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4081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 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暑期专练01文言文阅读一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

暑期专练01:

文言文阅读

(一)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

姓名:

日期:

用时:

完成情况:

家长签字:

考查内容: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论》《旧唐书·孙思邈传》《宋史·杨绘传》《汉书》《宋史·鲜于侁传》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良尝游下邳圯上,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

”良鄂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

“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

“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

“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

“与老人期,后,何也?

”去,曰:

“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

“后,何也?

”去,曰:

“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

“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

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穀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

留侯死,并葬黄石。

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太史公曰:

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

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

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

上曰: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

”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盖孔子曰: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留侯亦云。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乙】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

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

“孺子可教也。

(选自苏轼《留侯论》)

【注】“一击”指张良为韩报仇,在秦始皇东游时,张良与客狙击秦皇,误中副车一事。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B.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C.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D.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鸡鸣,指平明之后的一段时间,相当于凌晨1至3时,与丑时相对应。

B.伏腊,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C.高祖,古代帝王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文中指汉高祖刘邦。

D.匹夫,泛指平民百姓,也指有勇无谋之人。

文中之意是后者。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文主要表现圯上老人对张良忍耐品质的考验;后文主要论述圯上老人“意不在书”,在“折”张良不忍之心的观点,两文都着眼于“忍”。

B.从圯上老人处获得兵书,张良功成不忘本,将黄石取回“葆祠之”;后人每逢扫墓以及冬夏节日祭祀张良的时候,也同时祭祀黄石。

C.司马迁原以为张良是高大威武的样子,等到看见他的画像,却发现相貌像个美丽的女子,由此可见不可以貌取人。

D.苏轼认为张良有盖世之才,可以像伊尹、姜太公之一样施行安邦定国的谋略,并认为他刺杀秦始皇之举,事虽不成,其勇可嘉。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②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5)综合两则材料分析,老人为什么用傲慢无礼的态度对待张良?

 

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

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

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

“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

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

尝谓所亲曰:

“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

”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

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

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

照邻有文云:

“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

”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

“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蜕,此天地之常数也。

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

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

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

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

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

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又曰: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思邈自云:

“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

”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

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

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

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永淳元年卒。

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

经月余,颜貌不改。

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

B.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

C.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

D.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

(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20岁的一种成人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并赐以字,以示成年。

B.国子博士,古代学官名。

主要职掌国子学学生的学业,有的还担当政治咨询及参与祭典的顾问。

C.太宗:

年号,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改元。

D.牲牢,指牲畜,古代行祭前需先将此类牲畜饲养于牢,故称牲牢。

按祭祀者身份地位分太牢和少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思邈圆融贯通。

主张把自然现象与人体疾病结合研究;处事上主张胆大心细,灵活有原则。

B.孙思邈择时而出。

在乱世,他避世隐居,辞不就官;遇明主太宗宣召,才肯接受就职。

C.孙思邈养生有方。

九十多岁高龄,然而视力听力还没有衰退,神采奕奕,死后容貌不改。

D.孙思邈聪明博达。

能述前朝事情,犹如亲眼见过;遗言要求从简安葬,非常俭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②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

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杨绘,字元素,绵竹人。

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名闻西州。

进士上第,通判荆南。

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

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

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

吏请摄穿窬盗库缣者,绘就视之,踪迹不类人所出入,则曰:

“我知之矣。

”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

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

诏遣内侍王中正、李舜举等使陕西,绘言: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

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曾公亮请以其子判登闻鼓院,用所厚曾巩为史官。

绘争曰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帝为寝其命。

绘亦解谏职,改侍读,绘固辞,滕甫言于帝。

帝诏甫曰:

“绘抗迹孤远,立朝寡援,不畏强御,知无不为。

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

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尔,卿其谕朕意。

”绘曰:

“谏官不得其言则去,经筵非姑息之地。

”卒不拜。

未阅月,复知谏院,为御史中丞。

时安石用事,贤士多谢去。

绘言:

“老成之人,不可不惜。

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

”免役法行,绘陈十害。

安石使曾布疏其说。

诏绘分析,固执前议,遂罢,知亳州。

元祐初,复天章阁待制。

卒,年六十二。

(《宋史·杨绘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B.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C.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D.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绘读书聪敏,才能出众。

少年杨绘以爱读书名闻西州,为官后表现出极强的办事能力,如为开封推官时,他的办事效率比其他官员都高。

B.杨绘坚持己见,不惧降职。

杨绘认为王安石实施的“免役法”有十大危害,他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却因此被降职。

