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5179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docx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讲义02

第二章 医学蠕虫

  一、线虫和棘头虫

  二、吸虫

  三、绦虫

  

  一、线虫和棘头虫

  线虫隶属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是无脊椎动物中一个很大的类群,不但种类多,而且数目也极大。

  大多数线虫营自生生活,广泛分布在淡水、海水、沙漠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营寄生生活的只是其中很少的种类,常见的寄生于人体并能导致严重疾患的线虫约有10余种。

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和旋毛虫等。

  线虫概述

  

(1)形态

  成虫:

典型的线虫呈两侧对称的圆柱形,前端一般较钝圆,后端逐渐变细,体不分节。

寄生人体的线虫,不同种类虫体的大小长短相差悬殊。

除极少数虫种外,均为雌雄异体。

雄虫一般比雌虫小,且尾端多向体腹面卷曲或膨大。

  

  虫卵:

寄生线虫的虫卵一般为卵圆形,卵壳呈黄色、棕黄色或无色。

  卵壳主要是由三层组成:

外层较薄,来源于受精卵母细胞的卵膜,称为卵黄膜或受精膜,由脂蛋白构成;中层较厚,称为壳质层,含壳质及蛋白质,能抵抗外界的机械压力,是卵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内层薄,称为脂层或称蛔甙层,含脂蛋白和蛔甙,具有调节渗透作用的重要功能。

  

  自人体内排出时,虫卵内细胞发育的程度因虫种而异,有的线虫卵内的细胞尚未分裂,如受精蛔虫卵;有的已分裂为数个细胞,如钩虫卵;有的则已发育为蝌蚪期胚,如蛲虫卵;有的虫种,虫卵内的胚胎在子宫内已发育成熟,排出时已为幼虫阶段,如丝虫。

  

(2)生活史:

包括卵、幼虫和成虫三个发育阶段。

线虫的生活史以有无中间宿主分为两种类型:

①属土源性蠕虫的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期卵或感染期幼虫;②属生物源性蠕虫的线虫需中间宿主。

  (3)致病:

寄生线虫机械性破坏和毒性作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虫种、寄生数量、发育阶段、寄生部位以及人体对寄生虫的防御能力与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感染阶段为幼虫的寄生线虫,当幼虫侵入皮肤时,可以引起皮炎;当幼虫在体内移行或寄生于组织内时,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或全身反应。

  成虫致病多与寄生部位有关,一般均可导致组织出现损伤、出血、炎症和细胞增生等病变。

  似蚓蛔线虫:

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

  此外,犬弓首线虫(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LM)。

  

(1)形态:

①成虫:

虫体为长圆柱状,头、尾端略细,形似蚯蚓;②虫卵:

有受精卵(宽椭圆形)和未受精卵(长椭圆形)两种。

  

(2)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以空肠最多。

  (3)致病:

幼虫致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超敏反应。

成虫致病:

是致病的主要阶段,可引起营养不良、变态反应、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和肠梗阻等并发症。

  (4)病原检查:

查见虫卵和成虫是确诊的依据,常用标本为粪便,方法有粪便直接涂片法、浓集法(饱和盐水浮聚法、自然沉淀法、加藤厚涂片法)。

免疫诊断可作猪蛔虫原体腔液或感染期卵抗原血凝试验(IH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5)流行:

蛔虫的分布呈世界性,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

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

  蛔虫病人和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蛔虫卵在外界环境中无需中间宿主而直接发育为感染期卵。

蛔虫产卵量大,虫卵对外界理、化等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强,在荫蔽的土壤中或蔬菜上,一般可活数月至一年。

  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或儿童随地解便是造成蛔虫卵污染土壤、蔬菜或地面的主要方式。

鸡、犬、蝇类的机械性携带,也对蛔虫卵的散播起一定作用。

人因接触被虫卵污染的蔬菜,经口吞入附在手指上的感染期卵;或者食用被虫卵污染的生菜、泡菜和瓜果等而受到感染。

人群感染蛔虫的季节与当地气候、生产活动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主要在春、夏季节。

