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76288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21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舞弊之三】会计舞弊的方法.pptx

会计舞弊的方法,会计舞弊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常见的有这几种:

玩阴阳法,所谓玩阴阳法是指会计舞弊行为人玩暗一套明一套、里一套外一套的手法,达到会计舞弊的目的。

其一,在原始凭证中,玩阴阳发票。

即在收取有关款项时,发票的存根联(第一联)和记账联(第三联)数字写小,交付给付款人的正联(第二联)按实际金额填写,达到贪污差额和偷漏税金的目的。

在支付有关款项时,要求对方在发票正联(第二联)按大于实际数的金额填写,存根联(第一联)和记账联(第三联)数字按实际金额填写,届时按发票正联报账,达到贪污差额的目的。

由于阴阳发票的正联是撕下来盖上复写纸填写的,所以字体死板,字迹不均,书写不畅,字形出格;由于阴阳发票的记账联(第三联)在撕下正联(第二联)后,就变为“第二联”,所以该联的字迹比正常的深;因此在审计时,审计人员应对相关客户进行面询或函询。

其二,在记账凭证中,玩阴阳汇总。

即在汇总收款凭证时,故意少汇总,使汇总之额小于实际之额,达到贪污差额的目的。

在汇总付款凭证时,故意多汇总,使汇总之额大于实际之额,达到贪污差额的目的。

其三,在账簿中,玩阴阳登记。

即在登记收入时,故意少登记一个“0”,在登记费用时,故意多登记一个“0”,使收入虚减,费用虚增,利润虚减,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或者做两套账:

“明一套”、“暗一套”,明账,反映的是虚假的会计信息;暗账,反映的是真实的会计信息。

其四,在报表中,玩阴阳报表。

即在编制报表时,编制“明”、“暗”两套报表,“明”者反映的是虚假的会计信息,为投资者、债权人、税务或审计等相关者使用,“暗”者反映的是真实的会计信息,为本单位管理、决策所用等等。

搞克隆术,所谓搞克隆术是指会计舞弊行为人克隆有关人员的笔迹,蒙混过关,达到窃取财产的舞弊手法。

具体来说包括:

其一,出纳克隆会计人员的笔迹,私自填制付款凭证,或克隆会计主管的笔迹,窃取现金。

其二,会计人员克隆会计主管的笔迹,与采购员勾结起来,窃取虚构的采购资金。

其三,会计主管克隆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付总裁(或付总经理或付厂长)的笔迹,背书现金支票、汇票等,窃取货币资金等等。

这种会计舞弊手法,常常出现在内部控制比较差,会计凭证传递和审批程序错位,权责模糊,基层领导多的大单位,且克隆他人笔迹的人长期模仿相关人的笔迹,确实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准,但是,只要监督部门及相关人员注意稽查,就不难发现,舞弊行为人由于求真意愿迫切,往往书写速度较慢,字体死板,字迹缺流畅感,只要拿“真迹”与“假迹”的复印件进行比较,或者使用放大镜,就可以鉴别真伪。

虚报冒领,所谓虚报冒领是指会计舞弊行为人采取弄虚作假,达到冒领物资、虚报费用的舞弊手法。

具体来说包括:

其一,采购员、营销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利用作废的、捡来的、要来的或买来的原始凭证,与相关的可以报销的原始凭证混杂在一起,虚报相关费用.会计主管,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的购物发票冠上“办公用品”的字样,夹杂在办公用品的发票中予以报销;高层管理人员,利用权力之便,将个人消费之出,家属旅游之用,子女上学之费,自行审批之手续,大笔一挥,在相关费用中列支。

其二,涂改原始凭证的时间、数量、单价和金额,冒领物资、多报费用。

如:

车间主任将过期的餐费发票涂改时间后,与其他餐费发票夹杂在一起,作为车间业务招待费报销;车间领料员将“领料单”涂改数量后,到仓库领取比实际需用材料更多的材料,侵占多领材料;会计人员涂改原始凭证(发票)的单价和金额,多计成本费用。

其三,多记、少记或不记折让,贪污现金折扣。

如:

采购员和会计人员勾结起来,将供货方予以的折让少记或不记,冒领现金折让;营销人员与会计人员勾结起来,没有给购货方现金折让,却谎报给了购货方现金折让,侵吞冒领的现金折让,或者给了购货方部分现金折让,却谎报给了购货方全额现金折让,侵吞冒领现金折让的差额等等。

这种会计舞弊手法,常见于报销批准手续和物资管理不健全的单位。

但这种会计舞弊手法,也是浅薄的,因为各种费用的开支是有范围和标准的,各种原始凭证涂改后是会留下痕迹的,各种财产物资帐实必须相符,至于现金折让,则可以根据供货方和购货方的地址进行查询。

