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5942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铜排及安装规范.docx

铜排及安装规范

铜排制作工艺及规程

1.目的············································· 1

2.制作人员要求····································· 2

3.铜排加工设备的操作及维护························· 2

4.铜排的移动和存放································· 3

5.铜排的制作····································· 4

6.带电母线的安全防护······························· 6

7.铜排的现场安装··································· 6

8.附表··············································9

 

 

 

1.目的

1.1本规程为车间的铜排制作质量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1.2直接对铜排的制造工艺进行指导。

1.3本规程能规范车间制作铜排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1.4本规程将减少制作铜排过程中的返工并提高制作铜排的效率。

1.5本规程是在所有国家标准的框架下结合本车间的实际情况制作的文件。

 

2.制作人员要求

2.1制作人员必须经过铜排加工培训。

2.2制作人员必须逻辑思维能力较强(需具备一定的天赋条件)。

2.3制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体力。

2.4制作人员必须能吃苦耐劳。

 

 

 

3.铜排加工设备的操作及维护

3.1制作人员必须完全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书来操作,不得违规操作造成人员、设备的损伤损坏。

3.2铜排机的模具以及配件要保持完好。

3.3设备必须定期保养。

3.4设备的管理保养制度要完善。

3.5多工位母线加工机

3.5.1首次开机前必须先给油箱注油,以免损坏油泵。

3.5.2必须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机器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

3.5.3不要带围巾或穿大衣之类的衣服操作。

3.5.4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以便在发生故障时尽快停车和摆脱危险。

3.5.5如果环境温度低于0℃时,工作前应先开机空转机分钟。

3.5.6安装、调试(对模、调整刀片间隙)或拆卸模具,必须由熟悉机器的人员按照规定的规程进行。

3.5.7当机器开动时,切勿把手或身体的一部分放在上下模(刀片)之间,以免发生事故。

3.5.8一切杂物及工具勿放在工作台上,以免轧入模具或刀口而造成事故。

3.5.9由于本机器可多人操作,所以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生产。

3.5.10一定要根据铜排(或铝排)的厚度选择号剪切刀片和冲模的间隙及折弯圆角半径。

3.5.11在更换模具时一定要停机,以免发生危险。

在操作时,拿着工件等待滑块下行时必须小心。

3.5.12应定期检查刀片和冲模刃口锋利程度,入发现刃口变钝,应及时修磨或更换。

3.5.13保持油液清洁几油路通畅,每班给各单元运动部件加润滑油。

3.5.14电气与液压元件必须保证动作灵活与位置正确,发现不正常现象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

3.5.15不工作时关断各单元工作按钮,关断操作盘上的电源开关。

 

 

 

4.铜排的移动和存放

4.1铜排移动应单件进行,如需叠加则应采取隔离措施保持铜排表面光洁平整。

4.2铜排的存放货架的接触面必须是木质的或橡皮的。

4.3移动铜排应戴手套,以防铜排氧化。

4.4铜排在领取和制作过程中不允许直接接触地面,制作区域应有木质的或橡皮的存放处。

4.5铜排的发货应标识清楚,便于现场安装。

 

 