C.杨绘不畏权贵,敢于直言。

与宰相曾公亮产生矛盾之后,皇帝解除了他的谏官职务,对他失去信任,贬他为侍读,杨绘拒绝了这一任命。

D.杨绘怀才不遇,仕途坎坷。

虽然才华出众,却因年少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后来又分别因为反对曾公亮和王安石而被罢官。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

②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师丹字仲公,琅邪东武人也。

治《诗》,事匡衡。

举孝廉为郎。

元帝末,为博士。

建始中,州举茂才,复补博士,出为东平王太傅。

初,哀帝即位,高昌侯董宏上书言:

“秦庄襄王母本夏氏,而为华阳夫人所子,及即位后,俱称太后。

宜立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

”事下有司,时丹以左将军与大司马王养共劾奏宏:

“知皇太后尊之号,天下一统,而称引亡秦以为比喻,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

”上新立,谦让,纳用莽、丹言,免宏为庶人。

郎中令冷袭、黄门郎段犹等复奏言:

“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皆不宜复引定陶蕃国之名以冠大号,车马衣服宜皆称皇之意,置吏二千石以下各供厥职,又宜为共皇立庙京师。

”上复下其议,有司皆以为宜如袭,犹言。

丹议独曰:

“今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以定陶共为号者,母从子,妻从夫之义也。

欲立官置吏,车服与太皇太后并,非所以明尊卑之义也。

定陶共皇号谥已前定,义不得复改。

”丹由是浸不合上意。

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

丹老人,忘其前语,后从公卿议。

又丹使吏书奏,吏私写其草。

丁、傅子弟闻之,使人上书告丹上封事

行道人遍持其书。

上以问将军中朝臣,皆对曰:

“志臣不显谏,大臣奏事不宜漏泄,令吏民传写流闻四方。

臣不密则失身,宜下廷尉治。

”事下廷尉,廷尉劾丹大不敬。

事未决,给事中博士申成、炔钦上书言:

“丹经行无比,自近世大臣能若丹者少,发愤懑,奏封事,不及深思远虑,使主簿书,漏泄之过不在丹,以此贬黜,恐不厌众心。

”遂策

免丹。

(节选自《汉书》)

【注】①封事:

古代大臣奏事,用袋封绒以防泄露。

②策:

策书,君主封上授爵或免官时,用策书为符信。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

B.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

C.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

D.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博士”是古代学官名,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等,后成为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工作的官职。

C.“从子”在文中指兄弟的儿子。

古人家族观念很浓,曾祖父往上的同族子侄辈,则不称从子,而称族子。

D.“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魏、晋以前主薄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之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丹敢于直言。

汉哀帝即位不久,高昌侯董宏上书建议尊称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遭到师丹等人的反对,董宏被贬为平民。

B.师丹不屈从权贵。

郎中令冷褒、黄门郎段犹等奏请更改定陶共皇太后和共皇后的名号和车马服饰,设供职官吏,遭到师丹反对。

C.师丹做事不密。

他让属下给皇上写奏章,属下为了炫耀自己,把草写奏章的事告诉了丁、傅子弟,被判决为“大不敬”之罪。

D.师丹终被免官,给事中博士申成、炔钦上书为师丹辩护,认为师丹让属下起草奏章并无过错,但皇上还是罢免了师丹的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新立,谦让,纳用莽、丹言,免宏为庶人。

②欲立官置吏,车服与太皇太后并,非所以明尊卑之义也。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鲜于侁,字子骏,性庄重,力学,举进士。

庆历中,天下旱,诏求言。

侁推灾变所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辞恳实。

唐介与同乡里,称其名于上官,交章论荐。

调黟令,奸民汪氏富而狠,横里中,因事抵法,群吏罗拜曰:

“汪族败前令不少,今不舍,后当贻患。

”侁怒,立杖之,恶类屏迹。

通判绵州,吏狃贪成风,至课卒伍供薪炭、刍豆,鬻果蔬多取赢直。

侁一切弗取,郡守以下效之。

万年令不任职,系囚累百,府使往治,数日,空其狱。

除利州路转运判官。

“助役法”行,诏诸路各定所役缗钱,利州转运使李瑜定四十万。

侁争之曰:

“利州民贫地瘠,半此可矣。

”瑜不从。

时诸路役钱皆未就,神宗是侁议,谕司农曾布使颁以为式。

因黜瑜,而升侁副使。

部民不请青苗钱,安石遣吏廉按,且诘侁不散之故。

侁曰:

“青苗之法,愿取则与,民自不愿,岂能强之哉!

