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2599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docx

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四章第28讲能源资源的开发

第28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掌握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2.理解能源基地的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3.学会对一个地区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1.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重点)

2.能源基地的建设与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重点)

3.能源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方向。

(难点)

考点一 山西能源基地开发条件评价[学生用书P203]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①类型:

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②特点:

数量有限,用一点少一点,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1.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1)资源条件评价: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2)开采条件评价:

是否能进行露天开采;若不能进行露天开采,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

(3)市场条件评价: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

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评价。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省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密切相关,优势条件的评价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评价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省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

①降水少:

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②消耗多: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2016·海淀区期末练习)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下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五大能源基地中(  )

A.山西基地煤炭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B.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加工和出口为发展方向

C.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以新能源发电、输电建设为重点

D.蒙东基地距离我国能源消费市场较远,生产技术水平低

(2)各能源基地的地区环境问题及其调整方向是(  )

A.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

B.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兴建坎儿井保证矿区用水

C.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

D.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停止畜牧业发展

[解析] 第

(1)题,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但大量外运对铁路造成的压力较大,故未来应以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为主;新疆是我国西气东输主要的气源地之一,以供给国内市场为主;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应以水电开发为主;蒙东基地靠近我国东部能源消费市场。

(2)题,鄂尔多斯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应加强对荒漠化的治理;新疆地区水资源短缺,应加强节水措施,优先保证生活用水;西南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应加强植被保护;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合理控制载畜量,但停止畜牧业发展是不可取的。

[答案] 

(1)A 

(2)C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思路

(2014·高考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

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解析:

由图读出关键信息:

油气田数量多、多位于大陆架浅海、周边国家经济发达,进一步分析其开采的有利条件;海洋油气开采受海洋环境、天气等影响较大,且开采成本较高。

答案:

有利条件:

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

(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

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

(任答两点)

考点二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学生用书P204]

1.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建设坑口电站对山西省有什么影响?

提示:

有利影响:

①延长生产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③增加就业;④减轻铁路、公路运输压力等。

不利影响:

①加重环境污染;②加剧淡水供应紧张状况等。

2.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山西省在煤炭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既有环境污染,也有生态破坏。

山西省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煤炭能源基地建设中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2014·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至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

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

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份

2005

2008

2012

GDP/亿元

1400

2200

4000

三次产业占

GDP比重

3∶86∶11

4∶82∶14

4∶81∶15

采掘业占工业

总产值比重/%

82

79

72

  材料二 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

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资源和能源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等。

(1)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据表中信息分析说明。

(2)根据材料比较分析两市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

(3)产业发展优势结合两市优势条件来分析。

大庆发展较早,位于东部地区,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新能源产业。

(4)国家战略层面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支持。

(5)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要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角度来阐释。

[答案] 

(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3)大庆:

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

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4)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

(5)“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2015·高考北京卷)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

读下图,回答问题。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解析:

注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这一关键信息,从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角度考虑。

读图可知,张家口风速较大,可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可开发太阳能;地势较高,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可开发生物能。

答案:

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开发生物能。

[学生用书P205]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题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图1 竖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图2 横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图3 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遵循一般的判读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注意“三看”:

一看坐标,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看比例,观察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看变化,观察总量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如图1中要看清每一个柱形的图例长短反映的各种能源所占的比例,如①省份原煤比重超过70%;②省份原油比重近60%;③省份原煤约占70%多,水电和原油占近30%;④省份原煤占80%多。

图2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西班牙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

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

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图3中每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或高度差反映某种能源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

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世界能源结构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

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70%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纵坐标段的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

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的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最后得出结论:

在图示时间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高考上海卷)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

(1)~

(2)题。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煤炭

83.43%

86.51%

89.99%

石油

16.23%

13.23%

9.84%

天然气

0.34%

0.26%

0.17%

(1)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2)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

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1.问题探究

(1)据表分析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

提示:

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未变,消费比重上升;石油、天然气消费比重下降;石油的消费量大于天然气。

(2)据图分析该地工业企业单位GDP能耗的特点。

提示:

单位GDP能耗降低。

2.信息解读

[标准答案] 

(1)C 

(2)D

(2016·重庆一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潘塔纳尔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孕育着3500多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其中美洲鳄、美洲豹、蓝紫金刚鹦鹉、巨犰狳等都是濒危物种。

材料二 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生产国,所产柑橘大部分用于加工橙汁。

目前巴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橙汁出口国,贸易量占世界的80%。

材料三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能和核能等。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或者生产和使用中污染较小的能源,如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能、天然气和核能等。

(1)结合巴西地图和材料一分析潘塔纳尔湿地的形成原因,并列举破坏湿地的危害。

(2)结合巴西地图和材料二指出巴西橙汁加工工业的分布地区,并分析巴西成为全球最大的橙汁出口国的原因。

(3)结合巴西能源消费构成图和材料三归纳巴西能源构成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解析:

(1)潘塔纳尔湿地所在地区降水量多,且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河流常泛滥,地表积水多;根据材料可知该湿地生物物种不断减少,湿地是动植物栖息地,湿地被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对河流具有调蓄功能,湿地减少会导致该地区水旱灾害加剧。