  (6)防治原则:

对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包括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

  经典例题

  似蚓蛔线虫的感染阶段是

  A.感染期蛔虫卵

  B.未受精蛔虫卵

  C.受精蛔虫卵

  D.脱蛋白膜蛔虫卵

  E.新鲜蛔虫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似蚓蛔线虫的感染阶段是感染期蛔虫卵。

  寄生性线虫卵卵壳多由几层组成

  A.1层

  B.2层

  C.3层

  D.4层

  E.5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寄生性线虫卵卵壳多由3层组成。

  下列线虫中产卵量最大的是

  A.毛首鞭形线虫

  B.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C.蠕形住肠线虫

  D.美洲板口线虫

  E.似蚓蛔线虫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蛔虫产卵量大,虫卵对外界理、化等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强,在荫蔽的土壤中或蔬菜上,一般可活数月至一年。

  患儿女,10岁。

主诉白天短促呼吸,轻度干喘,夜间哮喘加重,出现端坐呼吸,体温正常。

2年前有排虫史。

体检:

两肺有哮鸣音,肝脏轻度肿大,哮喘时伴有发痒性皮炎;上腹部触及一包块,较软,可活动。

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63%,痰液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粪便中发现有宽卵圆形、(45~75)×(35~50)μm大小的棕黄色虫卵。

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B超触及腹部包块,界限清;口服造影剂可见腹部反“C”形肠袢,内见“发束状”阴影。

最可能与哪种病原体相关

  A.吸虫

  B.蛔虫

  C.原虫

  D.绦虫

  E.蛲虫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蛔虫虫卵形态:

有受精卵(宽椭圆形)和未受精卵(长椭圆形)两种。

幼虫致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超敏反应,导致嗜酸增多。

  毛首鞭形线虫

  

(1)形态:

①成虫:

形似马鞭;②虫卵:

为纺锤形,黄褐色,卵壳较厚,两端各有一个透明的盖塞,刚排出的虫卵,卵内细胞尚未分裂。

  

  

(2)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人体盲肠内,也可见于阑尾、回肠下段、结肠和直肠等处。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3)致病:

成虫以细长的前端钻入宿主的肠黏膜,甚至黏膜下层,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轻度感染一般无症状,严重感染可引起腹痛、慢性腹泻和贫血等。

  (4)实验诊断:

粪便中查到虫卵即可确诊。

方法有粪便直接涂片法、浓集法。

  (5)流行:

与蛔虫的分布和流行因素相同,常与蛔虫感染并存。

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6)防治原则:

与蛔虫相同。

  蠕形住肠线虫:

又称蛲虫。

  

(1)形态:

①成虫:

虫体细小,乳白色;②虫卵:

无色透明,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稍凸。

卵壳厚,由一层脂层、两层壳质层组成,蛋白质膜光滑。

  

  

(2)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人体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回肠下段。

人睡眠后,部分雌虫移行到肛门外大量产卵。

可异位寄生于阴道、尿道等部位。

  

  (3)致病:

主要症状是雌虫在肛周爬行产卵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奇痒。

异位寄生可导致明显损害,如阴道炎等。

  (4)实验诊断:

根据蛲虫在肛周产卵的特性,检查虫卵应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取材。

方法有:

肛门拭子法(透明胶纸法比棉拭子法效果好)、夜间肛周查雌虫、粪便中查虫体。

  

  (5)流行:

世界性感染,我国感染率高达30%,仅次于蛔虫。

蛲虫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国内各地人体感染较为普遍。

一般存在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在集体机构(如幼儿园等)生活的儿童感染率更高的特点。

儿童感染率在40%以上,但近年由于广泛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儿童的感染率均普遍下降。

  病人和带虫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感染方式主要是通过肛门-手-口的直接感染和人群的间接接触感染。