5.铜排的制作

5.1准备好铜排制作必备工具,减少铜排的制造误差。

5.2铜排下料的计算充分利用勾股定理。

5.3铜排的计算要注意加减铜排的厚度,减少制造误差。

5.4铜排下料应考虑铜排在柜内的合理走向。

5.5主母铜排下料的计算要充分利用柜体分解线。

5.6铜排的计算要注意卷尺丈量时是否是从100mm处开始丈量,计算时要减掉100mm的误差。

5.7铜排下料应考虑是否有废排可利用。

5.8加工铜排应戴手套,以防铜排氧化。

5.9铜排冲孔应打样冲眼。

5.10铜排的画线使用的角尺要贴紧铜排。

5.11铜排的折弯应考虑铜排机的最小折弯距离50mm。

5.12母线的排列(面对屏盘以柜的正视方向为准)。

A,B,C,(黄,绿,红)相的排列由上向下;由内向外;由左至右,零母线N排、地母线PE排在柜体的下方,地线在前,零线在后。

5.13相间电气间隙距离保持在20mm以上,低于20mm采用隔板隔离。

5.14母线固定件应符合3c要求。

5.15主母排柜内布置应尽量简单流畅,折弯处保持一致,应在连接排30mm处折弯比较美观。

5.16现场母排作为柜体进线则为柜体上进线,应将框架断路器的进线端引出柜顶200mm,便于现场铜排连接,N排也要一并引出。

5.17现场电缆作为柜体进线则为柜体下进线,应将框架断路器的进线端引出朝下,引出铜排相间接线距离应大于50mm,便于现场电缆连接,电缆连接孔的多少根据框架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安数决定,每500A冲一个孔,如2000A冲四个孔。

5.18孔眼直径不得大于铜排宽度的1/2,加工应保证位置正确、垂直,不歪斜,孔眼间相互距离的误差不应大于0.5mm。

5.19控制排采用Φ8圆管或15*5矩形铜排,圆管需上热收缩管;矩形控制排安柜体分段连接。

5.20铜排的折弯角度不得小于90°。

成形后,弯曲处不应有裂纹或折皱,不平整度不大于1mm。

5.21矩形铜排应进行冷弯,不得进行热弯。

5.22铜排应减少直角弯曲,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折皱;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

5.23铜排扭转90°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2.5-5倍。

5.24矩形母排的搭接连接:

应符合下面附表3要求;当母线与设备接线端子连接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的要求。

5.25操作台箱构架上应设有不小于2mm×15mm的接地铜排。

5.26接地铜排上的端子允许多根导线共用一接地螺丝。

5.27接地排和接地线的截面为主回路铜排及导线截面的1/2~1/4。

6.带电母线的安全防护

6.1母线室与开关室应以有绝缘板或金属板隔离,以防入柜检修、检测时,误触带电母线,确保人身安全。

6.2开关室带电母线应有热收缩管或绝缘板防护。

6.3柜内设备与带电母线电气间隙小于30mm应有热收缩管保护。

6.4柜门与带电母线应有有机玻璃板或PC板防护。

6.5有机板的制作应整齐美观。

7.铜排的现场安装

7.1主母排安装

   拆铜排包装,松开柜内母线夹螺丝,根据铜排上的标识、三相顺序和母线夹的位置上穿铜排,上支排螺丝,拧紧母线夹螺丝,拧紧支排螺丝,接主母排连接电缆。

主排连接:

        电缆连接:

         电缆连接:

7.2控制排安装

控制排有铜管和扁排两种,根据铜排上的标识对应柜号、对应各自的母线夹上穿铜排,拧紧母线夹螺丝和铜排螺丝。

7.3地排、零排安装

地排根据铜排上的标识一般安装在柜体的下前方,直接连在柜体上;零排根据铜排上的标识一般安装在柜体的下后方,安装在绝缘脂上;

铜管控制排:

      扁铜控制排:

        接地排:

8.附表

 

附表1:

500V铜芯绝缘导线空气中敷设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表

附表1:

500V铜芯绝缘导线空气中敷设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表

导线

截面

(mm2)

线芯结构

导线明敷设(A)

单芯

直径

(mm)

成品

直径

(mm)

300C

350C

400C

橡皮

塑料

橡皮

塑料

橡皮

塑料

1.0

1

1.13

4.4

19

18

18

16

16

15

1.5

1

1.37

4.6

25

22

23

21

21

19

2.5

1

1.75

5.0

33

30

30

27

27

25

4

1

2.24

5.5

42

39

39

36

35

33

6

1

2.73

6.2

54

51

50

47

46

43

10

7

1.33

7.8

79

70

73

65

67

59

16

7

1.68

8.8

103

98

95

91

87

83

25

19

1.28

10.6

135

129

125

119

114

109

35

19

1.51

11.8

168

159

156

147

142

134

50

19

1.81

13.8

215

201

199

186

182

170

70

49

1.33

17.3

266

248

246

229

225

209

95

84

1.20

20.8

322

304

298

281

272

257

120

133

1.08

21.7

374

350

346

324

316

296

150

137

2.24

22.0

439

402

406

372

372

340

185

 

