通过“红读”,知晓中华美德内容,即明理。

(2)通过“红读”,认同中华美德内涵,即励志。

(3)通过“红读”,培养中华美德行为,即导行。

“红读课程”在内容上遵循选择性原则,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美德中与时代发展和当前教育要求相符合的内容整理出来,融合大队部原有的德育价值体系和传统节日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本教材。

“红读课程”下设有“中华美德课”和“红领巾社团课”。

“中华美德课”以中队为单位,队员全员参与;“红领巾社团课”以兴趣为导向,各年级对国学诵读有兴趣的队员参与。

“中华美德课”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十个德育要素作为课程的经线,一到五五个年级作为课程的纬线,这样出现了50个交集。

每一个交集都代表德育要素在对应年级体现的主题。

这一主题中又设置三个板块,分别是:

“国学资料库”、“身边小故事”和“照照明德镜”。

“国学资料库”网罗了各类国学经典中的名言警句,让队员知晓中华美德内容,即明理。

“身边小故事”汇聚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让队员认同中华美德内涵,即励志。

“照照明德镜”则是让学生对一些行为举止判断对错,引经据典说明原因,让队员培养中华美德行为,即导行。

“红领巾社团课”以中国传统节日作为经线,依次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节气清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祭灶(农历腊月廿四),除夕(农历腊月三十)。

将一到五五个年级分成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阶段作为纬线,这样就出现了16个交集。

每一个交集都代表传统节日在对应年级体现的主题。

这一主题中又设置三个板块:

“节日释义”、“文墨传诵”、“民风民俗”。

“节日释义”诉说节日的起源,“文墨传诵”涵泳诗词歌赋、“民风民俗”展现各地不同的节日风俗。

2、以“爱、孝、信、忠、礼”为主题文化,探索儒雅书香的环境营造。

尚德的校园环境处处呈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4000多幅名人字画,中华传统名言警句,《清明上河图》的沙雕、老子《道德经》的书法长廊……在此基础上,本学年,大队部统一规划书香文化主题,各年级分层实施,组织“书香走廊”、“书香教室”评选,通过环境渲染,凸显年级德育目标,营造浓郁国学氛围,让尚德少先队员们耳濡目染,浸润其中。

一年级书香文化主题:

二年级书香文化主题:

三年级书香文化主题:

四年级书香文化主题:

五年级书香文化主题:

根据各年级国学经典的阅读书目,各中队建立“国学小书橱”,大队部定期对数量、质量、借阅率开展评比检查。

我们还利用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将书香氛围营造引入寝室文化建设,在寝室中也设立“国学小书橱”,在队员中开展国学小故事读书交流活动,共同营造儒雅的书香环境。

3、以“国学经典选读”为校本教材,探索专题性红领巾读书社团的课程设置。

“红读课程”下设的“中华美德课”和“红领巾社团课”在不同的年段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具体如下:

(1)中华美德课

尚德在第三个五年战略规划中提出:

“探索用中国五千年文化经典,立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规划出一条可操作的人生哲理之路。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倡的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温良恭俭让”是儒家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准则。

这十德涵盖丰富:

仁统诸德,义包含正直、浩然之气,礼包含和谐、礼乐,智包含智慧、好学,信包含信念、诚实,温包含温和、谦逊,良包含善良、勇敢,恭包含礼貌,俭包含节俭,让包含严己宽人。

我们取其内涵中能为队员所用的元素,结合队员的年龄特点分年级、分层次将此十德再次细化,由浅入深逐一落实。

一年级:

父母的爱尊敬父母用心做事出言必信行路礼仪

先人后己生活节俭谦逊为美学习之乐善良勇敢

二年级:

爱护自己和颜悦色认真学习有借有还外出礼仪

交友之道节约资源遵守纪律学贵有法勇往直前

三年级:

尊重即爱尊敬长辈有话直说劝人诚信说话礼仪

浩然正气金钱管理知耻后勇学习内容勇力胜人

四年级:

热爱自然感恩老师忠于职守不欺自己宴会礼仪

以义取利天道酬勤道德荣誉倾听言语勇于决断

五年级:

我的家人感恩天地我爱家乡无信不立祭祀典礼

国家礼仪廉洁奉公勿忘国耻说话谨慎义为勇先

这50个细化主题即课程经线和纬线的交集,在内涵上遵循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在内容上遵循逐层深入的原则。

比如“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释名》曰:

“礼,体也。

言得事之体也。

”《礼器》曰:

“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儒家宣传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