蛲虫卵的抵抗力较强,在室内一般可存活3周左右。

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室、寝室内和玩具、衣被上均可查到蛲虫卵。

此外,在儿童的指甲垢中亦可查见虫卵,这是造成相互感染和自身感染的重要途径,也是反复感染的原因。

  (6)防治原则:

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

  经典例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蛲虫病临床表现的是

  A.食欲减退

  B.嗜睡

  C.子宫内膜炎

  D.夜惊

  E.肛周皮肤瘙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蛲虫病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等表现。

  有关线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错误的是

  A.晨起便前检查蛲虫卵

  B.晚间采血检查微丝蚴

  C.肌肉组织压片检查旋毛虫幼虫囊包

  D.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钩虫卵

  E.粪便检查蛲虫卵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肛门擦拭法查蛲虫虫卵。

  患者女,30岁。

因肛门周围和外阴剧烈瘙痒、伴灼痛感以夜间为甚,阴道分泌物增多就诊。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正常,白带常规示黄色脓性分泌物,排除微生物感染所致,以透明胶拭子法找到虫卵。

诊断为寄生虫异位寄生阴道炎。

该寄生虫最可能是

  A.似蚓蛔线虫(蛔虫)

  B.十二指肠钩虫线虫(钩虫)

  C.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D.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E.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蠕形住肠线虫,又称蛲虫。

可异位寄生于阴道、尿道等部位。

主要症状是雌虫在肛周爬行产卵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奇痒。

异位寄生可导致明显损害,如阴道炎等。

  诊断蛲虫病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A.饱和盐水浮聚法查虫卵

  B.夜间采血查幼虫

  C.幼虫孵育法查幼虫

  D.肛门拭子法查虫卵

  E.ELISA查抗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蛲虫在肛周产卵的特性,检查虫卵应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取材。

方法有:

肛门拭子法(透明胶纸法比棉拭子法效果好)、夜间肛周查雌虫、粪便中查虫体。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1)形态:

  ①成虫:

细长,略弯曲,体长约1cm左右;

  ②虫卵:

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极薄,卵内含4~8个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明显的空隙;

  ③幼虫:

分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通称钩蚴。

  

(2)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上段,雌虫于肠腔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发育为杆状蚴和丝状蚴,主要经皮肤感染人体。

  (3)致病:

幼虫致病作用:

钩蚴性皮炎;呼吸道症状。

成虫致病作用:

消化道症状;贫血(慢性失血为主要特征);婴儿钩虫病。

  (4)实验诊断:

病原诊断:

粪便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蚴培养法。

免疫诊断:

方法有皮内试验(ID,敏感性高、特异性低)、ELIS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5)流行:

世界性分布。

我国也有相当广泛的分布。

  (6)防治原则:

普查,药物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加强粪便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人防护,保护易感人群。

  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1)形态:

①成虫:

两种丝虫成虫的形态相似,虫体细长如丝线,乳白色,体表光滑;②微丝蚴:

虫体细长,所以能在毛细血管内自由运行。

在新鲜血片上,虫体作蛇样运动;感染期幼虫(丝状蚴):

虫体细长,尾端乳突。

  

(2)生活史:

班氏和马来丝虫生活史基本相似,都需要经过两个发育阶段,即幼虫在中间宿主蚊体内的发育及成虫在终宿主人体内的发育。

微丝蚴具有夜现周期性特性。

  (3)致病:

急性过敏性炎症期(淋巴丝虫病);慢性阻塞期病变(象皮肿、乳糜尿、睾丸鞘膜积液);隐性丝虫病(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4)实验诊断

  1)病原检查:

  ①血液微丝蚴检查:

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法、浓集法和海群生白天诱出法等。

  ②尿液和体液中微丝蚴检查。

  ③成虫检查:

直接检查、病理切片检查。

  2)免疫检查:

抗体检测包括ID、IFA、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抗原检测。

  (5)流行:

分布:

丝虫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流行环节及影响因素:

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人群、影响因素。

  (6)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防蚊灭蚊;加强丝虫病防治后期的系统监测管理(病原学监测、蚊媒监测和血清学监测)。

  旋毛形线虫:

简称旋毛虫。

  

(1)形态:

①成虫:

微小线状,乳白色;②幼虫囊包:

幼虫卷缩于梭形的囊包中。

  

(2)生活史:

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个宿主体内,虫体不需在外界环境中发育,但完成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

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细胞内,被寄生的宿主,又是中间宿主。

  

  (3)致病:

分为三期:

①侵入期(肠型期);②幼虫移行期(肌型期);③囊包形成期(恢复期)。

  (4)实验诊断:

①病原检查:

活组织检查法(最可靠)、人工消化法;②免疫诊断(临床主要检测手段):

ID、IFA、ELISA、IHA、环蚴沉淀试验(CLP)、皂土絮状试验(BFT)。

  (5)流行:

世界性分布,我国也有多省市报告。

  (6)防治原则:

广泛开展社区卫生宣传教育;认真执行肉类卫生检疫制度;改善养猪方法;治疗患者。

  经典例题

  能在粪便中直接找到虫卵的寄生虫不包括

  A.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B.布氏姜片吸虫

  C.似蚓蛔线虫

  D.班氏吴策线虫

  E.毛首鞭形线虫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班氏吴策线虫病原检查:

①血液微丝蚴检查:

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法、浓集法和海群生白天诱出法等;②尿液和体液中微丝蚴检查;③成虫检查:

直接检查、病理切片检查。

  旋毛形线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A.小肠

  B.回盲部

  C.淋巴系统

  D.血液内

  E.横纹肌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细胞内,被寄生的宿主,又是中间宿主。

  旋毛形线虫的感染是由于

  A.媒介昆虫叮咬

  B.食入被感染期卵污染的食物

  C.感染期幼虫经皮肤侵入

  D.感染期卵经空气吸入

  E.生食或半生食动物的肉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旋毛形线虫的感染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动物的肉。

  不吃生的或未熟的动物肉可预防

  A.鞭虫病

  B.旋毛虫病

  C.丝虫病

  D.蛔虫病

  E.蛲虫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不吃生的或未熟的动物肉可预防旋毛虫病。

  保虫宿主在流行中起作用的寄生虫病是

  A.旋毛形线虫病

  B.似蚓蛔线虫病

  C.钩虫病

  D.蠕形住肠线虫病

  E.毛首鞭形线虫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保虫宿主在流行中起作用的寄生虫病是旋毛形线虫病。

  寄生线虫排出体外的方式

  A.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B.雌虫直接在肛周产卵

  C.幼虫随血进入吸血节肢动物体内

  D.雌虫产出新生蚴,在肌肉内形成囊包

  E.经皮肤排出体外

  1.蛔虫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蛔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2.蛲虫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蛲虫直接在肛周产卵,因此检查虫卵应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取材。

  3.旋毛虫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旋毛虫雌虫产出新生蚴,在肌肉内形成囊包。

  A.腓肠肌

  B.外周血液

  C.痰液

  D.粪便

  E.尿液

  1.丝虫病的实验室诊断常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丝虫病的实验室诊断常取外周血液。

  2.钩虫病的实验室诊断可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钩虫病的实验室诊断可取粪便。

  3.旋毛虫病的实验室诊断可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旋毛虫病的实验室诊断可取腓肠肌。

  其他人体寄生线虫

  

(1)粪类圆线虫:

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

诊断主要依靠从粪便、痰液或尿液中查出杆状蚴。

  

(2)东方毛圆线虫:

成虫寄生于绵羊、骆驼、马、牛及驴等食草动物,也可寄生于人体,引起毛圆线虫病。

诊断以新鲜粪便中查见虫卵为依据。

  (3)广州管圆线虫:

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本病的诊断依据为:

有食本虫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的历史;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计数可超过500×106/L;从脑脊液、眼球或其他部位检获到虫体;免疫诊断,方法较多,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意义较大。