 

 

505

458

467

424

426

387

注明:

1、导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650C。

2、橡皮绝缘导线型号包括:

BXF、BX、BXR。

3、塑料绝缘导线型号包括:

BV、BVR、RVB、RVS、RFB、RFS。

4、多根电线捆扎在一起时,其发热相互作用,对于动力回路,其实际载流量低于上表。

当捆扎在一起的电线根数为2-3时,可把实际载流量乘上1.1,然后再按上表选取;当捆扎在一起的电线根数为4-6时,可把实际载流量乘上1.2,然后再按上表选取;当捆扎在一起的电线根数超过7根时,可把实际载流量乘上1.3,然后再按上表选取。

 

母线的要求

表1.0.11 模拟母线的标志颜色

电压(kV)

颜色

电压(kV)

颜色

电压(kV)

颜色

交流0.23

深灰

交流13.8~20

浅绿

交流220

交流0.40

黄褐

交流35

浅黄

交流330

交流3

深绿

交流60

橙黄

交流500

淡黄

交流6

深蓝

交流110

朱红

直流

交流10

绛红

交流154

天蓝

直流500

深紫

注:

①模拟母线的宽度宜为6~12mm。

   ②设备模拟的涂色应与相同电压等级的母线颜色一致。

   ③不适用于弱电屏以及流程模拟的屏台。

   第1.0.12条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完毕在测试绝缘时,应有防止弱电设备损坏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1.0.13条安装调试完毕后,建筑物中的预留孔洞及电缆管口,应做好封堵。

   第1.0.14条盘、柜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盘、柜的安装

     第2.0.1条基础型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1的规定。

   二、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手车式成套柜按产品技术要求执行。

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

表2.0.1 基础型钢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mm/m

mm/全长

不直度

<1

<5

水平度

<1

<5

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

 

<5

   注:

环形布置按设计要求。

   第2.0.2条盘、柜安装在震动场所,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震措施。

   第2.0.3条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

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

   第2.0.4条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4的规定。

表2.0.4 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垂直度(每米)

<1.5

水平偏差

相邻两盘顶部

<2

成列盘顶部

<5

盘间偏差

相邻两盘边

<1

成列盘面

<5

盘间接缝

GB50171—92

条文说明

 

前  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1号文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供国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

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给本规范的管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

102401)。

   本条文说明仅供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范时使用。

    

第一章总  则

   第1.0.1条制订本规范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第1.0.2条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一、本规范总标题为“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不强调具体名称,使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更广一些;

   二、说明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包括保护盘、控制盘、直流屏、励磁屏、信号屏、远动盘、动力盘、照明盘及微机控制有关屏、盘以及高、低压开关柜等;二次回路结线包括保护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及测量回路等。

   第1.0.3条 强调了按设计进行施工的基本原则。

   第1.0.4条本条规定了盘、柜搬运时的基本要求。

精密的仪表和元件一般应从盘上拆下运输,对于较重的或精密的装置型设备,如高频保护装置、零序保护装置、逆变装置、距离保护装置、重合闸装置等,必要时可拆下单独包装运输,以免损坏或因装置过重使框架受力变形。

尤其应注意在二次搬运及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倾倒而损坏设备。

   第1.0.5条本条规定了盘、柜的保管要求。

对温度、湿度有较严格要求的装置型设备,如微机监控系统,应按规定妥善保管在合适的环境中,待现场具备了设计要求的条件时,再将设备运进现场进行安装调试。

   第1.0.6条不得使用淘汰及高能耗产品,新产品均应经鉴定合格。

   根据目前有关规定,高、低压开关柜必须采用机械电子部和能源部两部认可的定点厂生产的设备。

   第1.0.7条

   一、各制造厂提供的技术文件没有统一规定,可按各厂家规定及合同协议要求;