显然,如果我们还是按照古代对“礼”的界定来设置课程内容则显得过于狭义,也与时代格格不入。

所以,结合队员的年龄层次,我们将“礼”细化为“行路礼仪、外出礼仪、说话礼仪、宴会礼仪、祭祀典礼”这几块主题,从自我要求到与人交际再到家国典礼逐层深化。

“行路礼仪”主题下“国学资料库”引用的是《弟子规》中的“路遇长,疾趋揖”,强调路遇长辈要行礼;“外出礼仪”主题下“国学资料库”引用的是《弟子规》中的“出必告,反必面”,强调出门回家都要告知家人;“说话礼仪”主题下“国学资料库”引用的是《弟子规》中的“道人善,即使善。

人知之,愈思勉。

”倡导在交谈时多赞美他人的优点,这样别人会做得更好;“宴会礼仪”主题下“国学资料库”引用的是《朱子童蒙需知》中的“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强调宴会中的饮食细节;“祭祀礼仪”主题下“国学资料库”引用的是《朱子治家格言》中的“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强调纪念先人,心意最重要。

同样,在这些主题下的“身边小故事”和“照照明德镜”也是逐层深入的。

(2)红领巾社团课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但是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演进,一些传统节日开始变得越来越陌生,有媒体曾进行调查,六成多的受访者说不全中国传统节日,至于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了解的人就更少。

对于00后的队员,这更是一块陌生的领域。

“中国传统节日”课程板块就是以传统节日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探寻其背后的国学经典、德育内涵、民俗文化。

我们根据年龄特点将队员分成低年级组和中高年级组,传统节日有侧重地分配到各年级组:

低年级组: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

高年级组:

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祭灶。

如根据一二年级的接受能力所编写的“中秋节”的课程内容,语言浅近,贴近学生生活,“节日释义”中讲述的是“嫦娥奔月”这一广为人知的传说,“文墨传诵”中引用的是苏轼所写的一首七绝《中秋月》,“民风民俗”中介绍的是吃月饼和赏月这两种学生耳熟能详的过节方式。

而根据三四五年级的接受能力编写的“重阳节”课程内容则语言凝练,涵盖面大,“节日释义”中既有易为学生接受的民间传说,也有从《易经》中演变而来的重九说法;“文墨传诵”中既有小学生熟悉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有意境高远的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民风民俗”详尽地罗列了“登高、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佩茱萸”等一系列的过节方式。

为保障“国学”课程的正常开展,大队部协调教务处将相关课程、活动排入课表,纳入日常作息安排,专课专用、专时专用,由各年级统一管理,教务处落实检查反馈。

4、以“快乐活动日”为阵地保障,探索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多种形式。

我校充分利用寄宿制学校特点,以“快乐活动日”为阵地,以辅导员为指导者、引领者,充分发挥队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生动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体验强化国学经典。

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国学经典,无疑是直达根本的最佳形式。

“课前一吟”常积累。

各中队充分利用每节课课前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配乐吟诵”展风采。

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专门设置“美文美诵”时间,每周选一个中队为诵读班,在悠扬的音乐中,吟诵积累的国学经典片段,既是自我风采的展示,又是校园国学氛围的营造。

“亲子共读”齐进步。

每周末回家,队员将本周积累的国学经典片段也带回家,与父母一起诵读,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讲:

国学经典语句凝练,队员对其深刻内涵并不能完全理解,用浅显易懂的故事讲解使经典更易于为队员接受。

“辅导员巡讲团”:

组织辅导员巡讲团,定期开展国学巡讲活动,师生共读,沟通交流。

“红领巾手拉手”:

充分发挥队员的能动性,让队员成为国学经典的传播者。

a、“经典进团队”:

高年级队员走进低年级儿童团的活动中,将国学经典用小苗苗们能接受的形式巡讲传诵;

b、“经典进家庭”:

周末,队员将国学经典中隐藏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c、“经典进社区”:

大队部统一部署假日“特别作业”,让队员们将国学经典带进自己家所在的社区,讲故事给社区的老人、孩子听。

d、“经典走上海”:

大队部利用社会实践和春秋游等形式组织队员走访国学传统基地,前往文庙拜谒孔子,寻找文化之根;还可以和这些国学传统基地合作,让小队员当当“小讲解员”,体验文化传播的使命感。

赛:

大队部组织各种竞赛如赛诗会、历史故事会、经典诵读竞赛等等,每学期的“红领巾读书节”系列活动中开展“书香家庭”的评比和“国学全家一起赛”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获得成就,形成良性循环。

演:

运用歌舞、小品、相声、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国学经典进行崭新的解读、全新的演绎,在“红领巾读书节”展演等活动中扩大国学的影响力。

操:

开发“国学健身操”,将经典诵读和户外健身运动有机结合。

论:

在尚德的校刊《清源》杂志中开辟“红领巾国学专栏”,记录下队员们对国学课的感悟和收获。

有个五年级学生就写道:

国学,让我出口成章,引得父母刮目相看。

有个二年级学生就写道:

上完国学课,我知道了要用实际行动爱妈妈,我帮妈妈洗碗,她可开心啦!