侵吞不报,所谓侵吞不报是指会计舞弊行为人采取直接窃取财产物资或销售时少计价款、不开发票、开假发票的舞弊手法。

具体来说包括:

其一,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单位财产。

如:

仓库保管员利用对物资管理之便,将物资私自偷运出去,或占为己用,或送亲朋好友,变卖为现金;会计主管利用监管财务职务之便,私自签发支票,兑领支用,不予入账,然后自行编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现金据为己用;行政机关办公室主任利用管理办公用品职务之便,将办公用品,公共财物捞回家;,经理利用绝对权力之便,巧取豪夺,把办公室的所有设置搬回家,包括老板桌、逍遥椅、电脑、手机、家庭影院、豪华沙发、空调、书柜或整整一柜书,把公有的办公室变成自家的书房。

采购部门的负责人或销售部门的负责人利用职权之便,将买卖之中没有履行职责的罚没收入,非法占有。

其二,购销之中,利用不开发票或开假发票,侵占单位财产。

如:

在采购之中,利用开假发票,要求供货方多填金额,将差额占为己有;在销售之中,利用不开发票,收款不入账,非法占有或私自瓜分,或者利用开假发票,少开销售额,非法占有或私自瓜分少开金额。

其三,收款部门,利用收款工作之便,将收回款项侵吞不报。

如:

收款部门将产品销售或提供劳务服务的款项收回,却不报帐,自行占有;收款部门将副营业务取得的款项收回,却不报帐,自行占有;收款部门将取得的与经营没有直接关系收入的款项收回,却不报帐,自行占有等等。

这种会计舞弊手法,常见于内部管理混乱,管理制度严重缺位失控的单位。

而且会计舞弊行为人为权力极大、能力极强之人,或后台极硬,得意忘形、胆大包天、自以为是之人。

瞒天过海,所谓瞒天过海是指会计舞弊行为人巧妙地将会计舞弊活动隐蔽在日常会计核算之中,不易被人怀疑和发现的舞弊手法。

具体来说包括:

其一,隐匿进货退回的经济活动,将供货方退回的货款不作账务处理;虚报销货退回,并将它纳入“小金库”,用来滥发奖金、请客送礼、乱开乱支。

其二,在编制汇总销货日报时少报销货量,因而在汇总收入凭证时就可以少记收入,或者相反,在编制汇总购货清单时多报购货量,因而在汇总支出凭证时就可以多记支出,从而将其差错纳入“小金库”。

其三,在开具收款发票时,少记金额(“存根联”和“记账联”少记,“正联”按实际金额记账);在收受付款发票时,多记金额(“正联”多记,“存根联”和“记账联”按实际金额记账)。

其四,在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中,若取得现金时,不及时入帐,先挪用,等到下次收到其他款项时,再作上一次的账务处理,可谓是“迟得日子,少不得账”,如此循环往复地挪用资金,真是:

神不知,鬼不觉。

其五,公款私存,侵吞公款存款利息;存款定期变活期,长期变短期,私拿利息差额;银行帐号出租取得租金,银行帐号出借获得管理费,全部私有;单位私设的“小金库”的资金,“明”在保险柜里,实则存银行,将其利息私吞。

其六,当在编职工调出时,工资仍在;当在岗职工死后,“工资待遇”仍旧;当在编职工退休了,“岗位津贴”仍有;甚至辞退了多年的合同工、临时工又“回来了”,工资还是有,奖金还是发,等等。

利用各种手法,多计“工资”,并贪污或纳入“小金库”。

其七,将“賒购”变“现购”,挪用采购现款;将“现销”变“賒销”,“现金”和“银行存款”记入了“应收账款”,挪用现款。

甚至等过一段时间后,作坏账处理,达到贪污的目的。

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是指会计舞弊行为人采取凭空捏造收、付款经济活动,达到贪污的舞弊手法。

具体来说包括:

其一,虚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使收入虚增,利润虚增,业绩虚增,政绩膨胀;虚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和营业外支出,使支出虚增,利润虚减,偷税漏税。

其二,虚构收款项目,骗取业务提成,或者将“正常”的收款业务,列为经“介绍”的业务,从中提取“中介费”,虚增有关成本费用。

其三,虚设临时工用工人数,在计时工资情况下,虚计出工天数,多计用工成本;或者虚造加班加点人数,多报加班天数,虚增加班费、夜班费和各种补贴,虚增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虚减利润,偷税漏税。

其四,虚列职工医疗卫生费、困难补助费,虚列医务、福利人员工资,企图虚增“生产成本”;虚列懂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技术转让费、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等,试图虚增“管理费用”;虚列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图谋虚增“营业费用”,等等。

偷梁换柱,所谓偷梁换柱是指会计舞弊行为人暗中巧妙地以此换彼的舞弊手法。

具体来说包括:

其一,以假乱真,真假不分。

即以假冒伪劣商品冒充货真价实的商品或者以货真价实的商品冒充假冒伪劣商品。

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假账真做,如:

从来没有生产过甲产品,却做出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费用,使成本费用虚增,利润虚减,从而偷税漏税等;真账假做,如:

销售乙产品10000件,却入账1000件,虚减主营业务收入,虚减利润,从而偷税漏税等。

其二,以次充好,以好充次。

即以不合格的商品冒充合格的商品或者以合格的商品冒充不合格的商品。

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以次充好,如生产环节以不合格的材料冒充合格的材料,使成本费用虚增,利润虚减,从而偷税漏税等;以好充次,如销售环节,以合格的商品冒充不合格的商品,使主营业务收入虚减,利润虚减,从而偷税漏税等。

其三,以贱充贵,以贵充贱。

即以价值低廉的商品冒充价值较高的商品或者以价值较高的商品冒充价值低廉的商品。

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以贱充贵,如产品完工时,以价值低廉的商品冒充价值较高的商品,达到虚增库存商品、虚增存货或虚增资产的目的等;以贵充贱,如在让售原材料时,以价值较高的原材料冒充价值低廉的原材料,使收入虚减、利润虚减,从而偷税漏税等。

其四,以旧换新,以新换旧。

即以陈旧的商品冒充崭新的商品或者以崭新的商品冒充陈旧的商品。

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以旧换新,如管理员用自己陈旧的电脑换公司新买的电脑,既减少了资产又增加了费用等;以新换旧,如用公司新买的卡车换私用陈旧的卡车,即可挪用或贪污交换差额又减少了资产等等。

移花接木,所谓移花接木是指会计舞弊行为人暗中巧妙地更换人或事物的舞弊手法。

具体来说包括:

其一,将主营业务收入记入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或者将其他业务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达到偷漏税金的目的。

如某企业将销售甲产品的1000000元记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偷漏增值税税金170000元(假定增值税率为17%)。

又如某企业将取得的包装物出租收入10000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偷漏增值税税金17000元(假定增值税率为17%)。

其二,将营业外支出记入其他业务支出或主营业务支出,或者将其他业务支出记入主营业务支出,达到项目节余提成的目的。

如某企业将罚没支出40000元记入“主营业务支出”账户,使营业外收支节余多40000元,若按比10%提成,项目承包人可提成4000元。

其三,将产品销售现金收入记入现金以外的账户。

如某企业将销售乙产品的2000000元现金记入“应收账款”账户,等到条件成熟时作为坏账处理,既挪用、贪污了现金,又达到虚增费用,虚减利润,从而偷税漏税的目的。

其四,将采购过程中的欠款记入“现金”或“应付票据”账户。

如某企业将赊购的丙材料款3000000元记入“现金”账户,达到挪用现金的目的。

又如某企业将赊购的丁材料款5000000元记入“应付票据”账户,达到贪污应付票据利息的目的。

其五,将产品销售对象故意搞错,达到贪污货款的目的。

如某企业将赊销戊产品给A公司的货款6000000元,故意记入财务处于困境的B公司,即“应收账款B公司”,等到收到A公司的货款时,不作记录,达到贪污货款6000000元的目的等等。

暗渡陈仓,所谓暗渡陈仓是指会计舞弊行为人用迂回、变相的手段进行会计舞弊的手法。

具体来说包括:

其一,在采购环节,将购货退回不作账务处理,既可挪用或贪污退回的货款,又可虚增生产成本费用,虚减利润,达到偷漏税金的目的等等。

其二,在销售环节,将销货退回不作账务处理,虚增主营业务收入,虚增利润;或者销货不作账务处理,虚减主营业务收入,虚减利润。

利用欺骗手段调节利润等等。

其三,在生产环节,虚构“材料领用单”,虚耗材料用量,虚增生产成本,虚减利润;或者隐瞒材料耗用量,虚减生产成本,虚增利润。

利用欺骗手段调节利润等等。

其四,在投资环节,隐瞒对外投资,隐匿投资收益,虚减利润;或者对外投资发生亏损不入账,虚增利润。

利用欺骗手段调节利润等等。

其五,在开具发票时,开具红字发票,虚列销货退回,私吞货款;或者开具收款发票时,少记金额,贪污少记差额。

利用欺骗手段进行贪污等等。

其六,在填制记账凭证时,故意少记收入、多记支出,或者故意多记收入、少记支出。

从源头上利用欺骗手段调节利润等等。

其七,在登记账簿时,有意多记某些科目的金额,或者少记某些科目的金额,利用欺骗手段调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等。

其八,在存款时,公款私存,侵吞公款存款利息;或者“小金库”的金额私存,侵吞“小金库”的金额存款利息;或者出租出借银行帐号,私拿出租费和出借好处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