   二、开箱检查时,强调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无损伤,附件、备件的供应范围和数量按合同要求。

   第1.0.8条强调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9条

   一、对建筑工程,强调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当设备有特殊要求时尚应满足其要求。

例如基础型钢的安装必须满足本规范第2.0.1条的规定,因为第2.0.1条所述的基础型钢的安装是在建筑工程中进行的。

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人员应予以配合,这样才能保证盘、柜安装的要求。

   二、强调设备安装前,屋面、楼板不得有渗漏现象,室内沟道无积水等要求,以防设备受潮。

   三、强调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在具备设备所要求的环境时,方可将设备运进现场进行安装调试,以保证设备能顺利地进行安装调试及运行。

   第1.0.10条为防止包括地脚螺栓在内的紧固件生锈,应采用镀锌制品,紧固件应尽量采用标准件,以便于更换。

   第1.0.11条该条文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通用技术条件》(JB616—84)制订的。

增加了500kV交、直流模拟母线颜色的规定。

   第1.0.12条目前,继电保护回路、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新增加了不少弱电元件,测量二次回路绝缘时,有些弱电元件易被损坏。

故提出测试绝缘时,应有防止弱电设备损坏的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将强、弱电回路分开,电容器短接,插件拔下等。

测完绝缘后应逐个进行恢复,不得遗漏。

   第1.0.13条本条的目的是为了运行安全和防止潮气及小动物侵入,对于敞开式建筑物中采用封闭式盘、柜的电缆管口,应作好封堵。

   第1.0.14条本规范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关系。

   第二章盘、柜的安装

   第2.0.1条目前国内盘、柜的安装,一般均用基础型钢作底座。

基础型钢与接地干线应可靠焊接上,盘、柜用螺栓或焊接固定在基础型钢上。

本规范表2.0.1系参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TJ308—77)中有关规定制订的。

   基础型钢施工前,首先要检查型钢的不直度并予以校正。

在施工时电气人员予以配合,本条提出的要求是可以做到的。

   手车式开关基础型钢的高度,应符合制造厂产品技术要求。

   对基础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限制,以保证盘、柜对整个控制室或配电室的相对位置。

   第2.0.2条强调按设计要求采取防震措施。

因为设计部门掌握盘、柜安装地点的震动情况,据此提出不同的防震措施,如常用垫橡皮垫,防震弹簧等方法。

   第2.0.3条考虑到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自动装置盘等有移动或更换可能,尤其当有扩建工程时,若将盘、柜焊死,插入安装盘、柜时将造成困难,故提出不宜焊死。

   第2.0.4条本规范表2.0.4系参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TJ308—77)中的有关规定而制订的。

据了解,有的生产厂家的产品本身尺寸误差较大,模拟母线参差不齐等,首先应由厂家保证质量,订货时应注意尽量采用“两部”认可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在订货合同上予以强调。

   第2.0.5条特别要注意室外端子箱封闭应良好,箱门要有密封圈,底部要封堵,以防水、防潮、防尘。

   第2.0.6条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屏、柜门,若无软导线与屏、柜的框架连接接地,则当门上的电器绝缘损坏时,将使屏、柜门上带有危险的电位,危及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

国外对此极为重视,一般均以软导线可靠接地。

鉴于国内制造厂的产品尚不统一,为确保安全生产,本条重申此要求。

除要求制造厂予以改进外,订货单位也应在订货时提出该项要求。

   裸铜软线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强调用裸线以免断线时不易被发现。

   第2.0.8条根据制造厂产品有关要求而制订的。

   第2.0.9条根据原水电部(84)电生监字142号文的要求,开关柜应具有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防止带地线合闸、防止带电挂地线、防止误走错间隔、防止误拉合开关的“五防”要求,故强调提出这一条款。

   由于有的厂家在制造工艺方面存在问题,生产的小车不能互换,失去了小车式柜的这一优点,故强调了小车的互换性。

在我国目前生产工艺的情况下,为确保安装质量,出厂时,小车柜的车柜号应对应,订货时要选择“两部”认可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产品,签订合同时应予以强调。