有位家长说:

国学课,让孩子们了解了自己的传统,同时还不忘做现代的中国的人,谢谢学校能开设这样的一门课程。

“腹有诗书气自华”红领巾读书节活动更是以上这些形式的综合呈现,让更多的队员能在活动中展现自我,用多样的形式体验国学。

5、以“争章活动”为评价手段,探索少先队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学校大队部以雏鹰争章为载体,设计递进式的评价机制,结合年级德育目标,开展读书争章活动。

设立大、中队雏鹰奖章考章委员会,细化考核分级指标,强化过程指导,构建少先队综合评价激励体系。

各年级根据年龄特点确定吟诵内容:

一、三年级为《三字经》,二、四年级为《笠翁对韵》,五年级为《论语》。

每月,队员能准确、响亮、有韵味地吟诵规定内容,就可以从辅导员处获得一个“读书章”。

通过评价、考核、表彰等手段,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的引领作用,体现队活动大众化、广泛化、全员化的特点。

三、课题实施的点滴收获

“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专题性红领巾读书活动”带给方方面面很多的变化:

此活动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

不仅是校园环境充满着浓浓的国学因子,更重要的是学生懂礼仪、知礼让,校园形成了讲美德、尊传统的氛围。

此活动有助于少先队“红读活动”的开展:

此项活动有学校整体文化的支持,有校本课程的依托,更有少先队自己的创新,将国学经典融于丰富的少先队活动中,使经典更活泼生动。

此活动也有助于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优秀品质,生动鲜活、励人心智,使学生明理、励志、导行。

此活动推行以来,学生和家长反响比较热烈。

为了更清楚得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此活动的认可度以及今后活动发展方向的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及结论分析:

学生问卷:

1、88%的学生认为大队部开展的各类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会增加学业负担。

 

2、对“红领巾国学社团”、“国学赛诗会”、“国学争章活动”、“国学经典剧汇报演出”这四项活动,学生均觉得很有趣。

 

3、“听辅导员老师讲故事”、“看视频故事”、“做游戏”等比较轻松的活动,所占学生在20%左右,选择“上课前两分钟背诵”、“跟着辅导员老师吟诵”的学生次之,对于“编排经典剧”、“争章”等活动选择人数则较少,仅占7%—10%,说明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还比较弱。

 

4、选择“更多参与队活动展示自我”的学生数最少,仅为9%,说明学生对于吸收性的收获更重视,而对于展示自我则有一定畏惧心理。

家长问卷:

 

1、认为丰富的红领巾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会增加孩子的负担的家长占85%,与学生问卷反应情况基本一致。

 

2、家长普遍认为国学诵读“增加了国学知识”、“学到了传统美德”、“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从数据中也可看出家长对“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最为重视。

 

3、高达98%的家长都表示支持孩子参加红领巾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4、家长建议:

(1)能否有更多机会让大多数孩子都能展示所学的国学知识。

(2)孩子对背诵的内容不太理解,希望老师能多讲讲其中的内涵。

……

四、深入课题的瓶颈与困惑

但与此同时的是,在课题的实践和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如在课程开发方面,“中华美德课”和“红领巾社团课”的相关内容尚属于起步阶段,我们期望有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在活动形式上,我们也在思索有没有更多样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发挥队员的主观能动性,而这也正是家长们的所求;同时,国学的学习需要引起家庭、社会的关注,使学生之所学不仅能丰厚自己的学识积淀,也能指导生活实践,但通过哪些有效路径取得家庭、社区的协力支持,仍需要进一步探索;辅导员的培养也是突出的问题,面对中国国学教育断层一百年造成的人才断层,我们国学教师的整体国学素养有待提高,我校愿意尽最大努力提供人力、资源和时间上的保障,我们也渴望专家能给予我们高层次的指导和帮助。

以上的这些困惑,以及在课题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我们热切盼望专家老师能给我们一些指导,让我们的课题实践能够更顺利地进行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