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3860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docx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总体原则:

一是坚持目标的可行性和奋斗性相结合。

充分考虑与“十三五”规划保持衔接、落实对标找差工作要求,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提出更高目标追求;二是结合我区发展态势。

立足总量小、基数低的区情,确定经济增长的合理速度,同时自加压力争取薄弱指标有所突破;三是强调生态环境指标的约束性。

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

根据以上原则,提出我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如下:

预期性指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力争12%,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3%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约束性指标——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下目标,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在15万吨以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省市考核的“水十条”地表水断面达到考核目标;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比例达80%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40微克/立方米左右;安全生产亿元GDP死亡率控制在0.08以内(责任单位:

经信局、环保局、安监局)。

201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

序号

指标名称

2018年指标计划安排

1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9.5%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10%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0%,力争12%

4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0%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10%

6

外贸进出口

增长5%

7

实际利用外资

增长5%

8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提高1个百分点

9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6%

10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提高1个百分点

11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保持在3%以上

12

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13

城镇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3.5%以内

14

主要污染物减排

完成市下目标

15

煤炭消耗总量

控制在15万吨以内

16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7

省市考核的“水十条”地表水断面

达到考核目标

18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比例

80%以上

19

PM2.5年均浓度

40微克/立方米左右

20

安全生产亿元GDP死亡率

控制在0.08以内

(二)201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步伐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有力推进“两落地、一融合”战略,打造充满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链。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高企50家以上,发明专利申请1860件、发明专利授权240件。

新建新型研发机构5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0项。

大力推进“苏科贷”,发放贷款突破1亿元(责任单位:

科技局)。

强化人才引进战略。

实施“创业南京”英才行动计划。

引进和培育科技顶尖专家1人、创新型企业家1人、新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人,集聚高素质人口2.2万名(责任单位:

人才办、人社局)。

加速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

创成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5家,新增在孵企业80家、毕业企业10家。

加快推动溧水省级创新型试点区、白马园区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型试点街道(镇)1家。

以推进“一区多园”为契机,启动开发区、东屏、和凤等板块100万平方米科创载体高标准厂房建设(责任单位:

科技局)。

积极培育上市企业。

支持南京金龙、本川电子、恒生制药等企业提速IPO进程,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责任单位:

发改局)。

2、着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方位促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根据市“4+4+1”主导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和临空产业两大千亿级产业,引进一批行业龙头型企业,建设新型产业发展高地,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300亿元、临空产业营业收入60亿元,谋划布局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

加快推进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空间承载能力。

加大对重点企业培育和扶持力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

突出发展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18%。

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创建工作。

进一步推广智能工厂、智能车间试点示范(责任单位:

经信局、发改局)。

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服务业提质发展,加快枢纽经济区建设,促进会展、总部经济、乡村旅游等业态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3%。

重点推进机场大通关基地、空港会展小镇、山水六旗文化创意园等重大项目。

加快省、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营业收入及税收增长15%,航空物流园争创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扶持外向型经济企业发展壮大,增添外贸进出口新动能,创建永阳电商产业园,建成市级跨境电商孵化(创业)中心1家,培训跨境电商人才1000人次(责任单位:

商务局、发改局)。

以全域旅游为推手,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升旅游品质,办好草莓节、梅花节、山地马拉松、咪豆音乐节等品牌活动,旅游收入增长15%,完成一级环线道路两侧景观提升,全面贯通全域旅游二级环线道路,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责任单位:

旅游局)。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新增造林面积6600亩。

开工建设小茅山、红色李巷2个田园综合体,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

发展“五梅”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草莓、蓝莓、黑莓产业,加快建设青梅、杨梅基地,促进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2018年新增认定“三品”产品24个,支持和凤农业园区创建省级园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责任单位:

农业局)。

3、抢抓发展战略机遇,全面提升城乡功能品质

坚持规划引领。

主动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等区域规划,完成南京市溧水区《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争当宁杭区域先行示范区(2018-2022)五年行动纲要》、《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溧水2040发展战略规划》等重点规划编制(责任单位:

规划分局、发改局)。

有力推进重大平台载体建设。

继续高标准推进六大经济功能区建设,打造高端产业发展和高素质人口集聚的载体。

抢抓国家层面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战略机遇,发挥区位和空间资源,践行“两山”理论,瞄准“未来产业”,形成溧水“永阳新城—空港新城—生态智慧未来城”的发展新跨越,全面启动生态智慧未来城建设,开工建设站场综合功能区,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新一轮发展的先行启动区、引领示范区。

促进开发区空港新城、永阳新城产城融合发展,空港会展小镇和白马农科小镇创建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新一批特色小镇(责任单位:

发改局、人社局、经信局)。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轨道交通S7线建成通车,全面建设溧高高速、秦淮河四级航道整治工程。

340省道东屏段建成通车,204省道全面开工建设,加快推进446省道前期准备工作。

完成10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完善区内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溧水城西公交停保场、洪蓝公交首末站、柘塘公交首末站、高平大街公交首末站、石湫公交首末站。

改造新建街、镇公交候车亭48座、站牌100个。

投放新能源公交车50辆。

建设110千伏永阳输变电工程。

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0个,建成雨污分流片区23个,实施25公里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和24公里镇(街)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城区和集镇雨污分流全覆盖。

完成秦淮河水系堤防达标提升,实施清水通道扩容提升工程、天生桥套闸除险加固工程(责任单位:

交运局、水务局、供电公司)。

提升改善居住环境条件。

启动并完成6167户棚户区改造计划,改造面积94.8万平方米。

新开工建设安置房288万平方米、2.73万套,交付并分配1.27万套。

开工建设人才安居房4.6万平方米。

实施财贸北村、五里新村等6个老旧小区整治工程,完成荣昌花园、燕溪苑等4个整治后的老旧小区物业进驻。

创建美丽乡村36个、其中市级示范村16个、宜居村20个(责任单位:

