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3444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docx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

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

(一)A类实验操作练习题:

1.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检验(8分)

实验用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在广口瓶中)、稀盐酸(1︰3,放在细口瓶中)、烧杯(100mL,盛有水)、饱和石灰水(放在细口瓶中、用橡胶塞)、集气瓶(125mL、配合适的毛玻璃片)、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带90°弯管、橡皮管和玻璃管,都先连接好)、试管(20mm×200mm)、试管架、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火柴、木条、试管刷、纸片、培养皿(盛放未反应完的石灰石,亦可用其它器皿代替)、废液缸(带过滤网)、污物杯、抹布等。

实验要求:

(1)会用铁架台上的铁夹固定盛液体的试管。

(2)会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根据所学原理,正确选用二氧化碳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实验内容:

(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分)

(2)正确取出几小块石灰石(约5g-7g)和8mL—10mL的稀盐酸于试管中,塞紧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分)

(3)正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

(2分)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1分)

(5)将未用完的石灰石放在培养皿中,整理实验台。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检验(8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连接试管和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1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

2

(2)

制取二氧化碳

1.从试管口取下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放在实验台上,将盛石灰石的瓶塞拿下倒放在实验台上,用镊子(或药匙)取几小块(约5g—7g)石灰石(或大理石)于试管中,(无撒落),取后盖好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1分)。

2.向试管中倾倒约8mL—10mL稀盐酸,(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用后盖好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1分)。

3.塞好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1分)。

3

(3)

收集二氧化碳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导管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用玻璃片半封闭集气瓶口(1分),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做验满实验(1分)。

2

(4)

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振荡。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

2.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8分)

实验用品:

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食盐(放在广口瓶中)、托盘天平(已调平)、镊子、烧杯2个(100mL)、量筒(10mL、50mL各一个)、药匙、玻璃棒、试管刷、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贴有5%氯化钠溶液标签的试剂瓶、纸片、称量纸(大小质量相同)、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选择适合量程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实验内容:

(1)计算:

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NaCl的质量为g;水mL(1分)。

(2)称量:

用托盘天平(已调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称得的结果要向老师展示),倒入烧杯中。

(2分)

(3)量取: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蒸馏水(量取的结果要向老师展示)。

(3分)

(4)溶解。

(1分)

(5)装瓶: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贴有5%氯化钠溶液标签的试剂瓶中,放回原处。

(1分)

(6)整理实验台。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8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计算

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NaCl的质量2g;水38mL。

1

 

(2)

称NaCl

的质量

1.在事先调好的天平两端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用镊子拨动游码(若用镊子拨不动游码时,可以用手,不扣分),称取2.0g氯化钠至天平平衡(瓶塞倒放,无撒落),用过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

(称量的结果要向老师展示)(1分)。

2.将称好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游码拨回零处,将托盘天平复位(1分)。

2

 

(3)

量取水

的体积

用量筒量取38mL水。

向量筒中加水至接近38mL处(1分),量筒放平稳,再用胶头滴管吸水悬空滴加到所需的量,边滴边观察,直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且到达38mL刻度处(1分)。

正确读数(1分)(量取的结果要向老师展示)。

3

 

(4)

溶解

将量好的水从量筒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直到完全溶解,搅拌时,不要有连续碰撞声。

1

 

(5)

装瓶

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从烧杯嘴倒入标有5%氯化钠溶液标签的试剂瓶中,盖好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

1

3.粗盐的提纯(8分)

实验用品:

粗盐(盛放在广口瓶中)、水(盛放在细口瓶中)、铁架台(带中号铁圈,安装调试好高度)、漏斗(90mm)、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滤纸(12.5cm圆形)、玻璃棒、烧杯(100mL2个、带刻度)、蒸发皿、坩埚钳、石棉网、酒精灯、药匙、纸片、火柴、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练习溶解、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

(2)了解并实践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实验内容: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的粗盐(约3g-4g),并倒入约10mL的水,用玻璃棒搅拌。

(2分)

(2)制作过滤器,并过滤烧杯内的部分液体,可以不过滤完,得到1mL-2mL滤液即可。

(3分)

(3)蒸发滤液:

取少量的滤液蒸发,等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坩埚钳将蒸发皿移到石棉网上冷却。

(3分)

(4)清洗仪器(蒸发皿不清洗),整理实验台。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粗盐的提纯(8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粗盐的溶解

用药匙正确取适量粗盐(约3g-4g)于烧杯中,(瓶塞倒放,无撒落,用后擦净药匙放回原处),用完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