”徙京东西路,河决澶渊,而议欲勿塞,侁言:

“东州汇泽惟两泺,夏秋雨淫,犹溢而害,若纵大河注其中,民为鱼矣。

”作《议河书》上之,神宗嘉纳。

召对,命知扬州。

苏轼自湖州赴狱,亲朋皆绝交,道扬。

侁往见,台吏不许通。

或曰:

“公与轼相知久,其所往来书文,宜焚之勿留,不然,且获罪。

”侁曰:

“欺君负友,吾不忍为,以忠义分谴,则所愿也。

”为举吏所累,罢主管西京御史台。

哲宗立,念东国

困于役,吴居厚掊敛虐害,窜之,复以侁使京东。

司马光言于朝曰以侁之贤不宜使居外顾齐鲁之区凋敝已甚须侁往救之安得如侁百辈布列天下乎士民闻其重临如见慈父母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

居无何,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宋史·鲜于侁传》)

【注】①东国:

东部地区。

(1)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光言于朝曰/以侁之贤/不宜使居/外顾齐鲁之区/凋敝已甚/须侁往救之/安得如侁百辈/布列天下乎/士民闻其重临/如见慈父母/

B.司马光言于朝曰/以侁之贤/不宜使居/外顾齐鲁之区/凋敝已甚/须侁往救之/安得如侁百辈/布列天下乎士民/闻其重临/如见慈父母/

C.司马光言于朝曰/以侁之贤/不宜使居外/顾齐鲁之区/凋敝已甚/须侁往救之/安得如侁百辈/布列天下乎/士民闻其重临/如见慈父母/

D.司马光言于朝曰/以侁之贤/不宜使居外/顾齐鲁之区/凋敝已甚/须侁往救之/安得如侁百辈/布列天下乎士民/闻其重临/如见慈父母/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庆历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纪年的名号,一个帝王可有多个年号。

B.调在文中指提升官职,古代表官职提升的还有右迁、擢、拔、升、陟等。

C.路是行政区域名,始于宋,宋时相当于明清的府,元时相当于明清的省。

D.青苗钱,宋代王安石实行青苗法时,官府在青黄不接之际贷给农民的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鲜于侁干练有为,敢于惩治奸民。

汪氏横行乡里,犯法当究,下属们心存畏惧,劝鲜于侁释放汪氏,他当即惩处汪氏,取得了惩一儆百的效果。

B.鲜于侁心系民生,得到皇帝认可。

朝廷施行“助役法”,他关心百姓生活,立足实情,制定了合理数额,成为各地征收标准,官职也得到提升。

C.鲜于侁处事得当,能够巧妙应对。

他管辖的农民不申请青苗钱,王安石专门派人责问,他根据青苗法规定予以回应,认为自己没有妨害法令。

D.鲜于侁立场坚定,没有辜负朋友。

苏轼获罪后,亲朋都和他断绝交往,鲜于侁却前去看望,有人劝他烧掉往来书信,他没有这样做,最终受到牵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侁推灾变所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辞恳实。

②万年令不任职,系囚累百,府使往治,数日,空其狱。

(5)哲宗即位后派鲜于侁到京东,请分析其中原因。

参考答案

1.

【答案】

(1)A

(2)A

(3)D

(4)①第二天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②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锋芒是不可以触碰的,而当他处于强弩之末时则有可乘之机。

(5)①张良虽有盖世之才,但不能忍受一时之愤,难成大事;②老人想让张良懂得,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先学会隐忍。

2.

【答案】

(1)B

(2)C

(3)B

(4)①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憾他才能太大,假如在我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

②(对于人体疾病,)高明的医生用药物疏通,用针灸治疗。

(对于自然灾变,)国君人臣用最高尚的道德理顺天意民心,用最大的努力解决具体问题。

3.

【答案】

(1)D

(2)C

(3)①(杨绘)做了开封推官,遇到事情解决起来都很顺利,一下子就解决了,众官吏都怕整天时间不够,而杨绘未到中午一概能把问题解决。

②我一见就很赞许他的忠诚,把他提拔安置在言官的位置上,我对他信任也算深厚了。

4.

【答案】

(1)B

(2)C

(3)C

(4)①皇上新登位,很谦让,采纳了王莽、师丹的话,免董宏为平民。

②如果要立官置吏,车马服饰与太皇太后等同,就不能用来明确尊卑的道义。

5.

【答案】

(1)C

(2)C

(3)D

(4)①鲜于侁推究灾变形成的原因,又分条陈述当世的失误有四个方面,他的话恳切符合实际。

②万年县令不能胜任职责,拘押的囚犯积压过百,官府让他前去处理,几天之后,使监狱一空。

(5)①东部地区受役法困扰;②吴居厚聚敛钱财残害百姓;③鲜于侁贤能,深受百姓爱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