  猪巨吻棘头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偶尔可寄生于人体,引起人体棘头虫病。

  二、吸虫

  概述

  

(1)形态:

成虫呈叶状或舌状、背部扁平、两侧对称(血吸虫除外,呈圆柱状),通常具有口吸盘与腹吸盘。

  

(2)生活史:

基本阶段包括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和成虫。

囊内幼虫称为后尾蚴。

尾蚴或囊蚴为其感染期。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1)形态:

①成虫:

虫体狭长、扁平,外形呈葵花籽仁状,前端较窄,后端钝圆,半透明;②虫卵:

黄褐色,是人体常见蠕虫虫卵中最小者。

卵前端卵盖明显,稍隆起,肩峰显著,后端有一逗点状突起。

卵壳厚,内含一成熟毛蚴。

  

(2)生活史:

成虫主要寄生在肝胆管内。

  

  (3)致病:

华支睾吸虫在肝胆管内以血细胞、胆管黏膜及其分泌物为营养,并行厌氧代谢,可引起阻塞性黄疸、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4)实验诊断:

①病原检查:

粪便检查或十二指肠引流物检查虫卵为确诊依据,方法有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低)、浓集法(加藤厚涂片法检出率高);②免疫诊断:

ID、IHA、CIEP、ELISA和IFA等。

  

  (5)流行:

①分布:

在我国,除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省、西藏及甘肃省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报道;②流行因素:

传染源、中间宿主的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

  (6)防治原则:

开展卫生宣教。

加强粪便管理;积极查治患者、病畜。

  布氏姜片吸虫

  

(1)形态:

①成虫:

虫体肥厚,背腹扁平,前端较窄,后端钝圆;②虫卵:

长椭圆形,淡黄色,是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大的一种。

卵壳较薄,前端有一小盖但不明显,卵内含有1个卵细胞,20~40个卵黄细胞。

  

(2)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的小肠中。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毛蚴侵入中间宿主,囊蚴随水生植物进入人或猪的小肠。

  (3)致病:

成虫寄生在小肠上段,可致局部机械性损伤,小肠壁出现充血或点状出血、水肿、炎症甚至可发生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营养不良、贫血等。

  (4)实验诊断:

①病原检查:

在粪便或呕吐物中检到虫体或虫卵即可确诊;②免疫诊断:

ID法、ELISA法。

  (5)流行:

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亚热带。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湖沼地、广种水生植物地区。

主要因素是:

①传染源;②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③中间宿主和媒介水生植物的存在。

  (6)防治原则:

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加强粪管、水管;及时查病、治病。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1)形态:

①成虫:

虫体肥厚,背面稍隆起,腹面平;②虫卵:

不太规则的椭圆形,金黄色,卵盖大,常略倾斜;卵壳厚薄不均匀,卵内有一个卵细胞和10多个卵黄细胞。

  

  

  

(2)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人和猫、犬、虎、豹等哺乳动物的肺脏。

人也可为其终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溪蟹、石蟹等。

生活史过程包括:

虫卵、毛蚴、胞蚴、两代雷蚴、后尾蚴、囊蚴、童虫和成虫阶段,囊蚴是感染期。

成虫除寄生于肺脏,还可寄生于皮下、肝、脑、脊髓、心包、眼眶等处。

  川卷螺

  

  (3)致病:

肺吸虫致病期基本分为3期:

①脓肿期;②囊肿期;③纤维瘢痕期。

  (4)实验诊断:

①病原检查:

痰或粪便中检查虫卵,皮下包块及结节活组织检查童虫;②免疫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抗原斑点试验、ID、IHA、ELISA(敏感性、特异性高)等。

  (5)流行:

亚洲、非洲、美洲等。

我国见于23个省、市、自治区。

  (6)防治原则:

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蜊蛄和溪蟹等是预防本病的最重要措施。

  斯氏狸殖吸虫:

又称斯氏肺吸虫。

  