1

取下盛水的试剂瓶瓶塞,向上述烧杯内倒入约10mL的水,(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用完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用玻璃棒搅拌(不要发出连续的碰撞声),冲洗玻璃棒,放回原处。

1

(2)

过滤

制作过滤器:

取一圆形滤纸对折两次,分一、三层打开成圆锥形,把滤纸圆锥形尖端朝下放入漏斗中,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1分),食指压住三层滤纸处,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内壁上,用玻璃棒轻按滤纸赶出气泡,将制作好的过滤器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1分)。

2

过滤:

过滤烧杯内的部分液体。

将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中,漏斗下端管口的较长部分紧贴烧杯内壁。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可只过滤1mL-2mL。

冲洗玻璃棒,放回原处。

过滤器内余物放入污物杯。

1

(3)

蒸发

将部分过滤出的滤液(0.5mL-1mL也可)倒入蒸发皿内,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正确使用酒精灯。

1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被蒸发的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1分)。

用坩埚钳把蒸发皿移至石棉网上冷却,熄灭酒精灯(1分),冲洗玻璃棒,放回原处。

2

4.化学变化中的现象(8分)

实验用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放在广口瓶中)、稀盐酸(1︰3,放在细口瓶中)、2%氢氧化钠溶液(放在细口瓶中,用橡胶塞)、10%硫酸铜溶液(放在滴瓶中)、试管(20mm×200mm)2支、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培养皿(盛放未反应完的石灰石,亦可用其它器皿代替)、药匙、镊子、纸片、火柴、试管刷、废液缸(带过滤网)、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掌握使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

(3)观察和描述生成气体、沉淀、变色等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1)生成气体。

取一粒大理石(或石灰石)于试管内,再向上述试管内倒入约2mL的稀盐酸,观察并记录现象。

(3分)

(2)生成沉淀。

向试管内倒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用胶头滴管向上述试管内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2分)

(3)颜色变化。

将上述实验

(2)中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试管内出现黑色物质。

(3分)

(4)把未用完的石灰石放在培养皿中,整理实验台。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化学变化中的现象(8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生成气体

1.正确用镊子取一粒大理石或石灰石于试管内(瓶塞倒放,一横、二放、三慢滑),取完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1分)。

2.向试管内倒入约2mL的稀盐酸,(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取完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1分)。

观察记录现象有气泡产生(1分)。

3

(2)

生成沉淀

1.向试管内倒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取完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

(1分)。

2.向上述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观察现象有沉淀产生(1分)。

2

(3)

颜色变化

取下灯帽,正放于桌面,点燃酒精灯(用过的火柴棒要放在污物杯中)(1分)。

用试管夹夹持

(2)中试管(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夹在离试管口大约1/3处,加热时拇指不可接触短柄)(1分),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与实验台面约成450角,试管口不能对人),先预热,再在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至试管内有黑色物质生成,熄灭酒精灯(1分)。

3

5.探究酸的性质(8分)

实验用品:

氧化铜、稀硫酸(1:

4,盛放在细口瓶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盛放在细口瓶中、用橡胶塞)、紫色石蕊溶液(盛放在滴瓶中)、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试管(20mm×200mm)3支、试管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纸槽、纸片、火柴、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等。

实验要求:

(1)会正确取用固体、液体药品(包括会正确使用胶头滴管)。

(2)掌握使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

(3)通过实验加强对酸的性质的理解与掌握。

实验内容:

(1)酸对指示剂的作用。

(2分)

向试管内倒入约2mL的稀硫酸,然后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2)稀硫酸与氧化铜的反应。

(4分)

取少量氧化铜于试管内,向试管内再倒入约2mL-3mL稀硫酸,将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溶液变

色。

(3)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2分)

向试管内倒入约2mL稀硫酸,然后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4)整理实验台。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探究酸的性质(8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酸对指示剂的作用

1.取稀硫酸约2mL于试管中(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下同),用完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1分)。

2.向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滴管垂直悬空),观察现象(1分)。

2

(2)

稀硫酸与氧化铜的反应

1.用药匙(或纸槽)取少量氧化铜(绿豆粒大小)于试管内,药品无撒落(1分)。

2.向盛氧化铜的试管中倒入约2mL-3mL稀硫酸(1分)。

3.给上述试管加热(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1分)。

4.先预热,再用外焰对药品部分加热(加热时拇指不要按住短柄,试管与桌面大约成450角,试管口不对人)并上下移动试管至溶液变为蓝色。

稍冷却后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熄灭酒精灯(1分)。

4

(3)