房产局、农工委)。

4、创新优化改革机制,激发释放市场活力

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积极稳妥推进各项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整治违法违规用地,大力实施低端落后企业处置攻坚,健全市场化退出机制,全年完成低效用地有序退出1200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300亩,处置低端落后企业35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家。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加大商品住宅供地规模,有序推动住房租赁改革试点,商品房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区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支持企业去杠杆、债转股,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关注小微企业投融资需求。

对照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标准,拟定补短工程名单,进一步集中有效资源,逐项落实补短板任务(责任单位:

发改局)。

狠抓“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实。

全面梳理“放管服”改革任务完成情况,推出改革新措施。

推行不见面审批标准化,提升不见面审批服务质量,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试行施工许可容缺受理审批操作办法,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落实市、区重点工业项目审批代办制(责任单位:

编办)。

坚持“多规合一”改革成果运用全覆盖。

注重刚性和弹性相结合,充分贯彻“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空间治理思路。

创新构建“应用管理平台生成项目—大项目服务系统督查推进—行政审批局联动审批”全链条的项目落地联动机制。

突出系统动态性,通过“一张蓝图”的不断更新,从源头上保障“多规合一”时效性,引导城市治理体系走向科学化、透明化(责任单位:

行政审批局、规划分局)。

5、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确保生态红线范围得到严格管控。

持续改善水、空气、噪声和土壤等环境总体质量。

强化中山水库、方便水库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16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0%以上,省市考水质断面稳定达标,力争全域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比例80%以上,PM2.5年均浓度达40微克/立方米。

噪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

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现有污染源管控(责任单位:

环保局)。

提升生态保护建设水平。

继续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研究制定《2018年南京市溧水区“两减六治三提升”13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新建1-2座日处理能力1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站,建成石湫、和凤垃圾中转站,完成城西老垃圾场封场。

全区80%的小区实现垃圾分类,农村垃圾分类覆盖全区60%的行政村。

新(改)建52座公厕,道路机扫率提高到90%。

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完成4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创建(责任单位:

环保局、城管局)。

提升生态绿色发展水平。

提倡绿色发展集约发展,推进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

推进秦源热电煤改气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行。

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完成16家化工企业关停工作。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新增绿色建筑14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提高到20%(责任单位:

经信局、城建局)。

6、保障改善社会民生,增进百姓福祉

积极提高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水平。

促进就业创业,培育自主创业600人,其中大学生创业230人,创业带动就业2800人,新增大学生就业3000人。

落实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政策。

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完成开发区和石湫镇2个创业型街道(镇)及33个创业型社区(村)的创建工作(责任单位:

人社局)。

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大低收入农户的帮扶,增加经营性收入,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全面实现脱贫,18个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稳定性收入达100万元以上(责任单位:

农工委)。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经认定符合条件的8类困难群体人员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参加我区城乡居民医保的困难群体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从2万元降低到1万元。

开展为老、为小、调解、助困、助残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新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个,残疾人之家3家,新增社区老年人助餐点30个(责任部门:

卫计局、民政局)。

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推进区级医院创建,加快省市重点专科的建设。

完成区中医院、白马中心卫生院2个急救点的建设。

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建设。

区中医院易地新建项目投入使用,区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区公卫中心、区第三人民医院加快建设,永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搬迁改造,开工建设柘塘、石湫卫生院。

加快智慧医疗建设,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开通网上预约挂号、移动支付(责任单位:

卫计局)。

重点发展教育事业。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加快实施教育布局五年提升计划。

状元坊小学、中山东路小学、石湫中心小学新校、万科幼儿园等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

全力提升省溧中、二高中等学校办学水平。

建成小学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和推进素质教育示范初中各1所,创建园林式校园2所。

有序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教师“区管校用”改革和“智慧校园”创建。

推进省第二师院新校区建设并启用(责任单位:

教育局)。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着力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城乡和谐社区合格率农村达92%、城镇达96%。

坚持不懈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亿元GDP死亡率控制在0.08以内(责任单位:

政法委、安监局)。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镇(街)文化活动中心全部达省级标准,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家以上,新建2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5座乡村大戏台,开展全民阅读、广场文化演出、公益培训等各类文化活动,完成全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责任单位:

文广局)。

(三)2018年重点项目安排

省市重大项目。

我区拟列入2018年省市重大项目41个,总投资1382.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24亿元。

按照单个项目总投资不低于30亿元、当年计划投资不低于5亿元的要求,2018年拟申报省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738.6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34.75亿元,分别是银隆新能源(南京)制造、南京空港会展基地、南京机场大通关基地、长安新能源汽车制造、南京山水六旗文化创意园、红土航空基地及航空公司总部、南京云海新型超高强度镁合金研发生产、天臣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幸庄科技产业园、无想山国家艺术公园一期(省重大前期项目)(责任单位:

发改局)。

区重点产业项目。

2018年区重点产业项目初排184个,总投资1117.6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68.6亿元,同比增长11.67%。

其中农业项目30个,当年计划投资17.81亿元;工业项目103个,当年计划投资204.08亿元;服务业项目51个,当年计划投资146.71亿元(责任单位:

发改局)。

城乡建设计划。

2018年城乡建设计划安排项目405个,当年计划投资276亿元。

主要涉及六大类,分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类12个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类19个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功能区建设类170个项目,计划投资87亿元;生态环境建设类32个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安居保障工程建设类50个项目,计划投资89亿元;其他重大建设任务类122个项目,计划投资57亿元(责任单位:

城建局)。

做好201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全面部署和工作要求,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园”,打造南京都市区副城和宁杭生态经济带上的先行示范区不懈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