第三章盘、柜上的电器安装

   第3.0.1条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不强调安装在柜顶。

因为有些发热元件较笨重,安装在柜顶不安全;有些发热元件安装在柜顶操作不方便。

   装置性设备要求外壳接地,以防干扰,并保证弱电元件正常工作。

   第3.0.2条该条文强调端子板安装的要求。

有部分条文在设计规程中已规定,这里重复提出是考虑在安装施工过程中,有可能疏忽。

   第四款是因为近年来,弱电保护和弱电控制大量出现,为防止强电对弱电的干扰而提出的要求。

   第七款,主要考虑室外配电箱因受潮造成端子绝缘降低,故建议采用防潮端子。

   第八款,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在施工中时有发生,安装困难且接触不良,故建议可用两根小截面的导线代替大截面的导线,作为目前的过渡措施。

   第3.0.3条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应采用铜质制品,以防锈蚀。

在利用螺丝连接时,应使用垫片和弹簧垫圈。

对所使用的铜质制品应进行检查。

目前生产的连接件,有的质量不合格,经过几次旋拧,丝扣就滑扣了。

尤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滑扣现象,其后果更为严重。

   考虑防火要求,绝缘件应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

   第3.0.4条一般规定。

目前可采用喷涂塑料胶等方法。

   第3.0.6条本条仅指盘、柜内二次回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一次部分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本规范不包括。

本条参照国家标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GB7251—87)编写。

第四章二次回路结线

   第4.0.1条为保证导线无损伤,配线时宜使用与导线规格相对应的剥线钳剥掉导线的绝缘。

螺丝连接时,弯线方向应与螺丝前进的方向一致。

   线路标号常采用异型管,用英文打字机打上字再烘烤,或采用烫号机烫号。

这样字迹清晰工整,不易脱色。

或采用编号笔用编号剂书写,效果也较好。

   二次回路应设专用接地螺栓,以使接地明显可靠,订货时应予注意。

   第4.0.2条本条系参照国家现行标准《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通用技术条件》(JB5777.2—91)制订。

   第4.0.3条第三款,为保证导线不松散,多股导线不仅应端部绞紧,还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

据反映,采用压接式终端附件是较好的一种方式。

   第4.0.4条

   第二款,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明确要求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应予接地。

   第三款,关于屏蔽层接地的具体做法,全国尚不统一,故应按设计要求而定。

   双屏蔽层的电缆,为避免形成感应电位差,常采用两层屏蔽层在同一端相连并予接地。

   第四款,控制电缆目前已大量采用塑料电缆,其芯线本身为彩色塑料绝缘,在施工中能减少大量套塑料管的工作量,省时省料,目前多数工程对塑料芯线已取消了套塑料管的工艺,也有部分工程强调与橡胶芯线做法一致。

在此不强求,但橡胶芯线仍应套绝缘管。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工程已不使用橡胶绝缘的电缆做控制电缆,大型电缆制造厂也不生产橡胶绝缘的控制电缆,但橡胶绝缘的控制电缆并不属于淘汰产品,有些地方小型电缆厂目前还在生产这种电缆,故仍提出有关橡胶绝缘控制电缆的做法。

   第4.0.5条电源的正极接到水银侧接点一端,这样有利于灭弧,防止接点烧损。

   第4.0.6条油污环境采用塑料绝缘导线较好。

   在日光直晒环境,常采用电缆穿蛇皮管或其它金属管的保护措施。

第五章工程交接验收

   第5.0.1条

   第四款,目前有的盘、柜已不带照明装置,但成套柜仍有,故作此规定。

   第六款,增加用于热带的盘、柜的技术要求,对于其它特殊环境,如腐蚀等,亦应按有关国家现行标准进行验收。

   第七款,为防止小动物及潮气等侵入,应做好封堵。

考虑到结冰地区曾发生管内积水将电缆冻断事故,故强调应采取措施,使管内不积水。

   第5.0.2条增加备品、备件清单的要求,给以后运行、维护提供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