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1.向试管中倒入约2mL稀硫酸,无滴洒(1分)。

2.用滴管吸取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上述试管内(滴管垂直悬空),观察现象。

滴管内余液滴入废液缸,洗净滴管放回原处(1分)。

2

6.探究碳酸钠的性质(8分)

实验用品:

碳酸钠粉末(盛放在广口瓶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盛放在细口瓶中、用橡胶塞)、稀盐酸(1:

3,盛放在滴瓶中)、酚酞溶液(盛放在滴瓶中)、饱和澄清石灰水(盛放在细口瓶中、用橡胶塞)、蒸馏水(盛放在细口瓶中)、试管(15mm×150mm)3支、试管架、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药匙、纸槽、纸片(擦拭药匙用)、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包括会正确使用胶头滴管)。

(2)通过碳酸钠与指示剂、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巩固和加深对碳酸钠性质的认识。

(3)观察和描述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等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1)碳酸钠溶解并与指示剂的作用。

(4分)

取少量碳酸钠粉末于试管内,向上述试管内倒入1mL—2mL蒸馏水后振荡。

然后滴加2-3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结论:

碳酸钠溶液显性。

(2)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

(2分)

向试管内倒入1mL—2mL的碳酸钠溶液,然后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3)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2分)

向试管内倒入1mL—2mL的碳酸钠溶液,然后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4)整理实验台。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探究碳酸钠的性质(8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碳酸钠溶解并与指示剂的作用

取少量碳酸钠粉末于试管内(用药匙或用纸槽均可),(瓶塞倒放,药品无撒落,然后用纸片擦净药匙放回原处),用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1分)。

将1mL—2mL蒸馏水倒入上述试管中(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用完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振荡试管,观察溶解情况。

(1分)。

2

向上述试管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入或接触试管,无滴洒),观察颜色的变化(1分)。

其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1分)。

2

(2)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向试管中倒入1mL—2mL碳酸钠溶液(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1分)。

用滴管吸取澄清石灰水滴入试管中(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入或接触试管,无滴洒),观察现象,溶液变浑浊。

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滴管内余液挤入废液缸,洗净滴管放回原处(1分)。

2

(3)

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向试管中倒入1mL—2mL碳酸钠溶液(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1分)。

用滴管向上述试管内滴加少量稀盐酸(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中,无滴洒),观察现象,有气泡产生(1分)。

2

(二)B类实验操作练习题

1.量筒的使用(3分)

实验用品:

水(盛放在细口瓶中)、量筒(10mL)、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废液缸、抹布。

实验要求:

(1)了解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初步学会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实验内容:

(1)倒液:

在量筒中倒入接近6mL的水。

(1分)

(2)滴加:

用胶头滴管滴水至量筒6mL刻度处。

(1分)

(3)正确读数并请老师过目。

(1分)

(4)整理实验台。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量筒的使用(3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倒液

将试剂瓶中的水向量筒中倒入接近6mL处(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用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

1

(2)

滴加

将量筒放平,用滴管将水逐滴加至6mL刻度处,滴管竖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伸入或接触量筒,无滴洒。

1

(3)

读数

读数时,量筒放平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用后将滴管放回原处。

1

2.给试管内液体加热(3分)

实验用品:

水(盛放在细口瓶中)、试管(15mm×150mm)、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火柴、吸水纸、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会正确取用液体。

(2)正确使用试管夹,学会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实验内容:

(1)向试管内倒入约为试管容积1/4的水。

(1分)

(2)用酒精灯加热上述试管中的液体(不用加热到沸腾)。

(1分)

(3)实验完毕,熄灭酒精灯。

(1分)

(4)整理实验台。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3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取液体于试管中

取下盛水的试剂瓶瓶塞,向试管中倒入约为试管容积1/4的水,(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取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

1

(2)

加热

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夹持上述试管,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夹在试管的中上部(1分),先预热,再用外焰给水加热,(加热时,试管与实验台成约450角,拇指不能按住短柄,管口勿对人,并不时地移动试管),实验完毕熄灭酒精灯(1分)。

2

3.仪器的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单孔塞)(3分)

实验用品:

试管(20mm×200mm)、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导气管、试管架、烧杯(盛有水)、试管夹、酒精灯、火柴、污物杯、抹布等。

实验要求:

(1)会连接试管和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

(2)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能判断装置是否漏气。

实验内容:

(1)连接仪器:

将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和试管连接起来。

(1分)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结果向老师汇报。

(2分)

(3)拆卸装置,恢复至实验前状态。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仪器的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单孔塞)(3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连接仪器