(2)橙汁加工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根据图中柑橘分布可知,该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巴西柑橘种植面积广,产量大,橙汁加工的原料丰富;橙汁加工业发达;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且离欧美国际市场较近。

(3)据图可知,巴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较大。

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发展新能源,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缓解能源短缺的危机,以及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答案:

(1)降水丰富,河水易泛滥,水源补给丰富;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危害: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旱灾害加剧。

(2)东南沿海。

 原因:

柑橘种植面积广;橙汁加工工业发达;海运便利;离欧美市场较近。

(3)新能源、清洁能源比重大。

 经济意义: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社会意义: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缓解能源危机;环境意义: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环境的改善。

[学生用书P207]

(2016·潍坊一模)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

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1~2题。

1.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2.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第1题,贵州是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矿产基地,以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为主。

第2题,贵州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可以煤炭为基础构建煤—焦—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能源和铝土矿,发展高耗能的煤—电—铝产业链。

答案:

1.C 2.D

(2016·河南开封高级中学摸底)不丹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达72%,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

读不丹略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国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风力侵蚀作用明显

C.地势南高北低

D.位于板块张裂处,多地质灾害

4.该国虽然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但其开发利用率却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径流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 ②资金技术短缺,开发能力不足 ③河水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 ④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D.②③

解析:

第3题,根据经纬网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部,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A正确。

第4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该国“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所以经济相对落后,资金技术短缺,开发水能资源的能力不足,同时其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小,导致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C正确。

答案:

3.A 4.C

(2016·江苏常熟统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80年和2014年工业结构简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与1980年相比,该地区2014年(  )

A.矿产资源储量减少B.新兴工业迅猛发展

C.已无环境污染D.失业人口明显增加

6.目前,该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为此,2014年以来该地区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 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④大力开发水电,并禁止煤炭开采 ⑤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绿地面积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①③④D.③④⑤

解析:

第5题,图示该地区1980年、2014年的工业结构均为资源型工业,故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导致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储量减少。

第6题,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与“禁止煤炭开采”明显与2014年工业结构简图中的内容不符。

答案:

5.A 6.B

(建议用时:

40分钟)

一、选择题

(2016·天津河西二模)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

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

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2.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

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解析:

第1题,风电基地建设的前提是风能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而具有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利于建设风电基地。

第2题,注意题干关键词“生态意义”,风电属于清洁能源,使用风电,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

1.B 2.A

(2016·内蒙古赤峰一模)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报告显示,煤炭运力仍是制约国内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受煤炭运输制约,资源地产能难以释放,消费地则无煤可供。

读我国区域煤炭调动流量图,完成下题。

3.下列措施中既有利于山西释放煤炭产能,又有利于其产业结构升级的是(  )

A.革新煤炭开采技术    B.建设坑口电厂

C.扩大煤炭运输通道D.产业集聚,获得规模效应

解析:

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设坑口电厂是山西变输煤为输电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这有利于山西释放煤炭产能,同时又有利于其产业结构升级,B正确。

(2016·哈三中一模)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

读近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4~5题。

4.乙省成为低碳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承载力高B.能源需求量少

C.森林覆盖率较高D.产业结构轻型化

5.下列促进甲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加大油气的开采量,调整能源结构

B.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产业结构

C.禁止煤炭外运,发展第三产业

D.延长煤炭产业链和促进非煤产业发展

解析:

第4题,乙省是广东省,低碳区的形成与环境承载力和森林覆盖率无关;该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的需求量大;产业结构轻型化,消耗的能源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少,因此该省成为低碳区。

第5题,甲省是山西省,油气资源储量小,没有加大开采量的条件;该省受社会传统经济基础制约和资源的影响,只能适当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善产业结构;该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应加大煤炭外运力度;延长煤炭产业链和促进非煤产业发展,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可行。

答案:

4.D 5.D

目前,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

读我国稀土矿比重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6.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特点是(  )

A.北多南少,北重南轻

B.北少南多,北重南轻

C.北多南少,北轻南重

D.北少南多,北轻南重

7.1970年至2010年,中国稀土资源占世界的比例变化较大,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破坏严重B.过度开发

C.减少出口D.产业结构调整

8.稀土金属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风力涡轮机等环保技术领域,下列省份风力涡轮机市场潜力最大的是(  )

A.四川B.贵州

C.江苏D.江西

解析:

第6题,中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轻(稀土)南重(稀土)。

第7题,由图可知,我国稀土资源由1970年占世界70%以上,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不到30%,下降幅度大。

其主要原因除了世界许多国家陆续探明稀土资源储量外,还与我国过度开发稀土资源并盲目出口有关。

第8题,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地区。

选项所给的四个省份中,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科技水平较高,风力涡轮机市场潜力最大。

答案:

6.C 7.B 8.C

(2016·合肥四校联考)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回答9~11题。

9.关于我国煤炭资源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B.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C.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面都有煤田分布

D.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

10.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1.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第9题,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故C错误。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

第11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