(1)形态:

  ①成虫:

虫体狭长,前宽后窄,两端较尖。

  ②虫卵:

椭圆形,大多数不对称,卵壳厚薄不均匀,虫卵最宽处近卵盖端。

  

(2)生活史:

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

保虫宿主主要为自然感染的果子狸、犬和猫等动物肺部,也寄生于人体,但不能发育为成虫,引起肺外型并殖吸虫病。

斯氏狸殖吸虫为我国独有虫种,国外未见报道。

  (3)致病:

侵入人体的虫体绝大多数停留在童虫阶段,幼虫移行症表现为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结节。

  (4)实验诊断:

免疫诊断或皮下包块活组织检查。

  (5)流行和防治:

①流行:

我国14个省市均有发现;②防治:

宣传教育是预防本病的最重要措施。

  日本血吸虫

  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一种流行,成虫寄生在终宿主肠系膜静脉内,所致的疾病称为裂体吸虫病,简称血吸虫病。

  

  

(1)形态:

①成虫:

雌雄异体,成虫在宿主体内呈雌雄合抱状态;②虫卵:

成熟卵椭圆形或类圆形,淡黄色,卵壳较薄,无卵盖,卵内有一个毛蚴;③毛蚴;④尾蚴;⑤童虫。

  

(2)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分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和童虫等7个阶段。

  (3)致病

  1)尾蚴和童虫致病:

可引起尾蚴性皮炎;童虫可引起全身急性症状。

  2)成虫致病:

可引起血管内膜损伤性的静脉内膜炎、静脉周围炎。

  3)虫卵致病:

最为严重,可引起病变处的虫卵肉芽肿、纤维化,为慢性血吸虫病主要原因。

  4)免疫复合物致病:

如血吸虫病肾病。

  (4)免疫: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发生两类获得性免疫反应:

一是对沉积在组织内的虫卵反应;二是童虫或成虫诱导的抗再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5)实验诊断

  1)病原诊断:

从粪便镜检虫卵或孵化毛蚴或直肠黏膜中检查虫卵。

方法有:

直接涂片法、自然沉淀法、浓集法、毛蚴孵化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等。

  2)免疫检查:

①抗体检查:

ID、环卵沉淀试验(COPT)、IHA、ELISA和IEST等;②抗原检查。

  (6)流行:

日本血吸虫流行于亚洲。

我国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流行因素:

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流行区类型:

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湖沼型。

  (7)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查治患者和病牛、消灭钉螺、粪便管理、安全用水和个人防护。

  可引起皮下游走性包块的寄生虫是

  A.华支睾吸虫

  B.布氏姜片吸虫

  C.蛔虫

  D.血吸虫

  E.卫氏并殖吸虫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卫氏并殖吸虫可引起人体多处出现皮下结节或包块,常单个散发,多呈游走性。

  卫氏并殖吸虫又称为

  A.布氏吸虫

  B.华支睾吸虫

  C.肺吸虫

  D.斯氏吸虫

  E.裂体吸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卫氏并殖吸虫又称为肺吸虫。

  日本血吸虫在宿主体内主要的致病阶段是

  A.尾蚴

  B.童虫

  C.虫卵

  D.成虫

  E.毛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日本血吸虫虫卵致病:

最为严重,可引起病变处的虫卵肉芽肿、纤维化,为慢性血吸虫病主要原因。

  有关吸虫卵生物学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肝吸虫卵是蠕虫卵中最小者

  B.姜片虫卵是蠕虫卵中之最大

  C.无卵盖的吸虫卵是血吸虫卵

  D.卵内容物均为毛蚴

  E.虫卵必须入水才能继续发育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例如布氏姜片吸虫虫卵卵内含有1个卵细胞,20~40个卵黄细胞。

  在人体小肠寄生的吸虫是

  A.日本血吸虫

  B.肝吸虫

  C.姜片吸虫

  D.肺吸虫

  E.斯氏狸殖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姜片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