将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和试管连接起来(要有转动动作)。

1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紧握试管外壁(也可用酒精灯微热试管)(1分),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1分)。

2

4.组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装置)(3分)

实验用品:

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20mm×200mm)、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试管架、酒精灯、抹布等。

实验要求:

(1)认识各种仪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2)熟练用铁架台上的铁夹固定试管,组装加热固体药品制气体的装置。

实验内容:

(1)组装仪器:

将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和试管连接。

(1分)

(2)固定试管:

将连接好的仪器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组装一套实验室用加热固体药品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2分)

(3)展示装置,请老师过目。

(4)拆卸装置,恢复至实验前状态。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组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装置)(3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组装仪器

将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和试管连接;一手持试管,另一手持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旋转着塞进试管口。

1

(2)

固定试管

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一套实验室加热固体药品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注意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大约1/3处。

(1分)。

酒精灯要放在试管底部下方(1分)。

2

5.制作过滤器(3分)

实验用品:

漏斗(90mm)、滤纸(12.5cm圆形)、胶头滴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玻璃棒、污物杯、抹布等。

实验要求:

(1)会折叠、打开滤纸并正确将滤纸放入漏斗中(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2)会使用胶头滴管吸水润湿滤纸,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上。

实验内容:

(1)折滤纸。

(1分)

(2)将滤纸放在漏斗里。

(1分)

(3)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1分)

(4)将用过的滤纸放入污物杯,整理实验台。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制作过滤器(3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折滤纸

取一圆形滤纸对折两次。

1

(2)

将滤纸放在漏斗里

一、三层打开,成圆锥形,把滤纸圆锥形尖端朝下放入漏斗中,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调整角度使滤纸紧贴漏斗壁。

1

(3)

润湿滤纸

食指压住三层滤纸的部位,用胶头滴管吸取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内壁,角度合适,用玻璃棒将气泡赶出。

1

6.实验探究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分)

实验用品:

盐酸(1:

3,放在细口瓶中)、10%硫酸铜溶液(放在细口瓶中)、铁丝(长约30cm,放在无盖的广口瓶中)、铜丝(长约30cm,放在无盖的广口瓶中)、试管(15mm×150mm)2支、试管架、砂纸、培养皿(盛放试验用过的铁丝和铜丝)、纸片、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等。

注:

铁丝、铜丝(直径在3mm左右最好)

实验要求:

(1)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内容:

(1)实验前将铁丝、铜丝稍加打磨。

(1分)

(2)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结论:

金属活动性,铁铜。

(2分)

(3)用过的铁丝、铜丝放在培养皿中,整理实验台。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探究铁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实验操作

方法一:

1.向试管中倒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用完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1分)。

2.将一根洁净的铁丝(要用砂纸把铁丝表面稍加打磨)放入试管里的溶液中(1分)。

3.过一会儿,取出铁丝,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结论:

铁的活动性大于铜(1分)。

3

方法二:

1.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约2mL的稀盐酸(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1分)。

2.取洁净的铁丝和铜丝(要用砂纸把铁丝和铜丝表面稍加打磨)放入试管中的溶液中(1分)。

3.铁丝表面出现气泡,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结论:

铁的活动性大于铜(1分)。

7.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中和反应(3分)

实验用品:

2%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细口瓶中)、稀盐酸(1︰2,放在滴瓶中)、酚酞溶液(放在滴瓶中)、试管(20mm×200mm)、试管架、试管刷、废液缸、抹布等。

实验要求:

(1)初步学会液体的倾倒和胶头滴管的使用。

(2)能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酸和碱是否发生反应。

(3)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实验内容:

(1)取氢氧化钠溶液。

(1分)

(2)滴加指示剂。

(1分)

(3)中和。

(1分)

(4)反复清洗试管,整理实验台。

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中和反应(3分)

评分要点

分值

扣分

(1)

取氢氧化钠溶液

用试管取约1mL-2mL氢氧化钠溶液(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无滴洒),用完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

1

(2)

滴加指示剂

向试管里滴加1-2滴酚酞溶液(滴管要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或接触试管),并轻轻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1

(3)

中和

用滴管向上述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滴管要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或接触试管),并轻轻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直至红色完全消失。

(若酸过量不扣分)

1

8.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3分)

实验用品:

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全部变质或部分变质,放在细口瓶中、用橡胶塞)、稀盐酸(1︰3,放在滴瓶中)、氯化钙溶液(10%,放在滴瓶中)、试管(15mm×150mm)、试管架、试管刷、废液缸、抹布。

实验要求:

(1)根据所学原理,能正确选择检验方法。

(2)正确取用液体药品包括使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